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俏苗 陈建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研究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5例接受LEEP手术的孕妇和441例未处理的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LEEP治疗的妇女中,69例(14.5%)在24周以内出现自然流产,26例(6.4%)在24~36周内早产,380例(93.6%)患... 目的研究LEEP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5例接受LEEP手术的孕妇和441例未处理的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LEEP治疗的妇女中,69例(14.5%)在24周以内出现自然流产,26例(6.4%)在24~36周内早产,380例(93.6%)患者足月妊娠。对照组441例妇女,62例(14.1%)在24周以内出现自然流产,19例(5.0%)在24~36周内早产,360例(95.0%)患者足月妊娠。2组早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LEEP组和未处理组的自然流产率分别为14.5%和14.1%。LEEP组和未处理组早产率分别为6.4%和5.0%。女性宫颈长度<30mm的患者LEEP组最多,但不影响早产率。LEEP组宫颈长度<15 mm的患者接受宫颈组织广泛切除,同时增加早产的风险。早产与宫锥切除组织尺寸显著相关。LEEP组85例患者行大尺寸宫锥切除,其中10例(11.8%)出现早产,75例(88.2%)足月妊娠。结论 LEEP术对早产率无显著影响。早产与孕中期宫颈长度和锥切尺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长度 宫颈上皮内瘤变 环形电切术 产科结果 早产 自然流产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俏苗 郑海玲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1期3188-3190,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34例(轻度组),轻度先兆子痫25例(中度组),重度先兆子痫26例(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重度组最高,中度组次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程度存在线性关系,呈正相关(r=0.74,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有助于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妊娠期高血压 早期肾损伤 临床关系
下载PDF
产后出血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俏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619-1620,1623,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87.50%)、胎盘胎膜残留(7.50%)、组织裂伤(5.00%),且多发生在24h内。结论:重点在产时、产后24h内加强监测,及... 目的: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87.50%)、胎盘胎膜残留(7.50%)、组织裂伤(5.00%),且多发生在24h内。结论:重点在产时、产后24h内加强监测,及时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是减少出血的根本。产前进行有关分娩知识的教育,产生过程中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治疗上积极促进宫缩为主,同时抗休克治疗,清宫及缝合伤口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预防
下载PDF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俏苗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3083-3085,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60例(观察组)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的动态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糖尿病... 目的探讨妊娠期显性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60例(观察组)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的动态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家族史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vs 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1 h和2 h血糖及建议使用胰岛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糖值、高血糖总时间和事件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总时间和事件数、夜间低血糖事件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多具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血糖事件和相对较大的血糖波动幅度,而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餐前及夜间则容易发生低血糖事件,在临床治疗上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动态血糖监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戊酸雌二醇与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俏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或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应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组应用妈富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片或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应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组应用妈富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即妈富隆治疗效果优于戊酸雌二醇片。结论: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 戊酸雌二醇片 妈富隆
下载PDF
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俏苗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 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初发高血压妊娠小于20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NT-pro BNP水平,以20周后是否诊断为重度子... 目的探讨血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 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初发高血压妊娠小于20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NT-pro BNP水平,以20周后是否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分为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比较血NT-pro BNP水平差异。结果随访过程中发现120例妊娠孕妇中20例妊娠20周后表现为重度子痫前期,占16.7%。重度组孕周、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0周前重度组孕妇血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重度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0周后重度组孕妇血NT-pro BNP水平明显升高,与孕20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孕20周后非重度组(P<0.05);非重度组NT-pro BNP水平孕20周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 BNP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7.0%,阳性似然比为83.3%,阴性似然比为4.9%,诊断符合率为90.0%。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NT-pro BNP明显升高,血NT-pro BNP对初发高血压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 初发高血压 孕妇 重度子痫前期
