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双枣树”效应的证据
1
作者 吴诗玉 李赞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41,I0001,I0002,共13页
以中文母语者为被试开展词汇学习实验,既操控新颖词出现的语境情感(积极、消极、中性),又操控语境的变异性(重复、变化),检验语境情感是否可通过阅读接触,从语境迁移到新颖词以及这种迁移是否影响新颖词习得的效果,从而探索新颖词语义... 以中文母语者为被试开展词汇学习实验,既操控新颖词出现的语境情感(积极、消极、中性),又操控语境的变异性(重复、变化),检验语境情感是否可通过阅读接触,从语境迁移到新颖词以及这种迁移是否影响新颖词习得的效果,从而探索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196名被试参加了实验,他们在不同的语境情感和语境的变异性条件下一共阅读了45个篇章,然后对9个新颖词进行情感效价评分并参加了三种不同的词汇知识测试。结果显示,只有在重复阅读相同材料的条件下,语境的情感才顺利地迁移到新颖词,表现出明显的“双枣树”效应,而与此相反的是,只有在变化语境下,语境情感才对新颖词词形及词义的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越积极的情感语境里,词形和词义的习得效果也越好。“双枣树”效应有效地解释了新颖词语义韵的发生机制,也为新词学习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的情感 语义韵 词汇 语境的变异性
下载PDF
第二语言阅读“熔断”假说的认知心理证据:在线篇章处理的范式 被引量:6
2
作者 吴诗玉 张宇英 胡青青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95,共11页
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的结构建造理论为实验框架,模拟学习者母语及外语在线篇章处理的过程,从而获取第二语言阅读"熔断"假说以及"门槛"效应的认知心理证据。英语水平差别显著的高低两组共60名被试参加了英、汉语故事... 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的结构建造理论为实验框架,模拟学习者母语及外语在线篇章处理的过程,从而获取第二语言阅读"熔断"假说以及"门槛"效应的认知心理证据。英语水平差别显著的高低两组共60名被试参加了英、汉语故事理解加工实验,考察他们如何对故事的人物角色进行持续跟踪,以厘清故事内的"因果链"。结果发现:(1)高水平组成功地把他们的母语故事理解加工能力迁移到第二语言的故事理解加工,而低水平组则迁移失败;(2)理解加工能力的迁移与被试心理表征建构能力以及抑制机制的效率紧密关联,高水平组被试能有效地利用抑制机制来管理他们第二语言的结构建造过程,从而建立对故事的连贯心理表征,而低水平组则不能。在分析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提出第二语言阅读"熔断"假说的认知心理证据就是第二语言心理表征建构与抑制机制的作用问题;要成功地进行第二语言篇章理解,读者必须要使其二语潜在的能力(如词汇效率等)发展到某个点上,使得与抑制(结构建造的关键)相关的许多无意识的决定过程能够高度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 理解加工 “熔断”假说 抑制 心理表征
下载PDF
外语阅读中的汉语思维 被引量:32
3
作者 吴诗玉 王同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7,共7页
外语阅读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一语言事件。外语阅读时,读者的母语“通道”总是处于开放状态。由于外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直接观察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关于一语思维与二语阅读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采用有声思维和回溯访谈的方法... 外语阅读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单一语言事件。外语阅读时,读者的母语“通道”总是处于开放状态。由于外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直接观察具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关于一语思维与二语阅读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采用有声思维和回溯访谈的方法对21名中国大学生进行了研究,探讨他们在什么时候、如何使用汉语来帮助英语阅读,结果发现他们对汉语的使用呈现出清晰的模式: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应用汉语来识别文章思想构建意义方面的比重减少,但是用在认知、元认知监控方面的比重增加;另一方面对汉语的依赖减少,但是汉语的帮助性作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阅读 汉语思维 有声思维 回溯访谈 阅读策略
下载PDF
二语词汇阅读的跨语言语音干扰:语义关联判断任务的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吴诗玉 马拯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8-1327,共10页
研究采用语义关联判断任务探讨二语词汇阅读的跨语言语音干扰现象。共有35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实验,平均年龄23.17岁;同时为提供比对的基准样本,还挑选了35名英语本族语者参加实验,平均年龄26.06岁。语义关联判断任务实验结果表... 研究采用语义关联判断任务探讨二语词汇阅读的跨语言语音干扰现象。共有35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实验,平均年龄23.17岁;同时为提供比对的基准样本,还挑选了35名英语本族语者参加实验,平均年龄26.06岁。语义关联判断任务实验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同音词对进行语义关联判断时,不仅在错误率上要比控制条件显著更高,而且在作出判断时的速度也要显著更慢。这种语音干扰效应的出现为二语词汇阅读时语音信息的自动激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也说明,在本研究中词汇入口由同音词经过语音路线而通达。另外,结果还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对由英语元音对比音/i/-/I/组成的词汇最小对立体进行语义判断时,不仅在错误率上要比控制条件显著更高,而且在作出判断时的速度也要显著更慢;但是英语本族语者不管是在错误率还是在反应时,实验条件下与控制条件下都没有区别。这一结果证实了中国学习者在进行二语词汇阅读时跨语言语音干扰的发生,说明二语词汇的心理表征受母语语音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 词汇阅读 语义关联判断任务 跨语言语音干扰 对比音
