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吴风志 王金亮 +2 位作者 张俊黎 陈慧蓉 高雁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第5期10-13,共4页
以TM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植被覆盖率、裸岩率、坡度和降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昆明市石漠化不敏感面积为7581.53km2,轻度敏感面积为5564.97km2,中度敏感面积为2810.42km2,高度敏感面积为5080.30km2。... 以TM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植被覆盖率、裸岩率、坡度和降雨量为评价指标,开展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昆明市石漠化不敏感面积为7581.53km2,轻度敏感面积为5564.97km2,中度敏感面积为2810.42km2,高度敏感面积为5080.30km2。从空间分布上看,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流域和东南部地区,这些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破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总体而言,昆明市石漠化敏感性总体相对较高,在区域开发与保护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遥感技术 TM影像 象元二分模型 FCD模型 昆明市
下载PDF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8
2
作者 吴风志 王金亮 +1 位作者 钟兴耀 范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年第2期78-82,89,共6页
湿地调查是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开展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现存高山草甸等8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3 227.11 hm2;目前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放... 湿地调查是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平台,开展大山包黑颈鹤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现存高山草甸等8种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为3 227.11 hm2;目前湿地保护主要面临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复垦开荒等威胁,需要通过完善补偿机制、加强湿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探索人口与农业发展新模式及提升民众湿地保护意识等途径来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 湿地 黑颈鹤 地理信息技术
下载PDF
云南省开展生态资产评估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风志 郑买红 庄立会 《林业调查规划》 2016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缘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供给的失衡,生态资产的评估正成为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当前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作为中国西南生态屏障的云南省开展生态资产评估的相关问题,包括生态资产评估的意义、指标体系、... 缘于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供给的失衡,生态资产的评估正成为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当前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作为中国西南生态屏障的云南省开展生态资产评估的相关问题,包括生态资产评估的意义、指标体系、技术方法、评估模型及其实施的基本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产评估 指标体系 绿色GDP 评估方法 评估模型 云南省
下载PDF
基于OLI数据的云南禄劝县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风志 白开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年第11期83-86,89,共5页
石漠化敏感性指的是区域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石漠化现象的可能性大小,开展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OLI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植被覆盖率、裸岩率和坡度作为评价指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禄... 石漠化敏感性指的是区域在自然状况下发生石漠化现象的可能性大小,开展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OLI影像为数据源,选取植被覆盖率、裸岩率和坡度作为评价指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禄劝县石漠化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禄劝县轻度敏感面积为2 091 km^2,占总面积的57.492%;中度敏感面积为1 470 km^2,占总面积的40.418%;重度敏感面积为75.46 km^2,占总面积的2.075%;极度敏感面积为0.533 km^2,占总面积的0.015%。从空间分布上看,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中度敏感集中分布于北部及南部地区;重度敏感主要分布于北部金沙江流域、东南部普渡河流域和云龙水库内流河沿线区域;极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普渡河下游地区。总体而言,禄劝县石漠化敏感性相对较高,在区域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禄劝县 石漠化 敏感性 评价 OLI影像
下载PDF
基于OLI及ASTER GDEM数据的云南砚山县致贫因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风志 郑买红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1-63,共3页
砚山县地处云南文山中西部地区,是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典型岩溶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选取OLI及ASTER GDEM数据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砚山县致贫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砚山县的致贫因子主... 砚山县地处云南文山中西部地区,是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典型岩溶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选取OLI及ASTER GDEM数据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砚山县致贫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砚山县的致贫因子主要有:植被覆盖率低、生态资产储量少;优质土地资源稀缺、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交通网络稀疏、可达性较差;产业单一而分布较为集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砚山县 致贫因子 OLI ASTER GDEM
