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经验和启示——以潜江龙虾为例
1
作者 沈熙 周先竹 +4 位作者 廖显珍 胡军安 孙继成 王皓瑀 颜卫卫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60-62,共3页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地域特色文化和农业资源,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潜江龙虾品牌发展情况,品牌建设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潜江龙虾品牌建设...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发挥地域特色文化和农业资源,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潜江龙虾品牌发展情况,品牌建设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潜江龙虾品牌建设的建议,并获得潜江龙虾品牌建设对湖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地理标志 小龙虾 潜江龙虾 品牌建设 经验 启示 潜江市
下载PDF
湖北省中低产田障碍类型与技术改良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6 位作者 梁华东 李剑夫 廖世勇 杨文兵 郭凯 方非 巩细民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294-4296,4300,共4页
湖北省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应加强对冷浸潜育型、干旱灌溉型、坡地梯改型、瘠薄培肥型、渍涝排水型、障碍层次型、酸化耕地型等障碍类型的中低产田技术改良,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确保粮食安全。
关键词 中低产田 技术改造 障碍类型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与东盟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对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1 位作者 万训 王江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湖北省应制定正确的对策,加强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们的技术和相对经济优势,帮助东盟尽快解决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加速东盟的传统农业改造,带动双边和多边更大范围内的经贸合作;可以把我们熟练的劳动力、高水平的科技... 湖北省应制定正确的对策,加强与东盟的农业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我们的技术和相对经济优势,帮助东盟尽快解决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加速东盟的传统农业改造,带动双边和多边更大范围内的经贸合作;可以把我们熟练的劳动力、高水平的科技人员、成熟的技术和优质农产品推向需求潜力巨大的东盟市场,实现互利双赢,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东盟 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 对策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三品一标”主要工作措施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先竹 廖显珍 +8 位作者 胡正梅 胡军安 陈永芳 沈熙 刘颖 徐园园 郭征球 杨远通 王皓瑀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2期6001-6003,F0003,共4页
通过发展"三品一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是适应市场消费需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途径。基于湖北省"十二五"期间"三品一标"的主要工作成就,对制约湖北省"三品一标"... 通过发展"三品一标"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是适应市场消费需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途径。基于湖北省"十二五"期间"三品一标"的主要工作成就,对制约湖北省"三品一标"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推进湖北省"三品一标"健康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农产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农产品地理标志 措施 分析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抓手”实践——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态家园建设的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先竹 陈树生 +2 位作者 沈熙 王江兵 张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期24-26,共3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围绕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体制创新和工作措施创新上大胆实践,成功探索以“五改三建成两提高”(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高效经济园、建现代文明家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围绕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的目标,在体制创新和工作措施创新上大胆实践,成功探索以“五改三建成两提高”(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高效经济园、建现代文明家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新路子,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恩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模式 实践
下载PDF
“湖北6号”水稻品种在非洲中西非地区的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中国援助刚果(金)金戈布洼农业技术示范点为例
6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1 位作者 蒋传华 王江兵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再生稻 稻荪子 水稻 分蘖肥 追肥 结实率 耕整 刚果(金) 返青分蘖期 穗肥 秧田 非洲 湖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鄂西北贫困山区农业扶贫开发项目的管理及技术创新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地区实施WFP/IFAD项目为例
7
作者 周先竹 沈熙 +4 位作者 张磊 赵林刚 王江兵 魏建军 邹安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2期36-39,共4页
消除贫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湖北省十堰山区以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为契机,通过扶贫技术创新,把“脆弱性分析、参与式评估、监测评价、绩效管理”等国际先进的贫困要素评估技术和运用实施机制与我国贫困山区的实际相结... 消除贫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湖北省十堰山区以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区为契机,通过扶贫技术创新,把“脆弱性分析、参与式评估、监测评价、绩效管理”等国际先进的贫困要素评估技术和运用实施机制与我国贫困山区的实际相结合,创新整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技术。项目通过准确把握扶贫开发实施主体和工作切入点,使项目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扶贫开发 技术创新 方法
下载PDF
推进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沈熙 周先竹 +5 位作者 廖显珍 胡军安 尹恒 颜卫卫 王皓瑀 董承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1期4193-4195,共3页
总结了湖北省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成效和态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湖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品牌建设 标准化生产 湖北省
下载PDF
