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李琴 景莉 +3 位作者 吴鹏强 韩丽英 邢宏运 黄纯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国产新药甲磺酸氟马替尼对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2例成人初诊未经过除羟基脲外其他任何抗CML治疗的CML-CP患者... 目的:探讨国产新药甲磺酸氟马替尼对初诊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2例成人初诊未经过除羟基脲外其他任何抗CML治疗的CML-CP患者,给予甲磺酸氟马替尼600 mg,1/d,口服,评估治疗3、6、12个月时患者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的患者31例,治疗≥6个月的患者24例,治疗≥12个月的患者14例。治疗3个月时,31例患者中30例获得完全血液学反应(CHR);24例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测,获得主要遗传学反应(MCyR)22例,其中21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25例患者进行了分子学检测,BCR-ABLIS≤10%的患者22例,其中10例BCR-ABLIS≤0.1%,6例BCR-ABLIS≤0.01%。治疗6个月时,24例患者中23例获得CHR;17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测,全部获得CCy R;23例进行了分子学检测的患者中20例BCR-ABLIS≤1%,其中16例BCR-ABLIS≤0.1%,12例BCR-ABLIS≤0.01%。治疗12个月时,14例患者全部获得CHR和CCy R;10例BCR-ABLIS≤0.1%,其中9例BCR-ABLIS≤0.01%。Ⅲ-Ⅳ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3.3%、20.0%和3.3%,有1例患者因氟马替尼治疗1月内发生严重而持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而停药。主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依次为肝功能异常(20.0%)、腹泻(10.0%)、骨关节疼痛(10.0%)、肌肉痉挛(6.7%)、皮疹(6.7%)、肾功能损害(6.7%)、恶心(3.3%),多为Ⅰ-Ⅱ级,无患者发生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无药物毒性相关性死亡。结论:国产新药甲磺酸氟马替尼一线治疗初诊CML-CP能够使患者早期、快速获得深层分子学反应和细胞遗传学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马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 深层分子学反应
下载PDF
氟马替尼作为二线或三线药物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李琴 林楠 +5 位作者 景莉 王雪梅 邢宏运 吴鹏强 黄纯兰 李晓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860-1865,共6页
目的:研究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国产甲磺酸氟马替尼作为二线或三线药物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01月至2022年06月于某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8例一二线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和追求深层... 目的:研究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国产甲磺酸氟马替尼作为二线或三线药物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0年01月至2022年06月于某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8例一二线TKI治疗失败或不耐受和追求深层分子学反应的CML-CP患者,给予氟马替尼600 mg qd治疗,评估治疗后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接受氟马替尼二线治疗的患者31例(二线治疗组),中位随访33(2~42)个月,累积CCyR率为78.6%(22/28),累积MMR率为61.3%(19/31)。11例治疗前未达CCyR患者,4例(36.4%)获得CCyR;26例未达MMR患者,14例(53.8%)获得MMR。接受氟马替尼三线治疗的患者7例(三线治疗组),中位随访31(9~37)个月,4例治疗前未达MMR患者,2例获得MMR。追求深层分子学反应7例,6例于治疗后3~6个月达到MR4.0,1例于治疗后12个月达到MR4.0。随访期间共有5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于治疗后2~8个月内进展至急变期,2例检出E255K/V突变,1例同时检出T315I和K357R突变,分别于治疗后4个月、8个月、9个月、10个月时死亡;1例于治疗29个月时死于第二肿瘤。33个月预计总生存率为85.9%,无进展生存率为83.1%。血液学不良反应:Ⅲ-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3.3%),Ⅲ-Ⅳ级血小板减少2例(6.7%)。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Ⅲ-Ⅳ级不良反应。结论:国产新药甲磺酸氟马替尼作为二三线药物治疗CML临床疗效确切,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仍需更多数据验证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马替尼 慢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鹏强 赵春燕 韩丽英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与恶性淋巴瘤分期及生存期关系。方法:对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采用不抗凝静脉血速率法。结果:局限期(Ⅰ+Ⅱ)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指血清乳酸脱氢酶大于或等于正常值高限的l.5倍)为3... 目的: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与恶性淋巴瘤分期及生存期关系。方法:对7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检测,采用不抗凝静脉血速率法。结果:局限期(Ⅰ+Ⅱ)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指血清乳酸脱氢酶大于或等于正常值高限的l.5倍)为32.81%(7/22);中晚期(Ⅲ+Ⅳ)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异常增高为64.0%(32/50),而以中晚期患者血清乳酸脱氢两异常增高为普遍(P<0.05)。组织学分型呈高度恶性患者LDH值明显高于中度及低度恶性患者(P<0.05),而中度与低度差异无显著(P>0.05)。经化疗显效后肿瘤负荷减小,缓解组血清LDH较无效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来预测淋巴瘤,LDH水平高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乳酸脱氢酶 预后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服毒自杀行为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鹏强 史小玲 +1 位作者 陈梅 韩丽英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30-63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服毒自杀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探讨服毒自杀行为可能的生物学标记,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抑郁症患者服毒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1例服毒自杀行为患者为研究组,6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检测服毒自杀抑郁症患者及健康人群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探讨服毒自杀行为可能的生物学标记,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抑郁症患者服毒自杀行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41例服毒自杀行为患者为研究组,6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全血标本,提取DNA,聚合酶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结果:服毒自杀组C等位基因频率(0.6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001);基因型分布也有差异,其中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服毒自杀组明显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P=0.003)。结论: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与抑郁症患者服毒自杀行为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毒自杀 血5-羟色胺2A受体 T102C多态性
