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靖辉 祁京 欧阳锡林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76-377,共2页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求缓解血源紧张的途径。方法对本院2010年1至5月期间手术患者自体血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患者术前及输入自体血1、5d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 目的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临床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寻求缓解血源紧张的途径。方法对本院2010年1至5月期间手术患者自体血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监测患者术前及输入自体血1、5d后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及血费等。从多个方面对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Hb、Hct、输血1 d后Plt较输血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均在中国人群相应指标正常范围左右,可维持机体正常需要,输血5 d后Plt恢复到输血前(术前)水平(P>0.05)。结论对于择期手术且估计术中失血量不会太大(<1 000 ml)的患者而言,储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有条件的医院应在择期手术患者中加快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手术 血源
下载PDF
影响单采深度自体储血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靖辉 陈冠伊 +6 位作者 王丽华 刘圣娥 陈蕾 杨金华 谷立男 卢祝杰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分析择期手术患者深度采集自体浓缩红细胞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15.3-2016.4进行术前深度采集4U自体浓缩红细胞的117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血前后Hb、采血后至手术的时间间隔,通过t检验、单因素分析、多重... 目的分析择期手术患者深度采集自体浓缩红细胞前后血红蛋白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15.3-2016.4进行术前深度采集4U自体浓缩红细胞的117例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采血前后Hb、采血后至手术的时间间隔,通过t检验、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总结分析影响患者采血前后Hb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因素(女性)是影响采血前后Hb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采血前高Hb也是影响采血前后Hb变化的消极因素(P=0.001),而年龄、体质指数(BMI)、时间间隔均无影响作用。结论符合自体储血适应证的择期手术患者,深度采集自体4U浓缩红细胞后血红蛋白变化量主要与性别密切相关,而不受年龄、体质指数、时间间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影响因素 多重线性回归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9
3
作者 陈冠伊 欧阳锡林 +5 位作者 吴靖辉 王丽华 杨金华 谷立男 卢祝杰 赵淆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6-55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凝血四项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在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9月重症监护科和消化内科共182例住院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凝血四...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实验(thromboelastography,TEG)与凝血四项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在住院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9月重症监护科和消化内科共182例住院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凝血四项和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的结果,将TEG检测的各参数结果与凝血四项和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Kappa一致性分析和配对卡方检验;同时评价TEG与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对诊断出血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TEG检测的R时间与PT、APTT呈线性相关(P<0.01),TEG的K值、α-Angle、MA值分别与Fib和Plt呈线性相关(P<0.001);TEG R时间与PT、APTT的Kappa值分别为0.038(P>0.05)、0.061(P>0.05),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35.309(P<0.001)、X2=15.848(P<0.001);K值、α-Angle和MA值与Fib的Kappa值分别为0.323(P<0.001)、0.288(P<0.001)、0.427(P<0.001),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1.091(P=0.296)、X2=1.361(P=0.243)、X2=0.108(P=0.742);K值、α-Angle和MA与Plt的Kappa值为0.379(P<0.001)、0.208(P<0.001)、0.352(P<0.001),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X2=37.5(P<0.001)、X2=37.23(P<0.001)、X2=26.630(P<0.001);TEG和凝血四项对出血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均低于50%。结论:TEG与凝血四项之间显著相关但一致性弱,两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两种方法诊断出血的灵敏度均较低,目前尚无法判断哪种方法能更好地反应患者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试验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深低温保存增强血小板促凝血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欧阳锡林 周丹 +3 位作者 吴靖辉 王丽华 郝军 刘景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30-932,共3页
