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器件
1
作者 吕婷婷 刘东明 +1 位作者 付天舒 史金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为了研究太赫兹超构材料的可调谐非对称传输特性,本文基于相变原理提出一种类S型的双层结构,采用有限积分算法求解其偏振传输特性。利用温度调控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了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效应。在宽角度入射范围内,45... 为了研究太赫兹超构材料的可调谐非对称传输特性,本文基于相变原理提出一种类S型的双层结构,采用有限积分算法求解其偏振传输特性。利用温度调控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实现了频率可调谐的双偏振非对称传输效应。在宽角度入射范围内,45°线偏振光的非对称传输特性保持着较高的工作效率,倾斜入射角为60°时,效率优于0.4,且绝缘态和金属态下的谐振频率几乎保持不变,谐振频率的可调谐度为16.3%。本文所提出的频率可调谐双偏振非对称传输器件在偏振调控、太赫兹通信和太赫兹芯片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材料 非对称传输 相变原理 二氧化钒 偏振调控 宽角度 频率可调谐 太赫兹
下载PDF
基于ISBAR模型的普外科结构化病情交班改良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2
作者 吕婷婷 吴觅之 +1 位作者 余红梅 潘红英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6期565-566,569,共3页
护理交接班是指将患者详细信息由一位护士转交给另一位护士的过程,是确保护理延续性和护理安全的基础环节[1,2]。研究表明60%的医院意外事件和近似错误源于医护人员之间信息错误传达,其中交接班信息遗漏和差错最为关键[3,4]。外科患者... 护理交接班是指将患者详细信息由一位护士转交给另一位护士的过程,是确保护理延续性和护理安全的基础环节[1,2]。研究表明60%的医院意外事件和近似错误源于医护人员之间信息错误传达,其中交接班信息遗漏和差错最为关键[3,4]。外科患者病种多样、治疗护理繁杂,在交接班过程中信息量大,易造成信息遗漏、信息内容错误等问题[5]。因此,为提高普外科护士交班质量,本次研究基于ISBAR模型构建普外科结构化病情交班改良模式,在临床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护理安全 交接班 信息内容 改良模式 结构化 意外事件 患者病种
下载PDF
海洋跨介质通信自组网络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王霁远 吕婷婷 +2 位作者 崔家琦 要雨函 张岩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1期98-108,共11页
世界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搜索救援、协同巡查等领域的活动日益增频繁,加剧了对海洋跨介质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海上浮标的海洋分布式跨介质通信网络,融合水声、无线电、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于一体,通过无线电自组... 世界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监测、搜索救援、协同巡查等领域的活动日益增频繁,加剧了对海洋跨介质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海上浮标的海洋分布式跨介质通信网络,融合水声、无线电、卫星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于一体,通过无线电自组网实现局部立体海域的通信覆盖,为水下用户提供互联互通以及与陆网联通的通用接口。重点研究了跨介质通信网络体系,设计了面向海洋复杂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及路由算法,并搭建原型网络,开展网络覆盖范围、吞吐率等关键指标的海试验证。经测试,该网络能够实现局部立体海域的准实时通信,由3节点组成的跨介质通信网络能够提供3kbps半径6.6km的吞吐量及海面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通信 Mesh自组网络 准实时 通信协议 路由算法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流程及物理康复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及实践
4
作者 郑峥 李占军 +3 位作者 张桂萍 吕婷婷 徐涛 许泓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01-709,共9页
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磁刺激、射频、激光等物理康复技术现已证实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且在相关类型FPFD诊治指南中获得一定推荐或不同强度证据支持。物理康复技术相关参数在同一种FPFD的... 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磁刺激、射频、激光等物理康复技术现已证实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且在相关类型FPFD诊治指南中获得一定推荐或不同强度证据支持。物理康复技术相关参数在同一种FPFD的治疗中虽不具有一致性,但均在一定参数范围内。本综述旨在探究物理康复技术的相关循证依据,对重点类型FPFD推荐相应物理参数的物理治疗,从而对不同类型物理治疗技术在FPFD的治疗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物理康复技术 临床应用 物理参数
下载PDF
赣南加里东期重稀土矿赋矿母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张德富 王先广 +4 位作者 何涛 曹明轩 吕婷婷 龚良信 徐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9-976,共18页
前人对燕山期重稀土赋矿母岩研究较多,加里东期赋矿母岩报道较少。本文对加里东期赣南孙屋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并对其稀土含矿性进行探讨。孙屋岩体SiO_(2)含量为69.7... 前人对燕山期重稀土赋矿母岩研究较多,加里东期赋矿母岩报道较少。本文对加里东期赣南孙屋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并对其稀土含矿性进行探讨。孙屋岩体SiO_(2)含量为69.70%~73.00%,K2O/Na2O值为1.38~2.20,A/CNK值1.20~1.67,属于高硅高钾钙碱性-钾玄S型花岗岩。轻稀土相对富集((La/Yb)N=6.78~10.38),中等负铕异常(δEu=0.43~0.63)。两件花岗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1±3.8)Ma和(461±5.6)Ma,属中奥陶世。锆石Hf同位素地壳模式年龄(TDMC)为1918~1496 Ma,全岩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79~1.76 Ga,显示岩浆源区主要为中元古代下地壳麻粒岩相源岩,岩体为华南加里东早期陆内造山环境花岗岩。孙屋岩体(含)稀土矿物经过风化可形成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床,加里东期花岗岩在今后的重稀土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加里东期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U-Pb定年 LU-HF同位素 SR-ND同位素 孙屋岩体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下载PDF
