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压致密化块体纳米晶Ag50Ni50合金的显微组织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崇琳 林树智 +2 位作者 赵泽良 牛焱 吴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41-749,共9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 ,随后在 6 2 0℃ ,5 8MPa下热压制备了致密的块体亚稳态纳米晶Ag5 0Ni5 0合金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其组织结构。晶格常数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 ,球磨 2 0 0h后Ag在Ni中固溶度为 4.96 %± 0 .2 1%... 采用机械合金化 ,随后在 6 2 0℃ ,5 8MPa下热压制备了致密的块体亚稳态纳米晶Ag5 0Ni5 0合金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其组织结构。晶格常数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 ,球磨 2 0 0h后Ag在Ni中固溶度为 4.96 %± 0 .2 1%(摩尔分数 ) ,Ni在Ag中固溶度为 0 .84%± 0 .30 %(摩尔分数 ) ,热压以后仍具有过饱和固溶度 ,Ag在Ni中为0 .45 %± 0 .11%(摩尔分数 ) ,在相近温度下稳定化处理后进一步脱溶。6 0 0~ 70 0℃时Ag在Ni中固溶度为 (0 .2 1~ 0 .2 4) %± 0 .11%(摩尔分数 ) ,Ni在Ag中固溶度小于 0 .1%(摩尔分数 )。机械合金化粉末的晶粒度约为 6nm ,热压后长大至 40~ 6 0nm ,退火后又长大至 10 0~ 1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纳米晶合金 过饱和 Ag50Ni50 热压 机械合金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Ni-La_2O_3复合镀层对γ-TiAl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晓 唐兆麟 +1 位作者 李铁藩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9-324,共6页
用Ni与La2O3微粒共电沉积的方法,在γ-TiAl金属间化合物表面覆盖一种Ni-La2O3抗氧化性功能复合镀层恒温和循环氧化动力学表明,γ-TiAl表面沉积复合镀层后,氧化速率显著降低,氧化皮粘附性明显增强SEM/EDX和EPMA分析结果表明,γ-TiA... 用Ni与La2O3微粒共电沉积的方法,在γ-TiAl金属间化合物表面覆盖一种Ni-La2O3抗氧化性功能复合镀层恒温和循环氧化动力学表明,γ-TiAl表面沉积复合镀层后,氧化速率显著降低,氧化皮粘附性明显增强SEM/EDX和EPMA分析结果表明,γ-TiAl表面沉积复合镀层后,在氧化时抑制了TiO2氧化物的生长,并促进了两层连续的Al2O3层分别在复合镀层的氧化层下以及接近基体的区域形成复合镀层可优先氧化形成致密的L32O3纳米颗粒改善的NiO层,它通过抑制Ti的氧化物生长及在该氧化层下产生的低氧分区,加快了第一层连续Al2O3层的形成;后者起一种“扩散障”的作用,有利于在基体次表层析出的Al2O3内氧化物快速闭合这两层Al2O3层的形成是γ-TiAl在长期热循环过程中维持良好抗氧化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Γ-TIAL 金属间化合物 氧化
下载PDF
Cu-Cr合金在H_2-H_2S混合气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9
3
作者 付广艳 牛焱 吴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2-566,共5页
研究了Cu Cr合金及纯铜、纯铬在 5 0 0~ 60 0℃ ,硫分压为 10 -5Pa时的硫化腐蚀。两种Cu Cr合金的腐蚀速度均介于两种纯金属之间 ,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在两种Cu Cr合金的表面均形成了复杂的腐蚀产物膜 ,外层为Cu2 S层 ,有时不连... 研究了Cu Cr合金及纯铜、纯铬在 5 0 0~ 60 0℃ ,硫分压为 10 -5Pa时的硫化腐蚀。两种Cu Cr合金的腐蚀速度均介于两种纯金属之间 ,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但在两种Cu Cr合金的表面均形成了复杂的腐蚀产物膜 ,外层为Cu2 S层 ,有时不连续甚至剥落 ,中间层为二元Cu Cr硫化物CuCrS2 ,内层为二元Cu Cr硫化物Cu Cr2 S4和CrS的混合物 ,有时也包含未被腐蚀的金属铬颗粒。在腐蚀区以下的合金基体中没有铬的贫化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铬合金 腐蚀行为 腐蚀层组织 形成机制 氢气 硫化腐蚀 真空触头材料 铜合金
下载PDF
溅射TiAlCr涂层对Ti-24Al-14Nb-3V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关春红 王福会 +2 位作者 唐兆麟 吴维 李世琼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研究了溅射Ti50Al10Cr及Ti50Al20Cr涂层对Ti24Al14Nb3V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下,Ti50Al10Cr及Ti50Al20Cr涂层表面由于可形成粘附性良好的Al2O3... 研究了溅射Ti50Al10Cr及Ti50Al20Cr涂层对Ti24Al14Nb3V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下,Ti50Al10Cr及Ti50Al20Cr涂层表面由于可形成粘附性良好的Al2O3膜,大大改善了Ti24Al14Nb3V的抗高温氧化性能。900℃时在Ti50Al10Cr涂层表面长出大量TiO2,导致其氧化增重较大;而在Ti50Al20Cr涂层表面生成了连续Al2O3,其抗氧化性能良好。然而,由于TiAlCr涂层与基体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循环氧化过程中涂层出现一些裂纹,导致其抗循环氧化性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 TiAlCr涂层 钛合金 溅射
