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伯禧
林高田
+3 位作者
林森源
张维军
洪绍鸿
江宏达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面留2mm间隙及(3)45°斜切来模拟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及螺旋型骨折。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别做张力、扭力及弯曲负荷测试。实验资料经统计之变异数分析(ANOVA)及成对资料分析(Tukeypairwisecomparison),发现在不同的骨折断面中,张力刚度均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侧弯刚度以置放在背面的微型接骨板最好。在稳定和不稳定骨折时,扭力刚度以Aesculap的微型外固定器最好(P<0.01),但在45°斜切断面时,扭力刚度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在稳定性骨折时,微型接骨板(背面或侧面)与微型外固定器的前弯刚度较好,但没有明显差异。在不稳定性骨折和45°斜切时,前弯刚度以侧面骨板和微型外固定器较好。除了扭力刚度以外,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和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无明显差异。而如预期的,交叉钢针的机械强度是最弱的(P<0.01)。本研究提供了不同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掌骨折
内外固定器
刚度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伯禧
周有礼
+2 位作者
朱铭祥
黄国峰
林慧芬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在分析人体的运动功能时,可视人体为一个以关节连接,由肌肉所驱使的连杆系统。分析人体的运动动力问题,最后所想求得的是肌肉的力量,由于未知的肌肉作用力数目常远多于所能设定的平衡方程式的数目,因此构成所谓的肌力分布的不定问题(ind...
在分析人体的运动功能时,可视人体为一个以关节连接,由肌肉所驱使的连杆系统。分析人体的运动动力问题,最后所想求得的是肌肉的力量,由于未知的肌肉作用力数目常远多于所能设定的平衡方程式的数目,因此构成所谓的肌力分布的不定问题(indetererminantproblemofmuscledistribution),使得问题不得而解。肌力的量化有助于建立客观的评估标准,肌力分布的研究亦可用于了解肌肉的功能与临床之评估与预测,个别的肌肉力量至目前为止尚无法以非侵入性的力法直接量到,因此学者们尝试利用数值最佳化的技巧解此肌力不定问题,本文利用数值最佳化的方法解正常人在步态双支撑期下肢的肌肉作用与肌肉力量在肌群间的分布,以评估最佳化模式的合理性,并以最佳设计的观点探讨肌肉功能与其生理及结构的关系。本实验从肌肉之生理与结构特性中考量影响肌肉功能的因素,因为步行属于长期性且重复性的活动,故以耐力时间极大化为准则,此耐力时间的数学模式为肌肉力、最大肌力、红肌纤维比例与生理截面积的非线性函数,除了用单目标最佳化技巧外,考虑解之存在与合理性,本文并推导出一个连续最佳化数学模式,用最佳化技巧所预测的肌肉活动大致上相当符合以往学者定性研究的结果。故本文推导的模式初步认为相当合理,但需要进一步取得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双支撑期
肌力
最佳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膝关节病变患者手术后步态研究
3
作者
周伯禧
吴浚哲
+1 位作者
周有礼
商华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动态分析系统对下肢关节病变的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其分析之结果供临床评估及治疗之参考。实验之对象为6例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以及4例曾做人工膝关节置换(Porus—CoatedKneeArthr...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动态分析系统对下肢关节病变的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其分析之结果供临床评估及治疗之参考。实验之对象为6例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以及4例曾做人工膝关节置换(Porus—CoatedKneeArthroplasty及TotalCondylarKneeArthroplasty)的病人。实验方法先将动态分析用的摄影机,配合测力板及足底接触器,同步收集每位病人所得之数据,透过IBMPC的程式,计算出膝关节角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参数、压力中心分布情况等。然后,将这些数据加以研判及评估。实验结果发现:(1)经过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其膝关节在单脚站立初期时,不象正常人一样地产生双锁现象(DoubleLock),但随着步行数的增加或使用人工韧带时期的增长,其双锁现象会稍有改善。(2)接受前十字韧带重建、的病人与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之间,甚至同一病人的重建关节与正常关节之间,其动态分析结果连同地面反作用力并无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步态
十字韧带
膝关节
双锁现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妊娠妇女步态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14
4
作者
周有礼
周伯禧
+5 位作者
游家源
黄璨珣
江昇修
何金山
林启祯
苏芳庆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5-69,共5页
怀孕,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伟大过程。孕妇体重的增加主要是集中在躯干部位,而使原脊柱的荷重情况改变,导致对髋关节产生较大之惯性矩。且由于内分泌的改变,造成骨盆关节变松,致使孕妇发生姿势与步态改变,而增加不少日常生活上的困扰...
