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入侵特征与防治策略
1
作者 周全来 曹伟 +5 位作者 张悦 金永焕 王永翠 马瑛培 陈辉 崔雪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322,共9页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侵历史和分布特征、危害、现有防除措施及存在等问题进行综述。刺萼龙葵具有花期长、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高、果实和种子产量大等高繁殖能力特征;能适应多变气候和异质性生境;具有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已先后入侵了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的55个区县,向华北、华中和华东快速入侵的可能性高;刺萼龙葵的植株及分泌物对人畜安全、动物皮毛质量、草地植被结构、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并帮助传播植物病虫害。然而,现有的化学和物理防除措施仍不能彻底遏制传播、消除危害和保障生产。为有效防除刺萼龙葵,应开展刺萼龙葵入侵风险评估,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防治措施,加强入侵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生物生态学特性 传播途径 入侵特征 防治策略
下载PDF
P肥施入土壤后的变化进程及对P淋失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周全来 赵牧秋 +2 位作者 鲁彩艳 史奕 陈欣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3,共4页
对施入不同剂量P肥的稻田土壤进行培养,测定不同时期土壤Olsen-P和CaCl2-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施P量为100~1600kg·hm^-2条件下,200d时不同处理土壤Olsen-P含量降低量均接近于施P后的50%,不同施P量下土壤对Olsen-P的固定量... 对施入不同剂量P肥的稻田土壤进行培养,测定不同时期土壤Olsen-P和CaCl2-P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施P量为100~1600kg·hm^-2条件下,200d时不同处理土壤Olsen-P含量降低量均接近于施P后的50%,不同施P量下土壤对Olsen-P的固定量均接近50%。表明在本试验施P量范围内该土壤仍未达到P吸附饱和,土壤对Olsen-P的固定量与施P量近似呈正比;当施P量低时,CaCl2-P含量低,且变化不明显;当施P量高于400kg·hm^-2时,CaCl2-P含量迅速增高。随着施P量提高,进入土壤缓效P库的比例降低,而进入速效P库和可溶性P库的比例增加,土壤对P的固定能力也逐渐降低,产生P损失的可能性增加,易于导致面源污染。预测结果表明,该土壤发生P素地表径流损失及在亚表层径流中P浓度猛增的Olsen-P含量“转折点”为81.3mg·kg^-1,与其对应的施P量约为524kg·hm^-2。可见,该土壤施P量一旦高于500kg·hm^-2,通过各种途径产生P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土壤 施肥 P 淋失 控制
下载PDF
施磷对稻田土壤及田面水磷浓度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全来 赵牧秋 +2 位作者 鲁彩艳 史奕 陈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5-1848,共4页
通过施用不同剂量磷肥稻田土壤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磷对稻田土壤及田面水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Olsen-P)浓度在施磷后迅速下降,60d后趋于稳定.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和缓效磷库量均递增,Olsen-P与施磷量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施用不同剂量磷肥稻田土壤淹水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磷对稻田土壤及田面水磷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Olsen-P)浓度在施磷后迅速下降,60d后趋于稳定.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速效磷和缓效磷库量均递增,Olsen-P与施磷量呈正相关关系(y=21.49+0.086x),表明该土壤有很高的固磷潜力.施磷后田面水中全磷浓度呈先迅速上升后又缓慢下降趋势,施磷120d后,田面水中全磷浓度与施磷量呈指数相关关系(y=0.372e0.0022x),施磷量在400~800kg.hm-2之间田面水全磷浓度加速增长,如果施磷量达到或超过800kg.hm-2,则磷容易进入田面水并导致流失,低于该施磷量时,则磷进入田面水中的量较少.利用分段回归模型模拟土壤Olsen-P与水面全磷关系,预测出导致田面水中磷激增的土壤Olsen-P浓度“突变点”为82.7mg.kg-1,即施磷量为712kg.hm-2.因此,土壤Olsen-P浓度可作为预测田面水中磷损失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磷 稻田土壤 OLSEN-P 田面水
下载PDF
磷在稻田土壤中的淋溶和迁移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全来 赵牧秋 +2 位作者 鲁彩艳 史奕 陈欣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4-739,共6页
稻田土壤磷(P)的淋溶和迁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水稻士施P后立即进行高强度淋洗的研究表明。施P对各处理淋出液的P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各种形态的P淋溶到60cm土层以下的浓度不超过0.1mg/kg,折合每公顷损失P量分别为可溶活性P约1... 稻田土壤磷(P)的淋溶和迁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水稻士施P后立即进行高强度淋洗的研究表明。施P对各处理淋出液的P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各种形态的P淋溶到60cm土层以下的浓度不超过0.1mg/kg,折合每公顷损失P量分别为可溶活性P约1.2—1.4kg。非活性P为1.2—1.6kg,全P为2.5~2.8k,对地下水影响小。施P量低于400kg/hm^2时,施入的P没有移出上层土壤:当施P量高于800kg/hm^2时,P从上层向下移动现象明显;施P量超过1600kg/hm^2后,移动距离可达10cm。并预测出上层土壤可能发生P的移动和淋溶的土壤Olsen-P闽值为74.1mg/kg,超过该值发生P移动和淋溶的可能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淋溶 迁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及其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42