为了探索血小板冰冻保存后膜表面促凝血活性相关分子变化与冰冻血小板体内即刻止凝血功能增强之间的可能联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新鲜血小板冰冻保存前后Ⅴ因子结合能力、血小板膜表面GPIbⅨ--Ⅴ分子(CD42a)密度,用血凝仪测定激活血小... 为了探索血小板冰冻保存后膜表面促凝血活性相关分子变化与冰冻血小板体内即刻止凝血功能增强之间的可能联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新鲜血小板冰冻保存前后Ⅴ因子结合能力、血小板膜表面GPIbⅨ--Ⅴ分子(CD42a)密度,用血凝仪测定激活血小板诱导血浆凝固时间(aPACT)变化,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血小板计数、MPⅤ和PDW。研究结果表明,与新鲜血小板比较,深低温保存后血小板激活血小板诱导血浆凝固时间缩短43.9%;结合Ⅴ因子的荧光强度平均增加117%;结合膜表面GPIbⅨ--Ⅴ分子的荧光强度增加32%。结论:冰冻血小板体内即可止凝血功能增强,可能与血小板冰冻保存后膜表面促凝血活性分子表达增加或功能增强,促凝血功能明显增强,发挥快速止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存 深低温保存 血小板 促凝血活性
下载PDF
两种输血方案在择期手术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冠伊 欧阳锡林 +1 位作者 吴靖辉 王丽华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73-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中采用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监测止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和大剂量输血方案(MTP)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实施择期手术并于术中大量输血(输血量>8 U红细胞/24 h)的72例患者,按输血方案不...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患者术中采用血栓弹力图试验(TEG)监测止凝血功能指导输血和大剂量输血方案(MTP)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6月实施择期手术并于术中大量输血(输血量>8 U红细胞/24 h)的72例患者,按输血方案不同分组,A组34例术中检测TEG指导输血,B组38例按大剂量输血方案输血。术前和术后24 h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四项、出血量及异体血用血量等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A、B两组术后24 h内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或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检测显示,A组Fib浓度高于B组,PT时间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内的出血量和异体血输入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G监测发现大量输血后最大振幅(MA)低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指导输血,患者术后24 h内出血量和输血量基本一致,术后凝血功能较术前均有所降低,但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证明两种方法指导输血都可以维持患者较稳定的凝血功能,避免大出血和大量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输血 血栓弹力图试验 输血管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巨大神经纤维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冠伊 王丽华 +6 位作者 吴靖辉 刘圣娥 陈蕾 杨金华 谷立男 卢祝杰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advanced autologous apheresis,AAA)在择期特大手术中的节血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巨大神经纤维瘤择期手术的15例患者,根据是否进行AAA分为深度自体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 目的探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advanced autologous apheresis,AAA)在择期特大手术中的节血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行巨大神经纤维瘤择期手术的15例患者,根据是否进行AAA分为深度自体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前后Hb和Plt、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自体血回收量、术前自体浓缩红细胞和血小板采集量、术中异体红细胞、血浆及血小板的输注量。结果 1)2组患者基线水平一致,手术前后Hb和Plt、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深度自体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 000 mL(1 200,3 500)vs 2 600 mL(1 000,3 875)(P>0.05),术中自体血回收量为44 U vs 9 U;3)2组术前自体浓缩红细胞和自体血小板采集总量分别为68 U vs 4 U、17 U vs 0 U;4)2组围手术期异体红细胞、血浆和血小板的输注总量分别为18 U vs 53 U、24 U vs 66 U、2 U vs 4 U;5)深度自体组有5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血输注,占55.6%(5/9)。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自体红细胞和自体血小板,具备避免特大择期手术患者使用异体红细胞和异体血小板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 储存式自体输血 术中自体血回输 巨大神经纤维瘤 大手术
下载PDF
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髋臼周围截骨术配对样本中的临床应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冠伊 吴靖辉 +6 位作者 王丽华 杨金华 谷立男 卢祝杰 刘圣娥 陈蕾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9-1332,共4页
目的分析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AAA)在髋臼周围截骨术中避免输注异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14年2月-2016年12月行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病例,采用配对研究方法,将未采用AAA技术(即常规贮存自体全血及未采... 目的分析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AAA)在髋臼周围截骨术中避免输注异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统计2014年2月-2016年12月行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病例,采用配对研究方法,将未采用AAA技术(即常规贮存自体全血及未采集自体血)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AAA技术进行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患者,按照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术前Hb和Plt、手术失血量、术中自体血回收量为条件,配对选择上述条件相似且均无统计学差异的45例患者作为深度自体组。