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杂质在工业纯钛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国富 周丽旗 +2 位作者 李旭 段雨露 陶兴付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2-677,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SEM+EDS)、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方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常温下铁、硅、氯、氮、氧、碳(Fe,Si,Cl,M,O,C)等杂质在工业纯钛中的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及其对力学性能...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及其附带的能谱仪(SEM+EDS)、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方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常温下铁、硅、氯、氮、氧、碳(Fe,Si,Cl,M,O,C)等杂质在工业纯钛中的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业纯钛中,铁、硅、氯杂质元素的微区元素浓度较低,只有极少区域存在偏聚;碳元素分布不均匀,微区偏聚现象明显;氧元素在工业纯钛中含量较少且分布均匀;随铁、氮、氧、碳、氯等杂质含量增加,工业纯钛的强度和硬度大幅提高,塑韧性显著降低,最大硬度HB增幅为24,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144 MPa和122 MPa,伸长率的减幅最大为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纯钛 杂质 存在形式 分布状况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化学共沉淀法ITO纳米粉末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段雨露 周丽旗 +1 位作者 肖丹 徐国富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3年第5期48-54,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来制备ITO纳米粉末,探讨了反应终点pH值(分别为7,8及9)和煅烧温度(分别为350℃,650℃,750cc及850℃)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借助TG—DSC、XRD、SEM、HR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在...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来制备ITO纳米粉末,探讨了反应终点pH值(分别为7,8及9)和煅烧温度(分别为350℃,650℃,750cc及850℃)对ITO粉体性能的影响,借助TG—DSC、XRD、SEM、HR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粉体进行了表征。得到如下结论:在液相中加入硅酸钠,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H值为8,老化制度为60min,煅烧制度为750℃/2h的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ITO纳米粉不含SnO2相,呈显著的单相结构,是一种立方结构的In2O3固溶体;粉体粒径在30—60nm之间,比表面积为34.26m^3/g,形貌为近球形,颗粒均匀,且分散性能良好,在波数840—3164cm。范围内对红外光的反射率高达6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末 化学共沉淀 前驱体 ITO
下载PDF
ZnSe/CdSe核壳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3
作者 段雨露 周丽旗 +3 位作者 徐国富 张慧颖 李旭 刘小鹤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1559-1567,共9页
在水热条件下,以水热法合成的Zn Se微米球为牺牲模板,成功制备出球形ZnSe/CdSe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讨论反应物ZnSe和Cd(NO3)2的不同摩尔比对最终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借助XRD,SEM,TEM和PL对Zn Se/Cd Se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性... 在水热条件下,以水热法合成的Zn Se微米球为牺牲模板,成功制备出球形ZnSe/CdSe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讨论反应物ZnSe和Cd(NO3)2的不同摩尔比对最终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并借助XRD,SEM,TEM和PL对Zn Se/Cd Se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n(ZnSe):n(Cd(NO3)2大于1:1时可以制备出核壳结构,n(ZnSe):n(Cd(NO3)2)等于1时为实心球结构。PL光谱表明:Zn Se/Cd Se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PL发射强度,且当n(ZnSe):n(Cd(NO3)2为1:0.5时发光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法 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ZNSE CDSE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几何相位分析的Nb-Si{001}界面应变研究
4
作者 李旭 任玲玲 +2 位作者 高思田 周丽旗 陶兴付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3,共8页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和几何相位分析,研究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的铌薄膜/硅基体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应变状态。结果表明:铌薄膜表面由花瓣状层片组织构成,层片组织随机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取向;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层片尺寸随之增大,致密度...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和几何相位分析,研究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的铌薄膜/硅基体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应变状态。结果表明:铌薄膜表面由花瓣状层片组织构成,层片组织随机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取向;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层片尺寸随之增大,致密度减小,出现大量孔隙,铌薄膜和硅基体之间存在铌、硅元素的混合层;当溅射气压为0.65 Pa,0.85 Pa和1 Pa时,硅基体中应变ε_(xx)分别是–0.16%,–0.30%和0.42%,ε_(yy)分别是–1.23%,–0.31%和0.26%,溅射气压对硅基体的应变状态具有很大影响;硅基体的应变主要来自于界面混合层和铌薄膜的作用,混合层中铌原子和硅原子相互混杂,存在大量结构缺陷,产生本征应力,从而导致硅基体中产生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成像 几何相位分析 铌薄膜 硅基体 混合层 应变
下载PDF
基于几何相位分析的Nb/Si{111}界面应变研究
5
作者 李旭 任玲玲 +2 位作者 高思田 周丽旗 陶兴付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67-474,共8页
本文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成像和几何相位分析,研究不同溅射气压制备的铌薄膜/硅基体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应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铌薄膜表面由花瓣状层片组织构成,层片组织随机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取向;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层片尺寸... 本文使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成像和几何相位分析,研究不同溅射气压制备的铌薄膜/硅基体的界面微观结构和应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铌薄膜表面由花瓣状层片组织构成,层片组织随机分布,没有明显的特征取向;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层片尺寸随之增大,致密度减小,出现了大量孔隙,铌薄膜和硅基体之间产生铌、硅元素的混合层;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硅基体中应变的大小和方向均不相同,溅射气压对硅基体的应变状态具有很大影响;硅基体的应变主要来自于界面混合层和铌薄膜的作用,混合层中铌原子和硅原子相互混杂,存在大量结构缺陷,产生本征应力,从而导致硅基体中产生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成像 几何相位分析 铌薄膜 硅基体 混合层 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