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酰基肉碱代谢异常新生儿的基因型和生化表型分析
1
作者 吴鼎文 杨茹莱 +4 位作者 方可欣 刘晨 汤佳明 于美君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713,共7页
目的:探讨丁酰基肉碱(C4)代谢异常新生儿的基因型和生化表型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经串联质谱法筛查单纯C4增高的120例新生儿初筛和召回复查的C4、C4/C3检测数据,并换算为C4增高倍数。采用... 目的:探讨丁酰基肉碱(C4)代谢异常新生儿的基因型和生化表型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经串联质谱法筛查单纯C4增高的120例新生儿初筛和召回复查的C4、C4/C3检测数据,并换算为C4增高倍数。采用液相捕获技术靶向捕获酰基辅酶A脱氢酶8(ACAD8)和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ACADS)基因的外显子及邻近50 bp区域,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基因变异信息,参考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分类标准进行致病性评估。采用威尔科克森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新生儿C4增高倍数的差异。结果:共检出32种ACAD8基因变异型,其中7种变异型未见报道;检出41种ACADS基因变异型,其中17种变异型未见报道。ACAD8双等位基因变异39例,ACAD8单等位基因变异3例,ACADS双等位基因变异34例,ACADS单等位基因变异36例,ACAD8和ACADS双基因变异5例。ACAD8双等位基因变异组、ACADS双等位基因变异组C4增高倍数初筛值和召回值均高于ACADS单等位基因变异组(均P<0.01),且ACAD8双等位基因变异组C4增高倍数初筛值和召回值较ACADS双等位基因变异组更高(均P<0.01)。所有携带ACAD8或ACADS双等位基因变异新生儿的初筛C4增高倍数均大于1.5;而仅有25%(9/36)携带ACADS单等位基因变异的新生儿初筛C4增高倍数大于1.5。结论:ACAD8和(或)ACADS基因变异是浙江地区新生儿C4增高的主要遗传学原因,其变异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双等位基因变异者C4水平高于单等位基因变异者。常规串联质谱法新生儿筛查结果为单纯的C4增高时,其“筛查切值”可以适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串联质谱法 丁酰基肉碱 基因变异 酰基辅酶A脱氢酶8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下载PDF
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代谢异常新生儿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鼎文 芦斌 +5 位作者 杨建滨 杨茹莱 黄新文 童凡 郑静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C5-OH)代谢异常的遗传学原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在浙江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经串联质谱法筛查结果为C5-OH增高的52例新生儿的资料,包括新生儿筛查与复查随访的C5-OH、C5-OH/C3、C5-OH... 目的:探讨新生儿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C5-OH)代谢异常的遗传学原因。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在浙江省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经串联质谱法筛查结果为C5-OH增高的52例新生儿的资料,包括新生儿筛查与复查随访的C5-OH、C5-OH/C3、C5-OH/C8检测数据,并换算成C5-OH增高倍数。采用液相捕获技术靶向捕获MCCC1、MCCC2等79个遗传代谢病相关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基因的突变信息,参考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分类标准进行分级。依据基因检测情况,将C5-OH增高新生儿分为未检出突变组、MCCC1母源突变组、MCCC1父源突变组、MCCC2突变组,采用威尔科克森秩和检验分析不同组间C5-OH增高倍数的差异。结果:37例检出MCCC1突变,涉及21种突变型,其中14种为新发现的突变型;4例检出MCCC2突变,涉及6种突变型,其中5种为新发现的突变型。MCCC1母源突变组、MCCC2突变组的C5-OH增高倍数均高于未检出突变组(均P<0.05),MCCC1父源突变组的C5-OH增高倍数与未检出突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CC1、MCCC2基因突变是导致新生儿血C5-OH增高的主要遗传学原因,其中母源性单杂合突变可导致中重度C5-OH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缺陷 先天性/血液 有机酸类/血液 酰基辅酶A/缺乏 基因/遗传学 质谱分析法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46,XY性发育异常与单基因变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鼎文 吴德华 +6 位作者 郑静 田红娟 张婷 陶畅 沈亚平 陈光杰 唐达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的不同表型与单基因变异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37例临床诊断为46,XYDSD的病例,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液相捕获技术... 目的探讨46,XY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的不同表型与单基因变异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137例临床诊断为46,XYDSD的病例,并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液相捕获技术靶向捕获2742个疾病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基因编码区和临近10bp区域的变异,参考ACMG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将测试病例按临床表型分为“隐睾或小睾丸、尿道下裂、小阴茎或隐匿性阴茎、多种DSD表型、性别模糊、综合征型DSD”六组。计算不同表型与基因变异对46,XYDSD的阳性检出率、辅助诊断率。