配对比较分析2组患者自体浓缩红细胞采集量和采集率、异体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和输注率,围术期Hb和Plt变化,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深度自体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采集自体红细胞量分别为146 U和14 U,自体血采集率分别为100.00%和17.78%;2组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和血浆的输注量分别为4 U vs 40 U和0 U vs 24 U,异体红细胞和血浆的输注率分别为4.44%vs40.00%、0.00 vs 26.67%;2组患者围术期Hb和Plt水平变化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1.0(9.5,12.0)vs 12.0(10.0,15.0)(P<0.05);2组的总住院费用、治疗费用、检查检验费用和输血相关费用分别为4.01(3.72,7.72)vs 4.47(3.58,7.70)(P>0.05),3.30(2.98,6.95)vs 4.00(23.04,7.14)(P>0.05),0.48(0.45,0.53)vs 0.47(0.44,0.50)(P>0.05),0.26(0.25,0.28)vs 0.06(0.04,0.15)(P<0.05)。结论对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周围截骨手术,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能使90%以上患者避免异体血输注,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 自体输血 髋关节发育不良 截骨术
下载PDF
心理疏导护理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期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磊 陈冠伊 +2 位作者 王丽华 吴靖辉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AAA)期间对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2月在本院输血科行AAA的25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化分为观察组(n=127)和对照组(n=126),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AAA)期间对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2月在本院输血科行AAA的25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化分为观察组(n=127)和对照组(n=126),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心理疏导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比较2组患者AAA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应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AAA结束时的SAS和SDS评分(分)分别为:30.03±5.06 vs 43.55±3.68和33.59±4.49 vs 42.18±4.2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率(抽搐除外)分别为:心慌气短11.8%(15/127)vs 26.2%(33/126)、出虚汗6.3%(8/127)vs 16.7%(21/126)、头晕口麻8.7%(11/127)vs 23.8%(30/126)、恶心5.5%(7/127)vs 19.8%(30/12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4%(125/127)vs 92.9%(117/126)(P<0.05)。结论心理疏导护理明显缓解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期间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 心理疏导 心理应激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自体输血
下载PDF
输入大量异型血液导致血型鉴定错误1例报道 被引量:2
9
作者 郝军 王丽华 +3 位作者 吴靖辉 周丹 欧阳锡林 单红卫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244-245,共2页
患者男,35岁,因多发伤后需行颅脑外科手术于2006年10月7日急诊收入我院。入院检查:血型正反定型为B型,输血科复查血型正反定型为B型,RhD阳性。与B型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行颅脑夕畔手术,术中输B型悬浮红细胞10U,B型血... 患者男,35岁,因多发伤后需行颅脑外科手术于2006年10月7日急诊收入我院。入院检查:血型正反定型为B型,输血科复查血型正反定型为B型,RhD阳性。与B型红细胞交叉配血,主、次侧均无凝集。行颅脑夕畔手术,术中输B型悬浮红细胞10U,B型血浆800m1,B型血小板2U。术后第3天患者血红蛋白由术前的99g/L下降至55g/L,出现进行性黄疸,血液中总胆红素由21.9μmol/L上升至99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错误 血型 血液 颅脑外科手术 B型血浆 悬浮红细胞 异型 正反定型
下载PDF
深度单采浓缩红细胞对机体造血功能影响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丽华 陈冠伊 +6 位作者 吴靖辉 刘圣娥 陈蕾 杨金华 谷立男 卢祝杰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24-1326,F0001,共4页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了解深度采集浓缩红细胞对于机体造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16只健康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组法等分为深度采血(实验A)组:采集浓缩红细胞(150-250)mL/只;采集全血(对照B)组:常规采集全血150 mL/只。2组动物分别于采血前1 ... 目的采用动物实验了解深度采集浓缩红细胞对于机体造血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16只健康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组法等分为深度采血(实验A)组:采集浓缩红细胞(150-250)mL/只;采集全血(对照B)组:常规采集全血150 mL/只。2组动物分别于采血前1 d与采血后1、3、7、14、21 d各抽取静脉血10 mL/只,检查血常规、铁代谢指标及EPO等,观察、比较2组动物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于采血前1 d与采血后7、14、21 d做髂后上嵴骨髓穿刺术取骨髓涂片检查,观察、比较2组动物骨髓造血能力的变化。结果 A、B 2组动物采血后1、3、7、14、21 d的Hb(g/L)分别为:97.9±9.2 vs 107.1±8.5、95.8±6.5 vs 106.1±10.6(P<0.05)、97.9±8.4 vs 105.4±12.0、107.5±8.9 vs 109.8±12.0、112.5±8.1 vs 114.0±17.9,其中2组动物采血后1、3 d均明显低于采血前:97.9±9.2 vs 95.8±6.5 vs 105.5±11.8、107.1±8.5 vs 106.1±10.6 vs 112.4±11.7(P<0.05);2组动物采血前后铁代谢指标及EPO的变化无明显变化(P>0.05),骨髓细胞均为增生活跃。结论深度采血组动物造血启动速度、造血速度大大高于采集全血组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红细胞 造血功能 造血启动速度 造血速度 骨髓造血 动物实验 山羊
下载PDF
