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抒情传统与维新时代:一个视域的形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盛青 高嘉谦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5期18-31,共14页
古典诗词与现代文学史视域 1923年,同光体诗歌的代言人陈衍,在《近代诗钞》刊行之际,作五言古诗六首,抒发心情。其中第二首如此写道:
关键词 抒情传统 视域 维新 现代文学史 古典诗词 五言古诗 代言人 同光体
下载PDF
把沧海桑田作艳吟:吕碧城海外词中的情欲空间和文化翻译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盛青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9,共17页
本文考察吕碧城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的境外写作,特别是她的登临欧洲山水以及怀古抒情之作。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吕碧城,本文认为她将现代流动的阴性气质带入了抒情传统,将异域的山川人文古迹翻译、投射为充满情色意味的、自... 本文考察吕碧城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初的境外写作,特别是她的登临欧洲山水以及怀古抒情之作。从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吕碧城,本文认为她将现代流动的阴性气质带入了抒情传统,将异域的山川人文古迹翻译、投射为充满情色意味的、自觉的女性空间。吕碧城融新入旧的探索、傲人的成就以及她所经历过的困顿,敦促今日的研究者重新思考以白话为正宗的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同时对"旧瓶装新酒"的文体实验作更深入的形式上的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碧城 空间 阴性写作 性别主体性 文化翻译
下载PDF
落葉哀蟬曲:珍妃之死·香草美人·家國之喻
3
作者 吳盛青 《岭南学报》 2018年第1期163-194,2,共33页
庚子之變是近代中國創傷性經驗的歷史關捩點,也引發了悲情書寫的機制。本文討論世紀之初一群在京文人的詩詞寫作,特别圍繞兩個相關的個案:對珍妃之死的回應,以及王鵬運、朱祖謀與劉福姚等篝燈酬唱而完成的兩部詞集《庚子秋詞》與《春蟄... 庚子之變是近代中國創傷性經驗的歷史關捩點,也引發了悲情書寫的機制。本文討論世紀之初一群在京文人的詩詞寫作,特别圍繞兩個相關的個案:對珍妃之死的回應,以及王鵬運、朱祖謀與劉福姚等篝燈酬唱而完成的兩部詞集《庚子秋詞》與《春蟄吟》。各種幽微曲折的心思,託喻性的整體風格,鑲嵌繁複的典故,共同成就了那一時期的詞學風貌。集體的唱酬進一步劃分或强化了知識群體,爲有共同文化信念的文人提供表達的機緣、情感慰藉的場域。在這類高度風格化的書寫中,女性的符號成爲其中最活躍的修辭要素。本文探討創傷、隱喻、女性身體與家國想像這些交相糾結的命題,以及托喻作爲一種古老的'詩用'行爲對於晚清士大夫階層的意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創傷 比興寄託 有情的共同體 庚子文學
下载PDF
亡国人·采珠者·有情的共同体:民初上海遗民诗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盛青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61,共16页
本文简要论述民国初年在沪的两个主要遗民团体——超社与晨风庐唱和集团的雅集情况。通过还原历史的图像,探讨民初士人创伤性的历史经验是如何在断裂或封闭的时空的主轴上展开的,同时雅集的文化语境又是如何构成了遗民与文化遗物之间崭... 本文简要论述民国初年在沪的两个主要遗民团体——超社与晨风庐唱和集团的雅集情况。通过还原历史的图像,探讨民初士人创伤性的历史经验是如何在断裂或封闭的时空的主轴上展开的,同时雅集的文化语境又是如何构成了遗民与文化遗物之间崭新的暗喻关系的意义场所。遗民结社酬唱,抒发其共同的世变沧桑之慨、黍离麦秀的悲情,形成了所谓的"有情的共同体"。而正是这种文人雅集的生态样式,继续发挥着抒情传统的社会功能。其间有延续斯文的自我担待,也为我们理解复杂的现代性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多维向度,展示了螺旋回返式的、魔幻的历史进程中感性而又感伤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社 晨风庐唱和集团 有情的共同体 文学现代性
原文传递
Frankfurt Consensus
5
作者 柏睿晨 孙康宜 +16 位作者 冯铁 高利克 葛浩德 金洙京 朗宓榭 林立 林香伶 林宗正 罗然 梅道芬 钱南秀 施吉瑞 孙之梅 吴盛青 杨吴昇 杨治宜 张辉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4期507-509,共3页
For too long the specter of Darwinism has haunted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told as a story of "evolution," a triumphant confluence of folk and vernacular literature, along a chain of genre de... For too long the specter of Darwinism has haunted the narrative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t is told as a story of "evolution," a triumphant confluence of folk and vernacular literature, along a chain of genre development from dynasty to dynasty. The 1917 New Culture Movement is seen as the teleological end of this evolution. Accordingly, vernacular literature has been taken to represent literary modernity, hence enjoying a monopoly in academic research. Classical-style poetry that continued to be written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has been almost entirely neglected. Generations of writers produced verse in various classical-styles and genres over the last century. Many poets, known for their vernacular verses, turned to traditional forms and expressions, especially in moments of hardship or distress, to reinvent a voice or to find an emotional outlet. Little of their endeavor, however, has been honored by literary historiography. It is true that the winner writes history. But it is a scholar's obligation to address selective cultural amnesia.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