结果137例中有62例检出具备临床参考价值的变异,涉及SRD5A2、AR、NR5A1、AMH、FGFR1、PROKR2、DMRT1、MAmLD1、WT1、ZEB2、AKR1C2、CHD7、CYP17A1、DMRT2、FGD1、FRAS1、GATA4、MAP3K1、POR、SAMD9、TACR3、VANGL1、WNT5A共23个基因,综合阳性检出率为45.26%。62例中36例检出能解释临床表型的基因变异,涉及SRD5A2、AR、NR5A1、AMH、FGFR1、PROKR2、DMRT1、MAmLD1、WT1、ZEB2共10个基因,辅助诊断率为26.28%。隐睾或小睾丸、尿道下裂、小阴茎或隐匿性阴茎、多种DSD表型、性别模糊、综合征型DSD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26.32%、38.71%、57.14%、86.36%、66.67%,其辅助诊断率分别为0.00%、15.79%、16.13%、28.57%、63.64%、50.00%。结论单基因变异是46,XYDSD的重要遗传学病因之一,基因变异的阳性检出率和辅助诊断率均与临床表型的多样性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靶向捕获疾病基因联合高通量测序可作为“性别模糊、综合征型DSD、多种DSD表型”46,XYDSD遗传学测试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发育不全 46 XY/胚胎 基因/遗传学
下载PDF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4
作者 郭焦锋 刘金科 +1 位作者 孟凡达 吴鼎文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2期36-41,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绿色发展不断向纵深挺进,正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是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绿色发展不断向纵深挺进,正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是新时代我国能源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也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 低碳高效 能源清洁 低碳转型 根本遵循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TGF-β1刺激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内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浩 刘伏友 +4 位作者 刘映红 龙志高 吴鼎文 敖翔 陈仙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 :探讨人腹膜间皮细胞内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TGF β1致腹膜纤维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大网膜进行人腹膜间皮细胞原代培养 ,经鉴定 95 %以上为人腹膜间皮细胞。用 5ng/mlTGF β1刺激第三代培养细胞 ,采用免疫组织... 目的 :探讨人腹膜间皮细胞内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TGF β1致腹膜纤维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大网膜进行人腹膜间皮细胞原代培养 ,经鉴定 95 %以上为人腹膜间皮细胞。用 5ng/mlTGF β1刺激第三代培养细胞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blotting ,ELISA以及RT PCR等方法 ,分别观察人腹膜间皮细胞内磷酸化Smad2 / 3(p Smad2 / 3)的蛋白表达以及在细胞内的迁移 ;细胞内Smad7的蛋白和mRNA表达 ;细胞外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蛋白、细胞内FN的mRNA以及细胞内I型胶原 (COL1 )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人腹膜间皮细胞内 p Smad2 / 3的蛋白表达在TGF β1刺激后 1 5min即开始显著增加 ,此时p Smad2 / 3的阳性细胞率为 2 9% ,细胞着色主要分散在细胞质中 ,30min阳性细胞率 81 %至 1h阳性细胞率 84 %增加最明显 ,细胞着色加深且集中在细胞核及周边 ,2h蛋白表达明显回落 ,此时阳性细胞率为 37% ,细胞着色转淡并又分散至细胞质中 ;细胞内Smad7的蛋白表达在TGF β1刺激后 2 4h明显增加 ,4 8h时达高峰 ,mRNA表达呈时间依从性增强 ;细胞外FN的蛋白、细胞内FN的mRNA以及细胞内COL1的蛋白和mRNA表达从TGF β1刺激后 2 4h起均明显增加 ,且均显示一定的时间依从性。结论 :人腹膜间皮细胞内Smad信号转导通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腹膜纤维化 间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SMAD7蛋白 信号转导 细胞外基质 腹膜透析
下载PDF
新生儿酪氨酸血症筛查及基因谱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童凡 杨茹莱 +9 位作者 刘畅 吴鼎文 张婷 黄新文 洪芳 钱古柃 黄晓磊 周雪莲 舒强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共2 188 784名... 目的:探讨酪氨酸血症(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流行、分布、基因谱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8年11月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增高为关键指标,经串联质谱筛查检出并结合基因检测诊断为HT的新生儿的资料。结果:共2 188 784名新生儿接受筛查,酪氨酸、琥珀酰丙酮正常范围(0.5%~95.5%)分别为34.5~280.0μmol/L、0.16~2.58μmol/L。诊断HT 3例,患病率为1∶729 595。其中HTⅠ型(FAH基因c.455G>A纯合变异)、Ⅱ型(TAT基因c.890G>T及c.408+1G>A复合杂合变异)、Ⅲ型(HPD基因c.257T>C纯合变异)各1例,后两者为新发突变。HT筛查阳性预测值为3.4%。Ⅰ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66.9μmol/L,琥珀酰丙酮3.87μmol/L,伴胆汁淤积,肝酶、乳酸轻度增高,虽经特殊奶粉(去除酪氨酸、苯丙氨酸)治疗,2月龄时仍死于家中;Ⅱ型患儿初筛酪氨酸625.6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经特殊奶粉治疗,酪氨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随访至7个月,体格、行为发育正常,未见眼、皮肤病变;Ⅲ型患儿初筛酪氨酸1035.3μmol/L,琥珀酰丙酮正常,不规则应用特殊奶粉治疗,随访至29个月,酪氨酸在532.1~1060.3μmol/L波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结论:HT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罕见,三型在人群中均有分布,基因谱分散。