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
1
作者 陈曦 吴英巨 《人口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25,共18页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东北三省人口流失问题亟待进一步梳理和总结。本文根据2005-2020年各省人口普查以及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迁移网络与人口集聚度进一步细化研究主题的空间尺度并明确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空间格局。本文基于人力...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东北三省人口流失问题亟待进一步梳理和总结。本文根据2005-2020年各省人口普查以及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迁移网络与人口集聚度进一步细化研究主题的空间尺度并明确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空间格局。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迁移理论、新古典微观迁移理论与新空间经济学等构建了东北三省人口外流理论框架,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从实证角度验证经济与地方品质因素对东北三省流出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人口流出强度由北向南递减,区域内人口流动围绕哈长城市群与辽中南城市群呈现“一轴”的空间格局;东北三省区域外人口流出空间格局由“块状聚集”向“多点化聚集”转变,一级中心城市分布于京津地区,二级中心城市主要分布于青岛市、上海市、杭州市以及深圳市,三级中心城市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长三角城市群与成都市、郑州市、西安市等中西部省会城市;密集区平均以7.76%的城市面积集聚了80.59%的东北三省流出人口,东部沿海城市基本被均值区以及密集区覆盖,中部地区的密集区呈现“点状分布”的格局,西部地区基本被稀疏区覆盖,其中深圳市、天津市、上海市与厦门市的东北三省流出人口集聚度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其他城市;由于东北三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失业问题,东北三省区域外流出人口以就业机会为核心驱动力,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迁入地的消费服务与基础设施正逐步吸引东北三省人口流入,使东北三省流出人口在经济与地方品质因素的多重作用下向区域外发达地区迁移并呈现空间聚集特征;东北三省人口流出的影响机制在北方与南方城市具有异质性,流向北方城市的人口在地理学第一定律的约束下以就业机会为基础寻求生活成本最小化,流向南方城市的人口已经突破距离的限制并在就业机会的基础上追求人力资本最大化与消费服务多样化。从另一角度佐证,东北三省吸纳就业和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是造成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出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东北三省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英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42-151,共10页
【目的】探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受灾面... 【目的】探明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国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2017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量、耕地灌溉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建立超效率非合意SBM模型计算30个省(区、市)的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农业用水效率Malmquist指数的各分解指数。【结果】30个省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大于0.8,中部地区大部分省份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小于0.7,西部地区中重庆、贵州和陕西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值大于1,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农业用水总效率小于0.4。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用水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5.7%,纯技术效率均值小于1,技术进步指数均值大于1,规模效率均值小于1。【结论】中国农业用水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最优,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较大差异;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低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技术进步指数提升产生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效率 超效率非合意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黄河流域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的脱钩机理研究
3
作者 张黄博 吴英巨 王稀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213-221,共9页
利用Tapio和LMDI模型获得2011—2017年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与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脱钩状态及驱动效应,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揭示区域及其子地区的关键驱动效应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贡献率及动态演变规律,阐释黄河流域重金属... 利用Tapio和LMDI模型获得2011—2017年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与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脱钩状态及驱动效应,结合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揭示区域及其子地区的关键驱动效应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贡献率及动态演变规律,阐释黄河流域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的脱钩机理。结果表明,流域层面虽呈强脱钩状态(除2014—2015年),但上游地区脱钩情况仍十分不稳定;排污强度效应是驱动流域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脱钩的主导效应,工业化收入效应是抑制流域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脱钩的主导效应;区域及上游地区内的主导驱动效应的时空差异是流域时空差异的主要来源,排污强度效应和工业化收入效应虽然在向驱动脱钩的方向演进,但省区差异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据此,提出促进流域内各省区重金属水污染物排放脱钩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 重金属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黄河流域 差异分析
下载PDF
候鸟人口的迁移特征、动因与效应研究进展及人文地理学视角的研究展望
4
作者 陈曦 吴英巨 朱建华 《地理科学》 2024年第9期1565-1576,共12页
候鸟人口本质为季节性迁移的流动人口,其迁移特征、动因与效应是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文献,系统总结了候鸟人口识别路径、迁移规模与特征、迁移动因、社会效应与社会融入等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候鸟人口以... 候鸟人口本质为季节性迁移的流动人口,其迁移特征、动因与效应是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通过综述相关研究文献,系统总结了候鸟人口识别路径、迁移规模与特征、迁移动因、社会效应与社会融入等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候鸟人口以中老年为主,在寻求提高幸福感的前提下向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进行远距离、长周期与大规模的往复迁移;在迁移动因方面,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经济动因和医疗卫生服务是影响候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迁移社会效应方面的相关研究仍具有一定争论,候鸟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了多重效应,一方面多数学者肯定了候鸟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互动水平具有积极效应,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候鸟人口的往复流动造成了当地旺季公共服务资源紧缺、淡季部分商业土地浪费。此外,候鸟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逐步受到学者重视,普遍认为候鸟人口社会融入度较低。基于此,继续深入整合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并拓宽候鸟人口的识别和数据采集方法,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分析“候鸟时代”的人口迁移特征,加大对“候鸟人才”“逆向候鸟”“太阳鸟”“跨境候鸟”等新领域的研究,为第二居住地规划与社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人口 季节性迁移 异地养老 旅游移民 社会融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