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态调查与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白洋淀水体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金婧
胡忠文
+2 位作者
罗新
邬国锋
王晨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11期35-42,共8页
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建设范围的核心区域,对白洋淀水面面积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对白洋淀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1990—2020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深度学习模型WatNet对研究区进行像...
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建设范围的核心区域,对白洋淀水面面积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对白洋淀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1990—2020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深度学习模型WatNet对研究区进行像素级的地表水提取,并将地表水分为永久水体、间歇性水体和非水体,进行基于像元尺度的白洋淀地表水时空变化制图,获得了不同时期的地表水类型动态变化专题图。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的水面面积经过持续性减小→保持稳定→缓慢增加的3个过程;2)自然或人工补水是维持白洋淀水域的重要影响因素,多次引水济淀措施有效缓解了白洋淀水资源枯竭危机;3)白洋淀水域地表水类型变化趋势先变差后向好发展,部分区域通过补淀措施得到生态修复,但有小部分区域发生了地表水永久流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深度学习
水体动态
水体制图
变化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董轩妍
胡忠文
+5 位作者
吴金婧
王敬哲
杨超
张杰
夏吉喆
邬国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607-6619,共13页
作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生态宜居性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遥感与兴趣点(POI)数据生成分类特征,利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特征重表达,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住区,为后续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提供基本单元;随后,依据多...
作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生态宜居性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遥感与兴趣点(POI)数据生成分类特征,利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特征重表达,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住区,为后续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提供基本单元;随后,依据多源数据生成多个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使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构建生态宜居评价模型,得出每个住区综合得分;以深圳市为实验区对研究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深圳市的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机器学习方法与多源数据结合可得到精细的城市功能分区图,总体精度可达82.1%;(2)基于TOPSIS方法构建的生态宜居评价框架能够对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有效量化,综合得分高的住区多为片区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建筑密度较小的住宅区,而得分较低的住区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等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结果符合客观事实;(3)深圳市内的住区及其评价得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南山、福田、罗湖区域的住宅小区较多;宝安、龙华、龙岗区内部同时包含较多的住宅小区与城中村,导致三个区内部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差异较为明显;因住区数量少、绿地面积大、空气质量高等客观条件,坪山、盐田和大鹏区生态宜居得分情况较好。以上结果展示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案例参考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分区
LDA模型
生态宜居性评价
TOPSIS
多源数据
深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调查与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白洋淀水体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金婧
胡忠文
罗新
邬国锋
王晨
机构
深圳大学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出处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11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科技专项“环境保护遥感动态监测信息服务系统(二期)”项目(05-Y30B01-9001-19/2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o.51761135022,No.ALWSD.2016.026,No.EP/R024537/1)资助。
文摘
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建设范围的核心区域,对白洋淀水面面积变化趋势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对白洋淀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以1990—2020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深度学习模型WatNet对研究区进行像素级的地表水提取,并将地表水分为永久水体、间歇性水体和非水体,进行基于像元尺度的白洋淀地表水时空变化制图,获得了不同时期的地表水类型动态变化专题图。研究结果表明:1)白洋淀的水面面积经过持续性减小→保持稳定→缓慢增加的3个过程;2)自然或人工补水是维持白洋淀水域的重要影响因素,多次引水济淀措施有效缓解了白洋淀水资源枯竭危机;3)白洋淀水域地表水类型变化趋势先变差后向好发展,部分区域通过补淀措施得到生态修复,但有小部分区域发生了地表水永久流失现象。
关键词
白洋淀
深度学习
水体动态
水体制图
变化分析
Keywords
Baiyangdian Lake
deep learning
water dynamics
water surface mapping
change analysis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董轩妍
胡忠文
吴金婧
王敬哲
杨超
张杰
夏吉喆
邬国锋
机构
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607-6619,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2100704)
深圳市高等学校稳定支持项目(20200812112628001)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0A1515111142)。
文摘
作为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城市生态宜居性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遥感与兴趣点(POI)数据生成分类特征,利用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特征重表达,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提取住区,为后续的生态宜居性评价提供基本单元;随后,依据多源数据生成多个生态宜居性评价指标,使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构建生态宜居评价模型,得出每个住区综合得分;以深圳市为实验区对研究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对深圳市的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机器学习方法与多源数据结合可得到精细的城市功能分区图,总体精度可达82.1%;(2)基于TOPSIS方法构建的生态宜居评价框架能够对住区生态宜居性进行有效量化,综合得分高的住区多为片区绿化率高、空气质量好、建筑密度较小的住宅区,而得分较低的住区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等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结果符合客观事实;(3)深圳市内的住区及其评价得分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南山、福田、罗湖区域的住宅小区较多;宝安、龙华、龙岗区内部同时包含较多的住宅小区与城中村,导致三个区内部各评价单元的得分差异较为明显;因住区数量少、绿地面积大、空气质量高等客观条件,坪山、盐田和大鹏区生态宜居得分情况较好。以上结果展示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案例参考和数据支撑。
关键词
城市功能分区
LDA模型
生态宜居性评价
TOPSIS
多源数据
深圳
Keywords
urban functional mapping
LDA model
urban ecological livability
TOPSIS
multi-source data
Shenzhen City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态调查与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的白洋淀水体动态变化分析
吴金婧
胡忠文
罗新
邬国锋
王晨
《环境生态学》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住区生态宜居性评价——以深圳市为例
董轩妍
胡忠文
吴金婧
王敬哲
杨超
张杰
夏吉喆
邬国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