2011—2014年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冠伊 吴靖辉 +1 位作者 王丽华 欧阳锡林 《感染.炎症.修复》 201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我们统计了2011—2014年我院用血量和各临床科室、各血型用量的分布,总结我院临床用血的特点,为合理的血液储备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临床科室 用血情况 三甲医院 北京市 临床用血 血液储备 用血量
下载PDF
多种方法配合治疗颈肩症引起的心脑缺血缺氧
12
作者 吴靖辉 《医学信息》 2011年第9期2712-2712,共1页
随着社会进步,生存压力工作压力的加大,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自述头晕,头痛,头昏,失眠,多梦,乏力,心悸,怔忡,眼睛发干发涩,晨起就睁不开眼睛,健忘等,这样的症状往往持续数月之久。患者四处求治,查不... 随着社会进步,生存压力工作压力的加大,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自述头晕,头痛,头昏,失眠,多梦,乏力,心悸,怔忡,眼睛发干发涩,晨起就睁不开眼睛,健忘等,这样的症状往往持续数月之久。患者四处求治,查不出什么病来,最后诊断亚健康状态,患者痛苦万分,患者辗转各个医院,以求治疗,西医对此无计可施。患者最后回来到中医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治疗 脑缺血缺氧 颈肩 眼睛发干 亚健康状态 社会进步 工作压力 生存压力
下载PDF
火针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靖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2期613-614,共2页
火针是一种特殊的针灸针具,用时把针具烧红,迅速地扎入某个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火针的特点,临床上火针已经临近灭绝。笔者研究火针并开展火针治疗已经5年,感觉火针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相当好,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效果好于普通的... 火针是一种特殊的针灸针具,用时把针具烧红,迅速地扎入某个穴位,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火针的特点,临床上火针已经临近灭绝。笔者研究火针并开展火针治疗已经5年,感觉火针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相当好,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效果好于普通的针灸。笔者火针多用于伤科病的治疗上,止痛效果特别好。就拿肩周炎来说,对于肩周炎急性期(疼痛半月之内,粘连期效果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治疗
下载PDF
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丽华 陈冠伊 +6 位作者 吴靖辉 杨金华 杨磊 谷立男 孙姜尚 赵凯丽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P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名PV确诊患者,采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一次性采集10.9U红细胞。监测采血过程,观察患者放血前后皮肤颜色,检测并分析患者放血前后的Hb和Hct的变化。结果 9名患者... 目的探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红细胞增多症(P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名PV确诊患者,采用深度单采红细胞术治疗,一次性采集10.9U红细胞。监测采血过程,观察患者放血前后皮肤颜色,检测并分析患者放血前后的Hb和Hct的变化。结果 9名患者经1次深度单采红细胞后,面部及手掌皮肤颜色明显改善,由红紫色变为红色,放血前后Hb (g/L)为197.4±13.7 vs 160.3±26.9,Hct (%)为61.22±3.94 vs 50.14±7.66(P<0.05);放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11.1%(1/9),该患者出现低钙反应(自感口唇发麻)。结论深度单采红细胞疗法治疗PV安全、有效,可减少患者静脉放血次数和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单采红细胞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放血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药配合膳食营养指导治疗缺铁性贫血
15
作者 吴靖辉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7期238-238,共1页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医疗的改善,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但临床上仍常见,尤其是妇女儿童。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最为常见的营养性贫血还是缺铁性贫血。它是由于体内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医疗的改善,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但临床上仍常见,尤其是妇女儿童。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最为常见的营养性贫血还是缺铁性贫血。它是由于体内缺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血色素性贫血。我们采用中药配合膳食营养指导治疗缺铁性贫血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指导治疗 膳食营养 中药配合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 贫血患病率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低比例血型孕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金华 陈冠伊 +6 位作者 吴靖辉 王丽华 杨磊 谷立男 孙姜尚 赵凯丽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了解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低比例血型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低比例血型孕妇于产前1-3周进行单采深度自体储血,一次采集2.0-3.0 U自体浓缩红细胞和1.0治疗剂量自体血小板,分娩时或分娩后将自体血回输给产妇。观察采血过... 目的了解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低比例血型孕妇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低比例血型孕妇于产前1-3周进行单采深度自体储血,一次采集2.0-3.0 U自体浓缩红细胞和1.0治疗剂量自体血小板,分娩时或分娩后将自体血回输给产妇。观察采血过程及分娩后母婴情况,比较采血前及回输后Hb和Plt的水平。结果 7例低比例血型产妇在产前进行单采深度自体储血,采血过程孕妇及胎儿生命体征平稳,平均采集自体浓缩红细胞(2.9±0.4) U和自体血小板1.0治疗剂量。分娩24 h内的平均出血量(367.0±109.5) mL,所有产妇均于分娩时或分娩后回输了自体血且未输注异体血。产妇分娩前后Hb(g/L)分别为125.0±11.8 vs. 112.4±13.1(P<0.05),Plt(×10~9/L)分别为217.0±57.1 vs. 190.6±38.5(P<0.05)。产后母婴状况良好,分娩后2-4(3.3±0.8)d出院。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应用于低比例血型孕妇分娩是一项安全、高效的自体储血方式,既能够大量采集自体红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甚至避免异体输血及其带来的输血风险,同时对母婴无不良影响。该技术在孕产妇备血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 自体储血 低比例血型 孕妇
