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波电帘的太阳能电池板微尘自清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传德 何高法 +2 位作者 张杰 黎泽伦 邓显玲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7-101,共5页
微尘累积会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损坏。以微尘在行波电帘空间下的运动规律和可控操纵理论及行波电帘电极参数最优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从地球微尘电学和力学特性着手,掌握微尘颗粒分布,带电或高压电场中电离和极化... 微尘累积会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损坏。以微尘在行波电帘空间下的运动规律和可控操纵理论及行波电帘电极参数最优化为目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从地球微尘电学和力学特性着手,掌握微尘颗粒分布,带电或高压电场中电离和极化,以及微尘在电池板表面附着力等特性;采用边界元及离散元方法研究带电和不带电微尘在行波电帘空间受静电力、介电泳力、重力、阻力及粒子间电荷力等多力作用下的力学和运动学模型,揭示地球大气环境下微尘在行波电帘空间的运动规律及实现定向运动的控制理论;进而采用数值模拟仿真和正交试验研究行波电帘的电学参数(波形、电压和频率)、机械参数(电极宽度、电极间距、薄膜厚度)与除尘效率的关系,建立行波电帘除尘效率的数学模型和电帘电极参数多变量函数最优化方法,为建立一种适用于中国西部气候条件下的大规模电池板阵列和其他光电及仪器系统的自清洁方法提供理论和工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尘 离散元 行波电帘 电池阵列 自清洁
下载PDF
基于平面标靶的物体空间姿态精确测量 被引量:6
2
作者 周传德 王见 尹爱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70,共5页
论文在研究平面标靶合作标识的精确识别算法和图形空间向量变换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空间姿态测量算法模型与软件流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定位方法,并以模拟汽车四轮定位视觉测量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遮挡能力,较宽... 论文在研究平面标靶合作标识的精确识别算法和图形空间向量变换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空间姿态测量算法模型与软件流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拓扑定位方法,并以模拟汽车四轮定位视觉测量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抗遮挡能力,较宽的测量范围和较高的测量精度,为采用平面靶标组建的机器视觉测量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平面标靶 姿态测量 精密仪器
下载PDF
频率细化分析方法及其在虚拟仪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传德 秦树人 +1 位作者 汤宝平 尹爱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共3页
频率细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频谱分析工具,是信号处理和虚拟仪器的主要功能之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频率细化分析方法,包括连续DFT和复调制方法等,并研究了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子带分解DFT和复调制方法的新频率细化方法,它继承了复... 频率细化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频谱分析工具,是信号处理和虚拟仪器的主要功能之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频率细化分析方法,包括连续DFT和复调制方法等,并研究了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子带分解DFT和复调制方法的新频率细化方法,它继承了复调制细化的优点,且无需设计特定的滤波器,减少了运算量,适用于实时细化分析,最后以虚拟仪器中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几种频率细化的算法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细化 虚拟仪器 子带分解DFT
下载PDF
秦氏模型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系统及其本质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传德 尹爱军 汤宝平 《测控技术》 CSCD 2005年第7期53-56,共4页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与目前流行的图形式虚拟仪器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不同的产品。通过简单图形化平台的开发,基于LabVIEW的仪器组建,以及智能控件化虚... 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与目前流行的图形式虚拟仪器环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提供了不同的产品。通过简单图形化平台的开发,基于LabVIEW的仪器组建,以及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集成开发环境VMIDS的介绍,详细剖析了主流的图形化工作环境和全新模式的智能虚拟控件两者的工作原理、本质特征和使用方法等,通过比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国产的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和智能控件化虚拟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虚拟控件 虚拟仪器 LABVIEW VMIDS
下载PDF
虚拟式数控机床在线测量仪系统及其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传德 文成 黄光亮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5-258,271,共4页
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数控机床在线测量仪,通过三维测头与工件的接触或碰撞,机床数控系统向虚拟仪器系统返回测量结果。结合测头与工件的具体几何位置关系进行补偿和形位误差计算处理,得到加工工件的质量评价参数及可视化展现。介绍了虚... 将虚拟仪器技术引入数控机床在线测量仪,通过三维测头与工件的接触或碰撞,机床数控系统向虚拟仪器系统返回测量结果。结合测头与工件的具体几何位置关系进行补偿和形位误差计算处理,得到加工工件的质量评价参数及可视化展现。介绍了虚拟式数控机床在线测量的功能及其功能实现,重点分析了测量软件的实现以及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在线测量 虚拟仪器 形位误差
下载PDF
双侧颞浅血管同期预构颈区扩张皮瓣治疗双侧面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4
