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大前程》中匹普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靓媛 庞学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6-17,共2页
在身份认同理论的观照下,匹普的成长过程包含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和以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身份认同。在此过程中,匹普经历了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同时,认同环境也对其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匹普 身份认同 认同主体 启蒙身份认同 社会身份认同 认同环境
下载PDF
试析《住在火里的人》中的“火”意象
2
作者 吴靓媛 蔡奂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11-112,共2页
《住在火里的人》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第三部。小说中的"火"象意象具有双重象征含义:一是小说中的童谣所象征的充满痛苦煎熬的现实困境,令人想要逃脱又深感无力。二是小说中喻指的... 《住在火里的人》是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马纳瓦卡"小说的第三部。小说中的"火"象意象具有双重象征含义:一是小说中的童谣所象征的充满痛苦煎熬的现实困境,令人想要逃脱又深感无力。二是小说中喻指的《金枝》中的神话学意象,在"火"的困境中只要保有檞寄生这一核心,便不会被火毁灭。"火"的意象层次丰富地展现了斯泰西的个人追寻和成长历程,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和"生存"这两大主题的一贯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住在火里的人》 “火”意象
下载PDF
民族高校英语专业的戏剧教学探析
3
作者 吴靓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35-136,139,共3页
戏剧是一项结合了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舞台表演能力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及情感认知的准确性,从而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及应用能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戏剧传统与资源,在民族高校英语专业中,从... 戏剧是一项结合了文学创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舞台表演能力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及情感认知的准确性,从而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及应用能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戏剧传统与资源,在民族高校英语专业中,从西方经典戏剧文本的研读、理解与表演入手,把握戏剧语言特色和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及民族题材进行剧本写作和表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及自我的认知和探索,在体验、交流与创造中提高语言水平、进行身份建构、提升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学 语言能力 身份构建 文化自信
下载PDF
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英国自然写作传统中的多萝西·华兹华斯创作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靓媛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多萝西·华兹华斯的自然写作突出表现了"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这两大特质,并在其个人经历与创作风格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异与融合:其创作在题材、思想和风格方面,上承吉尔伯特·怀特的博物写作之风,下启W... 多萝西·华兹华斯的自然写作突出表现了"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这两大特质,并在其个人经历与创作风格的影响下产生了变异与融合:其创作在题材、思想和风格方面,上承吉尔伯特·怀特的博物写作之风,下启W·H·赫德逊、理查德·杰弗里斯的浪漫主义自然写作,其中蕴含的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一直绵延到当代英国新自然写作之中。本文将多萝西·华兹华斯的创作置于英国自然写作传统中,从博物经验与浪漫精神的角度揭示多萝西的自然写作被遮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萝西·华兹华斯 英国自然写作 博物经验 浪漫精神
下载PDF
什么是生态批评 被引量:2
5
作者 斯科特·斯洛维克 吴靓媛 赵俊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本文对发展迅速的生态文学批评或曰"生态批评"这一学科作了基本介绍。鉴于该领域已有若干广为流传的定义,本文将重点讨论三个具体的文学实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它们包括:威廉·斯塔福德的《或许是独自... 本文对发展迅速的生态文学批评或曰"生态批评"这一学科作了基本介绍。鉴于该领域已有若干广为流传的定义,本文将重点讨论三个具体的文学实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分析。它们包括:威廉·斯塔福德的《或许是独自骑车》、奥费利娅·齐佩达的《要下雨了》和威尔弗莱德·欧文的《为国捐躯》。本文中心论点是,无论是直接描写自然界的作品,还是并未直接提及自然的文学作品或其他形式的文化表达,所有文本都可能包含生态意义。当前大多数生态批评研究的首要范式可被表述为"地方"和"动物性",本文中的三个文本实例以不同方式涉及了上述概念性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的定义 联系的技术 水的神圣性 人类例外主义 爱国主义
下载PDF
尼采的缺席及其后果——中国当代美学教科书与德国美学的另一条线索
6
作者 代迅 吴靓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71,共12页
中国当代美学的基本学术范式,主要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西方现代美学先驱的尼采,长期被拒斥于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大厦之外。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和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均未提及尼采,伍蠡甫主编的《... 中国当代美学的基本学术范式,主要是在德国古典美学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西方现代美学先驱的尼采,长期被拒斥于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大厦之外。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和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均未提及尼采,伍蠡甫主编的《西方文论选》对尼采做了严厉的否定性评价。尼采因被视为帝国主义时期垄断资产阶级意识的代表而被拒之门外,丧失了进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并发挥学术影响的最佳时机。忽视尼采的反体系性妨碍了中国当代美学对于西方美学话语方式多样性的理解。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思想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之间的对立,被当代中国主流学界长期给予政治性和阶级性解读。尼采所代表的西方现代美学关于非理性与肉体本能等核心问题,凸显了美学研究的生物学路径,至今仍为我国主流美学理论所忽略。尼采认为,古希腊人处于青春的丰富之中成为悲观主义者,处于崩溃与虚弱时代则变成乐观主义者,这种观念和当代中国革命乐观主义相冲突。尼采的缺席导致中国当代美学教科书的丰富性不足,难以解释西方和中国前卫艺术及其理论。尼采要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范式产生实质性影响,还有赖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现代西方美学 当代中国美学教科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