Ⅰ型患儿建议早期联合尼替西农治疗,否则预后可能不良;Ⅱ型患儿如早期采取特殊饮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Ⅲ型患儿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血症 患病率 基因型 表型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预后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Survivin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婷 刘凤英 +3 位作者 徐晓明 吴鼎文 刘毅智 吴宜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09,i002,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2 3例、CINⅡ~Ⅲ级2 2例及宫颈癌31例,另取10例正常宫颈作对照。采用... 目的:研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及高危型HPV的感染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2 3例、CINⅡ~Ⅲ级2 2例及宫颈癌31例,另取10例正常宫颈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 vivin的表达;以touch downPCR技术检测高危型HPV(HPV16 ,18,31,33,5 8等)的感染率。结果:①从正常宫颈→CIN→宫颈癌,Survivin及高危型HPV表达均逐渐增强(P <0 .0 5 )。②低分化宫颈癌Survivin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宫颈癌(P <0 .0 5 ) ,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 >0 .0 5 )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型均无关(P>0 .0 5 )。③Survivin与高危型HPV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 .0 5 )。结论:Survivin表达及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理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方可欣 尚世强 +4 位作者 杨建滨 张婷 胡真真 汤薇薇 吴鼎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干滤纸血片(dried blood spots)制备环境中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的理化因素。方法研究组1:收集正常标本60例、阳性标本120例,于对照条件及10种特定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研究组2:另收集正常标本30例、阳性标本80例,... 目的观察新生儿疾病筛查干滤纸血片(dried blood spots)制备环境中显著影响实验结果的理化因素。方法研究组1:收集正常标本60例、阳性标本120例,于对照条件及10种特定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研究组2:另收集正常标本30例、阳性标本80例,于对照条件及7种甲醛浓度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用荧光法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标本中苯丙氨酸(Ph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促甲状腺激素(TSH)、17α-羟孕酮(17α-OHP)水平。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种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Phe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敏感阈为4.62~6.95 ppm/18 h;37℃烘箱、潮湿、紫外线照射、新装修环境、乙醇、冰醋酸、甲醛等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G6PD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0.30~0.38 ppm/4 h及0.21~0.24 ppm/18 h;潮湿、紫外线照射、甲醛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TSH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0.32~0.52 ppm/4 h及0.38~0.45 ppm/18 h;潮湿、紫外线照射、甲醛环境下制备的干滤纸血片17α-OHP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甲醛敏感阈为4.37~4.62 ppm/4 h及0.38~0.45 ppm/18 h。冷风快速吹干与2~8℃冷库环境下制备干滤纸血片4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理化因素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密切相关,甲醛、乙醇、冰醋酸、紫外线照射、高温、潮湿及装修污染等是干滤纸血片制备环境的必要管控因素;冷风快速吹干与2~8℃冷库过夜可作为新生儿筛查干滤纸血片制备的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干滤纸血片 环境 因素 甲醛
下载PDF