下载PDF
lncRNA HAGLR促卵巢癌细胞生长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俊 王晓黎 +1 位作者 俞岩 周俏苗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91-496,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AGLR)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卵巢正常细胞IOS...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AGLR)通过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对卵巢癌细胞生长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卵巢正常细胞IOSE-80(IOSE-80组)以及卵巢癌细胞A2780(A2780组)。然后将A2780随机分为lncRNA HAGLR沉默组(siHAGLR组)、沉默阴性对照组(siNC组)、siHAGLR联合NLRP3抑制剂MCC950处理组(siHAGLR+MCC950组)。qRT-PCR法检测lncRNA HAGL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ASC和EMT相关蛋白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的表达。CCK-8法检测A2780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法检测A27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2780细胞的生长能力。TUNEL染色检测A2780细胞的凋亡。结果与IOSE-80组相比,A2780组lncRNA HAGLR、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表达均上调(P<0.05),但NLRP3、caspase-1、ASC的表达均下调(P<0.05)。与siNC组相比,siHAGLR组的lncRNA HAGLR、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表达均下调(P<0.05),但NLRP3、caspase-1、ASC的表达均上调(P<0.05),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数以及迁移和侵袭数均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数则增加(P<0.05)。与siHAGLR组相比,siHAGLR+MCC950组的lncRNA HAGLR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Vimentin、Snail1、α-SMA、Twist1表达均上调(P<0.05),但NLRP3、caspase-1、ASC的表达均下调(P<0.05),细胞增殖率、细胞克隆数以及迁移和侵袭数均显著增加(P<0.05),细胞凋亡数则减少(P<0.05)。结论lncRNA HAGLR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促进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 炎症小体 卵巢癌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卵巢癌淋巴结转移及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载红 景香香 +5 位作者 游佳 刘富金 周俏苗 王圣坦 韩丽珍 庄晓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及其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6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获得基础强度、峰值强度、到达时间以及达峰时间等参数...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价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及其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6例卵巢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并获得基础强度、峰值强度、到达时间以及达峰时间等参数,并计算增强强度(EI)和灌注时间。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对超声造影定量分析不同增强强度判断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并采用Kappa检验对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将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两组间Ecadherin表达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卵巢癌组织造影各参数与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淋巴结转移组基础强度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绘制ROC曲线,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得知,以EI>83.8 d B作为评估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截断点,其灵敏度为82.43%,特异度为79.3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Kappa=0.87)。淋巴结转移组E-cadherin低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基础强度与E-cadherin表达呈正相关,增强强度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和-0.527。【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间接评价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合检测E-cadherin的表达、CT或MRI检查,可为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定量分析 E-CADHERIN
下载PDF
四维盆底超声评估生产方式及胎次对盆膈裂孔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载红 洪燕 +4 位作者 游佳 符小艳 陈银 周俏苗 冯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盆底超声评估生产方式及胎次对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于产后42 d至门诊复查的患者102例,分为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两组各自按照胎次分为单产次组和多产次组,同时选择... 目的:探讨四维盆底超声评估生产方式及胎次对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于产后42 d至门诊复查的患者102例,分为阴道分娩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两组各自按照胎次分为单产次组和多产次组,同时选择健康成年女性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四维超声分别对产后42 d的女性进行静息状态下、盆腔最大用力(Valsalva)动作状态下盆膈裂孔的测量,观察盆膈裂孔的左右径(LHLR)、前后径(LHAP)、面积(LHA)。结果:13组研究对象在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状态下盆膈裂孔的LHAP、LHLR、LH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阴道分娩组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剖宫产组高于对照组。