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诗品 于杰 彭红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干扰素类 乙型肝炎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诗品 于杰 +1 位作者 彭红 黄宝珍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 (UBIO)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16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UBIO治疗组 86例和对照组 82例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清sICAM - 1...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 (UBIO)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16 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UBIO治疗组 86例和对照组 82例 ,观察两组的疗效和血清sICAM - 1的含量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B、ALT、AS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UBIO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与对照治疗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t=2 .5 76 ,2 .76 3,2 .746 ,P <0 .0 5 ) ;SB、ALT和AST复常率UBIO治疗组分别为 82 .6 % ,5 5 .8%和 46 .5 % ,对照治疗组分别为 39.0 % ,30 .5 %和 18.3%。两组SB、ALT和AST复常率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t=33.5 4,10 .95 ,15 .18,P <0 .0 1)。UBIO组血清sICAM - 1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 (t=3.175 ,P <0 .0 1) ,但对照治疗组血清sICAM - 1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t=0 .6 6 1,P >0 .0 5 )。结论 UBIO治疗可能会下调肝内sICAM - 1的表达 ,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 SICAM-1 光量子疗法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月 陈洪涛 +2 位作者 吴诗品 周雅莹 方爱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探讨ADV抗HBV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对15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和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探讨ADV抗HBV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对15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动态观察1年,设健康对照组10例。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源DC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15例CHB患者均治疗持续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DC表面分子CD1a、CD83、CD86和MHC-DR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和1年时上调,但二时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于抗病毒3个月时亦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和1年时,CD4+T及CD4+/CD8+T比值显著提高;NK比例虽有上升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3+T、CD8+T和CD19+B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ADV治疗后CHB患者免疫增强,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功能而参与免疫应答,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表型
下载PDF
NLRP3、AIM2、IFI16炎症小体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的活化水平和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洪涛 陈月 吴诗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感染内科临床确诊CHB患者35例.同时选取健康住院医师28例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静脉血得到PBMCs,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NLRP3、AIM2、IFI16、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蛋白分泌水平.结果: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ASC、NLRP3、AIM2、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及两组血清IL-1β蛋白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HB患者组PBMCs IFI16、CA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IFI16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正相关(r=0.699 8,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未导致CHB患者PBMCs NLRP3、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尽管HBV DNA可能诱导了CHB患者IFI16炎症小体的高表达,但通过抑制pro-caspase-1的活化、IL-1β的表达,HBV阻断了IFI16炎症小体的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建良 吴诗品 吴劲松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 (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发生情况和细菌谱及其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对 96例CVC留置病人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培养的细菌学结果、导管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生CVC细...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导管 (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发生情况和细菌谱及其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对 96例CVC留置病人的临床资料、血培养和导管培养的细菌学结果、导管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生CVC细菌定植 5 7例 (5 9.4 % )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5例 ;表皮葡萄球菌 8例 ;溶血葡萄球菌 10例 ;肠球菌 2例 ;念珠菌 9例 ;铜绿假单胞菌 5例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各 3例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7例 ;其他细菌 5例。革兰阳性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MRS) 2 1例 (2 1/ 2 5 ,84 % ) ,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 10例 (10 / 16 ,6 3.6 % ) ,念珠菌中耐氟康唑6例。CVC相关菌血症 2 3例 (2 3.9% )。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VC停留时间 (OR =3.92 )、置管位置 (OR =1.2 4 )和经CVC肠道外营养 (OR =3.6 2 )、病人年龄 (OR =1.0 2 )等因素的OR值大于 1。结论 :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发生率甚高 ,细菌为常见定植菌 ,耐药现象严重。CVC导管滞留时间、插管部位、经CVC肠道外营养、病人年龄是CVC细菌定植和相关菌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细菌定植 菌血症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Smad7基因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对肝星状细胞TGF-β1信号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探讨Smad7基因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mad7-EGFP-BMSCs)在体外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并经Smad7基因腺病毒质粒(Ad-Smad7-EGFP)转染建立Smad7-EGFP-BMSCs。