下载PDF
基于OLI数据的云南砚山县植被覆盖率遥感估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吴风志 郑买红 胡国贤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5期5-7,共3页
选取OLI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对砚山县植被覆盖进行遥感估算,并对砚山县植被覆盖进行分区,结果表明砚山县的植被覆盖率整体不高,高植被覆盖区1868.79㎞~2,占国土总面积的47.66%,中低植被覆盖区1859.32㎞~2,占48.0... 选取OLI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法对砚山县植被覆盖进行遥感估算,并对砚山县植被覆盖进行分区,结果表明砚山县的植被覆盖率整体不高,高植被覆盖区1868.79㎞~2,占国土总面积的47.66%,中低植被覆盖区1859.32㎞~2,占48.04%;空间分布上,高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中低植被覆盖区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北部,分布均相对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覆盖 OLI影像 砚山县
下载PDF
基于TM和OLI数据的近10年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区遥感提取与变化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风志 郑买红 +4 位作者 胡文英 胡国贤 王郦 董兴欣 卢艳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90-97,共8页
以云南省文山州2010、2015及2019年冬末春初的12景TM/OLI影像、DEM等为数据源,将遥感监督分类法与基于阈值的决策树分类法相结合,提取文山州多时点三七种植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使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地图分析等方法探索研究区... 以云南省文山州2010、2015及2019年冬末春初的12景TM/OLI影像、DEM等为数据源,将遥感监督分类法与基于阈值的决策树分类法相结合,提取文山州多时点三七种植区的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使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地图分析等方法探索研究区近10年三七种植区在空间上的变化转移规律。结果表明:(1)基于TM/OLI影像、DEM等多源数据,综合考虑三七种植区特殊影像光谱特征、生境特征等,将监督分类法与基于阈值的决策树分类法相结合,可以快速对三七种植区空间分布信息进行提取,且结果的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研究、应用等的要求;(2)三七种植模式上,呈现由小规模农户零散种植模式向大规模连片集中产业化种植模式转变;(3)三七种植区在水平分布上呈现出了由西部向西北、西南部及中部等扩张的特征;在海拔分布上呈现出向1200 m以下低海拔、2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扩展的特征;在坡度分布上呈现逐步向地势起伏更大的区域扩展延伸态势;在坡向分布上则呈现由阴坡面集中种植向阳坡及半阴坡面集中种植转移的趋势;(4)近10年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区分布所呈现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是受到了三七种植连作障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TM OLI 遥感 时空分布 文山
下载PDF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觅食区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风志 王金亮 +3 位作者 申娟 胡文英 郑买红 道美标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1年第8期96-100,共5页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以保护区GF-2影像及DEM为数据源,选取地表覆被、人为干扰、地形因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用线性加权模型,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大山包自然保... 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越冬的重要栖息地,以保护区GF-2影像及DEM为数据源,选取地表覆被、人为干扰、地形因子等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用线性加权模型,在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大山包自然保护区黑颈鹤觅食区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保护区分布有黑颈鹤适宜觅食区10989.53 hm^(2),其中,最宜觅食区面积3429.4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82%;2)空间分布上,最宜觅食区集中分布在保护区的中部、中北部及西南边缘部分区域,次宜觅食区在保护区均匀分布;3)最宜觅食区大面积连片分布少,呈现斑块数量多、面积小、几何形态破碎度较大的特征。基于此,在后续保护区规划、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对黑颈鹤觅食区的监管、减少人为干扰,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恢复和提升黑颈鹤觅食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促成黑颈鹤觅食区面积的连片扩增和质量改善,为保护区黑颈鹤种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包 自然保护区 黑颈鹤 觅食区 评价
下载PDF
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空间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风志 何珺 +2 位作者 郑买红 庄立会 游春梅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82-84,共3页
云南省是中国麻风病高发区之一。以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对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州(市)分布上,云南省16个州(市)均有麻风病新发病例分布,其中分布较多的是文... 云南省是中国麻风病高发区之一。以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对云南省2005-2015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州(市)分布上,云南省16个州(市)均有麻风病新发病例分布,其中分布较多的是文山州、红河州,新发病例分别为246例、183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2.57%、16.79%;在县域分布上,在全省所辖的129个县(市/区)中,有118个县(市/区)分布有麻风病新发病例,比例高达91.47%,但70%以上县(区/市)病例分布低于7例,显示了麻风病在云南省县域的"低发广布"特征。此外,麻风病新发病例在云南省县域分布上呈现集聚分布的特征,局部G-统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两个新发病例集聚分布热点区,分别为滇东南丘北-广南-砚山-文山-开远热点区和滇南澜沧-勐海热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麻风病 新发病例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云南文山市石漠化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清清 赵芳 +2 位作者 胡彦 吴风志 胡国贤 《文山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23-29,共7页