怀孕,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伟大过程。孕妇体重的增加主要是集中在躯干部位,而使原脊柱的荷重情况改变,导致对髋关节产生较大之惯性矩。且由于内分泌的改变,造成骨盆关节变松,致使孕妇发生姿势与步态改变,而增加不少日常生活上的困扰,如下背痛等。因此,对孕妇动作如步态的研究分析,将有益于协助孕妇解决这些问题。 本研究之受测者包括10位健康的孕妇与10位无怀孕经历之健康女性。为解决缺乏孕妇完整人体检测资料的困境,实验中以最佳化方法来求取孕妇的髋关节中心,并求得运动学与动力学资料。结果显示,受测孕妇皆有下背痛且均发生在骶骨-髂骨区域。与无怀孕经历之健康女性比较,孕妇在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方面主要是最大屈曲角度变大与最大伸展角度变小。髋关节的伸展力矩增加、膝关节的伸展力矩减少,而踝跖屈力矩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步态分析
下背痛
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椎破裂骨折之生物力学实验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有礼
李宗修
+1 位作者
罗世忠
周伯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胸腰椎的破裂骨折是一种党见的脊椎伤害,由于神经管常受到破裂骨块的压迫,常造成神经症状。牵引的力量加上后弯的矫正是目前被公认为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破裂骨折的重要原则。牵引的力量无论是在手术中应用内固定器或是在手术前应用...
胸腰椎的破裂骨折是一种党见的脊椎伤害,由于神经管常受到破裂骨块的压迫,常造成神经症状。牵引的力量加上后弯的矫正是目前被公认为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破裂骨折的重要原则。牵引的力量无论是在手术中应用内固定器或是在手术前应用脊椎牵引器就是希望藉着骨折复位进一步达到减压的可能性。过去的实验研究报告大多针对较少节数的腰椎施以轴向负载的生物刀学分析。很少实验对整条脊椎施以轴向负载并加以作生物刀学的量化分析。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在以INSTRON材料试验机及脊椎牵引器探讨整条羊脊椎在外力牵引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如应变分布、椎间盘变形量以及破坏负载。并试行制造破裂骨折以便进一步观察脊椎在牵引下的生物刀学特性实验结果我们由整条羊脊椎的应变分布图得知,在胸腰椎接合之区域有较大的应变值表示该区域局部所承受的力量较大,胸椎区域之应变值次之。而下腰椎区域之应变值则较小椎间盘总变形量在10kg时平均值为286mm,在20kg时为5.09mm,在30kg时为645mm。且羊脊椎在拉刀破坏试验时,平均最大负载为91.40kg。而在脊椎牵引器实验所得之应变分布与材料试验机实验所得之分布情形相近,但数值有较小之现象。由结果我们得到在实验上脊柱承受牵引时,在胸腰椎接合之区域会承受较大的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牵引器
应变值
脊椎破裂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脚趾移植至拇指手术后步态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浚哲
周有礼
+1 位作者
蔡佳伦
周伯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VICON动态分析系统对将脚趾移植至拇指的术后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供临床评估及治疗参考。实验对象为3例大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以及3例第二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实验方法是将VICON系统配合测力...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VICON动态分析系统对将脚趾移植至拇指的术后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供临床评估及治疗参考。实验对象为3例大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以及3例第二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实验方法是将VICON系统配合测力板及足底接触器,同步收集每位病人之数据,透过IBMPC的程式,计算出步态周期形态及地面反作用力参数,然后对这些数据加以研判及评估。实验结果发现:(1)在大脚趾转移病例,供趾脚之第一足跖骨着地期增加,垂直反力及内、外侧剪力减少。(2)在第二脚趾转移病例中,虽然供趾脚的跖趾着地期大于正常范围约30%,但是地面反应力与正常脚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生物力学
脚趾
大拇指
断指再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伯禧
林高田
林森源
张维军
洪绍鸿
江宏达
机构
高雄医学院骨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50-156,共7页
文摘
为了比较微型内固定器和微型外固定器的机械强度,本实验以材质均匀的枫木空管模拟手部小骨,植入(1)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2)微型A-O接骨板(3)交叉钢针及(4)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设计(1)横截断面(2)断面留2mm间隙及(3)45°斜切来模拟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及螺旋型骨折。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别做张力、扭力及弯曲负荷测试。实验资料经统计之变异数分析(ANOVA)及成对资料分析(Tukeypairwisecomparison),发现在不同的骨折断面中,张力刚度均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侧弯刚度以置放在背面的微型接骨板最好。在稳定和不稳定骨折时,扭力刚度以Aesculap的微型外固定器最好(P<0.01),但在45°斜切断面时,扭力刚度以微型接骨板最好(P<0.001)。在稳定性骨折时,微型接骨板(背面或侧面)与微型外固定器的前弯刚度较好,但没有明显差异。在不稳定性骨折和45°斜切时,前弯刚度以侧面骨板和微型外固定器较好。除了扭力刚度以外,Aesculap微型外固定器和自制骨水泥外固定器并无明显差异。而如预期的,交叉钢针的机械强度是最弱的(P<0.01)。本研究提供了不同微?