追施氮肥量对菘蓝根的外形品质、干物质积累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肖云华 吕婷婷 +4 位作者 唐晓清 王康才 瞿光航 朱毅斌 李月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7-444,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5个处理,氮肥用量分别为225、450、675、900、1125 kg/hm2,每一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研究不同追施氮肥量对菘蓝的光合参数、根的外形品质、干物质积累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施用量对菘蓝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5个处理,氮肥用量分别为225、450、675、900、1125 kg/hm2,每一个处理3个重复小区,研究不同追施氮肥量对菘蓝的光合参数、根的外形品质、干物质积累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氮肥施用量对菘蓝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生理影响,优选菘蓝最佳追施氮肥量。结果表明,追施氮肥有利于提高菘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可以显著增加菘蓝根主根直径和根长,有明显的壮根效应;而菘蓝总鲜重随着施氮量提高而增加,但超过900 kg/hm2后就不再增加;在450 kg/hm2下菘蓝根侧根数最少,低氮(225 kg/hm2)和高氮(900、1125 kg/hm2)水平下菘蓝根侧根数增加过多,影响了菘蓝根药材外形品质;随着施氮量增加,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先增加后下降,而根冠比不断下降,氮肥量为675 kg/hm2时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最大,氮肥量为900 kg/hm2的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最大,追施氮肥对地上部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地下部。施氮量增加,多糖含量先增加后下降,施氮量为675 kg/hm2时菘蓝根中多糖含量最高为158.383 mg/g,而(R,S)-告依春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氮肥量为900 kg/hm2时含量最高达到0.5655 mg/g。为保证菘蓝根产量和药用品质适宜的追施氮肥量是675 9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根 氮肥 干物质积累 光合参数 多糖 (R S)-告依春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的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健 方伟林 +7 位作者 宋奇翔 宋鑫 吕婷婷 黄金 吉翔 蔡志康 王忠 吕坚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19-72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TURBT)治疗腺性膀胱炎(CG)的疗效,探究可能影响该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243例CG患者的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TURBT)治疗腺性膀胱炎(CG)的疗效,探究可能影响该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243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总体反应评估(GRA)来评定术后疗效,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初诊主诉以及术后复发情况与GR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43例患者中,3.70%(9/243)的患者伴有异型增生,2.47%(6/243)的患者伴有布氏巢旺炽性增生,2.06%(5/243)的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患者术后随访(47.10±28.53)个月,术后平均GRA评分为(2.02±0.72)分。10.29%(25/243)的患者因病情复发而进行再次手术,术后肾积水和排尿困难的改善情况分别为70.59%(12/17)和50.00%(15/30),1例(0.41%)患者术后确诊盆腔脂肪增多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GRA评分与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酗酒以及术后复发行二次手术等观察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URBT是治疗CG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肾积水、排尿困难症状,约10%的患者因复发需再次手术,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可能的疾病复发保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 整体反应评估 术后转归
下载PDF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被引量:45
8
作者 于伯华 吕昌河 +2 位作者 吕婷婷 杨阿强 刘闯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1-397,共7页
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以1981-2006年间的GIMMS/NDVI产品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植被空间分布、植被波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 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以1981-2006年间的GIMMS/NDVI产品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植被空间分布、植被波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81-2006年间,雅鲁藏布江河谷区、错那县和墨脱县的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三江源地区的顶端和青海南山北麓等区域地表植被年际波动较大。反映区域植被盖度时间变化趋势的SLOPE值以及植被盖度,具有从南部、东南部向北、西北部"下降—上升—不变"的规律。