实验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A组、B组、C组... 目的:探讨Smad7基因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mad7-EGFP-BMSCs)在体外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并经Smad7基因腺病毒质粒(Ad-Smad7-EGFP)转染建立Smad7-EGFP-BMSCs。实验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与Smad7-EGFP-BMSCs、BMSCs、Smad7质粒及PBS进行共同培养72 h,采用ELISA测定培养液中Smad7和TGF-β1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法测定细胞Smad7、TGF-β1、ColⅠ、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ELISA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培养液TGF-β1蛋白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1);D组TGF-β1蛋白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1);(2)Western印迹法和PCR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TGF-β1、ColⅠ和α-SMA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1);D组TGF-β1、ColⅠ、α-SMA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1);(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HSC-T6细胞凋亡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1),而D组细胞凋亡率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Smad7基因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作用肝星状细胞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以及促进星状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星状细胞 TGF-β1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下载PDF
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石之磷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 探讨HBV各基因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为评估病情预后和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 对 114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分型 ,研究各基因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球蛋白 (γG)、发病年龄... 目的 探讨HBV各基因型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为评估病情预后和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 对 114例HBV DNA阳性患者进行基因分型 ,研究各基因型患者丙氨酸转氨酶 (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球蛋白 (γG)、发病年龄等病情相关指标。结果 发现B型 2 1例 ,C型 72例 ,D型 6例 ,BC型 9例 ,CD型 4例 ,无法分型者 2例。C型ALT、TBIL、γG、发病年龄等均高于B型 (P <0 .0 5 ) ,D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发病率明显高于C型。结论 深圳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 ,B型次之。BC型和D型乙肝较易发展成肝炎后肝硬化、肝癌 ,而D型致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可能性更大。C型肝脏损害比B型严重 ,同时B型患者趋于年轻化。B型重型肝炎预后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分型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IL-22和IL-17 mRNA在慢性HBV感染者PBMC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智 陈洪涛 +1 位作者 张毅 吴诗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380-338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21例、重型肝炎患者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例和健康对照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表达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33例、重度患者21例、重型肝炎患者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例和健康对照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结果:CHB中度、CHB重度和肝硬化患者IL-22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重型肝炎患者IL-22表达水平低于该3组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各组IL-17表达水平相似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重型肝炎患者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患者,与CHB中度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与CHB重度和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2,0.968).结论:IL-22的下调不利于肝细胞损伤后的修复,IL-22分泌的增加对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特别是重型肝炎的恢复可能是有意义的.慢性HBV感染患者IL-17均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慢性HBV感染肝组织炎症的发生,且对慢性肝病纤维化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免疫 白介素-22 白介素-17
下载PDF
Smad7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治疗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Smad7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肝硬化组(LC):行大鼠肝硬化模型制备;... 目的:探讨Smad7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肝硬化组(LC):行大鼠肝硬化模型制备;空载体转染组(Ad-e GFP-LC):行大鼠肝硬化模型制备后给予Ad-e GFP空载体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组(Ad-Smad7-e GFP-LC):行大鼠肝硬化模型制备后给予Ad-Smad7-e GFP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行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和肝湿重,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以及肝组织TGFβ1、Smad3以及Smad7 mRNA表达量。结果:BMSCs移植入大鼠体内后,Ad-Smad7-e GFP-LC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有明显改善,肝脏纤维化和干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明显降低;Ad-Smad7-e GFP-LC组大鼠体重低于C组(P<0.05),均高于Ad-e GFP-LC及LC组(P<0.05);Ad-Smad7-e GFP-LC组大鼠肝湿重高于C组(P<0.05),均低于Ad-e GFP-LC及LC组(P<0.05);Ad-Smad7-e GFP-LC组大鼠体内ALT、AST表达均高于C组(P<0.05),均低于Ad-e GFP-LC及LC组(P<0.05);Ad-Smad7-e GFP-LC组大鼠体内Alb及TP表达量低于C组(P<0.05),均高于Ad-e GFP-LC及LC组(P<0.05);Ad-Smad7-e GFP-LC组大鼠体内TGFβ1、Smad3 mRNA表达均高于C组(P<0.05),均低于Ad-e GFP-LC及LC组;Ad-Smad7-e GFP-LC组大鼠体内Smad7 mRNA表达量均高于C组,Ad-e GFP-LC及LC组(P<0.05)。结论:Smad7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肝硬化大鼠体内可减轻疾病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减弱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硬化
下载PDF