下载PDF
环烷酸腐蚀研究现状和防护对策 被引量:64
5
作者 高延敏 陈家坚 +2 位作者 雷良才 杨怀玉 吴维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2期6-11,19,共7页
文章阐述了环烷酸的性质、腐蚀特点、设备易蚀部位、环烷酸的分布及防护措施等,重点介绍了环烷酸高温缓蚀的研究进展和缓蚀剂注入的工艺路线。
关键词 环烷酸 腐蚀 高温缓蚀剂 炼油设备 防腐
下载PDF
Fe-Cr合金在650℃熔融(Li-K)_2CO_3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潮流 王文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1-654,共4页
研究了纯铁,Fe-5Cr,Fe-10Cr,Fe-20Cr及Fe-25Cr(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在650℃熔融(0.6Li-0.38K)2CO3(摩尔分数)中和空气气氛下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纯铁,Fe-5Cr及Fe-10Cr合金均遭受较快腐蚀。
关键词 FE-CR合金 熔融(Li-K)2CO3 腐蚀 燃料电池
下载PDF
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对镍基高温合金熔凝层组织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胡传顺 王福会 吴维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0-22,共3页
采用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方法研究了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M38G高温合金熔凝层组织和熔凝层组织对高温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样经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后 ,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可见 ,在扫描速率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电子束作用能量的降低 ,其熔... 采用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方法研究了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M38G高温合金熔凝层组织和熔凝层组织对高温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样经电子束表面熔凝处理后 ,根据扫描电镜观察可见 ,在扫描速率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电子束作用能量的降低 ,其熔凝层组织明显细化 ,在试验条件下可达 2 μm左右。采用箱式电阻炉进行 10 0 0℃× 10 0h空气静态氧化试验 ,结果表明 :试样在 10 0 0℃氧化 10 0h后 ,所形成的氧化膜组织仍然比较细小 ,EDS分析结果显示氧化膜以氧化铬为主 ,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氧化膜未破裂 ,起到了对基体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表面熔凝 熔凝层组织 高温氧化 镍基高温合金
下载PDF
粉末冶金Cu-Cr合金在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 被引量:8
8
作者 付广艳 牛焱 吴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6,共5页
研究了具有均匀两相组织的粉末冶金Cu 2 5Cr和Cu 50Cr合金在 0 .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与组织不均的铸态Cu Cr合金相似 ,氧化后两种成分的粉末冶金Cu Cr合金均形成了复杂的混合氧化膜 ,但未形成连续的Cr2 O3层。而经机械合金化法获得的... 研究了具有均匀两相组织的粉末冶金Cu 2 5Cr和Cu 50Cr合金在 0 .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与组织不均的铸态Cu Cr合金相似 ,氧化后两种成分的粉末冶金Cu Cr合金均形成了复杂的混合氧化膜 ,但未形成连续的Cr2 O3层。而经机械合金化法获得的铬颗粒大小在 1 μm左右的Cu 2 0Cr合金 ,氧化时则形成了连续的Cr2 O3层。可见 ,在二元双相合金中 ,合金的氧化行为与合金的组织形态、大小和分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CU-CR合金 氧化 铜合金
下载PDF
NiCr合金在含氯氧化性气氛中的高温腐蚀 被引量:9
9
作者 张轲 牛焱 吴维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5,共4页