植被盖度下降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青海湖南部,其次是三江源中南部地区;植被没有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显著上升的区域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区,植被指数明显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山间盆地区,轻微上升的区域分散在明显改善区的周围。依据SLOPE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将整个高原划分为4个一级区:帕米尔高原植被指数上升区、藏北高原—阿里高原—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稳定区、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植被指数上升区和三江源—横断山区植被指数下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植被变化 区域分异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微电网故障暂态分析及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吕婷婷 段玉兵 +2 位作者 龚宇雷 王辉 李庆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7,130,共7页
建立了含电感型故障限流器的微电网等效分析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微电网的故障暂态现象,并验证了应用故障限流器抑制微电网故障暂态的方法。针对不同运行模式下发生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故障情况,详细分析了含故障限流器的微电网系... 建立了含电感型故障限流器的微电网等效分析模型,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微电网的故障暂态现象,并验证了应用故障限流器抑制微电网故障暂态的方法。针对不同运行模式下发生不同类型、不同地点的故障情况,详细分析了含故障限流器的微电网系统的电压、电流、频率以及功率的故障暂态恢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安装了电感型故障限流器的微电网系统在发生故障时无论处于何种工况,都能很快地恢复到稳定运行状态,为发展微电网的故障暂态抑制策略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感型故障限流器 故障暂态分析 PQ控制 V/F控制
下载PDF
基于底质条件的广东东部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晓宇 苏奋振 +2 位作者 周成虎 吕婷婷 仉天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9-176,共8页
1引言海岸带作为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相结合的敏感地带,是地球上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力改造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1]。随着海岸带人为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大,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 1引言海岸带作为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大气圈相结合的敏感地带,是地球上自然和人为双重作用力改造最为强烈的区域之一[1]。随着海岸带人为开发利用强度逐渐加大,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海岸带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利用 适宜度 模型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苗期菘蓝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唐晓清 肖云华 +1 位作者 王康才 吕婷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1-1858,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对苗期菘蓝的单株干重、叶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1)影响苗期菘蓝单株干重的氮素形态依次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2...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对苗期菘蓝的单株干重、叶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1)影响苗期菘蓝单株干重的氮素形态依次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2)不同氮素形态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有差异,铵态氮影响最大,其次是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不同形态氮素配合施用后均能促进P、K、Ca、Mg、Cd、Mn、Cr、Sr 8种元素的吸收,但不利于Ni和Fe的吸收;元素吸收受铵态氮影响最大的矿质元素有K、Ba、Se、Ni、B、Si、Fe 7种元素,受硝态氮影响最大的元素有P、Cd、Ti、Al、Cu 5种元素,受酰胺态氮影响最大的元素有Na、Ca、Mg、Zn、Mo、Mn、Cr、Sr 8种元素。研究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苗期菘蓝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应注重酰胺态氮与无机的铵态氮、硝态氮的配合施用;适宜氮素形态及其配比能提高叶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从而有效地促进菘蓝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素营养 硝酸还原酶 矿质元素 正交设计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不同产地菘蓝的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吕婷婷 施晟璐 +5 位作者 唐晓清 林志超 赵江涛 周海凤 李臻颖 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5-40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对菘蓝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其栽培生产中最佳施氮形态及比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5个产地的菘蓝植株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对菘蓝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其栽培生产中最佳施氮形态及比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5个产地的菘蓝植株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H+4-N/NO-3-N=75/25、NH+4-N/NO-3-N=50/50、NH+4-N/NO-3-N=25/75和酰胺态氮,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铵、硝态氮混合(NH+4-N/NO-3-N=75/25和NH+4-N/NO-3-N=50/50)施用有利于陕西商洛菘蓝的生长,而甘肃张掖菘蓝则在全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处理下,地下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的积累效应大。