为阐明文山市石漠化土壤真菌多样性情况及优势关键类群,采集石漠化样区中植物根际土壤,提取土壤总DNA,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真核微生物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后注释鉴定,分析了土壤真菌组成及多样... 为阐明文山市石漠化土壤真菌多样性情况及优势关键类群,采集石漠化样区中植物根际土壤,提取土壤总DNA,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对真核微生物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扩增进行高通量测序后注释鉴定,分析了土壤真菌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典型样本共获得168677条有效优化序列,平均长度为452.7 bp;α多样性指数显示3个样本间的真核微生物丰度与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检测到的序列聚类共得到314个OTUs,属于真菌的有7门,其中子囊菌门是占比最高的一门优势菌,其相对丰度最高值为71.07%,从纲阶元层看,座囊菌纲是占比最高的一属优势菌,其相对丰度最高值为37.96%;在目阶元层看格孢腔目是占比最高的一目优势菌,范围在20.67%~21.71%、其次是煤炱目(14.29%~15.66%)和肉座菌目(19.24%~20.38%);从属水平上看未分类真核微生物达52.70%~53.98%,其次是Boeremia(15.10%~16.88%)和芽枝霉属13.25%~14.28%)、旋孢腔菌属(3.66%~6.12%)、丝核菌属(2.70%~3.24%)、伞菌属(2.53%~2.87%)、球腔菌属(1.04%~1.43%)组成了关键优势真菌类群;样本中仅鉴定出球囊霉目的AM真菌,占比较低为1.05%~1.09%。Heatmap热图和主成分分析(PCA)显示样本群落结构组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壤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地理环境对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风志 郝茗莉 《文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3-56,共4页
"花糯饭"是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食材,采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植物染色剂将其染色,按照传统的烹饪方式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饭,它是云南文山壮族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地走访调查和整理、分析有关壮族"花糯饭&q... "花糯饭"是一种以优质糯米为主要食材,采用多种天然植物提取的植物染色剂将其染色,按照传统的烹饪方式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饭,它是云南文山壮族特色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地走访调查和整理、分析有关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文山壮族"花糯饭"饮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包括其文化起源、文化内涵及文化的繁衍与传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糯饭 文山壮族 地理环境
下载PDF
基于OLI和ASTER GDEM数据的云南昌宁县滑坡、泥石流易发度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买红 胡文英 吴风志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8年第3期40-46,共7页
滑坡、泥石流敏感性是指区域在自然状况下发生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以OLI影像、ASTER GDEM为数据源,选取强降水、地表坡度、地表植被覆盖和河流侵蚀等因子为评价指标,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云南昌宁县滑坡、... 滑坡、泥石流敏感性是指区域在自然状况下发生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以OLI影像、ASTER GDEM为数据源,选取强降水、地表坡度、地表植被覆盖和河流侵蚀等因子为评价指标,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云南昌宁县滑坡、泥石流易发程度评价。结果显示:昌宁县滑坡、泥石流易发度分为不易发、轻度易发、中度易发和高度易发4个等级,各等级所占面积分别为:12.42 km2、2 055.61 km2、1 584.98km2、89.64 km2,比例为:0.33%、54.92%、42.35%、2.40%。空间分布上,中度易发区在田园镇中部、漭水镇中部和南部、鸡飞镇东北部、卡斯镇中部及东部、柯街镇西部、珠街乡东部和北部、以及更戛乡东部及南部地区分布相对集中;高度易发区则集中分布于北部黒惠江、中部右甸河及南部勐统河各支流上游山区,由北向南形成"川"字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宁县 滑坡 泥石流 易发度 OLI影像 ASTER GDEM
下载PDF
2000—2020年云南省红塔区生态用地变化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艳英 吴风志 +3 位作者 吴欣俐 张泉 李卫海 李雁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9-15,共7页
选取云南省红塔区2000年、2005年、2010年的3期TM影像以及2015年、2020年的两期高分一号WFV影像为数据源,通过RS监督分类功能及GIS相关功能,获取红塔区生态用地变化信息。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生态用地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用地面积转移、变化情... 选取云南省红塔区2000年、2005年、2010年的3期TM影像以及2015年、2020年的两期高分一号WFV影像为数据源,通过RS监督分类功能及GIS相关功能,获取红塔区生态用地变化信息。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生态用地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用地面积转移、变化情况,对红塔区生态用地的总体特征、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以及生态用地内部的相互转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由2000年的9.4%下降到2020年的5.8%,林地和水域面积比重略有上升,林地和水域的保留率较高;在生态用地向非生态用地的转化过程中,建筑用地主要向裸地和耕地转化,水体大部分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裸地,但转移面积较小,林地主要向裸地转化,且转移面积较大,耕地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和裸地,裸地主要转化为了建筑用地、林地和耕地。促使红塔区生态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随着红塔区经济发展,受城市扩张、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耕地大面积减少,导致生态用地数量和格局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土地利用 遥感分析 转移矩阵 驱动因素 云南省红塔区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云南寻甸县三七种植生产适宜性评价研究