肯尼迪病一家系临床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志远 宋水江 +2 位作者 刘建仁 张宝荣 吴鼎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报道一经基因诊断的肯尼迪病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肯尼迪病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用基因分析的方法,明确家系先证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序列的重复数。结果:该家系有4例患者,临床特征为男性成年期... 目的:报道一经基因诊断的肯尼迪病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肯尼迪病患者家系的临床资料,用基因分析的方法,明确家系先证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1号外显子CAG序列的重复数。结果:该家系有4例患者,临床特征为男性成年期发病,进行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可伴乳房女性化、性功能减退,先证者经AR基因检测CAG重复数为51次,肌电图显示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血清甘油三酯增高。结论:雄激素受体基因检测是诊断该病最可靠的方法,对怀疑为肯尼迪病的患者均应进行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病理生理学 受体 雄激素 肌萎缩 肌萎缩 脊髓性 延髓 外显子 基因
下载PDF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6例临床及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钱古柃 洪芳 +4 位作者 童凡 吴鼎文 徐艳华 黄新文 杨茹莱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转归以及临床类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通过新生儿筛查与临床确诊的VLCADD患儿共1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 目的:探讨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转归以及临床类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通过新生儿筛查与临床确诊的VLCADD患儿共16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型。结果:16例患儿中男5例,女11例,年龄7个月~10岁。临床类型:心肌型3例(18.75%),肝型5例(31.25%),肌型7例(43.75%),1例失访。心肌型患儿3例均死亡,肝型患儿2例死亡,肌型目前无死亡病例。16例患儿共检出28种不同的基因型,12种为未报道新的突变。28种基因型中点突变24种,小片段缺失3种,单碱基插入1种。结论:VLCADD重型患儿起病早而危重,即使新生儿筛查早期诊断也难以扭转结局。基因型中至少带1个无效等位基因或引起框移的的突变提示临床类型可能偏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筛查 临床分型 基因型
下载PDF
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相关因素在性别分配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德华 田红娟 +6 位作者 唐达星 傅君芬 董关萍 吴鼎文 袁金娜 杨荣旺 孙莉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87-394,共8页
目的分析与青春期后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结局及外生殖器发育相关因素在性别分配中的作用,探讨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的最佳性别分配方案。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 目的分析与青春期后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结局及外生殖器发育相关因素在性别分配中的作用,探讨AR基因突变雄激素不敏感综合症的最佳性别分配方案。方法以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1例出现AR基因突变的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3个月至13岁5个月,中位数为49.7个月。初诊性别女14例,男7例。外生殖器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雄性化不全,其中8例表型为完全女性化、10例为外生殖器模糊、3例为小阴茎。在分子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将外生殖器雄性化评分(external masculinisation score,EMS)、性心理评估结果、外生殖器对雄激素刺激反应情况作为青春期后临床结局和外生殖器发育程度的预测因素,结合社会文化因素、性腺发育特点、患儿及其父母主观层面认知等因素,由本院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作出性别分配。结果8例(38.1%)诊断为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CAIS)患儿的Prader评分均为0分,EMS评分为1~2分,性心理量表评估结果均表现为女性优势,雄激素治疗外生殖器无明显反应,性别分配均为女性。10例(42.9%)Prader评分为1~3分的部分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PAIS)患儿EMS评分为2~9分,性心理量表评估结果除1例表现为女性优势外,其余均表现为男性优势,雄激素治疗后阴茎增长明显,性别分配均为男性。3例(14%)小阴茎患儿性心理量表评估结果均表现为男性优势,雄激素治疗后阴茎明显增长,性别分配均为男性。男性性别分配者的Prader评分和EMS评分高于女性性别分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治疗有效性、性心理评估结果与性别分配结果间均具有良好的关联性(P<0.05)。结论分析AR基因突变情况、EMS评分、性心理评估结果和外生殖器雄激素治疗反应结局等因素对AIS患儿未来性别认同、外生殖器发育程度等青春期后临床结局进行预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患儿及其父母主观层面认知情况下,由MDT进行性别分配是目前较为适宜的AIS性别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诊断 雄激素迟钝综合征/治疗 预测/方法 预后
下载PDF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第7型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鑫浈 张宝荣 +2 位作者 吴鼎文 田均 张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8-692,共5页