2静息状态下和Valsalva状态下阴道分娩多胎组的盆膈裂孔的LHAP、LHLR、LHA明显高于单胎组(P<0.05),而剖宫产多胎组的盆膈裂孔的LHAP、LHLR、LHA明显高于单胎组。结论:阴道分娩方式和多胎次分娩对盆底功能损伤较大,产后经四维超声可及时发现盆底功能障碍,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载红 景香香 +4 位作者 游佳 周俏苗 王圣坦 刘富金 韩丽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肿瘤在普通多普勒和超声造影中的表现,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肿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行超声造影,结合术后病... 目的观察卵巢肿瘤在普通多普勒和超声造影中的表现,分析评价超声造影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卵巢肿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术前行超声造影,结合术后病理结果,采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卵巢肿瘤中良性37例,恶性27例。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造影强化特点存在明显差异。37例卵巢良性肿瘤中,35例造影剂缓慢强化,27例卵巢恶性肿瘤均表现为造影剂快速强化。与卵巢良性肿瘤相比,卵巢恶性肿瘤内造影强化的始增时间早,达峰时间早,灌注强度高,造影强化的时间一强度曲线上升支、下降支陡直。普通多普勒超声对恶性卵巢肿瘤检出的灵敏度为44.44%,通过超声造影检出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74.07%。普通多普勒ROC下面积为0.598,超声造影ROC下面积为0.723。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肿瘤内的血流信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彩超联合血清CA125、CA724对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载红 景香香 +3 位作者 陈银 陈翩 周俏苗 李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探究彩超联合血清CA125、CA724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本院住院手术的卵巢肿瘤病人106例,检查患者彩色超声情况及血清CA125、CA724水平。结果: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CA125、CA724水平均高于83例良性... 目的:探究彩超联合血清CA125、CA724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0月在本院住院手术的卵巢肿瘤病人106例,检查患者彩色超声情况及血清CA125、CA724水平。结果: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CA125、CA724水平均高于83例良性肿瘤患者(P<0.05)。超声诊断卵巢癌符合率为56.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恶性组阳性率为78.3%,明显高于良性组的37.3%,P<0.05。彩超联合CA125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相对较高,且高于三项指标的联合诊断。结论: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妇科内镜与放射介入治疗268例输卵管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的结局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禤庆山 刘浪 +2 位作者 耿秀平 周俏苗 李茜晖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疏通的治疗结局,比较妇科内镜及放射介入的效果。方法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2组,经妇科内镜疏通138例(内镜组)、放射介入疏通130例(介入组),根据HSG影像或腹腔镜诊断将输卵管阻塞分为4型:...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疏通的治疗结局,比较妇科内镜及放射介入的效果。方法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2组,经妇科内镜疏通138例(内镜组)、放射介入疏通130例(介入组),根据HSG影像或腹腔镜诊断将输卵管阻塞分为4型:近端阻塞型(A型),中远端阻塞型(B),输卵管积水型(C型),输卵管和周围组织粘连、伞端闭锁型(D型)。2组实施输卵管疏通术并术后综合性抗炎治疗3个月,随诊1年,比较2组同型阻塞之间的正常妊娠、输卵管妊娠、再阻塞情况。结果2组中同型阻塞疏通后1年内妊娠率比较,经统计:A型(χ2=1.47,P=0.832)、C型(χ2=6.80,P=0.0785)无统计学意义;B型(χ2=16.90,P<0.001)、D型(χ2=27.03,P<0.001)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中同型阻塞疏通后1年内发生TP情况比较,经统计:A型(χ2=2.315,P=0.5432)、C型(χ2=2.261,P=0.6019)无统计学意义;B型(χ2=15.672,P<0.001)、D型(χ2=17.44,P<0.001)存在统计学意义。2组中1年后发生再阻塞同型比较,经统计:A型(χ2=1.47,P=0.832)无统计学意义;B型(χ2=25.98,P<0.001)、C型(χ2=29.08,P<0.001)、D型(χ2=32.67,P<0.00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如果炎症仅局限于输卵管的间质、峡部的疏通(A型),2组术后结局相当,其他类型的阻塞,特别是B、D类,妇科内镜组疏通后的妊娠率、输卵管妊娠率以及再阻塞机会,均优于放射介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疏通 放射介入 妇科内镜
下载PDF
评估妇科内窥镜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禤庆山 周俏苗 +2 位作者 李茜晖 黄燕清 肖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6Z期13-1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疏通治疗结果,评估妇科内窥镜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价值。方法将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4组,根据术前HSG影像或腹腔镜术中诊断将输卵管阻塞分为4型:近端阻塞型(A型),中远端阻塞型(...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不同部位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疏通治疗结果,评估妇科内窥镜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价值。方法将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4组,根据术前HSG影像或腹腔镜术中诊断将输卵管阻塞分为4型:近端阻塞型(A型),中远端阻塞型(B型),输卵管积水型(C型),输卵管和周围组织粘连、伞端闭锁型(D型)。4组通过妇科内窥镜实施输卵管疏通术并术后综合性抗炎治疗3个月,随诊1年,比较4组患者术后的正常妊娠、输卵管妊娠、再阻塞情况。结果4组疏通后1年内A组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再阻率最低;B、C组次之;C组妊娠率最低,输卵管妊娠、再阻率最高。结论炎症仅局限于输卵管的间质、峡部所致阻塞的患者,通过妇科内窥镜疏通术后,其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再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 疏通 妇科内窥镜
下载PDF