酰胺态氮处理有利于促进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和山西运城菘蓝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甘肃张掖菘蓝与陕西商洛菘蓝的主根直径和侧根数分别在NH+4-N/NO-3-N=25/75和NH+4-N/NO-3-N=50/50处理时最大。与对照相比,氮素处理能有效提高菘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对安徽阜阳菘蓝的促进作用最强,且全硝处理时其叶绿素含量最大。氮素处理也有利于提高菘蓝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其中陕西商洛菘蓝的光合相关参数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植株对氮素处理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产地采取不同的施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素处理 干物质积累 根外形品质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吕婷婷 肖云华 +2 位作者 吴群 唐晓清 王康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7-2042,共6页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萌发、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LA缓解菘蓝受盐胁迫伤害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100mmol·... 采用砂培方式,研究了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萌发、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LA缓解菘蓝受盐胁迫伤害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1)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在100mmol·L-1 NaCl胁迫下受到明显的抑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自然含水量均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2)盐胁迫下适宜浓度的ALA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率、自然含水量及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并以16.7mg·L-1 ALA处理盐胁迫下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大,其幼苗的SOD、POD、CAT活性最强。研究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菘蓝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适宜浓度的ALA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菘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植株的抗盐性,并以16.7mg·L-1 ALA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5-氨基乙酰丙酸 盐胁迫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汶川5.12大地震地表次生灾害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晓宇 周成虎 +5 位作者 郭兆成 张俊 苏奋振 仉天宇 张丹丹 吕婷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83-1291,共9页
针对汶川5.12大地震,对由地震引起的地质次生灾害发生的坡度和坡向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地表破坏的易发坡度、坡向及其与震中的关系等。另外,分别以不同震中距为缓冲区、以平行中央断裂带的各级缓冲区、以等烈度区为缓冲区对地震引起的地... 针对汶川5.12大地震,对由地震引起的地质次生灾害发生的坡度和坡向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地表破坏的易发坡度、坡向及其与震中的关系等。另外,分别以不同震中距为缓冲区、以平行中央断裂带的各级缓冲区、以等烈度区为缓冲区对地震引起的地表破坏的空间分布以及发生地表破坏的坡度在各级缓冲区中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地震引发的滑坡及滑坡群共5093个,总面积大约958km2;②在30°~44°坡度区间地表破坏发生的数量最大,42°坡度为地表破坏发生概率的拐点。主要的地表破坏发生在迎着地震波传播的坡向上;③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表破坏的发生概率逐渐减小,震中距40km以内的速度减小非常迅速,40km以外则整体上缓慢减少,局部略有起伏。各缓冲区中发生地表破坏的平均坡度比缓冲区内的地形平均坡度大4°左右。④地震引发的地表破坏主要受到断裂带的控制,有64.17%的地表破坏发生在中央断裂带两侧10km范围内。⑤高地震烈度区域引发的地表破坏率远远大于低烈度区域,在烈度为Ⅺ度的区域内发生地表破坏率达到14.5%,而Ⅶ度烈度带上引发地表破坏率仅为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汶川 次生地质灾害 缓冲区 空间分析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依那西普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吕婷婷 朱平 +1 位作者 李晓燕 樊春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对Th亚群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活动期中重度RA患者,随机分为依那西普加MTX联合治疗组、MTX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分离PBMC...