对一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家系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对该家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并对患者行视力、眼底血管造影、眼底拍照、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以及头颅MRI等辅助检查;采用聚合酶... 对一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家系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对该家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并对患者行视力、眼底血管造影、眼底拍照、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以及头颅MRI等辅助检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扩增SCA1、SCA2、SCA3、SCA6、SCA7、SCA17及DRPLA基因的CAG重复序列,用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直接测序进行突变分析。结果2名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视力下降、眼底视网膜色素变性、小脑和脑干萎缩;并存在SCA7基因的突变,而未发现SCA1、SCA2、SCA3、SCA6、SCA17及DRPLA基因突变。说明该家系为SCA7突变家系,SCA7基因中CAG三核苷酸重复拷贝数的异常扩增是其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第7型 视网膜变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相关症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爱玲 苏林雁 +3 位作者 夏昆 高雪屏 朱焱 吴鼎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 抽取1 39例ADHD患儿及1 1 5名正常对照,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目的 探讨5- 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 抽取1 39例ADHD患儿及1 1 5名正常对照,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调查表(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ADHD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患者组5- HTT启动子区多态性( 5- HTTLPR)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但发现S/S基因型个体社会退缩、躯体主诉两行为分量表评分高,S/S基因型个体与S/L +L/L基因型个体间社会退缩、躯体主诉两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结论 本研究结果不支持5- HTTL- PR与ADHD存在关联,但ADHD的某些内化性症状与5 -HTTLPR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5-羟色胺转运体 基因 多态性 中国汉族
下载PDF
滤纸干血片打孔部位对新生儿筛查实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可欣 吴鼎文 +1 位作者 胡真真 汤薇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6期1068-1069,共2页
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干血片打孔部位对切值附近实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分别收集促甲状腺激素(TSH)、17α-羟孕酮(17α-OHP)、苯丙氨酸(Phe)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浓度在切值附近的假阳性血片各32例,分别行中央、中央至边缘1/2处... 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干血片打孔部位对切值附近实验检测结果的影响。分别收集促甲状腺激素(TSH)、17α-羟孕酮(17α-OHP)、苯丙氨酸(Phe)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浓度在切值附近的假阳性血片各32例,分别行中央、中央至边缘1/2处及边缘打孔。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荧光法检测血斑中TSH、17α-OHP、Phe和G6PD含量。结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血斑中央、中央至边缘1/2处TSH和17α-OHP浓度显著低于边缘(P<0.05);Phe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血斑中央、中央至边缘1/2处G6PD活性显著高于边缘(P<0.05)。滤纸干血片同一血斑不同打孔部位会对被检项目浓度在切值附近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应规范日常打孔操作以提高新生儿筛查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纸干血片 打孔部位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介导的Smad信号通路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外基质的调控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伏友 张浩 +5 位作者 彭佑铭 刘映红 龙志高 吴鼎文 敖翔 陈仙花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1期609-614,共6页
目的 探讨TGF - β1介导的Smad信号通路对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s)细胞外基质 (ECM)的调控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第三代HPMCs分成对照组与 5ng/mlTGF - β1刺激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细胞内磷酸化Smad2 / 3(p -S... 