妇科内窥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起 禤庆山 +2 位作者 周俏苗 李茜晖 黄燕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2-74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内窥镜疏通治疗的结局,评估妇科内窥镜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根据术前HSG影像或腹腔镜术中诊断分为A组(近端阻塞型)、B组(中远端阻塞型)、C组(输卵管... 目的:通过分析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经内窥镜疏通治疗的结局,评估妇科内窥镜在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26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根据术前HSG影像或腹腔镜术中诊断分为A组(近端阻塞型)、B组(中远端阻塞型)、C组(输卵管积水型)、D组(输卵管和周围组织粘连、伞端闭锁型),经妇科内窥镜实施输卵管疏通术并术后综合性抗炎治疗3个月,随诊1年,比较4组术后的正常妊娠、输卵管妊娠、再阻塞情况。结果:1年内A组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再阻塞率最低,B、D组次之,C组妊娠率最低,输卵管妊娠、再阻塞率最高。结论:炎症仅局限于输卵管的间质、峡部的阻塞通过妇科内窥镜疏通术后,其妊娠率最高,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再阻塞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阻塞 不孕 疏通 妇科内窥镜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PTENP1通过miR-3611/PTEN基因途径调控宫颈癌进程的分子机制研究
15
作者 包利利 赵达 +1 位作者 俞岩 周俏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TENP1 (以下简称“PTENP1”)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诊断的54例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另选取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Caski)和...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PTENP1 (以下简称“PTENP1”)在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诊断的54例的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另选取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Caski)和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H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TENP1、miR-3611、PTEN基因、PTEN蛋白水平。选取合适的宫颈癌细胞系,比较PTENP1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将其分为空白组(无处理)、pcDNA3.1组(转染pcDNA3.1)、pcDNA3.1-PTENP1组(转染pcDNA3.1-PTENP1)、NC组(阴性对照,转染模拟物或抑制剂NC)、miR-3611抑制剂组(转染miR-3611抑制剂)、pcDNA3.1-PTENP1+NC组(转染pcDNA3.1-PTENP1和NC)和pcDNA3.1-PTENP1+miR-3611 mimics组(转染pcDNA3.1-PTENP1和miR-3611模拟物)。比较空白组、pcDNA3.1组、pcDNA3.1-PTENP1组PTENP1、miR-3611、PTEN基因、PTEN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指标,采用细胞活力检测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比较空白组、NC组、miR-3611抑制剂组miR-3611、PTEN基因、PTENP1水平;比较pcDNA3.1-PTENP1+NC组和pcDNA3.1-PTENP1+miR-361 1 mimics组的细胞增殖情况及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指标。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及RNA下拉实验验证miR-3611与PTENP1、PTEN基因的靶向关系。结果 癌组织PTENP1、PTEN基因、PTEN蛋白水平低于癌旁组织,miR-3611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HeLa、SiHa、C33A、Caski细胞PTENP1、PTEN基因、PTEN蛋白水平低于H8细胞,miR-3611水平高于H8细胞(P<0.05),后续实验选择HeLa、Caski细胞进行,PTENP1在HeLa、Caski细胞质中高表达。pcDNA3.1-PTENP1组PTENP1、凋亡率、上皮钙黏素、PTEN基因高于空白组,细胞增殖活力(培养48、72、96h)及ZEB1、Snail、波性蛋白、miR-3611低于空白组(P<0.05)。miR-3611抑制剂组miR-3611低于空白组,PTEN基因、PTENP1高于空白组(P<0.05)。pcDNA3.1-PTENP1+miR-361 1 mimics组细胞增殖活力(培养48、72、96 h)、上皮钙黏素低于pcDNA3.1-PTENP1+NC组,ZEB1、Snail、波性蛋白高于pcDNA3.1-PTENP1+NC组(P<0.05)。野生型miR-3611转染生物素标记的HeLa、Caski细胞的PTENP1水平高于转染生物素标记的空白细胞和突变型miR-3611转染生物素标记的细胞,分别转染PTENP1或PTEN野生型和miR-3611模拟物的293T细胞的相对萤光活性低于仅转染PTENP1或PTEN野生型的293T细胞(P<0.05)。结论 PTENP1通过竞争性结合miR-3611调控PTEN表达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微RNA 竞争性结合机制 PTEN基因 宫颈癌
下载PDF
血清circATRNL1水平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
16
作者 李俊 王晓黎 +3 位作者 俞岩 包利利 潘子怡 周俏苗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90-95,共6页
目的探讨circATRNL1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临床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10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根据美... 目的探讨circATRNL1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对临床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10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根据美国生育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r-AFS)分期标准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46)和重度组(n=28),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8)和预后不良组(n=42);另选取同期同院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ircATRNL1、糖类抗原125(CA125)、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ircATRNL1、CA125水平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和预后预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circATRNL1、CA125、IL-6、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重度组血清circATRNL1、CA125、IL-6、VEGF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circATRNL1、CA125二者联合诊断中/重度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优于circATRNL1、CA125单独诊断(Z=2.305、2.213,P=0.021、0.027)。预后不良组circATRNL1、CA125、IL-6、VEGF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circATRNL1、CA125二者联合预测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的AUC为0.972,优于circATRNL1、CA125单独预测(Z=2.685、2.457,P=0.007、0.014)。circATRNL1、CA125、IL-6、VEGF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ircATRNL1水平显著升高,和CA125二者联合对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ATRNL1 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价值 预后