14
作者 付瑞华 邢晓丽 +4 位作者 吴风志 沈清清 赵蕾 查向松 杨旭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12,共5页
三七作为云南寻甸县近年来新引进的经济作物,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以OLI影像和DEM数据为数据源,选取海拔、坡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四个指标为评价指标,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云南寻甸县开展三七种植生产适宜性评价... 三七作为云南寻甸县近年来新引进的经济作物,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以OLI影像和DEM数据为数据源,选取海拔、坡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四个指标为评价指标,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云南寻甸县开展三七种植生产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1)寻甸县三七种植生产适宜区面积为1514.98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2.74%,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及东北部的功山镇、河口乡、金所乡、七星乡,中部及中北部的甸沙乡、金源乡,西北部的凤仪乡、倘甸镇,西南部的鸡街乡;(2)三七种植生产次适宜区面积为1337.4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7.73%,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羊街镇、先锋镇、柯渡镇、六哨乡。总体而言,寻甸县三七种植生产宜种区分布较广,对三七的种植生产及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种植 适宜性 评价 GIS 寻甸县
下载PDF
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15
作者 张俊黎 王金亮 +1 位作者 吴风志 李进存 《环境科学导刊》 2013年第2期30-34,共5页
以滇中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滇中经济区目前的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矿业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从水土保持、石漠化的治理和开发、科技推广力... 以滇中经济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滇中经济区目前的土地石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矿业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环境现状,并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从水土保持、石漠化的治理和开发、科技推广力度、生态环境建设的执法力度以及环保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滇中经济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现状 对策 滇中经济区
下载PDF
云南省2018年麻风病流行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
16
作者 何珺 吴风志 +2 位作者 熊立 何妍 税铁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对2018年云南省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可疑症状监测方案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麻风病发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运用GIS... 目的对2018年云南省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可疑症状监测方案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LEPMIS)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麻风病发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运用GIS分析云南省麻风病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 2018年全省共发现麻风病例183例,其中新发174例,较2017年增加了15例,增加了9.4%(15/159);儿童麻风病例3例,占1.7%(3/174);新发病人查菌阳性125例,占71.8 (125/174);2级畸残比为10.3%(18/174),较2017年减少2例,减少10%(2/20);新发现病例确诊延迟时间平均为17.1个月(17.1±8.9),与2017年相比(29.6±13.1)个月,平均延迟时间减少了42.2%;2018年新发现病例发现方式以皮肤科就诊为主,占45.9%,与2017年发现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634,P=0.029);2018年云南省麻风病在整体布局上呈现稀疏和集中相间分布的特点,东部地区分布较为集中,特别是文山州和红河州,西部地区分布稀疏。结论麻风病可疑症状监测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早期发现发现麻风病人,及时控制传染源,降低2级畸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可疑症状监测 流行病学 空间分布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华盖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清清 崔晓龙 +2 位作者 吴风志 高明菊 赵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32-140,共9页
华盖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经过40余年的保护、回归、科研等工作的开展,目前华盖木种苗繁殖技术已较为成熟、成活率高,回归自然成活的植株长势良好,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野外仍然未发现自然生长的幼苗,野生华盖... 华盖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经过40余年的保护、回归、科研等工作的开展,目前华盖木种苗繁殖技术已较为成熟、成活率高,回归自然成活的植株长势良好,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当前野外仍然未发现自然生长的幼苗,野生华盖木极度濒危的状况尚未缓解。为继续推进华盖木的研究工作,该研究从系统分类学、保护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尽管引入了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手段,但目前华盖木的系统分类地位仍没有统一的定论;华盖木仅在云南省东南部有52株、种群仅为8个,所在地分属文山州与红河州管辖,分布区具有自然地理和生物地理区系交汇过渡的属性;花期较短、依赖昆虫授粉、缺少种子传播动物、种子萌发、幼苗长成困难等生殖障碍均可能是华盖木致濒的重要因素;华盖木含有抗菌、抗血小板凝集、抗癌、抗病虫害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查阅文献与资料发现华盖木的研究报道数量并不多,同类型文献篇幅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需科研人员积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盖木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措施 野外回归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