研究了纯Ni以及不同Cr含量的NiCr合金在5%O2-O.3%HCl-N2(体积分数)气氛中800℃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氧化膜/基体金属界面处有氯化物生成,合金的加速腐蚀机制为氯参与的"活化腐蚀"过程。NiCr合金在腐蚀初期表现为失重与生... 研究了纯Ni以及不同Cr含量的NiCr合金在5%O2-O.3%HCl-N2(体积分数)气氛中800℃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氧化膜/基体金属界面处有氯化物生成,合金的加速腐蚀机制为氯参与的"活化腐蚀"过程。NiCr合金在腐蚀初期表现为失重与生成Cr的氯化物和氯氧化物的挥发性有关,但Cr依然有益于合金的抗氯化-氧化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合金 含氯氧化性气氛 高温腐蚀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Ni_xMn_(2-x)O_4锂离子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宁 刘国强 +1 位作者 曾潮流 吴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Pechini法在 80 0℃空气中焙烧 6h制备LiNixMn2 -xO4试样 (x =0 ,0 .0 5 ,0 .1,0 .2 ,0 .3,0 .4 ,0 .5 )。经XRD测试表明除LiNi0 .5Mn1.5O4以外 ,其它的试样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结构。尖晶石LiNixMn2 -xO4试样电极在 3.3~ 4 .5V以及 4... 采用Pechini法在 80 0℃空气中焙烧 6h制备LiNixMn2 -xO4试样 (x =0 ,0 .0 5 ,0 .1,0 .2 ,0 .3,0 .4 ,0 .5 )。经XRD测试表明除LiNi0 .5Mn1.5O4以外 ,其它的试样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结构。尖晶石LiNixMn2 -xO4试样电极在 3.3~ 4 .5V以及 4 .5~ 4 .8V范围内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 :在 3.3~ 4 .5V范围内 ,试样初始充放电容量随Ni元素掺杂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在 4 .5~ 4 .8V范围内 ,试样初始充放电容量随Ni元素掺杂比例的增加而增大 ;在 3.3~ 4 .8V范围内 ,试样总的初始容量基本不变 ;在 3.3~ 4 .5V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LiNixMn2-xO4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宁 刘国强 +1 位作者 曾潮流 吴维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213-216,共4页
采用Pechini预燃烧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Ni0.5Mn1.5O4,将生成的聚合物前驱体在开放的空气中点燃,燃烧后的粉料在550~850℃中焙烧8h得到最终产物。研究了焙烧温度以及冷却速度对合成产物组成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Pechini预燃烧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Ni0.5Mn1.5O4,将生成的聚合物前驱体在开放的空气中点燃,燃烧后的粉料在550~850℃中焙烧8h得到最终产物。研究了焙烧温度以及冷却速度对合成产物组成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焙烧8h,冷却速度为0.5℃/min,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4.7V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03mAh/g和100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95.2%;在3.0V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45mAh/g和134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91.5%;2.6~4.9V范围内总的充放电容量为250mAh/g和242.5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04 合成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Ni20Cr合金表面离子注入钇后氧化层的微观结构与氧化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晓 平德海 +1 位作者 李铁藩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用SEM/EDS,XRD,TEM/EDS等对1000℃下的Ni20Cr合金及其离子注Y(剂量分别为1×1015,2×1016和1×1017ions/cm2)后的氧化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氧化产物进行观测分析,确认氧化膜由具有较大晶粒尺寸的NiO,NiCr2O4尖... 用SEM/EDS,XRD,TEM/EDS等对1000℃下的Ni20Cr合金及其离子注Y(剂量分别为1×1015,2×1016和1×1017ions/cm2)后的氧化膜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氧化产物进行观测分析,确认氧化膜由具有较大晶粒尺寸的NiO,NiCr2O4尖晶石和较小晶粒尺寸的Cr2O3氧化物组成,且在部分NiO三角晶界处发现有空洞产生,注入Y剂量大于2×1016ions/cm2后,Cr的氧化产物的体积分数明显增多,并在其中探测到Y,它大多以含Y的氧化物小颗粒存在于Cr2O3氧化物层内,根据实验结果,认为在氧化初始,Y优先氧化形成细小的氧化物颗粒(10—20nm),这些小颗粒在随后的氧化过程中,一方面促进Cr2O3氧化物的形核和生长,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微量溶解产生Y3+并向氧化膜晶界偏聚,这不仅阻挡Cr3+沿晶界的短路扩散,而且增强了氧化膜晶粒间的粘结力,进而降低氧化速率,提高了氧化膜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氧化膜 微观结构 镍铬合金
