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玲 周依露 王清秀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中控制性降压作用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方法选取90例行择期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E1组)、右美托咪定2组(E2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中控制性降压作用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方法选取90例行择期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组(E1组)、右美托咪定2组(E2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0例。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和罗库溴铵静注行麻醉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维持。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0、0.5μg/kg和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维持M AP为(65±5)mm Hg,如不能达到此目标,予硝酸甘油0.25 mg单次静脉注射。记录患者在安静状态下(T_0)、药物负荷量后(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手术开始即刻(T_3)、手术开始后5 m in(T_4)、手术开始后10 min(T_5)、手术开始后15 m in(T_6)、停止用药时(T_7)、停药后5 m in(T_8)、停药后10 m in(T_9)、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_(10))、拔除气管导管后5 m in(T_(11))时M AP、HR、BIS,记录丙泊酚、盐酸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观察进入PACU时Ramsay镇静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E1、E2组M AP均能维持在目标范围,对照组需静注硝酸甘油。E1、E2组麻醉药物诱导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1、E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麻醉清醒时间、Ramsay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ONV发生率高于E1、E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中应用时,控制性降压作用效果确切,血液动力学稳定,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保胆手术 控制性降压
下载PDF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神经退行性变生物标志物及认知功能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静兰 周瑶 +2 位作者 周依露 陶伟民 徐振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3期336-341,共6页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脐血内神经退行性变生物标志物以及生长期认知发育等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于本院行择期全麻剖宫产的产妇135名(全麻组),及同期入院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的产妇135名(椎管内麻醉... 目的 研究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脐血内神经退行性变生物标志物以及生长期认知发育等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于本院行择期全麻剖宫产的产妇135名(全麻组),及同期入院行椎管内麻醉剖宫产的产妇135名(椎管内麻醉组)。在胎儿娩出后采集2组的脐动脉和脐静脉血,测定血气和神经退行性变生物标志物(S100、Tau蛋白和Activin A)。在儿童生长到12和24月龄时,通过Bayley-III评估量表随访和评估其认知、语言等发育功能情况。结果 椎管内麻醉组的低血压发生率要高于全麻组(P<0.05),全麻组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则低于椎管内麻醉组(P<0.05)。但是2组间脐动、静脉血的血气、S100、Tau蛋白和Activin A均无差异。2组儿童在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等5个维度中也未见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麻醉方案与Bayley-III量表评分之间无显著联系。结论 剖宫产期间短时间的全身麻醉可能并不影响新生儿的神经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剖宫产 神经毒性 认知发育
下载PDF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风险防范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宇平 周依露 应豪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9-971,共3页
分娩疼痛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我国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重要原因。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且不会增高剖宫产率,但仍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镇痛不全、发热等并发症。加强对分娩镇痛的流程管理、... 分娩疼痛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我国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的重要原因。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且不会增高剖宫产率,但仍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镇痛不全、发热等并发症。加强对分娩镇痛的流程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开展教育培训、制定并发症处理预案是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风险防范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椎管内阻滞镇痛 风险 剖宫产率
原文传递
妊娠中晚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蕊婧 陶伟民 +1 位作者 周依露 徐振东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年第10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加强对妊娠期VTE的认识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41050例孕妇,对妊...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形成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加强对妊娠期VTE的认识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41050例孕妇,对妊娠期发生VTE的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有10例VTE患者均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发生率约为0.24/1000。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位于小腿肌间静脉者5例,股静脉1例,腘静脉1例。肺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患者血栓形成位于左侧肺动脉分支者1例,左侧肺动脉主干者1例,右侧肺动脉分支者3例,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多发栓塞者1例。10例妊娠期VTE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35岁)、制动/长期卧床、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妊娠、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确诊VTE后均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并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变化。患者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抗凝治疗至产后1~3月,产后均未再发生血栓。结论妊娠期VTE发生率较低,但诸多危险因素可促进血栓发生,应积极预防,早期识别与诊断,尽早给予规范化抗凝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肺血栓栓塞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