下载PDF
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命运”的多种可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吴诗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43,共7页
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问题,引起从制定政策的管理高层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甚至到普通大众的关切,并开始出现多种观点和声音。我们认为,应该从理性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从教育教学政策以及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角度,进行学术的分... 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问题,引起从制定政策的管理高层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甚至到普通大众的关切,并开始出现多种观点和声音。我们认为,应该从理性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从教育教学政策以及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角度,进行学术的分析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可以有多个方向。既可以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的框架下,集中力量建设几门"外语类通识核心课程",发挥外语学科在人才培养这个大局下的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具有历史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出重要调整,以彻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中心。也可以为满足以实用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ESP/EAP教学。我们对以彻底放弃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代价,全盘推行ESP/EAP教学持谨慎态度。在许多方面我们仍应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以探讨其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既包括"以短补长"所造成的损失,也包括语言政策公平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 通识教育 ESP
下载PDF
中国学生主谓一致产出的数吸效应
6
作者 吴诗玉 熊颖 郭芸伊 《现代外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本研究采用口头产出任务,开展了两个实验,通过操控句子先导语中各名词语法的数以及概念的数,检验我国英语学习者主谓一致结构产出的数吸效应,并检验标记性、概念的数以及语言水平的影响。40名被试参加了实验一,他们在中心名词与局部名... 本研究采用口头产出任务,开展了两个实验,通过操控句子先导语中各名词语法的数以及概念的数,检验我国英语学习者主谓一致结构产出的数吸效应,并检验标记性、概念的数以及语言水平的影响。40名被试参加了实验一,他们在中心名词与局部名词语法数的不同匹配条件下完成句子产出任务。结果发现,当中心名词与局部名词的数不一致时,口语产出准确率显著更低,证实了数吸效应的存在。另外40名被试参加了实验二,在不同概念的数的条件下完成句子产出任务。结果发现,主谓一致结构产出不受标记性与概念数的影响,也不受语言水平的调节。本研究认为,母语线索的遮蔽和阻碍以及记忆提取问题是数吸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教学上应该丰富学习者主谓一致构式的接触经验,并在不同语境中强化对该语法构式控制成分的敏感性,从而调整以母语经验为主导的认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吸效应 主谓一致结构 标记性 二语语言水平
原文传递
修正层级模型的诞生和演化
7
作者 胡青青 吴诗玉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37-41,共5页
修正层级模型作为双语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模型之一,在双语词汇心理表征以及语言加工等问题上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模型阐述了双语者的二语词汇概念表征模式随二语水平提高而动态发展的过程;该模型认为,低水平学习者主要通过一语翻... 修正层级模型作为双语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模型之一,在双语词汇心理表征以及语言加工等问题上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模型阐述了双语者的二语词汇概念表征模式随二语水平提高而动态发展的过程;该模型认为,低水平学习者主要通过一语翻译来通达到二语词汇的概念信息,而高水平学习者则可以从二语词汇直接通达概念系统。修正层级模型的提出,催生了大量探索双语者二语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的实证研究。尽管有学者提出,修正层级模型已经不再适用,但本文认为,先前的相关研究确实发现了一些该模型无法解释的问题,但要彻底摒弃它仍然为时尚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层级模型 双语者 心理表征 概念中介
下载PDF
幽默故事阅读中外语词汇学习的马太效应:富者越富?
