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肝癌22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钱国军 吴胜沛 +1 位作者 王能 汤筱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400-1402,共3页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7月~2002年12月转移性肝癌患者22例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肿瘤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及CT或MRI。结果:术后12个月存活率为81...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7月~2002年12月转移性肝癌患者22例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肿瘤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及CT或MRI。结果:术后12个月存活率为81.8%,术后18个月存活率为63.6%,术后24个月存活率为22.7%,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胸腔积液,1例腹腔局部积液,全部病例均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结论:美国CryocareTM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晚期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微创、相对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失去手术治疗机会且TAE疗效不好的中晚期转移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肝癌 冷冻消融 氩氦刀
下载PDF
经皮微创消融联合脾切除术序贯治疗小肝癌合并重度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1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强 钱国军 +1 位作者 王能 吴胜沛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1期178-179,共2页
目的评估经皮微创消融联合脾切除术序贯治疗合并重度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小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11例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我们先行脾切除术,术后恢复11天~4月后行PRFA或PMCT术治... 目的评估经皮微创消融联合脾切除术序贯治疗合并重度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小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11例小肝癌合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我们先行脾切除术,术后恢复11天~4月后行PRFA或PMCT术治疗,术后随访肝功能、血常规、CT或MRI、AFP等。结果除1例脾切除术后出现胰漏,继发感染,给予抗生素冲洗、置管引流后恢复,于4月后行PMCT术,所有患者行微创消融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5天出院。结论对于重度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小肝癌病人,先行脾切除和(或)门奇静脉断流术,血小板及PT等指标改善后行经皮肝穿刺微创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微创治疗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术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运用外治法的机理研究探微
3
作者 吴胜沛 刘学文 《中医药学刊》 CAS 2001年第1期36-37,共2页
从现代医学阐述的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 ,探讨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 ,其作用环节包括 :降低IgE水平、抑制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性 ,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Th促进细胞与Ts抑制细胞比例、减少神经递质... 从现代医学阐述的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 ,探讨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 ,其作用环节包括 :降低IgE水平、抑制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活性 ,调整T淋巴细胞亚群Th促进细胞与Ts抑制细胞比例、减少神经递质释放 ,从而抑制其神经炎症反应。结论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广阔前景 ,在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有优势 ,结合统一的诊疗标准 ,深入阐明其治疗机理 ,筛选出优良且持久的治疗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外治法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第二肝门区小肝癌
4
作者 钱国军 王能 +1 位作者 吴胜沛 盛月红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氩氦刀冷冻治疗第二肝门区小肝癌的技术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选择肿瘤位于第二肝门区、直径≤5cm、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的8例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前甲胎蛋白(AFP)... 目的探讨B超引导氩氦刀冷冻治疗第二肝门区小肝癌的技术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选择肿瘤位于第二肝门区、直径≤5cm、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的8例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前甲胎蛋白(AFP)阳性者治疗后定期复查AFP。治疗后1个月复查MRI或CT确定肿瘤是否完全坏死,以后每3个月定期复查。结果AFP转阴率约为75%,MRI或CT显示第一肝门区肿瘤完全凝固坏死率为62.5%。术后0.5、1年无原位复发生存率均为100%、87.5%;血管壁损伤或大出血发生率为0%。结论第二肝门区小肝癌并非氩氦刀冷冻治疗的禁忌症,只要治疗时穿刺点选择恰当、穿刺路径合理、范围控制恰当,对于第二肝门区小肝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冷冻 第二肝门
下载PDF
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湿热型酒精性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吴胜兵 高司成 吴胜沛 《河南中医》 2018年第9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观察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湿热型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湿热型酒精性肝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湿热型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湿热型酒精性肝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苦黄颗粒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水平和肝功能,包括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胁肋疼痛、口苦口干、大便溏、小便黄、倦怠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溏、口苦口干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有效率83.87%,对照组有效率71.9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G和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IL-6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苦黄颗粒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湿热型酒精性肝炎疗效显著,能更好抗炎、降酶、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炎 苦黄颗粒 多烯磷脂酰胆碱 湿热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观察
6
作者 吴胜沛 程明亮 彭时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96-497,共2页
中西医结合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观察吴胜沛,程明亮,彭时珍1993年3月~1995年4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62例,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33例患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 中西医结合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观察吴胜沛,程明亮,彭时珍1993年3月~1995年4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62例,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33例患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有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或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hepatofibrosis INTERFERON Chinese medical preparation liver BIOPSY LAMININ
下载PDF
肝硬化的现代治疗
7
作者 罗来英 吴胜沛 《中原医刊》 2000年第2期F003-F004,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脏恶性肿瘤(附34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9
8
作者 钱国军 陈汉 +1 位作者 吴孟超 吴胜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42-545,共4页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毁损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介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 3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先行TACE治疗 ,术后 7~ 4 5d后在B超或B超CT联合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毁损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介入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2 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 34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先行TACE治疗 ,术后 7~ 4 5d后在B超或B超CT联合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毁损治疗肝脏肿瘤术。术后病人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及CT或MRI扫描。结果 病人肝功能ChildA级 32例 ,ChildB级 2例 ,ChildC级 0例。原发性肝癌 2 8例 ,转移性肝癌 6例。在随访期 (3~ 15个月 )内 ,4 1 1% (14 /34)的病人血清肿瘤标记物降至正常或 (和 )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 4 4 1% (15 / 34)的病人血清肿瘤标记物明显下降或CT、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论 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病人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氩氦刀 病人 联合 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 人血清 坏死
原文传递
甘利欣、PHGF治疗前后重型肝炎血浆TNF-α及血清IL-2R水平 被引量:5
9
作者 吴胜沛 程明亮 吴亚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8-68,共1页
甘利欣、PHGF治疗前后重型肝炎血浆TNF-α及血清IL-2R水平吴胜沛,程明亮,吴亚明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不高(0.2%~0.4%),但病死率确很高,是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采用甘利欣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收... 甘利欣、PHGF治疗前后重型肝炎血浆TNF-α及血清IL-2R水平吴胜沛,程明亮,吴亚明重型肝炎的发生率不高(0.2%~0.4%),但病死率确很高,是肝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采用甘利欣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并对疗效和血浆中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PHGF 肿瘤坏死因子 甘利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