下载PDF
血小板裂解液差异蛋白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5
作者 吴鹏强 汤计瑞 韩丽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6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裂解液差异蛋白的研究,了解其与ITP发病的关系,为ITP的诊断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实验方法。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64例IT... 目的通过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裂解液差异蛋白的研究,了解其与ITP发病的关系,为ITP的诊断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实验方法。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64例ITP患者及42例健康者血小板裂解液,获得血小板蛋白质谱图,筛选出差异蛋白,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ITP诊断模型。结果质荷比(m/z)为3 549.17、7 678.09的蛋白在ITP组中高表达,质荷比为5 328.29、7 894.32的蛋白低表达。诊断模型的灵敏度93.3%,特异度82.6%。结论基于血小板蛋白质谱建立的ANN模型可能对IT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蛋白质组学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
6
作者 吴鹏强 韩丽英 +2 位作者 李晓明 吴洪燕 张小蓉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 高球蛋白血症
下载PDF
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成功救治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洁 何跃 +3 位作者 赵蕾 吴鹏强 李发菊 何成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534-3535,3537,共3页
目的提高对异丙嗪急性中毒的认识,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分析1例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成功救治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大剂量异丙嗪中毒后出现意识障碍、椎体外系症状、肝功能损害、血糖... 目的提高对异丙嗪急性中毒的认识,了解其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分析1例大剂量异丙嗪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成功救治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大剂量异丙嗪中毒后出现意识障碍、椎体外系症状、肝功能损害、血糖升高、心动过速、心肌酶升高等表现,予以洗胃、利尿、导泻、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和早期多次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后患者痊愈。结论异丙嗪中毒临床表现特殊,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解毒剂,常规救治措施联合早期多次血液净化治疗可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嗪 中毒 急救
下载PDF
一组血液病患者血清GM-CSF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英 周玉萍 吴鹏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7-198,共2页
为了探讨血液病患者体内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自分泌水平的变化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3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4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5 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 0例... 为了探讨血液病患者体内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自分泌水平的变化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3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4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5 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 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GM CSF水平。结果发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GM CSF水平显著增高 ,急性和慢性的白血病患者的血清GM CSF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急、慢性白血病和慢性再障患者体内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清 白血病 慢性再生障碍贫血 粒-巨系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下载PDF
丹参配合化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韩丽英 吴鹏强 +1 位作者 唐君玲 徐丛生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变、观察丹参配合化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快测仪检测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其中30例单用常规化疗,另30例在化疗同时合用丹参,治疗后6月两组...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变、观察丹参配合化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快测仪检测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其中30例单用常规化疗,另30例在化疗同时合用丹参,治疗后6月两组患者均复查血液流变性、血常规及骨髓。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丹参及常规化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同时配合丹参治疗能降低高黏滞血症,改善微循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丹参 血液流变性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丽英 黄纯兰 +1 位作者 吴鹏强 徐丛生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330-331,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浆置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 用全自动血液粘度快测仪检测全血粘度 (2 0 0s-1、30s-1、3s-1)、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用...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血浆置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 用全自动血液粘度快测仪检测全血粘度 (2 0 0s-1、30s-1、3s-1)、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用常规方法检测血沉、球蛋白 ,对 7例球蛋白 >35g/L患者行血浆置换。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血沉、球蛋白显著增高 ,血浆置换能降低球蛋白、血粘度。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高球蛋白血症是导致高粘滞血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流变学 血浆置换 高粘滞血症 检测