下载PDF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潮流 吴维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7-151,161,共6页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是一种通过氢或矿物燃料的氧化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 .目前电池一般由含Cr量为 2 - 10 % (mass)的多孔Ni-Cr合金阳极、LiAlO2 电解质板及多孔NiO阴极组成 .单体电池间通过材质为Fe或Ni基合金...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是一种通过氢或矿物燃料的氧化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 .目前电池一般由含Cr量为 2 - 10 % (mass)的多孔Ni-Cr合金阳极、LiAlO2 电解质板及多孔NiO阴极组成 .单体电池间通过材质为Fe或Ni基合金的金属双极板串联连接 .目前MCFC已达MW级水平 ,但主要电池材料的腐蚀极大地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 .MCFC中的腐蚀主要表现为 2种形式 ,即NiO阴极的溶解和金属部件如双极板的腐蚀 .目前已有不少有关MCFC材料腐蚀的研究报道 ,但对其腐蚀机制仍未完全澄清 .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 材料 腐蚀 防护
下载PDF
Cu-25Ni-25Ag三元合金在600℃和700℃空气中的氧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泽良 牛焱 +1 位作者 F.Gesmundo 吴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研究了Cu 2 5Ni 2 5Ag合金在 6 0 0℃和 70 0℃空气中的氧化。合金由富Ag的α相与Cu Ni固溶体 β相组成。氧化速率大致服从抛物线规律 ,除短时间的加速氧化外 ,随着氧化的进行氧化速率逐渐减小。尽管存在Ag和Ni,但合金成膜速率与纯Cu的... 研究了Cu 2 5Ni 2 5Ag合金在 6 0 0℃和 70 0℃空气中的氧化。合金由富Ag的α相与Cu Ni固溶体 β相组成。氧化速率大致服从抛物线规律 ,除短时间的加速氧化外 ,随着氧化的进行氧化速率逐渐减小。尽管存在Ag和Ni,但合金成膜速率与纯Cu的相近。在不同温度下合金都形成了外层为CuO ,内层为Cu2 O ,NiO和Ag颗粒组成的复杂氧化膜。同时 ,氧化膜最前沿的Cu Ni固溶体颗粒仅表面部分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合金 Cu-Ni-Ag 双相合金 氧化 铜合金
下载PDF
Fe-2Ce和Fe-5Ce合金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潮流 王文 +1 位作者 F.C.Rizzo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089-1094,共6页
研究了二元Fe-2Ce和Fe-5Ce合金及纯Fe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纯Fe在该温度范围的氧化均符合抛物线规律.Fe-5Ce合金在800℃氧化近似符合抛物线氧化规律,但在600和700℃则明显由两个抛物线阶段组成.Fe-2Ce合金在三个温度下近似... 研究了二元Fe-2Ce和Fe-5Ce合金及纯Fe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纯Fe在该温度范围的氧化均符合抛物线规律.Fe-5Ce合金在800℃氧化近似符合抛物线氧化规律,但在600和700℃则明显由两个抛物线阶段组成.Fe-2Ce合金在三个温度下近似抛循抛物线氧化规律.除Fe-5Ce合金在700℃氧化初期外,Fe-Ce合金在700和800℃的氧化速度比纯Fe低.但在600℃,Fe-Ce合金的氧化速度仍高于纯Fe.在700和800℃时,在Fe-Ce表面除形成三种Fe的氧化物外,还在氧化膜的内层形成双相氧化物CeFeO3.而在600℃时,仅形成Fe的氧化物和CeO2,并且FeO在Fe的氧化物中所占比例很小.此外,讨论了Ce在Fe-Ce合金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合金 铁铈合金 空气
下载PDF
磷酸处理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兆麟 王福会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1084-1088,共5页
研究了磷酸处理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抗恒温/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在800-900℃,磷酸处理降低TiAl的氧化速率一个数量级以上,且大大提高TiAl的抗循环氧化能力;在850℃循环氧化200h未见氧化膜剥落.分析表明,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源于磷酸... 研究了磷酸处理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抗恒温/循环氧化性能的影响.在800-900℃,磷酸处理降低TiAl的氧化速率一个数量级以上,且大大提高TiAl的抗循环氧化能力;在850℃循环氧化200h未见氧化膜剥落.分析表明,抗氧化性能的提高源于磷酸处理促进了TiAl表面连续富A12O3内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金属间化合物 恒温 循环氧化 表面处理
下载PDF
辽宁省乡村大气腐蚀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成 吴维 +1 位作者 黄春晓 周晓晔 《全面腐蚀控制》 1999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辽宁省乡村进行A3钢的两年大气暴露试验,绘制了辽宁省乡村气氛中A3钢的大气腐蚀图,并讨论了大气环境因素对A3钢腐蚀的影响规律,对A3钢的腐蚀速率与大气环境因素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
关键词 大气腐蚀 A3钢 大气环境因素 腐蚀速率
下载PDF
