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脑腔隙灶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扬 吴琴咪 +2 位作者 冯玉兰 张蓓 傅毅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出现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及脑腔隙灶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脑小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1070例既往无卒中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脑部MRI扫描和动态血压监测后,根据...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出现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及脑腔隙灶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脑小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1070例既往无卒中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脑部MRI扫描和动态血压监测后,根据其MRI图像上有无EPVS和腔隙灶,分为对照组、EPVS组、腔隙灶组,比较3组间的基线资料差异。在EPVS组、腔隙灶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脑EPVS、脑腔隙灶的影响因素。结果:EPVS组、腔隙灶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抗血小板药和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病程、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平均收缩压、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及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收缩压增高、年龄增大是高血压患者出现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及使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平均收缩压增高、年龄增大、有吸烟史、糖尿病史是高血压患者出现腔隙灶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大及使用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物是其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平均收缩压增高和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降低是其发生脑EPVS和腔隙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除了需要关注控制平均收缩压水平等因素外,还应采取时辰疗法,采用调整给药时间,恢复正常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腔隙灶 夜间血压下降幅度 时辰疗法 高血压
下载PDF
帕金森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第二版)
2
作者 崔诗爽 张冬燕 +18 位作者 陈先文 王含 陈伟 承欧梅 窦荣花 黄清 马莎 沈岳飞 商慧芳 王华龙 许顺良 王训 潘小玲 吴琴咪 王玉凯 陈海波 陈生弟 李燕 王刚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9-820,共12页
随着临床实践及研究的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经从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范畴扩展为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方面,其中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 随着临床实践及研究的进展,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经从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范畴扩展为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多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大方面,其中以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为代表的血压异常,作为一种常见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s),可发生在帕金森病病程的任一时间点,既与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息息相关,也与抗帕金森病药物应用的副作用密切有关,并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非运动症状 血压异常 多系统疾病 抗帕金森病药物 血压管理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琴咪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80例,西医治疗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80例,西医治疗组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其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常规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5.00%,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上腹痛、嗳气、胸骨后烧灼痛症状积分较常规西医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常规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西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明显降低主要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 症状积分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