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梓年传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云之 《晋阳学刊》 1983年第1期94-103,共10页
潘梓年同志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等,是国内外知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 潘梓年同志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等,是国内外知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召集人(相当主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新华日报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科学院 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思想 逻辑学家 唯物辩证法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论荀子的正名逻辑及其在中国逻辑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云之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73-79,28,共8页
荀子(约元前298—元前238)名况,字卿,又叫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逻辑思想家。他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是“稷下先生”之一,后来成了他们的领袖。他曾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并死在兰... 荀子(约元前298—元前238)名况,字卿,又叫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逻辑思想家。他一生主要从事讲学和著述活动,是“稷下先生”之一,后来成了他们的领袖。他曾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在兰陵著书,并死在兰陵。他的著作被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共三十二篇①,《正名》篇集中反映了他的正名逻辑理论,此外《修身》、《不苟》、《非相》、《非十二子》、《解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逻辑 中国逻辑史 非十二子 稷下先生 大共名 逻辑思想 解蔽 唯物主义哲学家 《荀子》 兰陵
下载PDF
论先秦墨家对古代归纳方法(逻辑)作出的贡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云之 《社会科学(甘肃)》 CSSCI 1989年第3期51-55,共5页
在人类的思维发展中,对简单归纳方法的应用一般是先于演绎方法的,至少也是和演绎方法同时被应用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活动一般总是由具体的感觉上升为抽象的理性,在感性认识阶段,往往只有对个别事物的具体了解和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段... 在人类的思维发展中,对简单归纳方法的应用一般是先于演绎方法的,至少也是和演绎方法同时被应用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活动一般总是由具体的感觉上升为抽象的理性,在感性认识阶段,往往只有对个别事物的具体了解和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段才能上升到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归纳法进入对同类事物本质的认识。有了对事物本质或类的本质的理性认识,才能进入由一般达到具体的演绎认识阶段。尽管在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总是交叉进行、不可截然分开的,因此人们对归纳方法的应用决不会晚于演绎的方法。但是,归纳(特别是求因果联系的归纳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人们所自觉的理解和认识,却又总是比演绎方法更难、更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方法 演绎方法 逻辑 古代 墨家 先秦 认识阶段 事物本质
下载PDF
论荀子“三惑”说的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及学术偏见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云之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2期34-38,共5页
荀子是战国时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先秦重要的逻辑思想家.他不仅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正名理论和概略的辩说(论证和推理)逻辑体系,而且从名辩理论的高度将战国时名实相乱的诡辩概括为"三惑",并作了尖锐的批判,这在中国逻辑... 荀子是战国时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先秦重要的逻辑思想家.他不仅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正名理论和概略的辩说(论证和推理)逻辑体系,而且从名辩理论的高度将战国时名实相乱的诡辩概括为"三惑",并作了尖锐的批判,这在中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曾发生过一定的影响.对荀子的"三惑"说究竟应当如何分析和评价,历来多数人都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认为这是批判诡辩的有力武器,并且按照荀子的观点对名墨思想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我们认为,这种不作具体分析、完全肯定的观点实际t是用"以荀子为是"的标准评价荀子的片面观点,因而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内容 荀子 中国逻辑 逻辑思想 完全否定 墨家 名辩 逻辑体系 片面性 特称命题
下载PDF
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云之 《江淮论坛》 1988年第6期44-49,共6页
因明的三支论式是由宗、因、喻三支组成的。在这三支中,“宗”是“所立”,相当于论题,“因”和“喻”是“能立”,即是使“宗”得以成立的根据和前提,而其中“因”则认为是“宗”得以成立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支,有人称之谓“正能立”者... 因明的三支论式是由宗、因、喻三支组成的。在这三支中,“宗”是“所立”,相当于论题,“因”和“喻”是“能立”,即是使“宗”得以成立的根据和前提,而其中“因”则认为是“宗”得以成立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支,有人称之谓“正能立”者;“喻”则被称之谓“助能立”者;是助“因”以使“宗”成立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论式 三相 第二相 喻依 逻辑规则 因三相 逻辑关系 第三相 有性 九句因