下载PDF
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丽英 吴鹏强 +1 位作者 张晓蓉 吴红燕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LAL)的疗效。方法:对40例HLAL患者行白细胞分离术1-2次后,立即诱导缓解化疗,选40例同期HLAL患者行单纯化疗作对照,比较两者疗效。结果:白细胞分离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较术前... 目的:观察白细胞分离术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LAL)的疗效。方法:对40例HLAL患者行白细胞分离术1-2次后,立即诱导缓解化疗,选40例同期HLAL患者行单纯化疗作对照,比较两者疗效。结果:白细胞分离术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较术前明显下降,高粘滞血症症状及浸润体征明显改善,结合化疗完全缓解率30%,明显高于对照组(10%),早期死亡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40%)。结论:白细胞分离术能迅速降低白细胞数,减轻高粘滞血症,白细胞分离术结合化疗能提高缓解率,降低早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分离术 高血细胞急性白血病 化学疗法
下载PDF
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ABL激酶区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宏运 卞铁荣 +4 位作者 李晓明 吴鹏强 胡敏 李攀 陈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62-1964,共3页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了解初发患者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导致甲磺酸伊马替尼(IM)耐药率,为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初诊CML患者外周血或者骨髓,采用巢式PCR结合核苷酸序... 目的:探讨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了解初发患者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导致甲磺酸伊马替尼(IM)耐药率,为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初诊CML患者外周血或者骨髓,采用巢式PCR结合核苷酸序列测序的技术检测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结果:共检测了87例患者,其中3例患者分别存在M351T、Q252H、Y253H突变,1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随访证实该3例患者均对IM耐药;1例慢性期患者检测出ABL激酶474氨基酸位点之后存在35 bp插入突变,但临床随访证实其对IM敏感;2例急变期患者存在第八外显子缺失,并对IM耐药。结论 :初诊CML患者存在BCR-ABL激酶区基因IM耐药基因突变,尤其是处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早期检测BCR-ABL激酶区基因突变有利于患者早期选择合适的一线药物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激酶区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凯锋 吴鹏强 +1 位作者 景莉 韩丽英 《现代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AOPP患者293例,根据入院首次血清胆碱酯酶测得值,将纳入患者分为血清胆碱酯酶<1 000 U/L组和血清胆碱酯酶≥1 000U/L组。观察2组中毒程度发...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测定在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AOPP患者293例,根据入院首次血清胆碱酯酶测得值,将纳入患者分为血清胆碱酯酶<1 000 U/L组和血清胆碱酯酶≥1 000U/L组。观察2组中毒程度发生率、阿托品过量率、阿托品不足率、机械通气使用率和死亡率。结果:2组轻度中毒、重度中毒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呼吸机使用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时的阿托品化剂量和阿托品维持量各不相同。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对于判断AOPP患者的中毒程度、疗效、阿托品用量选择以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杀虫药 有机磷 中毒 救治
下载PDF
白细胞分离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丽英 徐丛生 +1 位作者 唐君玲 吴鹏强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分离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血液流变性 全血黏度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差异蛋白质组诊断模型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周攀 丁银环 +3 位作者 何鹏 吴鹏强 刘文军 王开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实验诊断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0例ITP、60例白血病、60例再生障碍贫血及60例健康成人血小板裂解液,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实验诊断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0例ITP、60例白血病、60例再生障碍贫血及60例健康成人血小板裂解液,各疾病组及正常组均随机分为训练集(120例)和验证集(120例),筛选出有明显表达差异的标志蛋白,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ITP诊断模型,并用SPSS 17.0进行盲法验证。结果表明,m/z为2234.30、3476.36、7526.29的蛋白在ITP患者高表达,m/z为4990.02、5152.39的蛋白低表达。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77.3%,盲法验证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7。结论:基于血小板蛋白质谱图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对ITP的临床诊断和分子病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SELDI-TOF-MS 血小板 蛋白质组学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逆半群基本矩形带的共轭壳
16
作者 吴鹏强 汪立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4-48,共5页
定义了逆半群的基本矩形带S的共轭壳ψ(S)、正规壳Φ(S)和ψ(S)的内部分Θ(S),得到ψ(S)、Φ(S)和Θ(S)也是逆半群的基本矩形带.