5
作者 蒋德明 曹成有 +2 位作者 李雪华 周全来 李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5-1139,共5页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 探讨了对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流动沙丘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起人工固沙植被的相关配套技术,并就植被恢复程度对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动沙丘进行人工固沙时采用1.0m×1.0m草方格内播种小叶锦鸡儿(Canagana microphylla)种子的措施具有较好的固沙效果,一般经过2年可使沙丘表面得到固定。在围栏封育条件下实施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一般可在2-3年获得明显的固沙效果。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内土壤养分随着群落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在0-30cm土层中,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水解性氮、全磷、有效磷含量都表现为:11年生群落〉6年生群落〉流动沙丘;小叶锦鸡儿人工群落的建立可大幅度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微生物生物量C、N、P的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沙丘 草方格 小叶锦鸡儿 围封 人工固沙群落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我国固沙植物抗旱性及基于水量平衡的沙地造林合理密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蒋德明 张娜 +4 位作者 阿拉木萨 李雪华 周全来 押田敏雄 郭守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83,共9页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固沙成林出现早衰甚至枯死问题,本文对沙地典型固沙植物抗旱性特征、固沙林地水分平衡特征和基于水分平衡的沙地合理造林密度研究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沙地植被恢复中,应根据植物的抗旱性特征,对水分循环规律进行量化研究...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固沙成林出现早衰甚至枯死问题,本文对沙地典型固沙植物抗旱性特征、固沙林地水分平衡特征和基于水分平衡的沙地合理造林密度研究进行了论述,明确了沙地植被恢复中,应根据植物的抗旱性特征,对水分循环规律进行量化研究,并参照其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和立地条件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植物种类和密度的规划确定,以期为建立稳定的人工固沙植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固沙植被 耐旱性 水分平衡 造林密度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固沙群落草本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明 蒋德明 +2 位作者 押田敏雄 周全来 骆永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6,共7页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以及山竹子Hedysarum fruticos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黄柳Salix gordejevii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人工固沙群落内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 运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计测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以及山竹子Hedysarum fruticosum、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黄柳Salix gordejevii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人工固沙群落内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境条件下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在流动沙丘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狗尾草Setar-ia viridis、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分别在山竹子群落和黄柳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烛台虫实Corispermum candelabrum在柠条锦鸡儿群落和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占据着最宽的生态位。各群落中生态位宽的物种对生态位重叠值较大,但有些较窄的生态位物种对之间也出现较大的生态位重叠,这种现象从另外的角度表明各群落内环境资源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固沙群落中相同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群落内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封育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5
8
作者 蒋德明 苗仁辉 +1 位作者 押田敏雄 周全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6,共7页