下载PDF
“形式逻辑中必须有充足理由律”的论据充足吗?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云之 《学术研究》 1980年第6期45-48,共4页
在形式逻辑中究竟需不需要有一条“充足理由律”作为基本规律之一,这个问题自莱布尼兹提出“充足理由原则”以来在国外逻辑界曾引起过长期的争论。然而在国内,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充足理由律”一直都是被当作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在形式逻辑中究竟需不需要有一条“充足理由律”作为基本规律之一,这个问题自莱布尼兹提出“充足理由原则”以来在国外逻辑界曾引起过长期的争论。然而在国内,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充足理由律”一直都是被当作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写入各种逻辑著作或内部教科书中。本文试图针对有关的四种主要解释和论点谈些不同的看法。为了使讨论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和出发点,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形式逻辑作为一门专门科学的对象和范围。目前绝大多数逻辑工作者都承认:形式逻辑(普通逻辑)是以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或者还可以包括一些逻辑方法)。这就是说,形式逻辑只研究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逻辑 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原则 莱布尼兹 基本规律 推理形式 思维形式 论证 论据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下载PDF
论墨家“以类取”和“以类予”的推论性质和推论形式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云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6期17-22,共6页
墨家的逻辑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墨子·小取篇》在提出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三种基本逻辑形式以后,紧接着又提出了“以类取、以类予”两个命题,这无疑也是论及某种推论性质和形式的。本文专就墨家“以类取”和“... 墨家的逻辑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墨子·小取篇》在提出了“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三种基本逻辑形式以后,紧接着又提出了“以类取、以类予”两个命题,这无疑也是论及某种推论性质和形式的。本文专就墨家“以类取”和“以类予”的推论性质和推论形式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广大逻辑史工作者。一、墨家关于“类”概念的科学思想“类”概念作为一个逻辑范畴严格地说是墨家首先完成的,墨家把逻辑的推论以至整个逻辑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类”的同异基础上的。“以类取”和“以类予”都是关于类的归纳和类的推演,更离不开以类的同异为基础。不了解墨家关于“类”的科学思想,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墨家“以类取”和“以类予”中的逻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逻辑 逻辑推论 科学思想 命题 性质 论式 墨子 逻辑思想 类比推理 归纳方法
下载PDF
论墨家“以说出故”的推论性质和推论形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云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50-58,共9页
墨家自墨子开始建立墨家学派的时候起,为了批判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和道家、阴阳家和名家中的诡辩逻辑作斗争,就十分重视研究“辩”的理论和“辩”的技术(方法)。墨家学说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批判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墨... 墨家自墨子开始建立墨家学派的时候起,为了批判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并和道家、阴阳家和名家中的诡辩逻辑作斗争,就十分重视研究“辩”的理论和“辩”的技术(方法)。墨家学说之所以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批判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墨家的理论大都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论基础上。《墨子》全书各篇中的大量论证,逻辑严密,推论准确,今天读来仍使人感到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后期墨家尤其对“辩”的理论和“推”的方法作了相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从《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一直到《大取》和《小取》(这六篇一般统称为《墨辩》),基本上完成了墨家逻辑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所以一般也称墨家的逻辑为“墨辩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学派 政治伦理思想 墨家逻辑 墨辩逻辑 科学体系 《墨辩》 科学理论 批判力 逻辑严密 阴阳家
下载PDF
喜读张忠义新著《中国逻辑史研究》
9
作者 周云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逻辑史研究 包含于关系 先秦逻辑 肯定判断 比较研究 逻辑变项 因明研究 逻辑推理 比较方法 类逻辑
下载PDF
略论后期墨家对惠施、公孙龙名辩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10
作者 周云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5期49-56,共8页