6
作者 周传德 李养群 +4 位作者 杨喆 李强 陈文 李峰永 唐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颈区双蒂预构皮瓣治疗面部瘢痕畸形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以来,应用双侧颞浅血管束预构颈区扩张皮瓣,形成颈区左右侧双蒂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瘢痕畸形13例26侧,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治疗时长平均为4月余。患者共同特点为... 目的:介绍应用颈区双蒂预构皮瓣治疗面部瘢痕畸形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以来,应用双侧颞浅血管束预构颈区扩张皮瓣,形成颈区左右侧双蒂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瘢痕畸形13例26侧,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治疗时长平均为4月余。患者共同特点为:全颜面烧伤或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面中部较严重,包括:睑外翻、鼻部分缺损畸形、口周瘢痕畸形等,颈部皮肤完好。治疗分两期,Ⅰ期:双侧颞浅血管预构颈区皮瓣,颈区皮肤扩张器植入术,扩张器注水3月余;Ⅱ期:双侧面部瘢痕挛缩畸形矫正,颈区双蒂预构扩张皮瓣转移术。设计预构扩张皮瓣最大单侧面积为:12cm×8cm。结果:26侧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血供良好,供区可直接缝合,面部瘢痕挛缩得到松解。12个月后,随访5例10侧,修复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同期应用双侧颞浅血管预构颈区扩张皮瓣可同期修复双侧面部瘢痕挛缩畸形,是一种可靠的治疗面部瘢痕畸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皮瓣 颈部扩张皮瓣 面部瘢痕
下载PDF
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传德 杨喆 +2 位作者 李养群 唐勇 赵穆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75-477,共3页
目的:介绍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修复头、面部瘢痕的方法。方法:自2007以来,应用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6~31岁。瘢痕面积最小10cm×7cm,最大15cm×12cm。结果:左侧臂供瓣3例,右侧... 目的:介绍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修复头、面部瘢痕的方法。方法:自2007以来,应用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7例,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6~31岁。瘢痕面积最小10cm×7cm,最大15cm×12cm。结果:左侧臂供瓣3例,右侧臂供瓣4例;面部受区2例,头部受区5例。应用皮瓣面积10cm×8cm~15cm×13cm,全部成活。电话随访3例,术后半年至一年,患者满意。结论:①应用上臂内侧远位蒂扩张皮瓣治疗头、面部瘢痕,供区隐蔽,血供可靠;②本文方法皮瓣转移灵活,可达颅顶区域,作为头、面部瘢痕修复方法的补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扩张术 瘢痕
下载PDF
虚拟仪器中的科学计算可视化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传德 秦树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5-738,共4页
介绍了虚拟仪器中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特点和实现方法。通过软件适配器的方法和基于区域配置的策略 ,实现多区域、多显示模式的混合和自由切换显示 ,通过多次细化等方法 ,加速图形显示来满足虚拟仪器对图形显示实时性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通... 介绍了虚拟仪器中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特点和实现方法。通过软件适配器的方法和基于区域配置的策略 ,实现多区域、多显示模式的混合和自由切换显示 ,通过多次细化等方法 ,加速图形显示来满足虚拟仪器对图形显示实时性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通用的虚拟仪器科学计算可视化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科学计算可视化 软件适配器 区域配置 多次细化
下载PDF
基于秦氏模型的智能虚拟显示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传德 汤宝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 ,通过功能赋予和测试融合形成智能虚拟控件 ,由一个或几个智能虚拟控件便可构成一台虚拟仪器。详细介绍了基于该体系结构框架下的智能虚拟显示器的研究 ,包括虚拟显示器...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的虚拟仪器开发模式———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 ,通过功能赋予和测试融合形成智能虚拟控件 ,由一个或几个智能虚拟控件便可构成一台虚拟仪器。详细介绍了基于该体系结构框架下的智能虚拟显示器的研究 ,包括虚拟显示器多模式混合显示和自由切换、丰富的人机交互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显示器 秦氏模型 智能虚拟控件 体系结构框架 人机交互接口 虚拟仪器 开发模式 详细介绍 混合显示 传递方式 多模式 自适应 数据
下载PDF
凸轮轴加工的误差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传德 贺泽龙 +1 位作者 吴宏刚 张彩芳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2,共3页
提出了基于小波零相位滤波、三次样条插值对测试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对预处理后数据与标准凸轮轮廓数据进行长信号相关法分析,进而实现相位角等关键参数和误差的在线提取方法。该方法能较好抵抗表面质量差和局部畸变等带来的测量风险,... 提出了基于小波零相位滤波、三次样条插值对测试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对预处理后数据与标准凸轮轮廓数据进行长信号相关法分析,进而实现相位角等关键参数和误差的在线提取方法。该方法能较好抵抗表面质量差和局部畸变等带来的测量风险,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可通过机床改造升级植入,融入加工机床中,实现产品的质量在线检测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检测 小波滤波 三次样条插值 信号相关 质量控制
下载PDF
PCI总线插卡及其在虚拟仪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传德 汤宝平 秦树人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0-34,共5页
