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播声音的创造性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七月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3-157,共5页
本文从广播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是一门声音的艺术这个概念出发,广泛分析了声音所具有的"模糊"特质,正是这种"模糊"和不确定性,调动了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功能,使广播及其相关门类(音乐、语言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 本文从广播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是一门声音的艺术这个概念出发,广泛分析了声音所具有的"模糊"特质,正是这种"模糊"和不确定性,调动了人的想象力和联想功能,使广播及其相关门类(音乐、语言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化广阔的想象空间,更加丰富了人的本质和创造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 声音 创造性 联想
下载PDF
认识鼎窑,认识柴窑
2
作者 周七月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107,共4页
陕西富平银沟的陶瓷遗址让业界人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七月先生作为该遗址发现过程影像记录的影视工作者,在参与影视记录的同时,对这遗址的背景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阐述了他对鼎窑、柴窑的思考以及对富平遗址的价值作出了评... 陕西富平银沟的陶瓷遗址让业界人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七月先生作为该遗址发现过程影像记录的影视工作者,在参与影视记录的同时,对这遗址的背景及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探究,并阐述了他对鼎窑、柴窑的思考以及对富平遗址的价值作出了评价。本刊认为其观点及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我们读者的探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平 发现过程 影像记录 耀州窑 鼎州 窑器 秘色瓷 黄堡窑 越瓷 中国陶瓷史
下载PDF
认识鼎窑,认识柴窑 在陕西省文物局召开的银沟遗址汇报会上的发言
3
作者 周七月 《陶瓷研究》 2016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各位专家:很荣幸受到陕西省文物勘探公司王德义先生的委托,我作为一名影视工作者参与富平银沟遗址发现过程的影像记录。我多次来过西安,以前只是将西安作为古都,将陕西作为地下文物大省来参观,从来没有从陶瓷的角度审视过陕西。这次突... 各位专家:很荣幸受到陕西省文物勘探公司王德义先生的委托,我作为一名影视工作者参与富平银沟遗址发现过程的影像记录。我多次来过西安,以前只是将西安作为古都,将陕西作为地下文物大省来参观,从来没有从陶瓷的角度审视过陕西。这次突然发现陕西是一个陶瓷大省,仰韶文化、半坡村、秦砖汉瓦、秦兵马俑、汉陶、唐三彩……莫不是以西安为中心产生的,其总体规模、单体体量、应用普遍程度和精美程度都是当时技术和艺术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大省 半坡村 秦砖 发现过程 富平 秦兵马俑 影像记录 德义 鼎州 耀州窑
下载PDF
半部文艺史,一个打杂工——记我的父亲周巍峙
4
作者 周七月 《纵横》 2014年第11期47-52,共6页
周总理亲口对我父亲说,他是国家总理,而我父亲是“文艺总理”,但父亲在《八十自嘲》一文中,却幽默地自我描述说:“来自贫寒户,混迹文坛中,奔忙六十载。一个打杂工。”
关键词 文艺史 父亲 周巍峙 国家总理 周总理 述说 幽默
原文传递
半部文艺史,一个打杂工——记我的父亲周巍峙
5
作者 周七月 《新华月报》 2015年第5期88-91,共4页
母亲王昆这两年不止一次地说起,她最遗憾的,是没有把父亲周巍峙的《上起刺刀来》这首歌好好录一个合唱版的光盘。她说,这首歌其实才是父亲谱曲谱得最好的歌。
关键词 周巍峙 父亲 文艺史
原文传递
“走出去”战略与环境社会风险研究
6
作者 周七月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态势。中国对外投资额持续保持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挑战和风险也日益增加。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以秘鲁...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态势。中国对外投资额持续保持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挑战和风险也日益增加。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以秘鲁投资等个案为例,从理论与实证结合的层面,梳理成功打造"走出去"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诸种协调要素,进而探讨如何构建"走出去"的模式与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走出去” 一带一路 环境社会风险
原文传递
永远的“白毛女”——王昆
7
作者 贺敬之 周七月 《纵横》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2014年11月21日,著名歌唱家王昆在北京病逝。她是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的第一代扮演者,这部在大陆几乎家喻户晓的作品,是中国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她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农友歌》的独Ⅱ昌者,毛主席对她的表演大加称赞... 2014年11月21日,著名歌唱家王昆在北京病逝。她是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的第一代扮演者,这部在大陆几乎家喻户晓的作品,是中国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她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农友歌》的独Ⅱ昌者,毛主席对她的表演大加称赞。在她担任东方歌舞团团长期间,她还曾挖掘出众多歌坛新人,她的很多学生都是当今中国歌坛的领军人物,她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奠基人和中国乐坛的“女伯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昆 中国乐坛 音乐舞蹈史诗 中国民族声乐 《白毛女》 《东方红》 东方歌舞团 民族歌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