信用担保在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书文 周先竹 +1 位作者 胡正梅 王江兵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7,共4页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自1997年推动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经营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信用担保,培育龙头企业,是完善农业产业链、发展壮大农业...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自1997年推动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经营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特别是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信用担保,培育龙头企业,是完善农业产业链、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担保 农业产业化 融资
下载PDF
不同水旱轮作体系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1
10
作者 张维乐 戴志刚 +4 位作者 任涛 周先竹 王忠良 李小坤 丛日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54-1266,共13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湖北省孝南、松滋、应城等14个县(市、区)开展水稻-油菜和...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作物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湖北省孝南、松滋、应城等14个县(市、区)开展水稻-油菜和水稻-小麦2种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氮肥习惯3次施用、氮肥习惯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氮肥2次施用(后肥前移)、氮肥2次施用(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油菜及小麦产量、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对比秸秆还田下的2种轮作模式,增施氮肥对稻油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吸收量无显著影响,而其对稻麦轮作系统的各指标均有显著提高的作用。稻麦轮作下,高量氮肥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氮肥习惯3次施用水稻和小麦平均增产量为0.632和0.564t·hm^(-2),增产率分别达6.85%和10.67%;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1.50和1.07 t·hm^(-2),增幅分别达8.11%和9.06%。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11.54和23.57 kg·hm^(-2),增幅分别达7.88%和21.28%,稻麦周年氮素吸收总量增加35.11kg·hm^(-2),增幅达13.65%。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可以达到或优于氮肥习惯3次施用处理的水平,且以稻麦轮作下效果更为明显,其中水稻和小麦季平均增产量分别为0.439和0.385 t·hm^(-2),增产率分别达5.12%和7.63%;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11.09和21.06 kg·hm^(-2),增幅分别达8.26%和20.82%,稻麦周年氮素吸收总量平均增加32.14 kg·hm^(-2),增幅达13.66%。就氮肥利用率而言均表现出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水稻季均值范围52.03—59.29 kg·kg^(-1),油菜季10.62—11.12 kg·kg^(-1),小麦季33.63—36.20 kg·kg^(-1)),等氮量投入下秸秆还田效果要明显优于秸秆不还田,且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后肥前移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稻油轮作下氮肥习惯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氮肥习惯3次施用、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相比较氮肥2次施用水稻季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2.45和4.07 kg·kg^(-1),增幅分别达4.36%和7.37%,油菜季分别增加0.36和0.49 kg·kg^(-1),增幅分别达3.38%和4.62%;稻麦轮作下水稻季分别增加3.88和1.64 kg·kg^(-1),增幅分别达7.46%和3.10%,小麦季分别增加1.60和1.93 kg·kg^(-1),增幅分别达4.75%和5.65%。与氮肥习惯3次施用处理相比,氮肥2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在稻油轮作下水稻和油菜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分别增加5.68%和4.00%;在稻麦轮作下水稻和小麦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分别增加5.12%和7.63%。【结论】综合氮素利用效率来看,在秸秆还田条件下2种水旱轮作模式均可以通过调整氮肥的后肥前移以保证作物达到高产或稳产的目的,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产量 稻油轮作 稻麦轮作 氮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稻作区域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秋霞 戴志刚 +5 位作者 鲁剑巍 任涛 周先竹 王忠良 李小坤 丛日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8-1557,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稻作区域钾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以及农田钾素表观平衡的影响,分析不同稻区秸秆还田可替代化学钾肥的用量,为不同区域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在湖北省鄂东丘陵、... 【目的】研究不同稻作区域钾肥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量以及农田钾素表观平衡的影响,分析不同稻区秸秆还田可替代化学钾肥的用量,为不同区域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钾肥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在湖北省鄂东丘陵、鄂中丘陵岗地和江汉平原3个区域的19个县(市)布置稻田秸秆还田替代钾肥效果研究田间试验,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钾(NP);(2)施化学钾肥(NPK);(3)施秸秆(NP+S);(4)秸秆还田配施1/2化学钾肥(NP+1/2K+S);(5)秸秆还田配施3/4化学钾肥(NP+3/4K+S);(6)秸秆还田配施全量化学钾肥(NPK+S)。【结果】不同稻作区钾肥和秸秆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钾素吸收量。与NP处理相比,鄂东丘陵区、鄂中丘陵岗地区和江汉平原区NPK处理水稻分别增产0.36、0.36和1.07 t·hm-2,平均增产率分别为6.4%、5.0%和15.3%;而施秸秆(NP+S)处理水稻分别平均增产0.57、0.49和0.24 t·hm-2,增产率为7.6%、6.9%和4.0%。3个稻作区施化学钾肥(NPK)地上部钾素吸收量平均增加20.1—61.9 kg K2O·hm-2,施秸秆(NP+S)钾素吸收量平均增加8.5—39.1 kg K2O·hm-2,江汉平原区施化学钾肥处理产量和钾素吸收量均显著高于施秸秆处理,而鄂东丘陵区和鄂中丘陵岗地区NP+S与NPK处理的产量和钾素吸收量均没未表现出差异。通过计算土壤-作物系统钾素表观平衡,发现一季水稻收获后土壤钾素均处于亏缺(平均钾素亏缺量为144.3—284.4kg K2O·hm-2)状态,但秸秆还田处理亏缺量小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在保证水稻产量(即NPK处理产量)时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模型计算出鄂东丘陵区、鄂中丘陵岗地区和江汉平原区的平均钾肥用量分别比目前钾肥推荐用量(60kg K2O·hm-2)节约化学钾肥66.8%、75.2%和9.7%;参考2013年钾肥和水稻价格,可计算出秸秆还田条件下鄂东丘陵区、鄂中丘陵岗地区和江汉平原区最经济钾肥推荐用量分别比推荐用量节省化学钾肥54.3%、53.5%和36.9%。【结论】湖北省不同稻区均可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减少钾肥投入,不但可以缓解土壤钾素亏缺,而且对农田钾素的可持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同区域 秸秆还田 钾肥替代 最经济钾肥用量
下载PDF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增产及供钾的效果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秋霞 戴志刚 +2 位作者 周先竹 王忠良 丛日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112-5115,共4页
