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立宽 吴锡芬 叶荣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620-1620,共1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为预防卒中后癫痫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1.2%,其中男性(79.4%),女性(20.6%)...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为预防卒中后癫痫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以及预后。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发生率为11.2%,其中男性(79.4%),女性(20.6%);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高,为31.9%;迟发性癫痫(46例,67.6%)占绝大部分,且以皮质病变及局限运动性发作为主;普遍预后较好,但年老患者较差。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需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癫痫 预防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立宽 吴锡芬 叶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尼莫地平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和评价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尼莫地平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以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效、有效、无效患者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为71.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法舒地尔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血管痉挛 疗效
下载PDF
降纤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吴立宽 吴锡芬 叶荣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4期126-126,共1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发病12h以内的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降纤酶10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h内滴完,1次/d,连用3d,第4~14天方法同对照组;对照组用低分子...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发病12h以内的脑梗塞患者68例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降纤酶10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h内滴完,1次/d,连用3d,第4~14天方法同对照组;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酣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连用14d。结果溶栓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2.4%,对照组为47.1%,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降纤酶溶栓治疗能增加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降纤酶 早期治疗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曹柱 吴立宽 +2 位作者 林晰敏 吴永珍 林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影响、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240例VBI病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影响、作用机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双盲法,将240例VBI病人分成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每组120例。分别监测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液流变学、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88.33%,对照组为54.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48h以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系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无毒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临床用于VBI病人的治疗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陆文欣 吴立宽 +1 位作者 宋文明 陈宗梅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730-1731,共2页
偏头痛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可伴有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严重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影响,造成患者... 偏头痛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临床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可伴有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严重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明显影响,造成患者工作效率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单纯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理想.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采用决明芍药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芍药汤 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曹柱 吴立宽 +2 位作者 林晰敏 林斯 吴永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h-7d的脑梗死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h-7d的脑梗死病人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周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安全性指标检测在正常范围。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对改善血粘度有明显作用,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柱 钟如华 +6 位作者 吴立宽 林春华 林晰敏 李威 陈平 林斯 吴永珍 《中国医药导刊》 2007年第4期294-295,29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发病2周内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时...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发病2周内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评价FMA、ADL。结果:FMA、AD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有显著性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抑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陆文欣 吴立宽 宋文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2360-236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抑郁情况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进行评定,统计分析抑郁情况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抑郁情况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进行评定,统计分析抑郁情况与栓塞部位的相关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合并抑郁者36例,发病率为35.29%。抑郁组中前部栓塞、皮层栓塞及多病灶栓塞的栓塞数量明显多于非抑郁组(t=7.81、6.91、6.54,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抑郁情况与栓塞部位及数量具有相关性,前部、皮层及多病灶栓塞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抑郁 病变部位 相关性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柱 钟如华 +6 位作者 吴立宽 林春华 林晰敏 李威 陈平 林斯 吴永珍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S2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20例发病在2周内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3个...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20例发病在2周内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康复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评价肢体运动功能(FM A)、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FM A、AD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 5);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有显著性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
下载PDF
超急性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宗梅 吴立宽 +1 位作者 陆文欣 林木本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廉江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9例,根据是否在静脉溶栓将患者分为溶栓组40例,非溶栓组109例,非溶栓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溶栓...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廉江市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49例,根据是否在静脉溶栓将患者分为溶栓组40例,非溶栓组109例,非溶栓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溶栓组在常规的基础上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变、临床转归。结果:相对非溶栓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脑梗死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均有改善,但溶栓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溶栓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溶栓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结论:超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转归,减少住院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急性期 脑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临床转归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200例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柱 吴立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7期108-108,共1页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治疗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显效率、有效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明显优于...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常规治疗,治疗组静滴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显效率、有效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出血 清开灵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拉莫三嗪治疗首次非诱发性癫痫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宗梅 肖远流 +1 位作者 吴立宽 林木本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首次非诱发性癫痫(U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UF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拉莫三嗪或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动态脑电图、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疗效相当(P>0.05)。观察组α...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治疗首次非诱发性癫痫(UF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UF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拉莫三嗪或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动态脑电图、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疗效相当(P>0.05)。观察组α波频率减慢和δ波增多的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莫三嗪可提高UFS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非诱发性癫痫 拉莫三嗪 丙戊酸钠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陆文欣 吴立宽 +1 位作者 宋文明 陈宗梅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4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86)与对照组(n=86),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86)与对照组(n=86),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65.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陈宗梅 吴立宽 +1 位作者 陆文欣 林木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压变化的规律,探讨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廉江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常规内科抗脑梗治疗)、观察组52例(常规治疗同时给予降压治疗),动态观察两组患者7 d内的血压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期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死亡和残疾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评估患者治疗2周、3个月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入院时神经损伤评分、血压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死亡和残疾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治疗2周、3个月神经功能损失评分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合理的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治疗期间患者死亡、致残风险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使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降压治疗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维聪 黎法斌 +4 位作者 吴立宽 孙移 林晰喻 余泽琪 苏球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吲达帕胺组(B组,30例,...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吲达帕胺组(B组,30例,接受吲达帕胺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3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吲达帕胺治疗)。入选前所有对象均未接受降压降脂治疗或服药者停用4周以上,并于治疗前后监测血压、血清hs-CRP浓度、内皮素(endothelin,ET)及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同时与24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B、C组高血压患者hs-CRP、ET浓度显著升高(P<0.05)。3组治疗后血压、hs-CRP、E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C组下降最明显(P<0.01),并且较B组更佳(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内皮功能随血压的控制得到明显改善(P<0.05),亦以C组改善最明显(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hs-CRP、ET浓度,从而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联合吲达帕胺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C反应蛋白 内皮素 左旋氨氯地平
下载PDF
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华洲 吴立宽 陆文欣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期98-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后伴有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4 g治疗,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20 mg治疗,3次/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液黏度指标(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MoCA、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MoCA评分分别为(27.38±4.94)、(24.69±4.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93±4.38)、(21.87±4.12)分,NIHSS评分为(14.13±4.82)分,低于对照组的(19.13±4.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黏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效果显著,有助于认知功能恢复,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奥拉西坦 脑梗死 认知障碍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吴立宽 麦永佳 曾冬滢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5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压、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高于对照组,其他血压、血脂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血液流学指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促进其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血压、血脂水平,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高血压 血液流变学 阿托伐他汀钙片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无缝隙护理在阿司匹林治疗TIA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何春琴 吴立宽 何妙玲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5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在阿司匹林治疗TIA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无缝隙护理。结果: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在阿司匹林治疗TIA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TIA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无缝隙护理。结果: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阿司匹林治疗的TIA患者,使用无缝隙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提高临床治愈率,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阿司匹林 TIA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