过度放牧是科尔沁地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栏封育可以有效的抑制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沙地植被恢复,从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不... 过度放牧是科尔沁地区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栏封育可以有效的抑制牲畜对植被的破坏,促进沙地植被恢复,从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主要固沙植被——小叶锦鸡儿群落为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分析不同封育年限和自然放牧条件下小叶锦鸡儿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水分动态,较系统地探讨了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封育措施促使固沙植被区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增加(P<0.05),封育2 a、6 a和12 a的土壤种子库密度分别提高了15.7%、482.5%和728.1%;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封育措施对沙地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封育6 a和12 a后植被密度分别提高了108.0%和239.3%,植物盖度分别提高了261.6%和271.6%;适度的封育年限(<6 a)可以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过长的封育年限(11 a)反而使物种多样性下降。③封育措施促使土壤表层(0-10 cm)的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变化(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封育 土壤种子库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绿洲农田防护林单株新疆杨生物量及其根冠比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赵英铭 刘明虎 +4 位作者 周全来 包岩峰 程一本 李艳丽 杨文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41,共7页
为探明绿洲农田防护林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其根冠比变化趋势。作者以乌兰布和沙漠磴口黄灌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在2行林带结构中调查各径级单株新疆杨生物量代替不同年龄相应径级生物量,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侧根... 为探明绿洲农田防护林生物量累积过程及其根冠比变化趋势。作者以乌兰布和沙漠磴口黄灌绿洲内部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在2行林带结构中调查各径级单株新疆杨生物量代替不同年龄相应径级生物量,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侧根生物量,得出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根冠比变化过程并建模,分析变化过程所可能隐藏的力学和生物学机制。结果显示:1)2行结构渠道防护林新疆杨单株幼龄林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15.212 kg、6.539 kg;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阶段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长8.77倍和4.89倍、2.82倍和2.59倍、1.65倍和1.53倍,得出生物量模型7个。2)生物量根冠比排序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平均值为24.35%;幼龄林为43.67%;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生物量根冠比分别减小1.79倍、1.10倍、1.08倍,得出生物量根冠比模型1个。3)主干生物量密度密度平均值为393.81 kg/m^3,幼龄林为375.02 kg/m^3;中龄林减小3.09%;近熟林增加3.37%;成熟林增加22.38%。4)幼龄林主根生物量密度为404.20 kg/m^3,中龄林、近熟林分别减小4.14%、0.48%,成熟林增加22.38%。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根干密度比分别为1.08、1.07、1.03、0.79。由上述结果分析得出:正常情况下,随胸径增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呈增长趋势,地上生物量和增速远大于地下,生物量差距增大,增速差距减小;随着胸径增大生物量根冠比呈减小趋势,减幅缩小,平均22.34%;主干生物量密度随胸径增加呈先减后增趋势,与胸径正相关,主根生物量密度随着胸径增加呈减小趋势,与胸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冠比 生物量 新疆杨 防护林 绿洲
下载PDF
东北黑土资源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10
作者 鲁彩艳 陈欣 +2 位作者 史奕 郑靖 周全来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5年第3期182-184,189,共4页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随着黑土资源的不断开垦,土壤退化问题日益加剧。详述了近几十年来黑土资源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黑土质量退化的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通过分析得知,东北农田黑土总的变化趋势是黑土层变薄,有...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随着黑土资源的不断开垦,土壤退化问题日益加剧。详述了近几十年来黑土资源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黑土质量退化的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通过分析得知,东北农田黑土总的变化趋势是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养分平衡失调,物理性状恶化,土地生产力降低,大部分高产农田变成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东北及我国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1,表3,参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质量 黑土退化 土壤侵蚀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生物与工程结合的固沙措施与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德明 周全来 +3 位作者 李雪华 阿拉木萨 寇振武 贺山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3,共3页
