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止血带下膝关节镜手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陈成帷 潘哲尔 +3 位作者 周也立 刘彩龙 吴李闯 陈雷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 :研究常规止血带下单侧膝关节镜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 561例患者,其中男651例,女910例,年龄62~81(6... 目的 :研究常规止血带下单侧膝关节镜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接受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 561例患者,其中男651例,女910例,年龄62~81(65.7±8.7)岁,根据术后超声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统计分析术后早期的DVT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能够预测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所有出现DVT的患者常规抗凝治疗6个月,并于初次诊断后1、3、6个月门诊随访,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再次评估。结果:1 561例患者中226例(14.5%)出现DVT。其中发生在近端的DVT患者32例(2.0%),单独发生在肢体远端的DVT患者194例(12.4%)。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73岁),女性,腓肠肌静脉扩张,高血压,止血带使用时间(≥74 min)。腓肠肌静脉扩张和止血带使用时间是预测DVT发生率的较强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37(95%CI,1.644-3.611)和2.112(95%CI,1.452-3.301)。6个月门诊随访发现12例远端DVT(6.6%)和11例近端DVT(36.7%)仍然表现为血栓,但体积减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解。结论:常规止血带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后早期DVT的发生率为14.5%,在所有因素中,腓肠肌静脉扩张和止血带使用时间是术后DVT发生的较强预测因素。无论是近端DVT还是远端DVT经过及时正规治疗后效果都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止血带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玻璃酸钠对单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成帷 潘哲尔 +6 位作者 沈翠华 周也立 张超 徐风 周海波 刘彩龙 陈雷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1945-1948,1955,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单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纳入单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33例和0.9%氯化钠溶液组17例,同时招募性别、年龄、BMI匹配的无下肢疾患的健康...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单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纳入单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玻璃酸钠组33例和0.9%氯化钠溶液组17例,同时招募性别、年龄、BMI匹配的无下肢疾患的健康者5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玻璃酸钠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患者分别接受3次间隔1周的踝关节腔内玻璃酸钠和0.9%氯化钠溶液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本体感觉进行评估,包括4项临床平衡测试和位置觉。比较两组患者注射前、完成第1次、第2次和第3次注射1周后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AOS)和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AOFAS)。结果 46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玻璃酸钠组31例,0.9%氯化钠溶液组15例。患者组治疗前本体感觉基线数据较空白对照组均出现减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玻璃酸钠组患者治疗后各随访时点4项临床平衡测试指标均较0.9%氯化钠溶液组改善,AOS总分、AOS疼痛评分和AOS伤残评分均较0.9%氯化钠溶液组下降,AOFAS评分均较0.9%氯化钠溶液组升高,第3次注射后1周随访时绝对角误差值较0.9%氯化钠溶液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3次间隔1周的玻璃酸钠踝关节腔内注射短期内能明显改善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本体感觉、疼痛及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本体感觉 玻璃酸钠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季恩成 周也立 +4 位作者 陈成帷 陈春 李井 高伟阳 潘哲尔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557-562,共6页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大鼠软骨细胞的基质降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检测法舒地尔是否具有毒性并确定合适的药物浓度。分别按空白组、法舒地尔组(10μmol/L)、IL-1β组(10ng/mL)和IL-1β(10ng/mL)+法舒地尔组(10μ...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对大鼠软骨细胞的基质降解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检测法舒地尔是否具有毒性并确定合适的药物浓度。分别按空白组、法舒地尔组(10μmol/L)、IL-1β组(10ng/mL)和IL-1β(10ng/mL)+法舒地尔组(10μmol/L)对细胞进行分组处理。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OX-2、iNOS、MMP-13、p-MYPT、ROCK1、ROCK2、p-Erk/Erk、p-JNK/JNK与p-p38/p38水平;qRT-PCR测定MMP-13和二型胶原(Collagen-II)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MP-1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L-1β组比,IL-1β+法舒地尔组ROCK1、ROCK2和p-MYPT受到抑制(P<0.05);与IL-1β组比,IL-1β+法舒地尔组的COX-2、NO、iNOS和MMP-13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IL-1β组比,IL-1β+法舒地尔组的p-Erk、p-JNK、p-p38表达降低,并且Erk、JNK与p38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与IL-1β组比,IL-1β+法舒地尔组二型胶原(Collagen-II)表达得到上调(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基质降解,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软骨细胞 MAPK通路 基质降解 大鼠
下载PDF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创伤性骨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胡冠琼 周也立 +1 位作者 陈群英 黄克伦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0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风险,并分析影响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257例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末次随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所有患... 目的探讨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风险,并分析影响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257例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末次随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截至末次随访,21例患者脱落,236例患者纳入研究,坏死组87例(36.86%),非坏死组149例(63.14%);2组损伤机制、复位方式以及复位质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载脂蛋白A1、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均低于非坏死组,载脂蛋白B以及IL-33水平均高于非坏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位质量为C、高IL-33、高载脂蛋白B是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危险因素,高CXCL12、高NO、高载脂蛋白A1是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auwelsⅢ型FNF创伤性骨坏死的发生率较高,且复位质量C、IL-33、CXCL12、NO、脂蛋白A1以及载脂蛋白B为FNF患者创伤性骨坏死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 创伤性骨坏死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手术 炎症
原文传递
延伸入肌层内的肩锁关节囊肿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顺平 潘哲尔 周也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2151-2152,共2页
肩锁关节是微动关节,发生于肩锁关节的囊肿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延伸入肌层内的肩锁关节囊肿。患者女,76岁,发现右肩部肿块2个月。超声检查提示右肩肌层深方囊性包块。术中斜方肌深层见大小约8 cm囊肿与右肩锁关节相连,肩锁关节分离。术... 肩锁关节是微动关节,发生于肩锁关节的囊肿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延伸入肌层内的肩锁关节囊肿。患者女,76岁,发现右肩部肿块2个月。超声检查提示右肩肌层深方囊性包块。术中斜方肌深层见大小约8 cm囊肿与右肩锁关节相连,肩锁关节分离。术后病理:黏液性囊肿。结合文献,根据肩锁关节囊肿出现的部位,肩锁关节囊肿超声表现可分为2型:位于肩锁关节上方和延伸入肌层内。后者更为罕见,需与肩部软组织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囊肿 超声
原文传递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顾楷 周也立 顾伟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738-740,共3页
目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感染主要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总结骨科患者感染的特点,进而得出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2 112例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12例... 目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的感染主要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总结骨科患者感染的特点,进而得出合理用药依据。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2 112例骨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12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出现医院感染为100例,患者感染率为4.73%。其中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次110例次。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手术切口(占44.5%)、泌尿道(占27.3%)以及下呼吸道(占10.0%)。就病原菌株数来看,革兰阴性菌分布最多(占53.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41.9%),真菌最少(占4.8%)。根据药敏试验来看,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结论接受无菌手术的骨科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较高,且病原菌感染情况较复杂,医护人员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从源头上预防患者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无菌手术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