关键词
手掌骨折
内外固定器
刚度
骨折固定术
Keywords
bone fracture, fixator, rigidity.
分类号
R683.4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
被引量:
2
2
作者
周伯禧
周有礼
朱铭祥
黄国峰
林慧芬
机构
高雄医学大学骨科
国立成功大学医学工程研究所
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所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文摘
在分析人体的运动功能时,可视人体为一个以关节连接,由肌肉所驱使的连杆系统。分析人体的运动动力问题,最后所想求得的是肌肉的力量,由于未知的肌肉作用力数目常远多于所能设定的平衡方程式的数目,因此构成所谓的肌力分布的不定问题(indetererminantproblemofmuscledistribution),使得问题不得而解。肌力的量化有助于建立客观的评估标准,肌力分布的研究亦可用于了解肌肉的功能与临床之评估与预测,个别的肌肉力量至目前为止尚无法以非侵入性的力法直接量到,因此学者们尝试利用数值最佳化的技巧解此肌力不定问题,本文利用数值最佳化的方法解正常人在步态双支撑期下肢的肌肉作用与肌肉力量在肌群间的分布,以评估最佳化模式的合理性,并以最佳设计的观点探讨肌肉功能与其生理及结构的关系。本实验从肌肉之生理与结构特性中考量影响肌肉功能的因素,因为步行属于长期性且重复性的活动,故以耐力时间极大化为准则,此耐力时间的数学模式为肌肉力、最大肌力、红肌纤维比例与生理截面积的非线性函数,除了用单目标最佳化技巧外,考虑解之存在与合理性,本文并推导出一个连续最佳化数学模式,用最佳化技巧所预测的肌肉活动大致上相当符合以往学者定性研究的结果。故本文推导的模式初步认为相当合理,但需要进一步取得更多?
关键词
步态
双支撑期
肌力
最佳化
Keywords
gait,double support phase,muscle force,optimization
分类号
R337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膝关节病变患者手术后步态研究
3
作者
周伯禧
吴浚哲
周有礼
商华洲
机构
高雄医学院骨科部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0-137,共8页
文摘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动态分析系统对下肢关节病变的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其分析之结果供临床评估及治疗之参考。实验之对象为6例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以及4例曾做人工膝关节置换(Porus—CoatedKneeArthroplasty及TotalCondylarKneeArthroplasty)的病人。实验方法先将动态分析用的摄影机,配合测力板及足底接触器,同步收集每位病人所得之数据,透过IBMPC的程式,计算出膝关节角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参数、压力中心分布情况等。然后,将这些数据加以研判及评估。实验结果发现:(1)经过前十字韧带手术后的病人,其膝关节在单脚站立初期时,不象正常人一样地产生双锁现象(DoubleLock),但随着步行数的增加或使用人工韧带时期的增长,其双锁现象会稍有改善。(2)接受前十字韧带重建、的病人与人工膝关节置换的病人之间,甚至同一病人的重建关节与正常关节之间,其动态分析结果连同地面反作用力并无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步态
十字韧带
膝关节
双锁现象
Keywords
biomechanics,gait, anterior cruciate ligamont, knee joint, double locking.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妊娠妇女步态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
14
4
作者
周有礼
周伯禧
游家源
黄璨珣
江昇修
何金山
林启祯
苏芳庆
机构
成功大学医学工程研究所
高雄医学大学骨科
嘉南药理科技大学工业安全卫生系
成功大学附设医院骨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5-69,共5页
基金
NSC89-2213-E-006-038资助项目
文摘
怀孕,是人类传宗接代的伟大过程。孕妇体重的增加主要是集中在躯干部位,而使原脊柱的荷重情况改变,导致对髋关节产生较大之惯性矩。且由于内分泌的改变,造成骨盆关节变松,致使孕妇发生姿势与步态改变,而增加不少日常生活上的困扰,如下背痛等。因此,对孕妇动作如步态的研究分析,将有益于协助孕妇解决这些问题。 本研究之受测者包括10位健康的孕妇与10位无怀孕经历之健康女性。为解决缺乏孕妇完整人体检测资料的困境,实验中以最佳化方法来求取孕妇的髋关节中心,并求得运动学与动力学资料。结果显示,受测孕妇皆有下背痛且均发生在骶骨-髂骨区域。与无怀孕经历之健康女性比较,孕妇在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方面主要是最大屈曲角度变大与最大伸展角度变小。髋关节的伸展力矩增加、膝关节的伸展力矩减少,而踝跖屈力矩减少。