详细分析了PCI总线的特点 ,介绍了PCI接口的一些开发工具和开发技巧 ,包括专用接口芯片、驱动程序开发软件包和PCI板卡设计的要点 ,并对PCI接口芯片———S5 933和驱动程序开发软件包———WinDriver作了重点介绍。文章还给出了一个在... 详细分析了PCI总线的特点 ,介绍了PCI接口的一些开发工具和开发技巧 ,包括专用接口芯片、驱动程序开发软件包和PCI板卡设计的要点 ,并对PCI接口芯片———S5 933和驱动程序开发软件包———WinDriver作了重点介绍。文章还给出了一个在虚拟仪器中的应用———基于PCI总线的DDS任意信号发生器的实例。它由硬件插卡和软件两部分组成。插卡充分利用PCI总线的高速特点 ,将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DDS)软件化 ,能产生正弦、噪声、扫频及其它复杂波形 ,可以方便、准确地调节波形、频率、幅值、相位及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PCI总线 S5933 DMA DDS 任意信号发生器 PCI接口 驱动程序
下载PDF
多功能变送器及其校正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传德 文成 《自动化仪表》 CAS 2008年第4期64-66,共3页
变送器是工业现场最常用的监测、计量设备之一,介绍了基于MSP430FE427单片机的多功能变送器,能够实现电压、电流、电阻、频率和各种热电阻、热电偶等物理量的测量,并具有RS-485总线通信和高精度PWMDAC的功能。重点讨论通过软件测量、通... 变送器是工业现场最常用的监测、计量设备之一,介绍了基于MSP430FE427单片机的多功能变送器,能够实现电压、电流、电阻、频率和各种热电阻、热电偶等物理量的测量,并具有RS-485总线通信和高精度PWMDAC的功能。重点讨论通过软件测量、通信协议流程及其校正系统的配合,补偿器件精度和温漂等因素引起的误差,完成变送器的校正和检验。实践证明,该变送器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精度优于0.01%,功耗小于3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变送器 单片机 测量 状态机 精度校正
下载PDF
虚拟仪器通用显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传德 秦树人 尹爱军 《现代科学仪器》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在测控软件、信号处理和虚拟仪器领域,各种曲线、数据的绘制、对比和捕捉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引入智能虚拟显示器的概念,从实现理论、软件构架和软件编程等方面介绍了一种面向测控领域的通用显示系统,为测控软件和信号处理实验... 在测控软件、信号处理和虚拟仪器领域,各种曲线、数据的绘制、对比和捕捉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引入智能虚拟显示器的概念,从实现理论、软件构架和软件编程等方面介绍了一种面向测控领域的通用显示系统,为测控软件和信号处理实验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最后以频谱分析仪为例,具体解析显示系统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智能虚拟显示器 频谱分析仪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81
14
作者 孟明辉 周传德 +2 位作者 陈礼彬 冯淼 苗纯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8-101,共4页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的关键一环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总结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高精度RV减速机、高精度伺服系统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的关键一环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总结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高精度RV减速机、高精度伺服系统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究现状.随着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的不断提高,"人机共融"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柔性化、安全性以及人机交互将是下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发展现状 研发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自体血清与胎牛血清培养口腔黏膜角质细胞及上皮组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立强 李森恺 +6 位作者 范金财 李养群 刘元波 王永前 徐家杰 曹蕊 周传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黏膜角质细胞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口腔黏膜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应用自行制备的含10%、20%和30%自体血清的培养液及10%胎牛血清培养液,对人口腔黏膜角质细胞进行培养。对比观察不同浓度自体血清...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培养人口腔黏膜角质细胞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口腔黏膜用于临床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应用自行制备的含10%、20%和30%自体血清的培养液及10%胎牛血清培养液,对人口腔黏膜角质细胞进行培养。对比观察不同浓度自体血清和胎牛血清培养的口腔黏膜角质细胞及上皮组织生长情况,绘制10%自体血清组及10%胎牛血清组细胞生长曲线及计算其倍增时间。并行抗-HLA免疫荧光检测培养上皮。结果各浓度自体血清组和10%胎牛血清组细胞生长及形态无明显差别,10%自体血清组细胞倍增时间为24.02±1.80h,与10%胎牛血清组20.90±0.79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24h克隆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自体血清浓度升高获得黏膜上皮面积增大,厚度增加,以20%自体血清组最为明显,与10%胎牛血清组培养黏膜上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培养上皮经抗-HLA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结论制备的自体血清能完全替代胎牛血清对口腔黏膜角质细胞进行培养,且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分化优于胎牛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体血清 胎牛血清 口腔黏膜角质细胞 口腔黏膜上皮组织 培养