下载PDF
浅析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数据规范化的思考
17
作者 吴靖辉 杨金桂 李斌 《电脑乐园》 2020年第10期206-206,共1页
机电类特种设备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机电类设备的安全 稳定运行,还需要对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数据进行规范化。本文介绍了机电类设备的种类以及检测数据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机电类特种设备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然而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机电类设备的安全 稳定运行,还需要对机电类特种设备检验数据进行规范化。本文介绍了机电类设备的种类以及检测数据规范化的重要意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类 特种设备 检验数据 规范化
下载PDF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冠伊 吴靖辉 +6 位作者 王丽华 杨磊 谷立男 杨金华 孙姜尚 赵凯丽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该单病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将49例脊柱侧弯的青少年患者按术前不同备血方式分为3组,分别为深度采集自体红细胞和血小板组(单采深度储血组...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在该单病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将49例脊柱侧弯的青少年患者按术前不同备血方式分为3组,分别为深度采集自体红细胞和血小板组(单采深度储血组)19例、传统手工自体全血采集组(手工采全血组)11例及未进行术前自体储血备异体血组(异体备血组)19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术中出血量以500 mL为临界值分为2组,分别比较上述3组患者术中自体血的人均输注量、异体红细胞的人均输注量和输注率,术后并发症、结局及住院时间。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术中出血量<500 mL时,3组间术前储存的自体血分别为(4.0±0.6) U、(2.0±0) U和0 U,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采深度储血组和手工采全血组术中未输注异体红细胞,异体备血组的人均异体红细胞输注量(1.4±1.0) U,输血率为71.4%(5/7)(P<0.05)。当术中出血量大于等于500 mL时,3组间术前储存的自体血分别为(4.1±1.0) U、(1.6±0.4) U和0 U,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为单采深度储血组输血率为46.1%(6/13),人均红细胞(1.0±1.3) U;手工采全血组输血率为71.4%(5/7),人均红细胞(2.1±2.0) U;异体备血组输血率为100%(12/12),人均红细胞(3.0±1.3) U;单采深度储血组和异体备血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好转治愈出院。比较术后住院时间,单采深度储血组患者比手工采全血组缩短1d,比异体备血组缩短2d。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能减少大手术和特大手术患者异体血的输注量及输注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 自体储血 青少年脊柱侧弯 脊柱手术
下载PDF
一例特大神经纤维瘤手术应用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谷立男 王丽华 +6 位作者 陈冠伊 吴靖辉 杨磊 杨金华 孙姜尚 赵凯丽 欧阳锡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31-534,F0001,共5页
目的报道1例特大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应用术前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而顺利手术的病例。方法通过医生工作站、输血信息系统、Liss系统及医学影像系统,收集1例腰臀部、右大腿特大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 目的报道1例特大神经纤维瘤手术患者应用术前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而顺利手术的病例。方法通过医生工作站、输血信息系统、Liss系统及医学影像系统,收集1例腰臀部、右大腿特大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术前成功备血自体红细胞12U,自体血小板3治疗量,手术顺利,显著减少了异体血的输注量。结论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安全、有效,可刺激机体超速造血,减少了特大择期手术患者异体血的输注,开辟了新型用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神经纤维瘤 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 超速造血
下载PDF
本科实习生岗前输血知识问卷调查及教学方案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冠伊 迟云飞 +1 位作者 吴靖辉 欧阳锡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88-92,共5页
目的提高本科实习生岗前对输血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改进输血科岗前培训的教学方案。方法选择2019年6月新入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实习生75名,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进行两次输血专业知识问卷调查,一次岗前培训授课,比较两次... 目的提高本科实习生岗前对输血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改进输血科岗前培训的教学方案。方法选择2019年6月新入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专业本科实习生75名,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进行两次输血专业知识问卷调查,一次岗前培训授课,比较两次评分结果。结果实习生在岗前培训后的问卷答题正确数目明显高于培训前(8.9±3.0)题vs.(5.5±2.5)题,(P<0.05)。经授课学习,所有实习生在输血法规、基础知识和临床输血方面的学习情况均比授课前有所提高(P<0.05),特别是影像专业实习生的成绩提高明显。结论输血科针对性教学,对实习生熟悉并掌握输血法规和基础知识有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输血科岗前培训效果。但在临床输血知识方面还需进一步结合输血科的实地实习操作,才能巩固授课内容,达到掌握临床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实习生 教学 问卷调查 岗前培训 输血知识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