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章松 谭守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998-99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 临床分析 HEMORRHAGE 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CEREBRAL 脑出血病人 病灶部位 临床资料
下载PDF
尿激酶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章松 金平 +7 位作者 胡志涛 张钧 刘勇 陈生 陈慧娟 徐菲 赵启媛 张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3期7-9,共3页
目的分析尿激酶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住院治疗13例患者进行尿激酶动脉内溶栓及血管内干预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颈动脉系统病变11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2例... 目的分析尿激酶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住院治疗13例患者进行尿激酶动脉内溶栓及血管内干预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颈动脉系统病变11例,其中颈内动脉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8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包含脑血管造影未见异常者3例),椎基底动脉闭塞2例。溶栓开始时间3~12h,平均7.5h,其中10例在6h内开始。使用尿激酶30万~100万U,平均70万U。溶栓后2例给予血管内支架治疗,4例给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治疗。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5例,无效3例。闭塞血管成功再通7例,未成功再通3例。并发脑出血1例,死亡1例,无并发消化道出血等其他情况。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动脉内溶栓联合血管内干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动脉溶栓 血管内干预 脑梗死
下载PDF
血清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慧娟 金平 +3 位作者 吴章松 张均 刘勇 陈然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48-649,6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体内Hcy水平进行测定,根据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cy组(Hcy>15μmol/L)与低Hcy组(Hcy≤1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复发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16例脑梗死患者,对患者体内Hcy水平进行测定,根据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高Hcy组(Hcy>15μmol/L)与低Hcy组(Hcy≤15μmol/L),其中高Hcy组52例,低Hcy组64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经头颅CT或MRI检查的健康者1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Hcy水平测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评估脑梗死高Hcy组与低Hcy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统计高Hcy组与低Hcy组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事件复发率,以及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的生存率。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Hcy水平为(10.67±3.88)μmol/L,明显低于低Hcy组和高Hcy组患者Hcy水平,低Hcy组患者NIHSS评分为(6.21±2.13)分,明显低于高Hcy组患者的(14.23±3.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cy组血管事件复发率为17.18%,明显低于高Hcy组的5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低Hcy组患者出院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18%(59例)、89.06%(57例)、89.06%(57例),明显高于同期高Hcy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血清Hcy的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程度高,脑梗死、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血管事件复发率高,生存状况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复发 生存状况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生 金平 +2 位作者 吴章松 张均 刘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使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23例颈动脉狭窄病人分为有症状组14例和无症状组9例,均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术确诊为单侧颈内动脉中或重度狭窄。对全部病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目的:使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灌注的变化。方法:23例颈动脉狭窄病人分为有症状组14例和无症状组9例,均经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术确诊为单侧颈内动脉中或重度狭窄。对全部病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共置入支架23枚,术前及术后7 d对所有病人行脑CTP检查。分别比较2组术前、术后7 d的CTP常用指标脑局部血流量、局部脑血容量、局部平均通过时间及相对达峰时间。结果:2组术后rTTP、rMTT时间均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CBF、rCB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侧rTTP、rMTT较健侧延长,rCBF较健侧降低(P<0.01),rCBV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CTP成像,rCBF、rCBV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rTTP、rMTT较前有所好转(P<0.05和P<0.01),但与健侧比较仍有明显延迟(P<0.01)。结论:CTP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颈动脉狭窄病人支架成形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可成为头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无创性评价方法,rTTP是评价早期缺血以及侧支循环代偿能力非常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血流动力学 灌注
下载PDF
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平 张均 +1 位作者 吴章松 胡志涛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例发病小于6 h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0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另3... 目的观察应用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例发病小于6 h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5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0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另3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考虑为穿支动脉闭塞。结果经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9例,完全再通率为45%,血管部分再通4例,部分再通率为20%,总有效率为65%。未通血管5例,占总数2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金平 张均 +7 位作者 吴章松 陈生 丁晴 赵启媛 刘勇 徐菲 张楚 陈慧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发病小于6h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采用MRA-DWI不匹配方法判断存在半暗带后,行选择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所有再通病例均于1... 目的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发病小于6h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采用MRA-DWI不匹配方法判断存在半暗带后,行选择动脉尿激酶溶栓治疗。所有再通病例均于1w至10d内复查MR,注意观察对比DWI的变化。结果血管再通患者1w^10d内复查MR,DWI高信号区域明显缩小。结论急性脑梗死DWI动态观察是动脉溶栓治疗一个临床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溶栓 DWI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金平 张均 +5 位作者 吴章松 刘勇 陈生 权霞良 丁晴 胡志涛 《安徽医学》 2010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讨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个动脉瘤分别采用电解及水解可脱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20个动脉瘤中14个被100%闭塞,4个90%闭塞,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3例在术中出现颈... 目的讨论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20个动脉瘤分别采用电解及水解可脱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 20个动脉瘤中14个被100%闭塞,4个90%闭塞,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3例在术中出现颈内动脉痉挛。术后DSA随访11例,1例复发,1例弹簧圈轻度移位。结论血管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再出血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弹簧圈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平 吴章松 +5 位作者 张均 刘勇 陈生 权霞良 丁晴 胡志涛 《安徽医学》 2010年第7期785-7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已行支架治疗患者资料,对其疗效、手术方法和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前平均狭窄率(74.7±10.7)%,术后平均狭窄率(12.8±4.