下载PDF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喆 李养群 +6 位作者 周传德 唐勇 李强 陈文 王永前 李峰永 吕淑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总结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用于治疗面颈部瘢痕挛缩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2月,收治20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7~42岁。病程9个月~20年。瘢痕范围8cm×6cm~22cm×18cm。一期手术于上臂内侧... 目的总结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用于治疗面颈部瘢痕挛缩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5月-2007年2月,收治20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7~42岁。病程9个月~20年。瘢痕范围8cm×6cm~22cm×18cm。一期手术于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植入扩张器。二期手术切除松解面颈部瘢痕,采用9cm×7cm~24cm×18cm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瓦合3.5cm×2.5cm~8.0cm×6.0cm瘢痕组织瓣带蒂移位修复瘢痕切除后创面。三期手术将扩张皮瓣断蒂,切除剩余瘢痕。结果患者术后供受区均Ⅰ期愈合,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区瘢痕不明显,无继发畸形。16例获随访3~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与面颈部接近。面部器官移位复位满意,颏颈角形态流畅,颈部功能完全重建,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将扩张器植于上臂内侧皮肤深筋膜浅层形成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用于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修复疗效满意,但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且需强迫体位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 瘢痕挛缩 扩张器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
下载PDF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集成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汤宝平 谢亭亭 +1 位作者 周传德 尹爱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3-86,共4页
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是对非智能虚拟控件经过功能赋予后形成的智能测试仪器单元,通过积木式拼搭,可形成各种类型虚拟测试仪器。对三种不同的软件体系结构类型进行比较,阐述了它们对智能虚拟控件复用与集成的影响;提出了支持插头插座式... 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是对非智能虚拟控件经过功能赋予后形成的智能测试仪器单元,通过积木式拼搭,可形成各种类型虚拟测试仪器。对三种不同的软件体系结构类型进行比较,阐述了它们对智能虚拟控件复用与集成的影响;提出了支持插头插座式体系结构类型的智能虚拟控件层次结构以及基于体系结构的智能虚拟控件集成框架;给出了一个拼搭式虚拟仪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氏模型智能虚拟控件 软件体系结构 虚拟仪器 智能仪器
下载PDF
基于秦氏模型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汤宝平 尹爱军 +1 位作者 周传德 程发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介绍了基于秦氏模型的虚拟仪器研究的意义 ;论述了秦氏模型的原理及其三个重要的概念———功能赋予、测试融合和积木式拼搭 ;设计了以框架协议集成开发系统为核心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 ;讨论了该开发系统的动态演化。
关键词 秦氏模型 虚拟仪器 框架协议 动态演化
下载PDF
网络虚拟仪器的一种新构架 被引量:8
19
作者 尹爱军 秦树人 周传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0-424,共5页
 论述了基于数据流的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实现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仪器代码传输的控件化网络虚拟仪器的架构及其实现。这种新构架的网络化虚拟仪器避免了大规模数据的多次传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降低了网络设备性...  论述了基于数据流的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实现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仪器代码传输的控件化网络虚拟仪器的架构及其实现。这种新构架的网络化虚拟仪器避免了大规模数据的多次传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降低了网络设备性能对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影响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仪器非授权复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虚拟仪器 构架 智能虚拟控件 代码流
下载PDF
基于支持矢量机的从明暗恢复形状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尹爱军 秦树人 周传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86-191,共6页
通过对传统从阴影到形状(Shape from shading,SFS)问题和支持矢量机(Supporting vector machine,SVM)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SVM由从明暗恢复形状方法,详细分析了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探讨了SVM输入参数的确定、核函数的选择与构造... 通过对传统从阴影到形状(Shape from shading,SFS)问题和支持矢量机(Supporting vector machine,SVM)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SVM由从明暗恢复形状方法,详细分析了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探讨了SVM输入参数的确定、核函数的选择与构造等关键问题。试验表明,与传统SFS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能较准确地直接获取物体的高度值,且受环境因素影响小,无需作过多的成像条件假设。最后探讨了这一方法的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S SVM 核函数 深度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