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和肽素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鑫虎 邱俏檬 +2 位作者 洪广亮 陈朴 陈望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感染患者149例,其中普通感染患者(普通感染组)5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49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5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感染患者149例,其中普通感染患者(普通感染组)5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49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5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和肽素浓度,并与降钙素原(PCT)、APACHEII评分相互比较,观察其与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脓毒症组、普通感染组血清和肽素、PCT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脓毒症组与普通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组血清和肽素、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有不断升高趋势。脓毒症生存组血清和肽素、PCT浓度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和肽素浓度及PCT浓度与APACHE11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和肽素有助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肽素、PCT和APACHEII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和肽素 降钙素原(PCT) 感染
下载PDF
镇静药物急性中毒86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鑫虎 邱俏檬 +2 位作者 卢中秋 洪广亮 梁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21-2723,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7年5月至2007年2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经过、预后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997年5月至2007年2月本院急救中心接诊的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诊疗经过、预后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镇静药急性中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46。中毒年龄主要集中于20~39岁年龄段(占39.5%),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女59.3%、男40.7%)(P﹤0.05)。就诊时间分布特点呈无规律性波动,12月、1月、2月高发,占全年的38.4%。中毒患者职业排在前2位的是待业人员、农民,文化程度以小学最多。自杀者占急性中毒的81.4%。药物进入人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中毒药物前3位依次是安定、氯氮平、舒乐安定。病情重度40例(46.5%),中度24例(27.9%)。治疗花费2000元以内35例(40.7%),5000元以上24例(27.9%)。81例(94.2%)治愈出院,5例(5.8%)放弃治疗。行药物检测的20例(23.3%)。洗胃62例(72.1%),所有病人均予补液,45例(52.3%)使用利尿剂,39例(45.3%)予抗感染治疗,55例(64.0%)予醒脑治疗,使用解毒剂26例(30.2%),血液透析15例(17.4%),机械通气11例(12.8%)。结论:就诊的镇静药急性中毒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20~39岁者居多,中毒病人职业中待业、务农分别居第1、2位,文化程度以小学居多,患者中毒时间在12月、1月、2月相对呈一高峰,患者病情以中、重度为主,经过适当、及时的治疗,大多数病人都能抢救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催眠药和镇静药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508例无症状脑梗死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鑫虎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 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对1996年~2002年入院的508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高龄、嗜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脑功能受损症... 目的 为无症状脑梗死的治疗与预防提供指导。方法 对1996年~2002年入院的508例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高龄、嗜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脑功能受损症状、脑缺血症状、心理问题是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针对无症状脑梗死的特性,提倡三级预防,尤其对于具有危险因素和/或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预防 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NSE与S100B蛋白联合DRAGON评分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吴鑫虎 陈朴 +2 位作者 蔡朝敏 陈昭旭 吴文珍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8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联合DRAGON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08例前循环梗死AC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后12个月改良Ran...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联合DRAGON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以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08例前循环梗死ACI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后12个月改良Ranking评分(mRS)≤3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以mRS≥4分为预后不良组40例,比较两组溶栓前血清NSE、S100B蛋白及DRAGON评分差异,分析上述各指标与治疗后12个月mRS的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组溶栓前NSE、S100B蛋白水平及DRAGON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溶栓前NSE、S100B蛋白、DRAGON评分与治疗后12个月mR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NSE、S100B蛋白联合DRAGON评分能够有效判断前循环梗死ACI患者的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DRAGON评分 急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救治体会
5
作者 吴鑫虎 黄菲菲 +2 位作者 陈李锡 王倬 葛海锋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725-72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的临床救治措施,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措施、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经综合措施救治均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患者,尤其...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的临床救治措施,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措施、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经综合措施救治均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对急性乌头碱中毒致心脏骤停患者,尤其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内者,在心肺复苏基础上,采取早期彻底洗胃同时充分血液灌洗的综合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中毒 心脏骤停 血液灌洗 洗胃
下载PDF
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丽丹 支晓阳 +3 位作者 许伟莹 戈睿佗 吴鑫虎 林雪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常规组常规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常规组常规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参麦注射液,分别治疗7 d和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临床疗效、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 min步行距离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观察组心脏超声LVEF值及6 min步行距离较常规组增加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短期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米力农 参麦注射液 心功能指标
下载PDF
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7
作者 吴鑫虎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妊娠合并症 重症胰腺炎 诊断 治疗 胆囊结石
下载PDF
1210例乐清市急性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小平 高仲雷 +4 位作者 陈胜勉 陈连辉 吴鑫虎 高旭海 郑友文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717-719,共3页
目的阐明乐清市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并在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乐清市四大医院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SPSS软件对急性中毒病人进行... 目的阐明乐清市急性中毒的流行病学、急性中毒流行规律等,为今后有效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标准化的急性中毒登记表,并在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乐清市四大医院急性中毒的急诊病人进行登记,利用SPSS软件对急性中毒病人进行前瞻性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210例急性中毒病人女:男1.09:1;中毒发生高峰年龄段为20~39岁(56.11%),此年龄段女性略高于男性;以治疗药物(30%)中毒为第一中毒类别,最常见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占14.6%,再次是酒精中毒(19.92%),第三位是一氧化碳中毒(15.56%),食物中毒和农药中毒发生率相同各占12.7%,毒物明确(鉴定)率仅16.78%。结论预防急性中毒及其心理教育与咨询重点应在20~39岁的中青年以及外务人员,并应注意管理好治疗药物,本地区对中毒毒物的检定有待加强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丽丹 支晓阳 +3 位作者 许伟莹 戈睿佗 吴鑫虎 林雪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按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56)和非心房纤颤组(n=64)。分别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并作心脏超声检测...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120例,按是否存在心房纤颤分为心房纤颤组(n=56)和非心房纤颤组(n=64)。分别检测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并作心脏超声检测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LAD和LVD高于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组,而LVEF值低于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心肌病心房纤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年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较之缺血性心肌病非心房纤颤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且NT-proBNP水平与年龄、心房纤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房纤颤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永光 吴枕戈 +3 位作者 陈庆东 郑汉朋 吴鑫虎 王旭荣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78例行肺动脉增强扫描,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6例和低剂量组32例。常规剂量组设定管电流为150-250m As,低剂量组为50m As,进行CT扫描及重...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重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78例行肺动脉增强扫描,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46例和低剂量组32例。常规剂量组设定管电流为150-250m As,低剂量组为50m As,进行CT扫描及重建技术。结果肺动脉栓塞阳性:常规剂量组37例(80.4%),低剂量组2 5例(7 8.1%);两组阳性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稍差,噪声较多,但均能满足诊断需要。结论在不影响CT诊断质量前提下,适当降低扫描剂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低剂量扫描及重建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脑出血后脑水肿影像学高峰期的变化及转归时间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倬 叶元胜 +2 位作者 葛海锋 吴鑫虎 郑杨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558-1559,共2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脑出血又是其中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一种严重疾病.其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脑出血的继续增多和脑水肿.故对脑水肿的研究和控制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结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而脑出血又是其中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一种严重疾病.其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脑出血的继续增多和脑水肿.故对脑水肿的研究和控制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结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有关脑出血临床影像学高峰期和转归时间的研究尚不多,因此我们进行了此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后脑水肿 临床影像学 高峰期 归时 心脑血管疾病 急性期死亡 病情发展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