下载PDF
母体循环中胎儿游离DNA在单基因病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何素娜 周俏苗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8期2288-2292,2299,共6页
单基因病是引起胎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种类多,病情复杂,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且预后差。目前,无创产前检测(NIPT)已成为筛查胎儿非整倍体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基于母体循环中胎儿游离DNA(cffDNA)的发现及高通量测序技术... 单基因病是引起胎儿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种类多,病情复杂,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且预后差。目前,无创产前检测(NIPT)已成为筛查胎儿非整倍体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基于母体循环中胎儿游离DNA(cffDNA)的发现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单基因病的NIPT成为研究热点,且检测技术及其检测的疾病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单基因病的检测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目前胎儿单基因病的NIPT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在临床应用。因此,深入研究母体循环中cffDNA的NIPT对单基因病产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因病 胎儿游离DNA 无创产前检测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单基因病无创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何素娜 周俏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05-008,共4页
产前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遗传性疾病是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单基因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少数有效治疗手段,且费用高昂,预后差,出生前进行产前诊断是预防单基因病及尽快进行临床干预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产前检测已转向非... 产前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遗传性疾病是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单基因病种类多,病情复杂,少数有效治疗手段,且费用高昂,预后差,出生前进行产前诊断是预防单基因病及尽快进行临床干预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产前检测已转向非侵入性方法,以确定胎儿患遗传性疾病的风险,而不会产生流产的风险,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对胎儿游离DNA的认识及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单基因病的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检测疾病的种类也不断增加,检测技术各不同。本文将对单基因病的无创产前筛查在单基因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单基因病 胎儿游离DNA 无创产前筛查
下载PDF
miR-124-3p靶向调控MAPK 14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俏苗 汪洪林 +4 位作者 黄海燕 许晶 肖美芳 龚护民 吴栋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miR-124-3p通过靶向调控MAPK 14,从而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与侵袭产生作用。方法提取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及原代细胞,分组转染。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检测检测细胞活力、凋亡、周期、迁移及侵... 目的探讨miR-124-3p通过靶向调控MAPK 14,从而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与侵袭产生作用。方法提取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胎盘滋养层组织及原代细胞,分组转染。MTT、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检测检测细胞活力、凋亡、周期、迁移及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因子的表达水平。验证miR-124-3p和MAPK 14的靶向关系。结果过表达miR-124-3p后,细胞增殖、侵袭能力降低,细胞阻滞在G1/G0期,细胞凋亡增加;抑制miR-124-3p表达后,结果相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124-3p与MAPK 14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APK 14表达后,与过表达miR-124-3p结果一致,细胞活力及侵袭能力降低,凋亡增加;过表达MAPK 14实验组与抑制miR-124-3p表达结果一致。结论 miR-124-3p可靶向负调控MAPK 14,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增殖与侵袭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4-3p MAPK 14 子痫前期 滋养层细胞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CircRNA-79530与TWIST形成正反馈回路调控滋养细胞EMT的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俏苗 陈秋霞 +4 位作者 黄海燕 许晶 肖美芳 龚护民 吴栋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究CircRNA-79530与TWIST形成正反馈回路调控滋养细胞EMT的机制。方法筛选20例严重早发先兆子痫的患者和20例非严重早发先兆子痫的患者的胎盘样本。重组荧光素酶实验检测TWIST与CircRNA-79530靶标关系;RT-PCR检测TWIST和CircRNA-79... 目的探究CircRNA-79530与TWIST形成正反馈回路调控滋养细胞EMT的机制。方法筛选20例严重早发先兆子痫的患者和20例非严重早发先兆子痫的患者的胎盘样本。重组荧光素酶实验检测TWIST与CircRNA-79530靶标关系;RT-PCR检测TWIST和CircRNA-79530mRNA表达;Ed U染色法和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EMT蛋白表达;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结果重度先兆子痫组较非重度先兆子痫组TWIST、CircRNA-79530mRNA表达降低(P<0.05)。对照组较TWIST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活力降低,E-钙粘着蛋白、波形蛋白、β-连环蛋白、MMP9表达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减少,caspase-3、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WIST直接与CircRNA-79530结合形成正反馈,促进滋养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CircRNA-79530 EMT 滋养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