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IM标准下3种营养筛查工具对肝硬化患者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英珂 李满 +3 位作者 陈辰 张亦超 苏洋 王卫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讨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RFH-NPT)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哪项更适合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探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在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 目的探讨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RFH-NPT)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哪项更适合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探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在肝硬化患者营养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113例肝硬化患者,应用RFH-NPT和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应用SGA进行营养评估,将结果与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GLIM)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3种工具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绘制3种筛查工具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NRS2002、RFHNPT、SGA与GLIM标准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结果GLIM标准下有69.9%的患者被诊断为营养不良,RFH-NPT和NRS2002分别筛查出72.6%和51.3%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SGA评估下有57.5%的患者为营养不良。与NRS2002相比,RFH-NPT与GLIM标准具有更高的相关性(r=0.764,P<0.001),更高的敏感度(94.9%)和NPV(87.1%),且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AUC=0.872,95%CI:0.786~0.957)。GLIM标准下,SGA诊断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特异度较高(88.2%),敏感度一般(77.2%),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07,P<0.001)和预测价值(AUC=0.827,95%CI:0.744~0.911)。GLIM标准、SGA、RFH-NPT评估下,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患者的住院时间更长(Z值分别为-3.301、-2.812、-3.813,P值均<0.05),再住院率更高(χ^(2)值分别为3.957、6.922、6.766,P值均<0.05)。GLIM标准、NRS2002评估下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的患者3个月内病死率明显增加(χ^(2)值分别为4.511、0.776,P值均<0.05)。结论GLIM标准下,RFH-NPT比NRS2002更适合肝硬化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SGA在肝硬化患者的营养评估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此外,GLIM标准、SGA、RFH-NPT分别与患者的临床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不良 皇家自由医院-营养优先排序工具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主观全面营养评定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洋 丁佑铭 +4 位作者 汪斌 陈辰 赵凯亮 吴英珂 熊豪 《腹部外科》 2022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EA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E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的74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EAD的围... 目的分析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EA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EA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的74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术后EAD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74例肝移植病人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6.5%(27/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术中失血量、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8分及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是EAD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MELD评分≥18分[OR=0.045,95%CI(0.003,0.605),P=0.045];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OR=0.061,95%CI(0.009.0.419),P=0.004]。结论术前MELD评分≥18分及术后出现胆道及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通过改善受者术前较差的肝功能和提高临床医师手术技巧来降低EA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早期肝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苏洋 丁佑铭 +3 位作者 陈辰 熊豪 吴英珂 周瑜 《腹部外科》 2021年第5期364-367,37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在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胰头或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病人... 目的探讨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在评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胰头或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将所有病人分为高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4分,26例)和低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4分,60例),分析CONUT评分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短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低CONUT评分组病人比较,高CONUT评分组病人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级及以上)的概率显著增加(30.7%比10.0%,P=0.017),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延长(Z=6.682,P=0.01),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增加(11.5%比1.6%,P=0.046)。结论术前CONUT评分是评估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术前高CONUT评分往往提示病人术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人住院时间更长及住院期间死亡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预后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英珂 王卫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1-1146,共6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在AP的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认为,线粒体损伤与钙超载、细胞内ATP耗竭、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自...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在AP的发病机制中处于中心地位。目前认为,线粒体损伤与钙超载、细胞内ATP耗竭、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自噬受损等关系密切,这些病理变化共同参与AP的发生发展。此外,线粒体对腺泡细胞死亡途径的调控也在AP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AP中线粒体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线粒体 钙超载 腺苷三磷酸 细胞死亡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英珂 王卫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45-550,共6页
目的了解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肌肉减少症已成为肝硬化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密切相关。代谢... 目的了解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有关肝硬化肌肉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和诊疗研究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肌肉减少症已成为肝硬化患者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之一,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密切相关。代谢异常、营养不良、肌肉生长抑制素、高氨血症、激素调节肌肉稳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和自噬、体力活动、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机制参与了肌肉减少症的发生。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但仍缺乏统一的金标准。此外,近年来在肌肉减少症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结论目前研究对肝硬化和肌肉减少症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将使肝硬化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诊疗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肌肉减少症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STK2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亦超 吴英珂 王卫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98-903,共6页
Ⅲ生发中心激酶(GCK)是一类具有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特征的蛋白激酶家族,与p21活化蛋白激酶(PAK)家族同属于绝育20(Ste20)样激酶家族,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部分成员对外界的刺激可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如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细... Ⅲ生发中心激酶(GCK)是一类具有保守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特征的蛋白激酶家族,与p21活化蛋白激酶(PAK)家族同属于绝育20(Ste20)样激酶家族,参与了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部分成员对外界的刺激可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如细胞增殖、细胞死亡和细胞骨架重排等。STK25作为GCK家族第Ⅲ亚族(GCKⅢ)重要成员之一,参与上述的基本生理过程外,同时在能量代谢、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将分别从STK25及家族部分成员的结构特点、分子生物学作用、能量代谢调节及抗肿瘤效应等方面一并进行综述,为最终将其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能量代谢 肿瘤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