关键词
妊娠
步态分析
下背痛
动力学
Keywords
pregnancy women, gait analysis, low back pain
分类号
R714.25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椎破裂骨折之生物力学实验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有礼
李宗修
罗世忠
周伯禧
机构
国立成功大学医学工程研究所
私立高雄医学院骨科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文摘
胸腰椎的破裂骨折是一种党见的脊椎伤害,由于神经管常受到破裂骨块的压迫,常造成神经症状。牵引的力量加上后弯的矫正是目前被公认为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破裂骨折的重要原则。牵引的力量无论是在手术中应用内固定器或是在手术前应用脊椎牵引器就是希望藉着骨折复位进一步达到减压的可能性。过去的实验研究报告大多针对较少节数的腰椎施以轴向负载的生物刀学分析。很少实验对整条脊椎施以轴向负载并加以作生物刀学的量化分析。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在以INSTRON材料试验机及脊椎牵引器探讨整条羊脊椎在外力牵引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如应变分布、椎间盘变形量以及破坏负载。并试行制造破裂骨折以便进一步观察脊椎在牵引下的生物刀学特性实验结果我们由整条羊脊椎的应变分布图得知,在胸腰椎接合之区域有较大的应变值表示该区域局部所承受的力量较大,胸椎区域之应变值次之。而下腰椎区域之应变值则较小椎间盘总变形量在10kg时平均值为286mm,在20kg时为5.09mm,在30kg时为645mm。且羊脊椎在拉刀破坏试验时,平均最大负载为91.40kg。而在脊椎牵引器实验所得之应变分布与材料试验机实验所得之分布情形相近,但数值有较小之现象。由结果我们得到在实验上脊柱承受牵引时,在胸腰椎接合之区域会承受较大的拉力。
关键词
脊椎牵引器
应变值
脊椎破裂骨折
生物力学
Keywords
traction device of spine, burst fracture, deformation
分类号
R683.2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脚趾移植至拇指手术后步态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吴浚哲
周有礼
蔡佳伦
周伯禧
机构
台北荣民总医院骨科部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3-149,共7页
文摘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利用VICON动态分析系统对将脚趾移植至拇指的术后病人,进行步态分析,以供临床评估及治疗参考。实验对象为3例大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以及3例第二脚趾转移手术后的病人。实验方法是将VICON系统配合测力板及足底接触器,同步收集每位病人之数据,透过IBMPC的程式,计算出步态周期形态及地面反作用力参数,然后对这些数据加以研判及评估。实验结果发现:(1)在大脚趾转移病例,供趾脚之第一足跖骨着地期增加,垂直反力及内、外侧剪力减少。(2)在第二脚趾转移病例中,虽然供趾脚的跖趾着地期大于正常范围约30%,但是地面反应力与正常脚并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
步态
生物力学
脚趾
大拇指
断指再植
Keywords
gait, biomechanics, toe, thumb.
分类号
R658.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手掌骨折内外固定器之刚度比较
周伯禧
林高田
林森源
张维军
洪绍鸿
江宏达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步态双支撑期下肢肌力的预测(英文)
周伯禧
周有礼
朱铭祥
黄国峰
林慧芬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膝关节病变患者手术后步态研究
周伯禧
吴浚哲
周有礼
商华洲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妊娠妇女步态的动力学分析
周有礼
周伯禧
游家源
黄璨珣
江昇修
何金山
林启祯
苏芳庆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1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脊椎破裂骨折之生物力学实验分析
周有礼
李宗修
罗世忠
周伯禧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脚趾移植至拇指手术后步态研究
吴浚哲
周有礼
蔡佳伦
周伯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