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人之路
1
作者 周于旸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9,共12页
这是一个关于争斗与恩怨的故事,作者却以诗意的语言和非线性的叙事去展现它。作品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愉悦的阅读体验,更有对写作题材的思考——如何用新颖的手法去讲述传统的故事。
关键词 写作题材 阅读体验 诗意的语言 非线性 故事
原文传递
招摇过海
2
作者 周于旸 《人民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1-199,共9页
太平洋上有一座荒岛,荒岛没有名字,岛上的人某次出海之前,先朝海里扔了个瓶子。瓶子浮在海面上,随海风盘旋,沿波浪前行。岛民修庙祈福,庙中竖起石像,一只巨手朝天握拳,手指粗如树干,手里握着玻璃瓶。岛民每日祭拜,行献礼,唱望燎。七年之... 太平洋上有一座荒岛,荒岛没有名字,岛上的人某次出海之前,先朝海里扔了个瓶子。瓶子浮在海面上,随海风盘旋,沿波浪前行。岛民修庙祈福,庙中竖起石像,一只巨手朝天握拳,手指粗如树干,手里握着玻璃瓶。岛民每日祭拜,行献礼,唱望燎。七年之后,瓶子被大海另一边的渔民捡到。这个渔民是我的舅舅曾传裕,当时他在东海捕捞到一条大鱼,身长十米,重达千斤。起初他以为渔网网住了海底巨石,身边的人也提醒他放弃捕捞。但曾传裕隐约感受到了一股劲,借用他后来的说辞,他听见了来自海底的声音,不响但很清澈,绝非是石头的鸣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岛 岛民 玻璃瓶 渔民 瓶子
原文传递
雪泥鸿爪
3
作者 周于旸 《十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7-220,共14页
一九九七年的一个傍晚,江锋消失了两个小时,时间不久,远远抵不上一节冗长的英文课。他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落日仍在空中高悬,牢牢地吸附一些云,硬要给它染上一些色彩。它们同时也吸附我,从那之后许多年,我没有忘怀那个傍晚,最初是凝望,... 一九九七年的一个傍晚,江锋消失了两个小时,时间不久,远远抵不上一节冗长的英文课。他再次出现在我面前时,落日仍在空中高悬,牢牢地吸附一些云,硬要给它染上一些色彩。它们同时也吸附我,从那之后许多年,我没有忘怀那个傍晚,最初是凝望,后来变成了滔滔不绝的讲述。我十岁之前在那里生活,印象中是二年级,乘法表背了一半,跟父母住在大院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泥鸿爪 落日 吸附 二年级
原文传递
自动感应门
4
作者 周于旸 《十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21,共1页
《雪泥鸿爪》的故事始于一次想象,应该是这两年的某场旅行,坐的是高铁,去哪已经不记得。高铁窗户是个很好的银幕,放的是纪录片,镜头移动十分迅猛。最多的是山与田,人物较少,高楼耸立处,往往将要进站。路过一个小镇时,我看到一列运煤火车... 《雪泥鸿爪》的故事始于一次想象,应该是这两年的某场旅行,坐的是高铁,去哪已经不记得。高铁窗户是个很好的银幕,放的是纪录片,镜头移动十分迅猛。最多的是山与田,人物较少,高楼耸立处,往往将要进站。路过一个小镇时,我看到一列运煤火车,就在铁轨上停着,全身漆黑,车厢上还涂了一些字,犹如被废弃了一般。那是先于灵感的一个画面,后来想写篇关于小镇的小说,人物形成之前,那列运煤火车先开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高铁 《雪泥鸿爪》
原文传递
云顶司机
5
作者 周于旸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8,共9页
原刊编辑荐语弱者被逼到墙角的时候会怎样?周于旸用一根旗杆为我们挑开了新的可能性,也为这类小说增添了廉价同情之外更具生活质感的内容。卸除弱者身上标签化的附加物,将其还原为一个有精神维度的、生活化的人,才是对弱者真正的尊重。... 原刊编辑荐语弱者被逼到墙角的时候会怎样?周于旸用一根旗杆为我们挑开了新的可能性,也为这类小说增添了廉价同情之外更具生活质感的内容。卸除弱者身上标签化的附加物,将其还原为一个有精神维度的、生活化的人,才是对弱者真正的尊重。这篇小说对虚实的处理令人眼前一亮。它不是单纯用技术硬切,而是抽出二者之间本质上的某种一致性,让读者从云雾缭绕的吊桥上自己走过去,起点和终点明明白白,而小说的魅力全在走吊桥的过程中。此外,作品起承转合处大气从容亦不失精致,闲笔段落常有一句半句不经意的话,散射着敦厚与温情,再加上点淡淡的幽默,让人觉得小说好看,而小说背后的那个作者也是值得交往的朋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承转合 精神维度 附加物 起点和终点 云雾缭绕 生活化 闲笔 标签化