应用生物与工程措施对科尔沁沙地西部流动沙丘进行植被恢复,并通过沙丘监测和植被调查来评价流沙固定和恢复效果。1.0×1.0m的草方格结合适宜的固沙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流动沙丘经人工措施固定后,随固定年限的增加,土... 应用生物与工程措施对科尔沁沙地西部流动沙丘进行植被恢复,并通过沙丘监测和植被调查来评价流沙固定和恢复效果。1.0×1.0m的草方格结合适宜的固沙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流动沙丘经人工措施固定后,随固定年限的增加,土壤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如全C、有效K、碱解N和有效P等指标显著提高,土壤化学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盖度明显提高,植物生态系统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固沙 草方格 土壤养分 植被
下载PDF
空气CO_2体积分数升高对稻麦根系活力及其VA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奕 李杨 +1 位作者 周全来 朱建国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4期480-482,492,共4页
利用无锡市安镇的FACE研究平台,在施常规氮量和低氮量的条件下,研究CO2体积分数升高对稻麦轮作系统水稻和小麦根系活力及其VA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氮和低氮条件下,FACE处理对小麦和水稻根系活力都有促进作用,并使小麦VA菌根... 利用无锡市安镇的FACE研究平台,在施常规氮量和低氮量的条件下,研究CO2体积分数升高对稻麦轮作系统水稻和小麦根系活力及其VA菌根侵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氮和低氮条件下,FACE处理对小麦和水稻根系活力都有促进作用,并使小麦VA菌根侵染率在拔节期和孕穗期有增加趋势,小麦根系活力和VA菌根侵染率有正相关关系。施N量不足对作物根系生长和活力有一定影响,可以被CO2体积分数升高的影响所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二氧化碳体积分数 稻麦轮作 根系活力 VA菌根 侵染率
下载PDF
天津市河东区2004和2005年度餐饮具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全来 蒋臣英 余建伟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1期1826-1827,共2页
关键词 餐饮业 餐饮具 监测
下载PDF
食品生产企业14家4年产品卫生质量分析
14
作者 周全来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5期52-53,共2页
冷食是一类经过加工并直接食用的冷冻食品.具有良好卫生质量的冷食不仅有解暑降温的作用,并且含乳蛋、糖及淀粉等营养物质,因此是一种优质食品.但是,由于其营养物质丰富,也适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并能引起食物中毒.为了提高我区的冷食卫... 冷食是一类经过加工并直接食用的冷冻食品.具有良好卫生质量的冷食不仅有解暑降温的作用,并且含乳蛋、糖及淀粉等营养物质,因此是一种优质食品.但是,由于其营养物质丰富,也适于细菌的繁殖、生长,并能引起食物中毒.为了提高我区的冷食卫生质量,便于今后开展工作,对我区4 a来冷食卫生质量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食 卫生质量 合格率 食品生产企业
下载PDF
某酱油生产厂实施GMP管理前后酱油质量检验结果分析
15
作者 周全来 《职业与健康》 CAS 2005年第2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酱油 GMP 卫生指标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区外来植物入侵现状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悦 马巍格 +3 位作者 刘谷娥 周全来 郭佳 曹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外来入侵植物在东北半干旱区早有发现,但总体入侵现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标本平台和文献资料,建立了东北半干旱区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结果表明:东北半干旱区外来入侵植物共10科26属34种,其中菊科植物居多,... 外来入侵植物在东北半干旱区早有发现,但总体入侵现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查阅标本平台和文献资料,建立了东北半干旱区外来入侵植物数据库。结果表明:东北半干旱区外来入侵植物共10科26属34种,其中菊科植物居多,有9个属(34.6%)11个种(32.4%);豆科、茄科、禾本科有11个属(42.3%)15个种(44.1%);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有33种,占绝对优势(97.1%)。入侵等级为1级和2级的全国性入侵植物各有7种,均占总数的20.6%;入侵等级为4级的种数最多,有17种,占总数的50%。源于北美洲和欧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最多,占64.7%,而源于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外来入侵植物共占35.3%。44.1%的外来入侵植物是有意引入,而无意引入的占55.9%。东北半干旱区81.3%的县(市)有外来入侵植物分布,入侵形势十分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半干旱区 外来入侵植物 入侵等级 原产地 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五色花——五大连池的传说
17
作者 王自淳 周全来 《戏剧之家》 2014年第3期370-374,共5页
