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对膝骨关节炎治疗的中长期临床疗效研究
1
作者 吴祖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2期42-44,共3页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探究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最终成效。方法 研究患者筛选后,样本数为10,在入院时间方面,具体阶段为: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调查发现,抽取患者全部指征与“膝骨关节炎”诊断指南涉及内容符合,而后提供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膝骨关节炎患者中,探究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最终成效。方法 研究患者筛选后,样本数为10,在入院时间方面,具体阶段为: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调查发现,抽取患者全部指征与“膝骨关节炎”诊断指南涉及内容符合,而后提供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比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内容包括: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总有效率(显著有效、好转、无效)。结果 (1)关于VAS评分,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数据表现低,P<0.05;HSS评分比较,治疗后VS治疗前,测定数据更高,P<0.05;(2)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后,有6例(60.00%)显著有效,3例(30.00%)好转,1例(10.00%)无效,总有效率为90.00%(9/10)。结论 临床治疗阶段,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效果更佳,既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又能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总有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患者 VAS评分 总有效率 富血小板血浆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祖同 张轶群 尹建文 《疑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09-812,共4页
目的观察过伸复位及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应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6年3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组... 目的观察过伸复位及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联合应用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6年3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手术组和联合组,其中接受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者为单纯手术组,共38例;以接受过伸复位和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者为联合组,共42例。对2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4周内,2组VAS评分及Cobb角均呈下降趋势(P<0.01);术前2组VAS评分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联合组VAS评分及Cobb角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均呈上升趋势(P<0.01),联合组在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水平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4周的随访期间内,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纯手术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给予过伸复位可有效地提高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后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复位 单侧入路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探究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祖同 张轶群 尹建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19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对患者进行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术后进行复查及评估,... 目的分析讨论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5例,对患者进行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术后进行复查及评估,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前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分别为(8.6±0.4)分和(81.3±2.7)%;术后1周分别为(3.7±0.9)分和(50.5±6.8)%;术后1月分别为(2.4±0.6)分和(21.8±4.3)%;术后3月分别为(1.0±0.3)分和(13.6±3.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66.17,P^1=0.000<0.05;F^2=620.34,P 2=0.000<0.05)。临床疗效评价,优47例、良14例、尚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3.85%(61/65)。结论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更加准确的操作,利于有效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定位经椎间孔脊柱内镜系统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前路病灶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椎体转移瘤
4
作者 吴祖同 胡建中 +3 位作者 邓展生 陈静 卓祥龙 段春岳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切除,并进行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椎体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方入路行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钛板置入内固定及重建治疗18例下颈椎椎体转移瘤患者.采用Frankel、VAS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评价椎体... 目的 探讨前路病灶切除,并进行钛网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椎体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方入路行病灶清除、钛网植骨、钛板置入内固定及重建治疗18例下颈椎椎体转移瘤患者.采用Frankel、VAS进行评分,根据X线片评价椎体间高度及病椎段Cobb角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5.2个月).末次随访Frankel、VAS进行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椎体间高度及Cobb角有明显恢复.局部肿瘤无复发,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松动、脱出、断裂等.术后1例出现声嘶,4例因多处转移、多器官功能损害、全身衰竭死亡.结论 经前路切除病灶、钛网植骨、钛板置入内固定及重建是治疗下颈椎椎体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网植骨 内固定 下颈椎 椎体转移瘤
下载PDF
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光宝 尹建文 +3 位作者 张轶群 李时中 吴祖同 贺爱军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索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 目的:探索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骼恢复状况、功能障碍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腰腿疼痛程度、提举重物情况、个人生活料理情况、坐立状况、行走状况、睡眠状况以及站立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疗效显著,压力释放彻底,且具有微创、手术视野清晰的优点,术后骨骼恢复较快,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手术优化 手术效果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双相磷酸钙人工骨移植脊柱后外侧融合:组合磁场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卓祥龙 吕红斌 +3 位作者 胡建中 李兵 刘咏 吴祖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5089-5097,共9页