8
作者 吴诗玉 李赞 《外国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7,共11页
本研究以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探索幽默故事阅读中的二语词汇习得是否存在马太效应,即前置词汇知识越丰富的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长期效果越好。在实验中,40名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阅读了36篇幽默和对应的非幽默故事后参加了即... 本研究以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探索幽默故事阅读中的二语词汇习得是否存在马太效应,即前置词汇知识越丰富的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长期效果越好。在实验中,40名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阅读了36篇幽默和对应的非幽默故事后参加了即时和延时的词汇测试。结果发现,不管是幽默阅读还是非幽默阅读,二语词汇习得都存在马太效应,表现为“富者越富”,即学习者前置词汇量越大、故事理解能力越强,词汇习得的长期效果就越好。但是,马太效应在幽默和非幽默这两种不同故事阅读中的表现差异显著。幽默故事阅读存在“门槛”效应,学习者的故事理解能力必须在迈过一个“门槛”后,才能从其前置词汇知识中受益,但是非幽默故事阅读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习得 故事阅读 前置词汇知识 马太效应
原文传递
多篇还是多遍?——故事阅读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赞 吴诗玉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8-250,320,共14页
本研究以我国英语学习者为对象,通过外语故事理解实验探索语境的变异性与二语词汇学习之间的关系,并考察故事理解能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在实验中,52名来自国内某重点大学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首先阅读包含同一个目标词的故事3篇(变化语... 本研究以我国英语学习者为对象,通过外语故事理解实验探索语境的变异性与二语词汇学习之间的关系,并考察故事理解能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在实验中,52名来自国内某重点大学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首先阅读包含同一个目标词的故事3篇(变化语境),或者阅读同一篇故事3遍(重复语境),一共阅读了36个故事,然后分别参加即时和延时词汇测试。结果发现,语境在学习去语境化的词汇显性知识以及实现从词形到语义的映射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阅读包含目标词的故事多篇的学习效果显著优于阅读相同故事多遍的效果。但是,语境对在线索提示下获得词汇知识的通达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却表现得非常复杂,显著受到受试故事理解能力的调节,而且也受到测试时间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语境变异假说,对外语教学和学习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学习 词汇习得 语境 故事理解
原文传递
二语隐喻理解加工的认知机制研究:跨模式启动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诗玉 马拯 冯新华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900,960,共12页
本文从词汇语用学角度,采用跨模式启动实验的方法,研究二语隐喻的理解加工机制。结果发现,与喻体强关联、同时又与隐喻理解相关的区别属性词,在0毫秒就被激活,在延迟状态的400毫秒再到1000毫秒,激活仍保留和持续,可见二语学习者强化了... 本文从词汇语用学角度,采用跨模式启动实验的方法,研究二语隐喻的理解加工机制。结果发现,与喻体强关联、同时又与隐喻理解相关的区别属性词,在0毫秒就被激活,在延迟状态的400毫秒再到1000毫秒,激活仍保留和持续,可见二语学习者强化了与隐喻理解相关属性的激活;与此相反,与喻体强关联但与隐喻理解不相关的上义词,虽在0毫秒被激活,但在延迟到400毫秒时,激活消失,到1000毫秒时,则发生了信息提取困难,这证明二语学习者抑制了与隐喻理解不相关信息的激活。可见,尽管二语在时间路线上与母语加工存在差别,但二语隐喻理解加工的双重假设仍获得支持,即二语隐喻的理解加工既强化隐喻喻体相关属性的激活,又抑制不相关属性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隐喻 二语加工 跨模式启动实验 抑制 强化
原文传递
结构建构框架下的外语阅读技能迁移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吴诗玉 王同顺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关于阅读的普遍性理论假设和语言阈值假设都提出,一语(L1)阅读技能会迁移到二语(L2)阅读,一系列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两大假设。然而,这些研究和假设大都只关注阅读技能的迁移,而没有进一步解释迁移现象的本质;阈值效应的存在虽然为人们认... 关于阅读的普遍性理论假设和语言阈值假设都提出,一语(L1)阅读技能会迁移到二语(L2)阅读,一系列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两大假设。然而,这些研究和假设大都只关注阅读技能的迁移,而没有进一步解释迁移现象的本质;阈值效应的存在虽然为人们认可,其本质并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结构建构理论出发,论证了外语阅读技能的迁移其实是心理表征建构的迁移,而迁移的阈值效应是由外语水平与诸多认知机制,如抑制机制、工作记忆能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迁移 心理表征 抑制机制 工作记忆
原文传递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与概念表征发展研究:来自混合效应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诗玉 马拯 胡青青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7-779,共13页
