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所有制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
- 1
-
-
作者
吴祝云
-
机构
湖南财经学院
-
出处
《改革》
1987年第2期73-74,80,共3页
-
文摘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从苏联到我国,流行的观点是存在着公有制的两种形式。这种观点长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不突破这种传统的观点,无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所有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时期
马恩
商品货币关系
资本主义私有制
私人劳动
东方国家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试论农业中的包干到户
- 2
-
-
作者
吴祝云
睦天寿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1期22-26,共5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形势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广大干部和群众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地恢复和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调整了农业集体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当前,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中。
-
关键词
包干到户
集体经济
生产责任制
生产关系
农业生产力
个体经济
我国农村
社会主义
按劳分配
积极性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特点
- 3
-
-
作者
吴祝云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1年第2期19-26,共8页
-
文摘
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述为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必须肯定,这个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奠定了基础,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
全体劳动者
占有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需要
社会生产
全民所有制企业
三个方面
生产单位
经济利益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 4
-
-
作者
吴祝云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9-61,39,共4页
-
文摘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首先是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以后,社会可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社会中心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有计划的分配与调节.每个人的劳动都是直接社会劳动的构成部分,不需要商品、货币、社会必要劳动等范畴插手其间。
-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按劳分配
个人消费品分配
企业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046.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社会保险学初构
- 5
-
-
作者
吴祝云
李连友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3期16-19,共4页
-
-
关键词
社会保险学
保险业
理论研究
-
分类号
F840.6
[经济管理—保险]
-
-
题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转变思想观念
- 6
-
-
作者
吴祝云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14,共4页
-
文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转变思想观念吴祝云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解放思想”的科学命题。他说:“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要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
-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
-
分类号
F123.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郴州市是怎样发展养鸡事业的
- 7
-
-
作者
李国书
吴祝云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2年第4期95-97,共3页
-
文摘
郴州市从1976年开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发展集体、专业户、重点户养鸡事业,为解决城市居民吃鸡的问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市有居民26000多户,非农业人口135200多人.郊区三个公社,一个综合农场,30个大队,267个生产队,800多农户,农业人口38000余人.目前,社队养鸡场22个,养鸡专业户、重点户103户,共有鸡舍面积24450平方米,其中专业养鸡场19450平方米,专业户、重点户5000平方米,集体养鸡场拥有固定资产286万元,从事养鸡的专业、辅助劳力286人.
-
关键词
郴州市
养鸡场
专业户
大力发展
城市居民
肉鸡
事业
生产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平方米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