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和Th17)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对Th亚群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活动期中重度RA患者,随机分为依那西普加MTX联合治疗组、MTX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分离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Th2、Th17细胞的数量及Th1/Th2比值,同步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FN-γ、IL-4、IL-17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并与患者的病情活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活动期RA患者PBMC中IFN-γ+Th1细胞的量、IL-17+Th17细胞的量及平均荧光强度、Th1/Th2比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7.0±2.9)%vs(23.2±1.7)%,P<0.05;(36.78±2.6)%vs(2.35±0.9)%及(26.61±2.6)vs(11.4±1.2),P<0.01;(12.8±1.6)vs(8.60±1.9),P<0.01];依那西普加MTX联合治疗12周后,RA患者的病情改善,IFN-γ+Th1细胞、Th1/Th2比值、IL-17+Th17细胞的量及平均荧光强度、培养上清中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均大于MTX治疗组;治疗前后Th17细胞的量与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指数(DAS28)的消长呈正相关(P<0.05,r=0.38和P<0.05,r=0.42)。结论:IL-17+Th17细胞、IFN-γ+Th1细胞及Th1/Th2比值的增高可能参与活动期RA的发病机制,依那西普治疗可改善RA病情并下调Th1和Th17细胞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流式细胞术 依那西普 TH亚群 TH17细胞
下载PDF
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技术对腹部动脉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吕婷婷 刘爱连 +3 位作者 汪禾青 田士峰 刘静红 刘义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ASIR)技术对腹部动脉血管成像(CTA)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行全腹动态增强检查、体重指数(BMI)<22 kg/m2的患者,将其分为A组78例(管电压80 k Vp+50%ASIR,对比剂碘... 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结合适应性统计迭代(ASIR)技术对腹部动脉血管成像(CTA)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行全腹动态增强检查、体重指数(BMI)<22 kg/m2的患者,将其分为A组78例(管电压80 k Vp+50%ASIR,对比剂碘浓度270 mg I/ml)及B组61例(管电压120 k Vp,对比剂碘浓度350 mg I/ml)。评价两组右肾动脉的主观质量评分,对两组评分进行一致性检验;比较两组图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腹主动脉主干及分支、右侧竖脊肌CT值,血管对比噪声比(CNR),右侧竖脊肌图像噪声(SD)及总碘量。结果两组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很好(Kappa值>0.80),A、B组图像右肾动脉评分分别为(4.60±0.51)分和(3.81±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6,P<0.01)。A、B组CTDIvol分别为(5.56±4.21)m Gy、(7.11±1.54)m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P<0.01);两组各动脉CT值均大于400 HU,A组腹主动脉主干及分支的CT值、CNR均高于B组(P<0.05);两组图像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总碘量分别为270 mg、350 mg,A组较B组每位患者总碘量降低了22.86%。结论对于BMI<22 kg/m2的患者,低浓度对比剂、低管电压结合ASIR技术能够提高腹部CTA图像质量,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肾动脉 脾动脉 肝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 造影剂 辐射剂量
下载PDF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在n-Rayleigh信道下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凌伟 张浩 +2 位作者 吕婷婷 施威 Gulliver T A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使用选择合并(SC)接收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和信道容量。基于矩生成函数(MGF)方法,推导了系统采用相干检测的相移键控调制(PSK),正交幅度调制(QAM),脉冲幅度调制(PAM)等数字调制方... 在n-Rayleigh信道下,研究了使用选择合并(SC)接收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平均符号误码率(ASEP)和信道容量。基于矩生成函数(MGF)方法,推导了系统采用相干检测的相移键控调制(PSK),正交幅度调制(QAM),脉冲幅度调制(PAM)等数字调制方式的ASEP的精确表达式。同时,也得到了系统信道容量的精确表达式。然后对不同条件下的ASEP和信道容量性能做了数值仿真,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分集支路数的增加,系统的ASEP和信道容量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当使用QPSK调制,信噪比为16 d B时,分集支路数L=1,系统的误码率是6×10-2,信道容量是4(bit/s)/Hz;分集支路数L=2,系统的误码率是1×10-2,信道容量是5.1(bit/s)/Hz;分集支路数L=3,系统的误码率是2×10-3,信道容量是5.8(bit/s)/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平均符号误码率 信道容量 选择合并 矩生成函数 n-Rayleigh信道
下载PDF
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浩 吕婷婷 +2 位作者 吕笑 姚丽娟 吕坚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评价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年龄(68.56±10.47)岁,病程(12.78±10.93)个月,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经直肠盆底生物... 