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民间文学赋予自已作品的营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吴雪恼
-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1986年第4期80-81,共2页
-
文摘
民间文学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本源,任何一部文学巨著,或者舞蹈、戏剧、绘画,无不包含民间文学的基因和精髓。本人进行文学实践近十年,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败。究其原因,除却自己功力、阅历及对生活的体验诸原因外,能否有效地汲取来自民间的文学营养不能不说是一个基本因素。我是纯正的苗族后裔。我们的民族是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分布极广的民族。它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神话、歌谣、谚语、宗教、习俗……
-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文学作品
营养
历史悠久
苗族
近十年
民族文化
文学艺术
文学巨著
文学实践
-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应着力表现民族气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雪恼
-
机构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联
-
出处
《民族文学研究》
1985年第4期27-28,共2页
-
文摘
当今某些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充斥着诸如"阿妈""阿爸"之类的称谓和"吊脚楼"、"马奶酒"之类的描写,看起来象是那回事,其定只是蒙混一些对该民族一知半解的局外人。而真正本民族的读者对此却往往不予承认。原因是,这样的作品貌似而神离。就是说,缺少特定民族的特定灵魂,缺少特定民族的特定气质。
-
关键词
民族气质
少数民族
文学作品
马奶酒
看起来象
吊脚楼
局外人
生活
描写
特定
-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不要囚笼
- 3
-
-
作者
吴雪恼
-
出处
《绿叶》
1994年第1期73-73,共1页
-
文摘
如今城里的公家房子,是修得越发的漂亮越发的巧妙了。漂亮不必多说,这巧妙却令人拍案称绝:为多赢得一些生存空间又碍于那明文定下的"规格",房子的主人便与设计者达成沟通。
-
关键词
在阳台上
生存空间
在乡下
买东西
令人
三室一厅
审计部门
临时应急
稻香
可大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功德
- 4
-
-
作者
吴雪恼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4年第1期49-50,共2页
-
文摘
湘西苗家,民风不古,性情开朗,婚嫁之事尤为活络不拘,男女长成,自会寻伴觅友,于那赶场路上,砍柴林中,低吟高唱,以歌结交,以歌相会,最终以歌引入洞房,百年好合。代代如此,辈辈这般,无需旁人撮合。却也有媒妁月老,称为"勾首",为那些心机不灵者,口拙舌笨者,以及跛者、瞎者、聋者、哑者……等先天不足及后天不幸者架桥铺路,执柯作伐,免其形影相吊终身孤寂之苦。勾首妹花,即这等媒妁月老之佼佼者,她巧舌如簧,城府似海。
-
关键词
百年好合
不幸者
欣然前往
你那
七八
五官端正
气极
令人
夫妻相
喂水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苕大
- 5
-
-
作者
吴雪恼
-
出处
《天涯》
1993年第2期29-34,80,共7页
-
文摘
县“扶贫办”的同志把我带到城边路口上,等一个人。这位扶贫办公室的留守人员小石一再向我解释说:“实在对不起啦老吴同志,夯努村不通班车,连公路也没通。机耕道倒是有一条,只是我们的小车主任前几天下乡已带去了,奈不何只好让你走路去了。”我说这有什么,不就是三四十里路吗。“只是,那个人会来吗?”我关心的是这个,因为我需要一位向导。那地方,我从没去过。“肯定的。他每天都要来卖苕。”苕,又叫红薯、白薯、番薯、北方则叫地瓜,藤类植物,块根可食。本地人骂人爱用苕,“
-
关键词
机耕道
留守人员
三四
角钱
给你
就是你
往前走
尿来
子一
第二年
-
分类号
I21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等待通电
- 6
-
-
作者
吴雪恼
-
出处
《民族文学》
1990年第6期13-19,共7页
-
文摘
一九六八年冬,牙巴公社的斗夯大队被定为全县农田基本建设的样板队,一个以该县县委副书记为首的工作团进驻该队,领导全社人在此拉开了学大寨造平原的战幕。第二年春天,工作团丢下被挖得千孔百疮的斗夯大队回县接受新的战斗任务去了,斗夯人只好把那泛出沙石和黄泥来的土地稍事平整,在这比戈壁滩稍微肥沃一些的"人造平原"
-
关键词
第二年
战斗任务
社人
给你
一九
一字不识
问过
水洼
里长
你那
-
分类号
I2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孙老师
- 7
-
-
作者
吴雪恼
-
出处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0年第8期21-22,共2页
-
文摘
孙某,男,二十八岁。北师大毕业,任某中学高三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个性豪放,诙谐。
-
关键词
语文老师
北师大
班主任
毕业
中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