关键词 逆半群的基本矩形带 共轭壳 正规壳 内部分
下载PDF
留置胃管洗胃配合血液灌流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丽英 吴鹏强 赵柱莲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洗胃配合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洗胃机洗胃留置胃管洗胃并行血液灌流治疗30例为治疗组,常规洗胃机洗胃未血液灌流30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洗胃配合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洗胃机洗胃留置胃管洗胃并行血液灌流治疗30例为治疗组,常规洗胃机洗胃未血液灌流30例为对照组,通过观察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死亡率3.3%,比对照组(23.3%)明显降低(P<0.01)。结论:留置胃管洗胃配合血液灌流能减少有机磷吸收、有效清除体内有机磷,此种疗法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胃管 血液灌流 中毒 有机磷农药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18
作者 景莉 王秦 +2 位作者 袁凯锋 吴鹏强 李晓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48-51,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00例APL患者,按照不同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维A酸组和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 目的评价不同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00例APL患者,按照不同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维A酸组和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组。通过比较三组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以及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通过比较三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复发率,评价三种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结果维A酸组与ATO组患者CR均优于化疗组(P<0.05),患者获得CR所需时间均短于化疗组(P<0.05)。化疗组患者普遍出现口干头痛,部分患者存在骨髓抑制、皮疹等不良反应;维A酸组患者不良反应以高白细胞血症为主,同时出现维A酸综合征;ATO组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化疗组患者复发率高于维A酸组和ATO组(P<0.05),5年总生存率低于维A酸组和ATO组(P<0.05),维A酸组与ATO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A酸联合化疗药物或ATO均能够获得较好的远期及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A酸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血小板单采术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景莉 韩丽英 +3 位作者 李晓明 吴鹏强 张小蓉 吴红燕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 :观察血小板单采术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T)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全自动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血小板 ,术后观察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术后合用羟基脲、α -干扰素 ,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 :PT患者行血小板单采术 ,能迅速降低... 目的 :观察血小板单采术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PT)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全自动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血小板 ,术后观察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术后合用羟基脲、α -干扰素 ,观察血小板计数。结果 :PT患者行血小板单采术 ,能迅速降低血小板、改善血粘滞度 ,配合药物治疗能使患者缩短达到完全缓解时间。结论 :单采血小板术配合药物治疗PT ,能迅速降低血小板 ,改善高粘血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 血小板单采术 血细胞分离机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FMS样酪氨酸激酶-3抑制剂对FLT3-ITD突变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20
作者 包洋 李晓明 +3 位作者 陈燕 夏纪毅 贾之锓 吴鹏强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894-900,共7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联合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对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西达本胺(Chidamide)和奎扎替尼(Quizartinib,AC220)以不同浓度单药或联合作用...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联合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抑制剂对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系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西达本胺(Chidamide)和奎扎替尼(Quizartinib,AC220)以不同浓度单药或联合作用于MV4-11、MOLM-13细胞系48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Compusyn 1.0软件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协同效应;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增殖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53、Bcl-2、Bax、FLT3、磷酸化FLT3(p-FLT3)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随西达本胺及奎扎替尼单药或联合作用浓度升高,对MV4-11及MOLM-13细胞系的48h增殖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两药具有协同抑制效应(均CI值<1)。在奎扎替尼1.0 nmol/L+西达本胺1.0μmol/L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MV4-11细胞株为31.697%±5.648%,MOLM-13细胞株为18.500%±1.75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的比例MV4-11细胞株为78.493%±1.285%,MOLM-13细胞株为89.850%±1.072%,两药联合较奎扎替尼1.0 nmol/L或西达本胺1.0μmol/L单药使用可明显促进MV4-11及MOLM-13细胞系的凋亡和周期阻滞(P<0.05)。奎扎替尼1.0 nmol/L联合西达本胺1.0μmol/L治疗较单药能更明显上调P53、BAX促凋亡蛋白,下调p-FLT3、抗凋亡蛋白BCL-2及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下游因子p-AKT。结论 西达本胺与奎扎替尼联合应用可通过下调p-FLT3、p-AKT、Bcl-2蛋白表达,上调P53、Bax蛋白表达,促进FLT3-ITD突变白血病细胞系的凋亡及周期阻滞,抑制AML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FMS样酪氨酸激酶-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西达本胺 奎扎替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