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纤维化的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汤小俐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1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组为:乙肝抗原(HBe Ag)阳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A组)、HBe Ag阴性HBV DNA阴性携带者(B组)、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C组).使用f... 目的:探讨3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差异,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将11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分组为:乙肝抗原(HBe Ag)阳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A组)、HBe Ag阴性HBV DNA阴性携带者(B组)、HBe Ag阴性HBV DNA阳性携带者(C组).使用fibroscan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肝脏硬度值(LSM)检测,评估3组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的肝脏硬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HBV DNA阳性的携带者无论HBe Ag是否阳性其肝脏硬度值均比HBV DNA阴性的携带者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携带者 肝脏硬度值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PBMC中IL-22和IL-17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洪涛 杨智 吴诗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rclear cells,PBMCs)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10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rclear cells,PBMCs)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4月至10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经临床确诊为HCC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选取来自本科室健康人的外周静脉血20例作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PBMCs,采用RT-PCR法检测HCC患者组和健康人对照组PBMCs IL-22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HCC患者组IL-2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309±0.044 vs 0.560±0.029,P<0.01),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0.682±0.048 vs 0.541±0.038,P<0.01)。结论:IL-17 mRNA的高表达可能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而IL-22 mRNA低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近期预后不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免疫 IL-22 IL-17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月 陈洪涛 +2 位作者 吴诗品 方爱萍 周雅莹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ADV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血清,ELISA检测IL-1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37例CHB患者AD...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前后ADV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37例ADV抗病毒治疗有效的CHB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和1年时血清,ELISA检测IL-12、IFN-γ、IL-4和IL-10水平。结果 37例CHB患者ADV治疗后各时间点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和健康对照组(P<0.05),以治疗3个月时最高,后逐渐降低;IL-4和IL-10治疗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以治疗6个月时最低,1年时稍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治疗可促进CHB患者产生更多的TH1型细胞因子,使TH1/TH2比值趋于平衡,促进了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一种新的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洪涛 何桂蓉 吴诗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0-885,共6页
目的 :通过巢式PCR及特异引物,建立一种新的乙肝病毒(HBV)DNA rtA181T耐药突变的PCR直接扩增检测方法。方法:巢式PCR方法第1轮扩增HBV DNA逆转录酶rt活性域片段,第2轮PCR上游引物3′末端碱基设计为与HBV DNA rtA181T突变碱基相同的碱基... 目的 :通过巢式PCR及特异引物,建立一种新的乙肝病毒(HBV)DNA rtA181T耐药突变的PCR直接扩增检测方法。方法:巢式PCR方法第1轮扩增HBV DNA逆转录酶rt活性域片段,第2轮PCR上游引物3′末端碱基设计为与HBV DNA rtA181T突变碱基相同的碱基,扩增出的目的基因片段,即为突变片段。利用该方法 ,本文检测了43例HBV DNA rtA181T变异标本,分析该方法检测的灵敏性;并比较分析低拷贝HBV DNA水平与高拷贝HBV DNA水平下,该方法与PCR-Sanger测序法检测HBV DNA rtA181T突变的一致性。结果:产物经测序证实,突变检测引物巢式PCR法能扩增出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在HBV DNA水平为24 U/μL、rtA181T突变株含量低至10%时,该方法仍能较好检测出rtA181T变异片段。对43例不同拷贝水平的HBV DNA rtA181T耐药变异临床标本检测显示,该方法检测灵敏性达100%,常规PCR-Sanger测序灵敏性为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巢式PCR及突变引物为基础的HBV DNA rtA181T耐药突变PCR直接检测法能较好地检测HBV DNA rtA181T耐药变异发生;对HBV DNA低拷贝水平下的rtA181T耐药变异检测,该方法灵敏性优于Sanger测序法,且有较好的特异性。这对早期发现HBV DNA耐药突变、及时更改抗HBV治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耐药性 突变 基因测定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PBMCs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智 陈洪涛 吴诗品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在肝细胞癌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人群10例,采用RT-PCR法检测PBMC中T-bet、GATA3和FoxP3mRNA水平。结果 HCC患者和健康对照T-bet水平分别为0.5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bet、GATA3和Foxp3 mRN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在肝细胞癌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人群10例,采用RT-PCR法检测PBMC中T-bet、GATA3和FoxP3mRNA水平。结果 HCC患者和健康对照T-bet水平分别为0.554±0.030和0.514±0.071(P=0.391);HCC患者和健康对照GATA3水平分别为0.956±0.030和0.535±0.028(P<0.01);HCC患者和健康对照FoxP3水平分别为0.976±0.073和0.772±0.083(P<0.01);HCC患者和健康对照T-bet/GATA3比值分别为0.697±0.078和0.963±0.133(P<0.01)。结论肝细胞癌患者PBMC中GATA3和FoxP3 mRNA水平上调,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录因子 T-BET GATA3 FOXP3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智 陈洪涛 吴诗品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检测初发现未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Foxp3 m RNA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HCC患者60例和健康人20例,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Foxp3m RNA水平,常规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和健康对... 目的检测初发现未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Foxp3 m RNA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HCC患者60例和健康人20例,采用RT-PCR法检测PBMCs中Foxp3m RNA水平,常规检测血清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Foxp3 m RNA水平分别为(0.976±0.073)和(0.772±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CC患者外周血Foxp3 m RNA水平与AFP水平呈正相关(r=0.226,P=0.025)。结论 HCC患者PBMCs中Foxp3水平明显升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FOXP3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甲胎蛋白