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已行支架治疗患者资料,对其疗效、手术方法和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前平均狭窄率(74.7±10.7)%,术后平均狭窄率(12.8±4.7)%;术前NIHSS评分平均19.92±6.42,术后11.35±3.79;4例出现血压偏低、心动过缓,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未有脑梗死及脑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原发性脑干出血并应激性血糖升高48例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蔡志友 陈然 吴章松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持续天数及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与胰岛素干预的关系。方法对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病人,分析年龄、性别、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危险因素与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持续天数及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资料与胰岛素干预的关系。方法对48例原发性脑干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病人,分析年龄、性别、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异常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的关系,分析胰岛素治疗后肌力、感觉、呼吸、发热、应激性溃疡和意识障碍缓解和改善状况。结果通过与其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进行分析发现:出血量、血压、意识障碍程度、发热和呼吸异常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持续的天数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和性别与应激性血糖增高无统计学意义。与非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治疗后肌力、感觉、呼吸、发热、应激性溃疡和意识障碍没有显著缓解和改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发生是多因素的,可以作为评定临床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对于原发性脑干出血后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降低血糖可能不是首先考虑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应激性高血糖 治疗
下载PDF
经微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1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平 胡志涛 +2 位作者 张均 吴章松 刘勇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44岁,于2008年9月15日10时因“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能3h”急诊入院。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实质性病灶,头颅MRT1加权及T2加权像上未见明显信号改变,
关键词 脑梗死 时间窗 溶栓
下载PDF
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菲 金平 +1 位作者 吴章松 张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4期2993-299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鉴别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前庭系统性眩晕的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的有151例,异常率为79.9%。其中表现为内耳型30例,占19.9%,脑干型97例,占64.2%,混合型24例,占15.9%。结论:BAEP可作为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辅助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定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 前庭系统 眩晕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抢救出血性脑梗死一例
12
作者 谭守文 胡志涛 +3 位作者 金平 翟宏江 胡文霞 吴章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抢救措施 出血性脑梗死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勇 吴章松 +2 位作者 李骥 宋明香 陈然 《安徽医学》 2021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分析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栓抽吸组(n=18)与支架取栓组(n=22)。血栓... 目的分析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取栓方式的不同,分为血栓抽吸组(n=18)与支架取栓组(n=22)。血栓抽吸组采用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取栓治疗,支架取栓组采用Solitaire-FR支架取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取栓次数、血管开通情况,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评分(mRS)水平的差异,预后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支架取栓组,血管开通成功率(94.44%)高于支架取栓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开通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患者术后第90天的mRS评分为(1.02±0.36)分,低于支架取栓组,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90天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umbra血栓抽吸系统有助于缩短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提高血管开通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抽吸 支架取栓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守文 胡志涛 +3 位作者 金平 翟宏江 胡文霞 吴章松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及分析失败原因。结果 手术组 5 6例病死 9例 (16 .1%) ,总有效率 83.9%,其病死者多因手术时机及适应症等选...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观察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及分析失败原因。结果 手术组 5 6例病死 9例 (16 .1%) ,总有效率 83.9%,其病死者多因手术时机及适应症等选择不足 ;对照组 5 0例病死 17例 (34.0 %) ,总有效率 6 6 .0 %。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组 40例 ,有 35例日常生活能力 (ADL)达 0~4级 ,对照组 33例中仅有 2 6例达 0~ 4级。结论 本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低 ,可提高生活质量 ,应尽量选择早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微创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NLR、PLR、hs-CRP、Hb、D-D与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吴章松 陈然 +3 位作者 徐菲 陈慧娟 赵启媛 张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与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参照观察组基线资料选取同期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无出血性转化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3个月后的转归情况并分为转归良好组(n=56)和转归不良组(n=24)。对比分析NLR、PLR、hs-CRP、Hb、D-D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mRS评分与NLR、hs-CRP、Hb、D-D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的PLR水平比较(122.06±30.04 vs.130.55±3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LR、hs-CRP水平为(7.22±1.90)、(13.10±3.04)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2±1.88)、(7.30±2.04)mg/L],观察组Hb、D-D水平为(120.60±24.10)g/L、(296.26±32.24)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41.30±20.05)g/L、(336.20±34.1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归不良患组NLR、hs-CRP水平为(7.98±2.14)、(16.96±4.16)mg/L,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6.89±2.03)、(11.45±3.03)mg/L],Hb水平(120.60±24.10)g/L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141.30±20.0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D-D比较[(134.20±32.66 vs.128.98±31.05)、(285.20±35.10)μg/L vs.(301.01±36.26)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患者mRS评分与NLR、hs-CRP呈显著正相关性(r=0.722、0.614),与Hb呈显著负相关性(r=-0.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NLR、hs-CRP升高,Hb、D-D下降,而PLR无显著变化,其中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患者mRS评分与NLR、hs-CRP呈显著正相关性,与Hb呈显著负相关性,NLR、hs-CRP、Hb可能在预测此类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非溶栓治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红蛋白 D-二聚体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特点及CT血管造影在其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章松 陈然 刘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943-2946,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及CT血管造影(CTA)在其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A检查,分析并记录临床特点及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和临床检测的基本情况。