本研究以修正层级模型为理论框架,研究了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和概念表征发展模式。初、中和高三组共130名受试参加了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判断任务,采用混合效应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数据。结果发现:1)初级学习者显著受词形... 本研究以修正层级模型为理论框架,研究了不同学习阶段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和概念表征发展模式。初、中和高三组共130名受试参加了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判断任务,采用混合效应的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数据。结果发现:1)初级学习者显著受词形干扰,但不受语义干扰,说明他们主要通过二语与母语的词汇联接通达二语词汇,无法直接建立单词与概念的联接;2)中级组既受明显的词形干扰也受语义干扰,但词形干扰大于语义干扰,说明他们仍主要依赖与母语的词汇关联来通达二语词汇,但已能以概念为中介,利用概念信息进行词汇通达;3)高级组既受词形干扰,也受语义干扰,语义干扰强度大于词形干扰,说明他们已经建立了较强的词形与概念的直接关联,可直接激活概念信息通达语义。总体看,词汇联接始终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语义加工的一条重要通道,不会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消失。从教学上看,应鼓励使用能够整合词形与概念信息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如"词汇-图片"关联法),便于从一开始就建立词形与概念的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层级模型 翻译判断 词汇联接 概念中介
原文传递
中国英语学习者元音感知中的“范畴合并”现象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诗玉 杨枫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84,146-147,共10页
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一共开展了两个实验,研究中国外语学习者英语元音的感知模式,并同时探讨外语学习经历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元音的感知表现出清晰的模式,最难感知的元音比对音是/ε/-/■/和/i/-/■/,感知最好的元... 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一共开展了两个实验,研究中国外语学习者英语元音的感知模式,并同时探讨外语学习经历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学习者对英语元音的感知表现出清晰的模式,最难感知的元音比对音是/ε/-/■/和/i/-/■/,感知最好的元音对比音是/ei/-/ε/、/ei/-/i/和/■/-/Λ/。受汉语语音系统的影响,中国学习者的元音感知经常发生"范畴合并"现象,当英语对比音与母语两个不同的语音范畴相似时,发生"双范畴合并",各自合并到两个不同的母语语音范畴;但当对比音只跟一个母语语音范畴相似时则发生"单范畴合并",两个二语对比音合并为同一个母语语音范畴,并导致元音感知的困难。外语学习经历,即外语学习的时长和外语专业训练,并没有造成学习者元音感知模式的质性区别,在总体上大学本科生和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元音感知的表现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外语学习经历可以让被试在一些具体和更细微的方面获得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元音的感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感知 元音 二语 学习经历
原文传递
中国学习者外语故事理解中心理表征建构过程及管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诗玉 马拯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8-285,329,共8页
本文基于结构建造框架理论,通过两组实验,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在外语故事理解过程中心理表征的建构和管理的过程。实验发现:1)不管是对故事角色还是角色目标的表征,结构建造的两个机制——强化和抑制都在发挥着管理表征建构的作用;2)学习... 本文基于结构建造框架理论,通过两组实验,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在外语故事理解过程中心理表征的建构和管理的过程。实验发现:1)不管是对故事角色还是角色目标的表征,结构建造的两个机制——强化和抑制都在发挥着管理表征建构的作用;2)学习者的外语水平和外语工作记忆能力通过强化与抑制的调节作用,管理着心理表征的建构过程;3)在高级认知活动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与工作记忆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优劣互补效应,在理解加工过程中呈现出"协调配合"的特点。因此,厘清故事内在的因果联系,保持对故事角色和角色目标的跟踪对于学生理解外语故事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故事理解 心理表征 角色 目标
原文传递
自动化还是控制?——论外语听力理解中的抑制机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诗玉 王同顺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05年第6期47-50,59,共5页
根据结构建构理论(Structure Building Theory),理解被认为是建构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的过程.Gernsbacher和Faust指出这个过程的中心是抑制机制,抑制机制的效率解释了理解技巧的个体差异.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抑制不相... 根据结构建构理论(Structure Building Theory),理解被认为是建构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的过程.Gernsbacher和Faust指出这个过程的中心是抑制机制,抑制机制的效率解释了理解技巧的个体差异.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抑制不相关信息,是因为他的抑制机制的效率低下,导致在建构结构中更为频繁的转换(shifting)并且建构更小的、更不连贯的表征结构.本文根据他们的理论,进一步论证了抑制机制在外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自动化(automaticity)和控制(control orsuppress)都是听力熟练表现的重要方面,控制是自动化的高级境界,对听力理解都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机制 自动化 语言水平 工作记忆
原文传递
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词汇与语法水平在英语阅读中的优劣补偿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吴诗玉 王同顺 《国外外语教学》 CSSCI 2005年第4期7-13,21,共8页