下载PDF
IL-22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智 陈澄 吴诗品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1期13-16,37,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慢性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60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选取38例正常健康献血...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慢性丙肝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3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慢性丙型肝炎住院患者60例,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选取38例正常健康献血者作为参考,分别检测正常健康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和停药后6个月的血清IL-10、IL-22和IL-28及mRNA水平,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和HCV RNA含量。结果经过48周抗病毒治疗后,60例慢性丙肝患者中完全应答41例、部分应答15例、无应答4例。治疗前患者血清中IL-10、IL-22、IL-2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健康献血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V病毒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经过治疗,完全应答组患者血清IL-10、IL-22和IL-28水平逐渐降至并稳定至正常水平,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IL-10、IL-22和IL-28水平在一段时间内降低,但又逐渐回升,IL-22较IL-10和IL-28回升更早。治疗后不同时间IL-10、IL-22、IL-28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10、IL-22、IL-28水平变化情况一致。结论 IL-22能够在早期有效预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KIM-1在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5期751-75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外周血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探讨KIM-1的早期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35例,肝硬化合并HRS患者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比较不同组患者Scr、BUN、e... 目的通过分析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HRS)患者外周血肾损伤因子-1(KIM-1)水平,探讨KIM-1的早期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单纯肝硬化患者35例,肝硬化合并HRS患者2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比较不同组患者Scr、BUN、eGRF、KIM-1和血清Cys-C水平,分析KIM-1诊断HRS的ROC曲线以及KIM-1水平与Cys-C、Scr和eGRF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hild-Pugh分级的上升,患者Scr、BUN、KIM-1和Cys-C水平增高,eGRF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RS组患者KIM-1和Cys-C水平均高于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IM-1诊断HRS的AUC为0.808(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KIM-1水平与Cys-C、Scr呈正相关;与eGRF呈负相关。结论外周血KIM-1水平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对其早期诊断、预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肾损伤因子-1
下载PDF
金银花化学成分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松涛 葛岚岚 +1 位作者 肖凌云 吴诗品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金银花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这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近年来已从金银花中分离鉴定了多种抗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目前,对其抗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并未有详细的总结。因此,为了全面了解金银花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为后来... 金银花作为传统中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这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近年来已从金银花中分离鉴定了多种抗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目前,对其抗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并未有详细的总结。因此,为了全面了解金银花抗病毒作用的物质基,为后来学者提供一个抗病毒作用的研究依据,本综述对近20年的文献调研,对金银花化学成分抗病毒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化学成分 抗病毒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林 吴诗品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目前我国胎儿畸形及新生儿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不同感染类型的胎儿预后、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先天性HCMV感染的最新... 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是目前我国胎儿畸形及新生儿迟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不同感染类型的胎儿预后、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先天性HCMV感染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深入探讨目前妊娠期HCMV感染及新生儿HCMV感染的治疗方式,为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胎儿预后 治疗进展
下载PDF
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IMP3与IGF2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冬娜 吴诗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53-2454,共2页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m RNA结合蛋白3(IMP3)与IGF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MP3及IGF2的表...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m RNA结合蛋白3(IMP3)与IGF2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分别检测其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IMP3及IGF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两种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IMP3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IMP3及IGF2的表达阳性率在低分化组织中、TNM分期Ⅲ~Ⅳ期、伴有门脉栓癌、有转移组织及Edmondson-Steiner分级Ⅲ~Ⅳ级中均明显增高;IMP2及IGF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32,P<0.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癌症组织中IMP3和IGF2的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IMP3及IGF2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IMP3作用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可将其作为临床癌症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IMP3 IGF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