大家都承认,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先秦名家和后期墨家都讨论了坚白、同异的问题,他们代表了先秦名辩(逻辑)思潮中的两大学派,对先秦名辩思想的发展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两大名辩学派(思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 大家都承认,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先秦名家和后期墨家都讨论了坚白、同异的问题,他们代表了先秦名辩(逻辑)思潮中的两大学派,对先秦名辩思想的发展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但这两大名辩学派(思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当今的某些重要的思想史和哲学史著作中,都认为先秦铝家和后期墨家在先秦名辩思潮中是代表了两个根本对立的倾向和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辩思潮 后期墨家 公孙龙 惠施 继承 批判 先秦 学派
下载PDF
概论先秦的逻辑正名学说
11
作者 周云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5期41-48,33,共9页
本文对先秦的逻辑正名学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认为:后期墨家和荀子对“名”的语词性质和概念性质已经有了明确认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从理论上探讨“名”的外延和内涵的重要尝试。荀子关于“共名”和“别名”的思想从... 本文对先秦的逻辑正名学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认为:后期墨家和荀子对“名”的语词性质和概念性质已经有了明确认识。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从理论上探讨“名”的外延和内涵的重要尝试。荀子关于“共名”和“别名”的思想从理论上对“名”的种属关系及限制和概括的原则作了明确的概括。公孙龙和后期墨家所概括的“偏有偏无”的划分原则对逻辑正名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后期墨家所论“名”的种类已经达到了相当科学和完整的程度,这是后期墨家在逻辑正名理论方面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在先秦,尽管“定义”这个概念和定义的具体方法尚未明确地概括出来。但是,先秦各家对定义方法的具体应用却是相当普遍的,而且其定义的精确性和科学性都与今天传统逻辑中的定义方法极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墨家 公孙龙 “白马” 共名 逻辑 经说 “白马非马” 内涵和外延 概念性 《墨辩》
下载PDF
论先秦演绎推理学说的发展和完善
12
作者 周云之 《江西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63-71,共9页
先秦是我国古代名辩逻辑开始提出、发展和创立的极盛时期,因此,作为屯辩逻辑创立的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推理学说的发展、创立和逐步完善。当然,作为古代的推理学说,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主要是指的演绎推理,而关于归纳方面的理... 先秦是我国古代名辩逻辑开始提出、发展和创立的极盛时期,因此,作为屯辩逻辑创立的最重要,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推理学说的发展、创立和逐步完善。当然,作为古代的推理学说,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主要是指的演绎推理,而关于归纳方面的理论在古代都是非常浅薄的。下面,我们从“类”概念的形成,推理性质与推理形式等方面探讨一下先秦关于演绎推理学说的发展过程和完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绎推理 名辩逻辑 推理形式 发展过程 极盛时期 后期墨家 “理” 假言命题 墨子 三段论
下载PDF
从“非”、“或”看两种性质不同的联结词
13
作者 周云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逻辑与语言的关系,特别是自然语言联结词和逻辑联结词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联结词的关系,是学习、研究传统逻辑不能不搞清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大家都承认,在传统逻辑中,逻辑联结词必须通过自然语言联结词来表达。但是,自然语言联结词和... 逻辑与语言的关系,特别是自然语言联结词和逻辑联结词这两种性质不同的联结词的关系,是学习、研究传统逻辑不能不搞清楚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大家都承认,在传统逻辑中,逻辑联结词必须通过自然语言联结词来表达。但是,自然语言联结词和逻辑联结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以及自然语言联结词又如何去表达逻辑联结词等,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搞清楚了的问题。目前的大多数传统逻辑著作都没有专门讨论逻辑联结词的特殊性质,更没有很好讨论逻辑联结词和自然语言联结词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有的人在论述到自然语言中的具体命题时,就常常容易混淆两种联结词的性质,或者用今天逻辑联结词的含义去限定自然语言联结词的词义,否认自然语言联结词在日常语言特别在古代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多义性和使用习惯上的不严格性;或者把自然语言联结词等同为逻辑联结词,否定逻辑联结词的单义性、确定性和严格性。本文想以“非”和“或”两个联结词为例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逻辑联结词 公孙龙 白马非马 传统逻辑 多义性 日常语言 特殊性质 理论问题 不同性质
下载PDF
试论我国三十年代综合逻辑的特点及其兴起的过程与原因
14
作者 周云之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8-23,共6页
在我国的30年代,曾经兴起了一种颇有特色和颇为时髦的逻辑体系,这就是所谓的“综合逻辑”。虽然在论著中正式称为综合逻辑的很少,而公开以“综合逻辑”命名的著作只有林仲达著的《综合逻辑》(1936)一书。但综合逻辑的观点和体系结构在... 在我国的30年代,曾经兴起了一种颇有特色和颇为时髦的逻辑体系,这就是所谓的“综合逻辑”。虽然在论著中正式称为综合逻辑的很少,而公开以“综合逻辑”命名的著作只有林仲达著的《综合逻辑》(1936)一书。但综合逻辑的观点和体系结构在当时的逻辑界确是颇有影响的。据初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逻辑 形式逻辑 逻辑体系 试验论理学 数理逻辑 逻辑科学 传统逻辑 逻辑学 理论体系 研究思维
下载PDF
试论我国三十年代对形式逻辑的所谓“批判”及其理论根源
15
作者 周云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4-39,共6页
随着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作为现代形式逻辑的数理逻辑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当作一种专门的技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经正式把逻辑学(即数理逻辑)列为与数学相同的基础科学之一。