本文研究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贡献和作用,集中探讨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在英语阅读中的优劣互补关系。206名上海及苏州的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根据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 本文研究汉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贡献和作用,集中探讨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在英语阅读中的优劣互补关系。206名上海及苏州的在校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根据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把他们各分为高、中、低三组。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汉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词汇、语法水平之间存在优劣互补关系,汉语阅读能力与英语词汇、语法水平背景不同的人都可能取得高水平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既要努力提高学生英语词汇与语法水平,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发挥自身的母语能力,以取得最佳的英语阅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 英语词汇 语法 汉语 在校大学生 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 回归分析 阅读效果
原文传递
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的汉英对比研究:语义关联判断任务的证据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诗玉 马拯 叶丹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通达还是经视觉而直接通达,引起学术界很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语义关联判断任务,以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比较他们进行汉英阅读时的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结果发现,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阅读,被试在对同音... 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通达还是经视觉而直接通达,引起学术界很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语义关联判断任务,以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比较他们进行汉英阅读时的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结果发现,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阅读,被试在对同音词进行语义关联判断时,不仅在错误率上比控制条件显著更高,而且判断时的速度也显著更慢,表现出语音干扰效应,这为汉英词汇阅读时语音信息获得自动激活提供有力证据,并支持汉英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而通达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语义通达 语音 语义关联
原文传递
二语词汇语义加工中的“跨词干扰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诗玉 杨枫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0,共6页
"跨词干扰效应"是由于学习者受母语语音系统的影响,导致在二语语音感知时发生"单范畴合并",使得他们在二语学习时无法准确地区分二语中的对比音,从而导致他们在进行词汇语义加工过程中,在由语音表征映射到词汇表征... "跨词干扰效应"是由于学习者受母语语音系统的影响,导致在二语语音感知时发生"单范畴合并",使得他们在二语学习时无法准确地区分二语中的对比音,从而导致他们在进行词汇语义加工过程中,在由语音表征映射到词汇表征时出现错误。比如,在口语词汇识别中,日本英语学习者在听到Rock时常常错误地以为听到的是Lock。研究发现,这种跨词干扰效应,并不只是发生在日本英语学习者身上,而是普遍地发生在几乎所有的二语学习者身上;既可能出现在口语交际里,也可能出现在二语书面语词汇识别(即阅读)过程中。对它的研究能帮助人们认识"外语听力综合症"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也能帮助认识二语心理词库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二语阅读障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词干扰效应 范畴同化 二语语音 词汇识别
原文传递
二语词汇语义加工中的“促进而无抑制现象”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诗玉 马拯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6-655,730,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跨通道启动实验,研究二语词汇语义加工中抑制机制的作用,检验先前研究者在开展二语听力理解中的语义整合实验时所观察到的"促进而无抑制"现象。结果发现,在刺激间间隔(ISI)为0时,目标词的语义无论是否与句子理解相... 本研究采用跨通道启动实验,研究二语词汇语义加工中抑制机制的作用,检验先前研究者在开展二语听力理解中的语义整合实验时所观察到的"促进而无抑制"现象。结果发现,在刺激间间隔(ISI)为0时,目标词的语义无论是否与句子理解相关,其语义属性皆被激活,词汇语义加工出现"促进而无抑制现象",但是当ISI达到1000毫秒,只有与句子理解相关的语义属性仍处激活状态,而与理解无关的语义属性则提取困难。可见,在二语词汇语义加工中抑制机制的作用表现出清晰的时间进程,只有在延时状态下才发挥作用,本文认为这种时间进程反映的是学习者认知资源的分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加工 抑制 促进而无抑制 认知资源
原文传递
汉语在大学英语学习者阅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诗玉 胡文杰 《国外外语教学》 CSSCI 2007年第4期1-8,63,共9页
外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研究者认为,在进行这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时,读者常常要转换到母语,运用母语的概念系统进行思维。本文采用有声思维和回顾采访方法,以21名高、中、低三个水平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在其英语阅读... 外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研究者认为,在进行这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时,读者常常要转换到母语,运用母语的概念系统进行思维。本文采用有声思维和回顾采访方法,以21名高、中、低三个水平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在其英语阅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汉语运用,能帮助大学生创造一个认知的空间,解决阅读中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阅读 大学生 英语学习者 汉语 认知心理过程 认知活动 概念系统 采访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