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阳明“致良知”与诚信人格培育
1
作者 周一楷 张才圣 《人文天下》 2022年第8期24-29,共6页
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凸显了道德主体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是中华民族“知行合一”传统的道德实践。“致良知”蕴含的良知即心之本体、致良知即依良知而行的双重内涵,通过知行合一体现出本体、工夫的融通,与个体的道德践履... 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凸显了道德主体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是中华民族“知行合一”传统的道德实践。“致良知”蕴含的良知即心之本体、致良知即依良知而行的双重内涵,通过知行合一体现出本体、工夫的融通,与个体的道德践履形成了立诚以复良知本体、依良知而行以树信的双向结合机理。王阳明的“致良知”,通过摒除道德主体的私欲障蔽,扩充善之德性,激发诚信自觉,为提升德性修养、培育诚信人格提供了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良知 诚意工夫 诚信人格 德性
下载PDF
渐慕华夏与振起儒风:阙里孔庙十三碑亭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作者 周一楷 孔新峰 《走进孔子(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4-39,共6页
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并在全面抗日战争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与高度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是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作为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产生,并在全面抗日战争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宣传与高度的认同,成为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是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历史进程 民族复兴 抗日战争 精神支柱 内忧外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