在湖北省应城、孝昌、汉川、荆门布置油菜秸秆还田对后季水稻产量及钾素吸收量影响试验,分析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和供钾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城、孝昌和荆门三个试验点施钾效果明显,在此条件下秸秆还田(NP+S)比不还田(NP)处理... 在湖北省应城、孝昌、汉川、荆门布置油菜秸秆还田对后季水稻产量及钾素吸收量影响试验,分析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和供钾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城、孝昌和荆门三个试验点施钾效果明显,在此条件下秸秆还田(NP+S)比不还田(NP)处理稻谷产量与稻草生物量平均分别增加725和669 kg/hm2,增幅分别为10.21%和8.36%。四个试验点施钾和秸秆还田均可提高水稻地上部钾素吸收量,与NP处理相比,NP+S、NPK(施钾)和NPK+S(施钾配合秸秆还田)处理地上部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20.2、48.3和58.3 kg K2O/hm2;进一步分析表明,水稻钾素吸收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物量的增加,而各处理的钾含量差异不显著。种植水稻后各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油菜秸秆还田的两个处理(NP+S和NPK+S处理)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相应的不还田处理(NP和NPK处理)。油菜秸秆还田具有提高后季水稻产量和稻草生物量、增加钾素的供应和缓解土壤钾素亏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还田 水稻 产量 钾素吸收量 钾素表观平衡
下载PDF
鄂西北茶园紫云英旱作套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5 位作者 杜巍 廖世勇 方非 杨文兵 方华 胡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886-4888,共3页
根据鄂西北气候条件,通过对当地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提出了"选用良种、测土施肥、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的旱作套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技术路线,该研究对扩大紫云英种植面和推广普及绿肥种植技术具有普遍的指... 根据鄂西北气候条件,通过对当地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提出了"选用良种、测土施肥、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的旱作套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技术路线,该研究对扩大紫云英种植面和推广普及绿肥种植技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旱作套种技术
下载PDF
水稻集中育秧的技术选择——以江汉平原早稻集中育秧为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5 位作者 廖世勇 方非 梁华东 杨文兵 刘兵 邹家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241-3242,3252,共3页
为实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在湖北省推行水稻集中育秧,其技术选择为基质选择、温棚建设、种子处理、播种管理、苗期管理和适时移栽几个方面。
关键词 集中育秧 技术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湖北省秸秆综合利用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3 位作者 胡群中 戴志刚 李晶 奚小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2,共3页
通过对湖北省农作物秸秆利用历史背景和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了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湖北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现状 对策 湖北省
下载PDF
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的建立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5 位作者 何迅 宋家咏 邹娟 徐东波 吴润 王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33-1934,1938,共3页
为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提出建立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合作社的先进性分析及合作社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的探讨,指出建立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将带动整个配方肥产业的发展,... 为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提出建立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合作社的先进性分析及合作社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的探讨,指出建立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合作社将带动整个配方肥产业的发展,实现配方肥个性化服务向更高层次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终端 测土配方施肥 专业合作社
下载PDF
湖北农业水资源的脆弱性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6 位作者 杨文兵 胡劲红 赵同根 谢永峰 刘涛 郭凯 邹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212-3215,共4页
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湖北省水资源脆弱性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制约湖北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对策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湖北省 水资源 脆弱性分析 对策
下载PDF
智能终端配肥技术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先竹 鲁明星 +3 位作者 胡正梅 肖习明 张袭 王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739-3740,3743,共3页
通过分析配方施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面临的困境,指出智能终端配肥技术是未来土肥技术推广应用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推进智能终端配肥的关键措施,即政府引导、农企对接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配方施肥 推广应用 智能终端
下载PDF
湖北省推广应用配方肥的有效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先竹 胡正梅 +4 位作者 杨文兵 戴志刚 郭凯 韩伟 陈细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325-4327,共3页
湖北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较大成效,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为提高配方肥到位率,通过组织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服务手段创新,探索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以推动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 湖北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得较大成效,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为提高配方肥到位率,通过组织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和服务手段创新,探索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以推动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为路径的七大整建制推进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肥 推广应用 模式 湖北省
下载PDF
中国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利用方式 被引量:21
20
作者 戴志刚 鲁剑巍 +4 位作者 周先竹 杨文兵 胡劲红 易妍睿 刘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29,共3页
利用秸秆产量/经济产量关系,对中国2009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养分总量进行评估。2009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46亿t,折合纯N 600.80×104t、P2O592.56×104t、K2O 940.86×104t。同时,对秸秆还田方式、还田量、还... 利用秸秆产量/经济产量关系,对中国2009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养分总量进行评估。2009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约6.46亿t,折合纯N 600.80×104t、P2O592.56×104t、K2O 940.86×104t。同时,对秸秆还田方式、还田量、还田时间以及配套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对秸秆还田进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养分资源 现状 利用方式 还田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