人物莫拉布讷谟尔河畔游猎民族的少年英雄。白荷莲花姑娘,药泉山的精灵,药泉湖的主宰。参娃人参所化,药泉山的精灵。鹿娃梅花鹿所化,药泉山的精灵。海冬青一只行踪不定、见多识广的山鹰。穆昆达部落族长。黑风魔泥沼中瘴气凝聚的妖怪,... 人物莫拉布讷谟尔河畔游猎民族的少年英雄。白荷莲花姑娘,药泉山的精灵,药泉湖的主宰。参娃人参所化,药泉山的精灵。鹿娃梅花鹿所化,药泉山的精灵。海冬青一只行踪不定、见多识广的山鹰。穆昆达部落族长。黑风魔泥沼中瘴气凝聚的妖怪,飘浮不定,可化成各种形状,传播瘟疫。后吞食地火化成火龙,行风喷火威力巨大。泥巴怪淤泥所化,黑风魔的帮凶。部落族人及动植物若干。0.0-1.【神奇宁静的音乐声中,一支莲蕊悄然生出,渐渐绽放成一朵艳丽的大荷花。随着五彩花瓣变幻闪烁,花影轻轻摇曳,从花蕊中飞生出剧名——五色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泉山 五色花 海冬青 白荷 音乐声 讷谟尔河 泉湖 花影 东青 少年英雄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全来 杨弘 +3 位作者 蒋德明 阿拉木萨 李雪华 押田敏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7-794,共8页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6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6项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研究区6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进行科学评价。防护效应得分情况为:乔木林地0.263、灌木林地0.... 以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6类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6项评价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研究区6类土地利用类型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进行科学评价。防护效应得分情况为:乔木林地0.263、灌木林地0.170、草场0.206、固定沙丘0.169、半固定沙丘0.103和流动沙丘0.088,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占全区总面积的比例为权重,计算研究区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总体得分为0.133,仅为乔木林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得分的50.6%,通过绿化造林和防风固沙等措施,研究区相对防护效应理论上可提高至67.2%。而受气候、土壤和人类干扰等多种因素影响,科尔沁沙地生态防护体系防护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面临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政策和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高沙地防护体系防护效应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层次分析法 防护效应得分
原文传递
少花蒺藜草生物生态学特征与综合防除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全来 王正文 +6 位作者 齐凤林 杨达志 门红艳 孙彪 齐楠 崔雪 王永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93-2600,共8页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分布于辽宁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吉林省南部三省交汇区,是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具有高抗逆性、高繁殖力、传播途径多样和高侵染力等特点,对草地产量、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 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分布于辽宁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吉林省南部三省交汇区,是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具有高抗逆性、高繁殖力、传播途径多样和高侵染力等特点,对草地产量、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综述了少花蒺藜草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危害性和现有防除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防除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少花蒺藜草综合防除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方向,旨在为我国北方少花蒺藜草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来物种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传播途径 危害性
原文传递
沙地土壤磷循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全来 蒋德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17-2122,共6页
磷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养分因子,沙地土壤磷循环对沙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维持至关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沙地土壤磷的来源、磷库容量、磷循环途径和影响磷循环的因素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 磷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地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养分因子,沙地土壤磷循环对沙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维持至关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沙地土壤磷的来源、磷库容量、磷循环途径和影响磷循环的因素等关键问题进行综述,认为磷循环研究方向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沙地土壤磷循环各因素的作用机制;2)不同磷循环途径的磷收支通量;3)不同土壤利用状态下,磷平衡状况;4)不同土壤利用状态下,土壤生产力的可持续性;5)维持土壤磷平衡采用的生态恢复手段。上述研究,对于维持沙地生态系统稳定的生产力,解决人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均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 土壤磷库 土壤磷平衡 土壤磷收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