涂层对Ti60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兆麟 王福会 +2 位作者 王清江 吴维 李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研究了四种涂层对Ti60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及热暴露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700-800℃下,溅射纯Al,Ti—36Al,Ni—16Cr—2.5Al(均为质量分数,%)和反应溅射Al2O3涂层大大降低了Ti60合金的氧化速率综合考虑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及涂层基材的... 研究了四种涂层对Ti60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及热暴露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在700-800℃下,溅射纯Al,Ti—36Al,Ni—16Cr—2.5Al(均为质量分数,%)和反应溅射Al2O3涂层大大降低了Ti60合金的氧化速率综合考虑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及涂层基材的相容性,700℃时,Al2O3涂层的效果较好;而800℃时,TiAl涂层的效果较好.四种涂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Ti60合金热暴露后(600℃,100h的延伸率,其中Al2O3涂层效果最好,TiAl次之,NiCrAl和Al涂层稍差.最后研究了溅射Ti—37Al—14Cr涂层对Ti60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该涂层能更好地兼顾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和涂层-基材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 高温氧化 涂层 热稳定性 钛合金
下载PDF
Cu-Cr-Ni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中秋 牛焱 吴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研究了Cu-20Cr-20Ni和Cu-20Cr-40Ni两种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20Cr-20N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而Cu-20Cr-40Ni合金的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两种合金生成组织复杂... 研究了Cu-20Cr-20Ni和Cu-20Cr-40Ni两种合金在800℃,0.1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u—20Cr-20Ni合金的氧化动力学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而Cu-20Cr-40Ni合金的瞬时抛物线速率常数随时间而降低,两种合金生成组织复杂的氧化膜,外层是一连续的CuO层一内层是Cu2O,NiO和Cr2O3组成的混合区,其中Cu2O基体上分布着少量未氧化完全的Cr颗粒,这种颗粒的存在是动力学因素所致对于Cu-20Cr-20Ni合金,氧化膜最里面没有形成连续的Cr2O3膜,氧化较为严重,而Cu—20Cr-40Ni合金,氧化膜最里面形成了一连续的Cr2O3膜,抑制了合金的进一步氧化,因此,Cu-20Cr-40Ni氧化膜的厚度较Cu-20Cr-20Ni薄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Cr合金 双相组织 高温氧化
下载PDF
Laser induced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layer on Ti6Al4V and their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松 吴维 +1 位作者 王茂才 董世运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0年第1期6-9,共4页
An in situ synthesized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layer on Ti6Al4V were fabricated by laser induced reaction of the pre placed mixed powders of Ti and Cr 3C 2.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layer was stro... An in situ synthesized TiC particle reinforced composite layer on Ti6Al4V were fabricated by laser induced reaction of the pre placed mixed powders of Ti and Cr 3C 2.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 layer was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composition of original powders and also the laser processing parameters. Under certain processing parameters, the matrix of the composite layer was transferred from dual α + β to single phase β with increasing Cr 3C 2 content in the original powder mixture. The TiC particles were fine and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matrix. Furthermore, the fine TiC particles show excellent compatibility with the matrix, thus offering good wea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composite TIC PARTICLES in SITU FORMING coatingDocument code: 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