目的:评价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治疗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年龄(68.56±10.47)岁,病程(12.78±10.93)个月,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0)采用经直肠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3次/周,50 min/次,隔日1次;观察组(n=41)患者接受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取骶四穴,电针3次/周,50 min/次,隔日1次,共治疗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12周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的尿失禁问卷(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I-QOL)、尿失禁程度目视量表(VAS)、盆底肌力评估(Glazer),并对两组患者12周后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8、12周及6个月随访时ICI-Q-SF、I-QOL、VAS、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效应不断累积,治疗12周及6个月随访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4、8周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8、12周及6个月随访时较治疗前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时各项指标较治疗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73.17%(30/41)vs 37.50%(15/40),P<0.05]。结论:阴部神经电针刺激疗法在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治疗方面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可作为首选的保守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根治术 尿失禁 阴部神经 电针 骶四穴
下载PDF
不同水分环境下小麦粒重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亮亮 叶亚琼 +5 位作者 吕婷婷 栗孟飞 刘媛 常磊 柴守玺 杨德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129,共12页
为探讨小麦千粒重(TGW)分子数量性状遗传,及 QTL 与水分环境互作关系,本文以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品种陇鉴19与水地高产品种 Q9086杂交创建的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120个株系为供试材料,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 为探讨小麦千粒重(TGW)分子数量性状遗传,及 QTL 与水分环境互作关系,本文以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品种陇鉴19与水地高产品种 Q9086杂交创建的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120个株系为供试材料,采用条件复合区间作图法对3个环境不同水分条件下 TGW 进行 QTL 定位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 RIL群体 TGW 对水分环境反应敏感,群体中各株系呈现广泛变异和超亲分离,属于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易受水分环境影响。共检测到19个和38对控制 TGW 的加性 QTL(A-QTL)和上位性 QTL(AA-QTL),分布在除1A、3B、4D 和6A 以外的其他17条染色体上。这些 A-QTL 和 AA-QTL 表达通过正向或负向调控影响 TGW 表型变异,贡献率分别在1.24%~10.94%和0.38%~2.89%。发现了3个多环境均能稳定表达的 A-QTL(Qtgw.acs-1B .1,Qtgw.acs-2A.1和 Qtgw.acs-4A.1),以及4个 A-QTL 热点区域[Xmag2064-Xbarc181(1B),Xwmc522-Xg-wn122(2A),Xwmc446-Xgwm610(4A)和 Xwmc603-Xbarc195(7A)]。所检测到的 A-QTL 和 AA-QTL 与干旱胁迫环境互作普遍负向调控 TGW 表型。加性效应和加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是决定小麦 TGW 的主要遗传因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这种遗传主效应均不同程度降低 TGW 表型。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千粒重 QTL定位 环境互作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腹下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伊庆同 吕坚伟 +5 位作者 王咏蕾 王珊娟 蒋晨 吕婷婷 冷静 邱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腹下交感神经阻滞(HNB)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P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难治性IC/PBS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电刺激检测仪定位穿刺针,准确定位双侧腹下交感神经...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腹下交感神经阻滞(HNB)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P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难治性IC/PBS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电刺激检测仪定位穿刺针,准确定位双侧腹下交感神经,注射2%利多卡因20 m L、甲基维生素B120.25 mg、曲安奈德20 mg。该治疗每2周1次,一个疗程3次。比较患者治疗前1周、治疗后1周,及1、3、6、9、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评分(ICSI)及问题指数评分(ICPI)、24 h排尿次数及平均每次排尿量,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 78例患者均完成3次HNB,治疗后1周及1、3、6、9、12个月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79.5%、79.5%、67.9%、55.1%、30.8%、16.7%,患者疗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患者症状缓解维持时间为3~17(8.5±2.8)个月。治疗后患者膀胱区疼痛/酸胀缓解率高于尿频/尿急缓解率。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9、12个月的VAS评分、ICSI评分、ICPI评分、24 h排尿次数和平均每次排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经皮穿刺HNB能缓解部分难治性IC/PBS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损伤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下交感神经 神经阻滞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难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