背景:自体骨移植是脊柱融合的主要方法,但其来源有限,而且伴有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合成材料已成为最有前途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目的:观察组合磁场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双相磷酸钙人工骨移植兔脊柱后外侧融合的影响。方法:制作48只兔... 背景:自体骨移植是脊柱融合的主要方法,但其来源有限,而且伴有很多并发症的发生,人工合成材料已成为最有前途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目的:观察组合磁场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双相磷酸钙人工骨移植兔脊柱后外侧融合的影响。方法:制作48只兔双侧L5/6横突间融合模型,随机分成6组:G1组为组合磁场+自体髂骨;G2组为组合磁场+纳米羟基磷灰石/双相磷酸钙;G3组为组合磁场+双相磷酸钙;G4组为安慰剂+自体髂骨;G5组为安慰剂+纳米羟基磷灰石/双相磷酸钙;G6组为安慰剂+双相磷酸钙。术后1周开始组合磁场治疗,30 min/d,治疗8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分别进行触摸法、X射线、CT、组织学(脱钙和不脱钙骨)和生物力学评估脊柱融合效果。结果与结论:(1)触摸法、X射线法和组织学评估G2组脊柱融合率最高,G6组最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2组新生骨长入比显著高于G3,G5组和G6组(P<0.05);(2)X射线片显示融合区校正吸光度指数G2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CT和组织学可见新生骨小梁从自体骨长入人工骨孔隙内,与自体骨形成骨性结合;(4)生物力学结果显示,G2组脊柱弯曲刚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组合磁场治疗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可显著提高脊柱融合率、融合评分、骨长入比、融合区校正吸光度指数及脊柱融合弯曲刚度(P<0.05);(6)结果提示,组合磁场联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双相磷酸钙生物支架进行兔脊柱后外侧融合能够显著提高融合率,融合效果类似于单纯的自体骨融合,可作为脊柱融合的一种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 组合磁场 双相磷酸钙 腰椎后外侧融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7
作者 吴祖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48-0050,共3页
观察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例(2019年11月至今),均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 观察使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1例(2019年11月至今),均采取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VAS评分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给予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组合磁场辅助治疗纳米羟基磷灰石/双相磷酸钙移植兔腰椎后外侧融合形态学研究
8
作者 卓祥龙 胡建中 +5 位作者 李兵 吕红斌 吴祖同 周京泳 徐大启 段春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14-1618,共5页
目的探讨组合磁场(CMF)治疗及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涂层对双相磷酸钙(BCP)人工骨移植兔腰椎后外侧融合形态学。方法48只兔根据骨移植物及CMF治疗随机分成6组(G1~G6)并进行腰椎后外侧融合(PLF)。术后1周开始CMF治疗,30mi... 目的探讨组合磁场(CMF)治疗及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涂层对双相磷酸钙(BCP)人工骨移植兔腰椎后外侧融合形态学。方法48只兔根据骨移植物及CMF治疗随机分成6组(G1~G6)并进行腰椎后外侧融合(PLF)。术后1周开始CMF治疗,30min/d,治疗8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场发射透视电子显微镜(FESEM)、组织学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分析。结果横突间形成连续骨桥,新生骨小梁长人生物支架内,形成骨性结合。G1-C6各组组织学融合评分分别为(7.25±1.16)、(5.00±0.76)、(5.88±1.64)、(5.87±1.25)、(6.50±1.60)和(5.25±1.91)分,CMF治疗和nano—HA涂层显著提高脊柱融合率、融合评分(P〈0.05)。G2、C3、G5和G6组人工骨内胶原矿化率评分分别为(3.125±0.640)、(3.625±0.520)、(2.875±0.830)和(3.375±0.520)分,nano—HA涂层显著提高人工骨内胶原矿化率,BMP-2在G2、G3、G5和G6组表达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177±0.057、0.169±0.030、0.088±0.049和0.109±0.038;TGF-β1在G2、G3、G5和C6组表达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155±0.023、0.144±0.031、0.097±0.027和0.100±0.037。CMF显著提高融合区BMP-2和TGF-β1表达(P〈0.05)。结论CMF和nano—HA涂层都能够促进脊柱融合,改善融合效果。CMF联合nano—HA/BCPP移植PLF可作为一种新的脊柱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 组合磁场 双相磷酸钙 腰椎后外侧融合
原文传递
MiRNA-19a靶向SMO基因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影响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光宝 尹建文 +3 位作者 张轶群 李时中 吴祖同 贺爱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22年第5期745-748,760,共5页
目的探索miRNA-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对SMO蛋白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B1、LP-1、RPMI 8226和NCI-H929为研究模型,首先检测4种细胞中SMO蛋白的背景表达,然后使用U266B1细胞作为模... 目的探索miRNA-19a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及对SMO蛋白和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人骨髓瘤细胞系U266B1、LP-1、RPMI 8226和NCI-H929为研究模型,首先检测4种细胞中SMO蛋白的背景表达,然后使用U266B1细胞作为模型,设计了miRNA-19a inhibitor,以此建立miRNA-19a敲低组、对照质粒组和空载组。探究miRNA-19a敲减后细胞中SMO蛋白含量以及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SMO蛋白在U266B1、LP-1、RPMI 8226和NCI-H929细胞系中表达量分别为0.925±0.057、0.889±0.067、0.904±0.075、0.507±0.048,其中以NCI-H929细胞系中表达量较低(P<0.05)。MiRNA-19a敲低组、对照质粒组和空载组miRNA-19a含量分别为0.325±0.058、1.158±0.128、1.172±0.131,miRNA-19a敲低组miRNA-19a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质粒组、miRNA-19a敲低组和空载组SMO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787±0.104、0.354±0.068、0.807±0.106,miRNA-19a敲低组SMO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MTT实验显示,miRNA-19a敲低组细胞增殖OD值在24~72 h内明显低于空载组和对照质粒组(均P<0.05)。凋亡实验显示,miRNA-19a敲低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载组和对照质粒组(均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miRNA-19a敲低组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2组(均P<0.05)。结论miRNA-19a/SMO蛋白可能是骨髓瘤细胞系U266B1中控制细胞恶性增长的关键信号,可以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微RNA-19a HEDGEHOG信号通路 SMO蛋白
原文传递
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祖同 张轶群 尹建文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1530-1532,共3页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严重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脊柱外科收治的其中97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9例(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 目的探讨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严重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1月脊柱外科收治的其中97例OVC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9例(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48例(仅采用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骨水泥用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联合组的和对照组的椎体骨折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联合组的椎体骨折压缩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联合组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联合组的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过伸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治疗严重OVCF患者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降低骨折椎体压缩率,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入路 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