目的 探讨TGF - β1介导的Smad信号通路对人腹膜间皮细胞 (HPMCs)细胞外基质 (ECM)的调控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第三代HPMCs分成对照组与 5ng/mlTGF - β1刺激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细胞内磷酸化Smad2 / 3(p -Smad2 / 3)的表达以及在细胞内的迁移 ,Western印迹、ELISA和RT -PCR法观察Smad7、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纤维连接蛋白 (FN)和I型胶原 (COL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①对照组细胞内几乎不表达p -Smad2 / 3,在刺激后 15min蛋白表达增加 ,主要分散在细胞质中 ,1h达高峰 ,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及周边 ,2h明显回落 ,又分散至细胞质中 ;②刺激组细胞内Smad7、CTGF、α -SMA和COL1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均增加 ,其中Smad7、CTGF和α -SMA在 4 8h最明显 ,COL1呈时间依从性 ;刺激组上清液PAI - 1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均增加 ,其中 2 4h最高 ,FN呈时间依从性 ;刺激组Smad7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呈时间依从性增加 ,CTGF、α -SMA、PAI- 1、FN和COL1均增加 ,其中CTGF和α-SMA在 4 8h最高 ,PAI- 1在 2 4h最高 ,FN和COL1呈时间依从性。结论 TGF - β1能特异性激活HPMCs内Smad信号通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岛 间皮细胞 SMAD 细胞外基质 纤维化
下载PDF
重症cblB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凡 杨茹莱 +3 位作者 吴鼎文 胡真真 张婷 赵正言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cblB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表型、基因型特点、治疗及预后,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cblB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治疗转归、并发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新生儿筛查发现C3、C3/C2及C3/C0... 目的探讨cblB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表型、基因型特点、治疗及预后,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cblB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及生化特征、治疗转归、并发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新生儿筛查发现C3、C3/C2及C3/C0比值增高,尿甲基丙二酸(MMA)增高。新生儿期表现体重不增、反应差。维生素B_(12)负荷试验无反应。经特殊奶粉喂养、左卡尼汀口服及限制蛋白摄入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表现呕吐、体重不增,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降低,高乳酸、高血氨伴心肌损害,2月龄死亡。基因证实为MMAB基因c.568C>T及c.563-577dup复合杂合突变。在中文及PubMed数据库检索到cbl B患儿共53例,临床症状从无症状到严重代谢失衡表现,非特异性,同一家族相同基因型有不同临床表型。MMAB以错义突变为主,在6例亚裔中,2例为c.568C>T。结论 cblB型甲基丙二酸血症临床异质性明显,早发型、重症型多见;生化指标表现为典型单纯型MMA;长期治疗以特殊奶粉、左卡尼汀、限制蛋白为主,避免急性发作。基因检测需包括所有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B基因 表型 基因型 治疗
下载PDF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缪海霞 张玉 +6 位作者 方可欣 施叶珍 张婷 陈荣庆 吴鼎文 杨茹莱 黄新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493,共7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SP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性能。方法:应用GSP分析仪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和G6PD试剂盒(荧光分析法)的低、高质控品,计算准确度和精密度。采... 目的:分析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GSP分析仪)检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性能。方法:应用GSP分析仪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质控品和G6PD试剂盒(荧光分析法)的低、高质控品,计算准确度和精密度。采用GSP分析仪和半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1420分析仪)同步检测2622例新生儿筛查标本和41例确诊患儿的标本,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GSP分析仪和1420分析仪检测漂浮和未漂浮标本各78例,比较检测结果差异;采用1420分析仪和GSP分析仪分别检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1100384名新生儿筛查标本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855856名新生儿筛查标本,比较两种仪器的筛查效能。对目前使用的切值(26 U/dL)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并通过百分位数法,以第99.1百分位建立GSP分析仪筛查G6PD缺乏症的新切值。结果:GSP分析仪检测5个不同浓度室间质控品的检测值与靶值的相对偏倚为0.71%~4.23%,检测G6PD测定试剂盒质控品的批内精密度为4.34%~4.91%,批间精密度为0.85%~2.12%,总变异系数为5.44%~5.72%,均符合实验要求。GSP分析仪和1420分析仪检测的G6PD活性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40,P<0.01),均能筛查出41例确诊患儿,筛查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45)。1420分析仪检测漂浮干血斑中的G6PD活性明显低于未漂浮干血斑中的G6PD活性(P<0.05),而GSP分析仪检测漂浮和未漂浮干血斑中的G6P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P分析仪和1420分析仪筛查G6PD缺乏症的敏感度均为100.00%,且特异度均在99.80%以上。与1420分析仪比较,GSP分析仪筛查G6PD缺乏症的阳性预测值、初筛阳性率和诊断率均上升,假阳性率下降(均P<0.01)。根据人群第99.1百分位建立新切值,男性为26.1 U/dL,女性为29.1 U/dL。结论:GSP分析仪检测性能良好,筛查效率高,更有利于疾病的检出,可用于临床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大规模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荧光免疫分析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切值
