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材的解读与使用——以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至第六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相撑 《艺术教育》 2017年第9期139-141,共3页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解读教材是处理教材、用好教材的前提。文章以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至第六课为例,对教材编写的内容与目标进行了梳理,发现教材编写巧设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解读教材是处理教材、用好教材的前提。文章以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至第六课为例,对教材编写的内容与目标进行了梳理,发现教材编写巧设的模块,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将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术教科书 教材 教学
原文传递
基于视觉考古的美术教学实践探索--以拓展课《土陶罐》为例
2
作者 吴相撑 《中国美术教育》 2021年第5期39-43,共5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的描述中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看、...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的描述中指出:“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看、识别和解读视觉图像的学科素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法国学者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nlio)曾经说过,对他而言,“视觉这一领域始终犹如考古挖掘地层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素养 形象思维能力 视觉图像 美术学习 拓展课 美术课程 课程性质 视觉性
原文传递
小题亦可大“做”——题画诗在中国画“欣赏·评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
作者 吴相撑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0年第9期52-56,共5页
题款是传统中国画创作和鉴赏活动中一个特殊的内容,早期画作上的题款,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画面形象说明无法以形象表述的意思。宋元以后,文人画兴起,题写作者自作诗文的款识最为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 题款是传统中国画创作和鉴赏活动中一个特殊的内容,早期画作上的题款,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画面形象说明无法以形象表述的意思。宋元以后,文人画兴起,题写作者自作诗文的款识最为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世界绘画之林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创作 画面形象 题款 题画诗 教学中的应用 审美价值 文人画 艺术境界
原文传递
中国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4
作者 吴相撑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7年第10期29-31,共3页
“中国印”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中小学课程管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部分。
关键词 “中国印” 校本课程 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利用 国家课程 课程管理 地方课程
原文传递
在传拓中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以《拓印校园》创课为例
5
作者 吴相撑 《中国美术教育》 2017年第5期69-72,共4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指出:“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在本领域学习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许多运用拓印...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指出:“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在本领域学习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许多运用拓印进行艺术表现的优秀案例。《拓印校园》是笔者开发的拓展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拓印的视觉形象的欣赏、理解和解读,能运用审美判断,发挥想象进行重构,并创造视觉形象,从而让作品“活”起来,升华为艺术的再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学科 校园 学生 素养 培养 美术课程标准 视觉形象 艺术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