关键词 形式逻辑 理论根源 三十年 批判 科学技术 数理逻辑 计算机科学 二十世纪
下载PDF
谈假言命题的汉语构成形式
16
作者 周云之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65-71,共7页
近年来,有人根据自然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或己知前后件之间在事实上的条件关系,把“如果p,则q”看作是既可以表述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形式,也可以表述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形式。并且认为,在汉语中必要条件的假言联结词“只有……才……”和... 近年来,有人根据自然语言表达的丰富性或己知前后件之间在事实上的条件关系,把“如果p,则q”看作是既可以表述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形式,也可以表述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形式。并且认为,在汉语中必要条件的假言联结词“只有……才……”和充分条件的假言联结词“如果……则……”都可以兼作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联结词等等。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联结词 命题逻辑 充分必要条件 后件 条件关系 逻辑错误 推理关系 假言推理 语言实践 支命题
下载PDF
后期墨家关于复合词项的语义学
17
作者 周云之 张靖宇 C·翰森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85年第2期90-95,共6页
自从墨家提出简单“名词”(词项和谓词表达式)的语义解释的语义学方案,自然地遇到表述方面的修饰问题。语义修饰使一个词项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外延范围的新项(一个复合项)。
关键词 后期墨家 语义学 词项 复合 语义解释 表达式 修饰
下载PDF
墨家关于“辩”的理论
18
作者 周云之 《天津师院学报》 1980年第3期34-40,共7页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大转变的时期,政治上的大动乱和大变革带来了思想上的大活跃和学术上的大发展,各种学术思想互相竞胜,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为了建立自己的论点,非难别家的论点,不得不重视“辩”的理论和方法,因而... 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大转变的时期,政治上的大动乱和大变革带来了思想上的大活跃和学术上的大发展,各种学术思想互相竞胜,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为了建立自己的论点,非难别家的论点,不得不重视“辩”的理论和方法,因而涌现了不少杰出的善辩家,当时的邓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命题 墨家 墨辩逻辑 墨子 逻辑思想 政治伦理思想 奴隶制 公孙龙 学术思想 传统逻辑
下载PDF
谈谈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关系——兼论矛盾律在辩证思维中的作用
19
作者 周云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6-11,共6页
关于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也即思维的形式和规律跟辩证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和逻辑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早在卅年代起,就发生过一场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关系的... 关于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关系问题,实质上就是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也即思维的形式和规律跟辩证思维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和逻辑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在我国,早在卅年代起,就发生过一场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关系的论战,这场论战实际上延续到了解放后以至今天。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关系,对于宣传和普及形式逻辑知识、充分发挥形式逻辑在正确思维中的作用,以及对于形式逻辑作为一门专门科学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不可能全面地讨论这个问题,只想着重就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关系以及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在辩证思维中的作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矛盾律 形式逻辑 辩证思维 谈辩 盾属 变阶 矛盾性质 属性
下载PDF
墨辩中关于“名”的逻辑思想
20
作者 周云之 《江汉论坛》 1979年第4期49-55,共7页
墨子名翟,生于公元前48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略晚于孔子,战国初期的鲁国人,后来作过宋大夫。他在批判儒家的思想中创立了墨家学派,并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政治团体,提倡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尊天、明鬼、非乐、非... 墨子名翟,生于公元前48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略晚于孔子,战国初期的鲁国人,后来作过宋大夫。他在批判儒家的思想中创立了墨家学派,并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政治团体,提倡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尊天、明鬼、非乐、非命等政治伦理思想。《墨子》一书记载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其中有的是墨子自著(或自述),有的是墨家弟子记录墨子言行的材料,有的是后期墨家的著作。总之,全书并非一人所作,亦非同一时代的作品。全书思想一贯,逻辑严密,是我们研究墨家逻辑思想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思想 墨辩逻辑 墨子 墨家学派 政治伦理思想 后期墨家 思想体系 明确概念 外延定义 儒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