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几何画板探究物理问题两例
1
作者 周为仲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4年第8期52-53,共2页
一般物理过程涉及多个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之间是相关联的,满足一定的函数关系。这里利用绘制图象功能来探究一下复杂函数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几何画板 物理量 函数编制
下载PDF
“机车起动”模型的分析和应用
2
作者 周为仲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机车起动”模型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起动过程有着明显的规律性与特点,而且这一模型可拓展到其他章节,有着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力学 拓展 特点 规律性 模型 难点 应用 起动过程
下载PDF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以“敬”文化建设智慧管理学校之初探
3
作者 周为仲 《教育家》 2017年第39期36-37,共2页
王维的千古名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其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向来为世人称颂。你只见眼前一段辽阔江面,却感到它水流邈远,直达天地之外;两岸青山迷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笔者认为,以此比喻管理的最高境界,甚是贴切。
关键词 智慧管理 管理者
下载PDF
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途径
4
作者 周典 周为仲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2019年第10期34-35,共2页
正弦式交变电流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交变电流。在学习中,笔者发现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途径有很多,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借鉴学习。1.转动切割类在匀强磁场中,当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周期性改变,线... 正弦式交变电流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交变电流。在学习中,笔者发现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途径有很多,现归纳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借鉴学习。1.转动切割类在匀强磁场中,当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周期性改变,线圈中的两条边周期性切割磁感线,回路中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这是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典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变电流 正弦 闭合线圈 匀强磁场 归纳总结 磁通量 磁感线 学习
下载PDF
妙用伏安特性曲线 巧解电路计算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为仲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3-54,共2页
用导线将电源和负载连接起来就构成电路.电源在工作时内阻如果不发生变化,我们把它称为线性电源,反之称为非线性电源.在解决电路计算问题时,电源和负载都是线性的,求解比较容易.电源和负载中有一个是非线性的,学生往往感到束手... 用导线将电源和负载连接起来就构成电路.电源在工作时内阻如果不发生变化,我们把它称为线性电源,反之称为非线性电源.在解决电路计算问题时,电源和负载都是线性的,求解比较容易.电源和负载中有一个是非线性的,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若能作出相关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找出电路的工作状态,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特性曲线 计算问题 电路 巧解 妙用 非线性 工作状态 电源
原文传递
活用图象教学 提升核心素养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为仲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共4页
活用图象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表达规律、化解疑点、突破难点、展示过程、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化抽象为具象,让分析问题变得直观、快捷、方便。
关键词 活用图象教学 化抽象为具象
原文传递
借力图象思维 提升核心素养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为仲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4,共4页
借力图象思维,能很好地表达规律、理解规律、拓展规律,能清晰地呈现过程、简化过程、显化过程,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图象思维 拓展规律 显化过程
原文传递
与地磁场相关的“STS”问题归类解析
8
作者 周为仲 陈穆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地磁场 “STS”问题 归类解析 高中 物理教学 南极 北极
原文传递
理论实验并行 核心素养凸显——“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教学赏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为仲 《物理之友》 2019年第11期3-5,共3页
通过展示、评析两个"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教学片段,引发了笔者对教学的思考: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度理解,重视物理观念的培育;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条件,将实验引入课堂,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关键词 理论 实验 核心素养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原文传递
多角度研究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误差
10
作者 周为仲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5,共2页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重要的电学实验,它涉及实验原理、电路选择、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其中误差分析,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加以研究,通过体验和感悟,应用逻辑推理的科学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突破和...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重要的电学实验,它涉及实验原理、电路选择、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其中误差分析,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加以研究,通过体验和感悟,应用逻辑推理的科学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突破和化解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电动势 实验误差 内阻 测定 误差分析 学生分析 电学实验 实验原理
原文传递
对两道高考创新实验试题的评析和反思
11
作者 周为仲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
题1(2011年江苏卷第11题)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表1.
关键词 实验试题 反思 创新 高考 滑动变阻器 电阻箱 实验电路 阻值
原文传递
“机车起动”模型的分析和应用
12
作者 周为仲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力学 物理教学 机车起动 模型
原文传递
灵活转化 释惑破难
13
作者 周为仲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1,共3页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大概念。灵活转化,可以让学生透彻理解概念、拓展规律、释感解疑、化繁为简、突破难点,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大概念 灵活转化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活用方法教学 发展科学思维
14
作者 周为仲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0,共3页
注重方法渗透,活用方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弄懂弄透概念、理解表达规律、化解疑难问题、简化复杂过程、深入问题本质,发展科学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活用方法教学 科学思维
原文传递
应用图形化解物理疑难点的策略
15
作者 周为仲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8年第6期37-38,共2页
许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不易理解,原因在于不会确定研究对象。即使确定了研究对象,也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难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若能借助图形,从物理学视角和物理现象与过程出发,经过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论证,把... 许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不易理解,原因在于不会确定研究对象。即使确定了研究对象,也不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难以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若能借助图形,从物理学视角和物理现象与过程出发,经过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论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物理问题,用已知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综合用数学知识使问题迎刃而解,疑点就会烟消云散,难点就会不攻自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 疑难点 推理论证 教学策略 深度理解 打点计时器 光密介质 标记点 位移 命题者
原文传递
关于变阻器的选择
16
作者 周为仲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02年第24期43-44,共2页
电学实验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解决电学实验的关键是掌握三种选择:①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②变阻器接法的选择;③器材的选择,其中变阻器器材的选择和接法的选择又是一个难点,学生感到难以和掌握,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以求明晰... 电学实验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解决电学实验的关键是掌握三种选择:①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②变阻器接法的选择;③器材的选择,其中变阻器器材的选择和接法的选择又是一个难点,学生感到难以和掌握,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以求明晰思路. 一、变阻器接法的选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阻器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电流表 分压式电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