下载PDF
浙江省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现状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缪海霞 张婷 +6 位作者 方可欣 徐晓姹 吴鼎文 李庆波 施叶珍 许可 杨茹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G6PD缺乏症患病率及cut-off值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浙江省10个地市共计约144万例新生儿G6PD筛查数据。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滤纸血片中G6PD活性,初筛阳性...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G6PD缺乏症患病率及cut-off值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浙江省10个地市共计约144万例新生儿G6PD筛查数据。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滤纸血片中G6PD活性,初筛阳性者召回并用G6PD/6PGD直接比值法确证。用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采血时年龄和采血季节等因素下,G6PD活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浙江省G6PD缺乏症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丽水市患病率最高(0.38%),舟山市患病率最低(0.11%),在浙江省内基本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当G6PD活性cut-off值在2.60~2.80 U/g Hb范围时,男、女性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的敏感性均为100%,且约登指数也最高(约为0.99)。结论G6PD活性与人群和时间等因素有关,G6PD缺乏症患病率受性别、地区影响较大,建议浙江省G6PD筛查cut-off值定为男性2.60 U/g Hb,女性2.80 U/g 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患病率 CUT-OFF值
下载PDF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颖姿 吴鼎文 +1 位作者 陶然 尚世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蛋白水平与儿童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3~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HCMV感染的患儿作为HCMV感染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蛋白水平与儿童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3~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HCMV感染的患儿作为HCMV感染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行MBL基因检测和分型,并对HCMV感染组进行随访,分别测定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蛋白水平。分别比较两组基因变异频率和血浆MBL蛋白水平。结果HCMV感染组纳入104例,对照组纳入105例;HCMV感染组有50例患儿进行随访,HCMV感染组MBL基因启动子区-550位点的L型变异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7%vs34.3%,P=0.001),野生单体基因型HYPA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7.6%vs62.8%,P=0.002),完整基因型中高水平表达基因型(YA/YA)的频率低于对照组(41.3%vs60.0%,P=0.007),而低水平表达基因型(YA/XA,YA/YB,XA/XA)的频率高于对照组(52.9%vs29.5%,P=0.001)。HCMV感染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MBL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9和0.000)。HCMV感染组急性期血浆MBL蛋白水平高于恢复期(P=0.000)。结论MBL基因多态性导致的血浆MBL蛋白水平低下与儿童HCMV感染相关,提示MBL可能对儿童HCMV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基因多态性 儿童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SPRED1基因突变致Legius综合征1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韵清 丘贵英 +1 位作者 刘吉鹏 吴鼎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325,共3页
1病例资料女,2岁。因“躯干、四肢多发褐色斑片2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我院)皮肤科门诊。患儿出生时躯干、四肢即有多发褐色斑片,随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面积增大,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患儿足月自然分娩,无出生窒息... 1病例资料女,2岁。因“躯干、四肢多发褐色斑片2年”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我院)皮肤科门诊。患儿出生时躯干、四肢即有多发褐色斑片,随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面积增大,无疼痛、瘙痒等不适。患儿足月自然分娩,无出生窒息抢救史,既往体检未见异常,智力、运动发育正常,无惊厥抽搐史,无过敏史,无重大疾病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否认遗传代谢性疾病史。患儿父亲躯干、四肢见散在褐色斑片,性质与患儿一致,余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色斑 附属儿童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窒息抢救 病例报告 近亲婚配 病例资料 遗传代谢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