原文传递
暗楼连夜阁
6
作者 周于旸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6-25,共10页
没有人比郑广延更关心时间,他每隔两分钟看一次表,一天看三百次手表,目的只有一个,确认那根秒针还在转动。此事起源于六十九岁生日的晚上,郑广延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人告诉他,日子不长了,手表停下转动的时候,他的生命会随之结束。醒来之... 没有人比郑广延更关心时间,他每隔两分钟看一次表,一天看三百次手表,目的只有一个,确认那根秒针还在转动。此事起源于六十九岁生日的晚上,郑广延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个人告诉他,日子不长了,手表停下转动的时候,他的生命会随之结束。醒来之后,他的背心湿透,天花板上的吊灯在摇晃,好像什么人刚离开一样,但妻子明明还在熟睡。妻子比他小八岁,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年纪。他向她讲述了昨晚的梦,梦中人手持镰刀,手指细长如树枝,穿的却是古代帝王的服饰,头上戴着乌纱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帝王 广延 手表 天花板 梦中人
原文传递
鹦鹉螺纹
7
作者 周于旸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149,共10页
傍晚六点下班,小区门口的夜灯未亮。王秋冬回到家中,王悲喜打来电话,说他发明了永动机。王秋冬挂上电话,穿上留有余温的鞋,提上昨晚喝剩的半瓶红酒往他家走。解放南路上,一架民航飞机从半暗的空中划过,像一颗雪白的粉笔头在黑板上缓慢... 傍晚六点下班,小区门口的夜灯未亮。王秋冬回到家中,王悲喜打来电话,说他发明了永动机。王秋冬挂上电话,穿上留有余温的鞋,提上昨晚喝剩的半瓶红酒往他家走。解放南路上,一架民航飞机从半暗的空中划过,像一颗雪白的粉笔头在黑板上缓慢地摩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区门口 民航飞机 永动机 解放南路 悲喜
原文传递
云顶司机(短篇)
8
作者 周于旸 《朔方》 2021年第2期51-60,共10页
二十岁那年夏天的某个傍晚,吴伟廉第一次爬上塔吊起重机。水泥与玻璃建造的大厦在他眼前缓缓展开,街道横竖有序,楼房交错无章,像电影里的巨型机器人从外太空摔落到地球上,零件碎了一地。吴伟廉胸腔中盛满了壮阔的情绪。于是他打开舱门,... 二十岁那年夏天的某个傍晚,吴伟廉第一次爬上塔吊起重机。水泥与玻璃建造的大厦在他眼前缓缓展开,街道横竖有序,楼房交错无章,像电影里的巨型机器人从外太空摔落到地球上,零件碎了一地。吴伟廉胸腔中盛满了壮阔的情绪。于是他打开舱门,走到铁架台上,朝下面撒了泡尿,那淡黄色的液体经历了漫长的旅程,抖落到地面上如同一道挥斥笔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架台 外太空 巨型机器 吴伟 起重机
原文传递
我在不写小说的时候最有灵感(创作谈)
9
作者 周于旸 《朔方》 2021年第2期61-63,共3页
我时常克制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小说,谈多了难免要自鸣得意。因此很信那套"作者已死"的理论,认为其中暗含了教作者踏实写作的忠告。作者把写好的文本发表,好比厨子把一盘剥好的虾仁交给食客,虾肉上带点壳渣子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我时常克制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小说,谈多了难免要自鸣得意。因此很信那套"作者已死"的理论,认为其中暗含了教作者踏实写作的忠告。作者把写好的文本发表,好比厨子把一盘剥好的虾仁交给食客,虾肉上带点壳渣子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有些读者觉得硌嘴,有些觉得瑕不掩瑜,觉得带点虾壳更有嚼劲的读者也是有的。读者谈小说,有时候比作者谈得好,他们的视角里没有输赢,不会较无谓的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 虾肉 创作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