结果60例短暂性脑...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点及CT血管造影(CTA)在其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60例,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A检查,分析并记录临床特点及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和临床检测的基本情况。结果6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均存在面舌瘫及单侧肢体偏瘫,且合并存在言语障碍40例(66.7%),合并偏身感觉障碍41例(68.3%),发作持续时间5~10 min者28例(46.7%),发作次数>2次/24 h者49例(81.7%);两种检测诊断颅内动脉的总狭窄率无显著差异(P>0.05),CTA检测的敏感性为100.0%(35/35),特异性为80.0%(4/5);与DSA检测比较CTA检测的X线辐射量及造影剂用量明显降低(P<0.05),两种检测成像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舌瘫、单侧肢体偏瘫及言语障碍等情况,且发作持续时间短,发作次数频繁,采用CTA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确诊,同时造影剂的使用量明显减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脑脊液IL-1β、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生 陈然 +3 位作者 吴章松 刘勇 张均 金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观察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脑脊液白介素-1β(IL-1β)、S-100蛋白(S-10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 目的观察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对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脑脊液白介素-1β(IL-1β)、S-100蛋白(S-10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每组5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常规治疗,其中西医组静脉注射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次,12 h/次。连续治疗2周。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龙琥醒脑颗粒,l包/次,2次/d,连续服用2周。比较2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患者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脑脊液IL-1β、S-100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整体疗效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显著高于西医组81.82%(45/55)(P<0.05)。2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后患者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分别为(12.45±2.95) mL与(21.01±4.77) mL,低于西医组[(14.40±2.86) mL与(24.02±4.8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脑脊液IL-1β、S-10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脑脊液IL-1β、S-100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后患者脑脊液IL-1β、S-100水平分别为(2.11±0.10) pg/mL与(1.04±0.10) pg/mL,低于西医组[(2.18±0.11) pg/mL与(1.18±0.1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91%(6/55),西医组为7.27%(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琥醒脑颗粒联合西医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可有效促进血肿及脑水肿的消退,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的损害,促使脑脊液中IL-1β、S-100水平降低,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琥醒脑颗粒 脑出血 脑水肿 脑脊液 白细胞介素-1Β S-100蛋白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糖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慧娟 陈然 +5 位作者 金平 吴章松 刘勇 徐菲 赵启媛 朱俊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糖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收治的126例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比较126例...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血糖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收治的126例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比较126例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的空腹血糖水平、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舒张期峰值(Vd)、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分析空腹血糖水平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脑血流动力学对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术后3 d,12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PI高于术前1 d,Vd、Vs和Vm低于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6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Vd、Vs和Vm呈负相关,与PI呈正相关(P<0.05)。Vd、Vs、Vm是空腹血糖水平的保护因素,PI是空腹血糖水平的危险因素(R^(2)=0.831,F=41.358,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接受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后3 d,血糖水平上升,脑血流动力学也发生变化,两种指标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评估两种指标有助于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及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支架 血糖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章松 张均 +1 位作者 陈生 金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5期732-733,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19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适应症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均经CTA或造影确诊,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应用自膨式支架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进行治疗。结果 19例手术18例获得成功,颈动脉狭窄得到有效改... 目的分析总结神经内科19例经皮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方法、适应症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均经CTA或造影确诊,采用经股动脉入路,应用自膨式支架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进行治疗。结果 19例手术18例获得成功,颈动脉狭窄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缺血症状术后得到明显改善,18例患者共置入颈动脉支架20枚、使用保护伞18个,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左右侧颈内动脉各植入1枚支架。回收的过滤伞中4个发现组织碎片。8例患者出现迷走反射均在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后,经对症处理全部缓解。6~30个月临床中短期随访12例,平均随访22个月。1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7d后死亡;1例患者出现小卒中;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随访12例支架全部开通良好,未出现再狭窄。随访6~30个月,未发现明显脑缺血发作,无B超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病例。1例手术不成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启媛 汪凯 +3 位作者 金平 吴章松 张钧 陈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CAS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患者,分别于CAS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in...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对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行CAS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患者,分别于CAS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数字广度测验(Digital Span,DS)、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Chinese Auditory Learning Test,CALT)、线段方向判定测验(Judgment of Line Orientation Test,JLOT)和语言流畅性测验(Verbal Fluency Test,vFT)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包括注意、记忆、视空间以及额叶流畅性功能。结果共纳入26例行CAS的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患者,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52~79岁,平均(64.19±6.76)岁,受教育年限(9.84±3.29)年;左侧颈动脉狭窄18例,右侧颈动脉狭窄8例;均成功行CAS,未发生并发症。与CAS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各项认知功能均显著性改善(P均〈0.01),但术后1个月与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CAS能改变无症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术后早期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认知 认知障碍 时间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