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玉玲 周兴棉 +2 位作者 闫二伶 张岩 马静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647-1647,共1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共7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共7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护理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护理的有效率达到了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儿呼吸的频率和心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干预效果,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患儿 综合护理干预 措施 效果
下载PDF
静脉穿刺模型及固定束缚带在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兴棉 安树章 +3 位作者 段巧玲 张洪岩 张岩 马敬霞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2392-2394,2398,共4页
目的通过利用静脉穿刺模型及固定束缚带达到提高儿科护士的静脉穿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儿科护士的职业满意度。方法分别选取创新技术应用前346例患儿和创新技术应用后的3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技术应用前... 目的通过利用静脉穿刺模型及固定束缚带达到提高儿科护士的静脉穿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儿科护士的职业满意度。方法分别选取创新技术应用前346例患儿和创新技术应用后的3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创新技术应用前新入职护士及年轻护士将患儿作为练习对象,静脉穿刺时常规2个家长固定患儿,创新技术应用后新入职护士和年轻护士将穿刺模型作为练习对象,静脉穿刺时用固定束缚带固定四肢,只需一名家长固定患儿,并且改善操作间的环境(墙上贴满卡通图画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并更换亮度大的LED灯)降低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结果在使用静脉穿刺模型和固定束缚带后儿科护士的静脉穿刺成率有明显的提高(P<0.05),患者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儿科护士的职业满意度也有所提高(P<0.05)。结论通过利用静脉穿刺模型和固定束缚带提高了儿科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矛盾,减轻了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儿科护士的职业满意度,为抢救患儿赢得了时间,增加了实习生锻炼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技术 静脉穿刺 模型 固定束缚带 儿科护理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别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史景民 芮淑红 +3 位作者 周兴棉 任晓飞 刘振丽 耿清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B06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别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200例,分别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及血清D-二聚体检测,最终...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别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200例,分别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DSA及血清D-二聚体检测,最终结合治疗及诊断金标准确诊,比较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DSA分别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 DSA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查的阳性率、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正确率均高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查,而阴性率和阴性似然比均低于后者(P<0.05)。两组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查较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查诊断更为准确,但二者诊断特异度相近,故可选择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进行初步筛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芮淑红 史景民 +3 位作者 周兴棉 任晓飞 刘振丽 耿清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200例,对所有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观察三者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之间的差异。结果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正确率,明显高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联合诊断可作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 DSA 血清D-二聚体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芮淑红 史景民 +3 位作者 周兴棉 任晓飞 刘振丽 耿清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200例,分别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的差异,比较其诊...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肺动脉栓塞疑似患者200例,分别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的差异,比较其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发现中心性肺动脉栓塞例数低于DSA,附壁血栓型高于DSA,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偏心性和完全性肺动脉栓塞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的诊断正确率、阳性率和灵敏度明显高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而检查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低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分别经卡方检验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准确性优于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但二者诊断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DSA可用于肺动脉栓塞的高级诊断,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可作为疑似患者的初筛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64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FOXP3、MUC5AC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与Th9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段巧玲 张洪岩 +6 位作者 赵悦 孙亚娟 李莹 成佳文 周兴棉 崔功颢 曹晨玮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2135-2140,共6页
目的探讨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黏蛋白5AC(MUC5AC)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与辅助性T细胞9(Th9)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支气管炎患儿9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黏蛋白5AC(MUC5AC)在支气管炎患儿中的表达及与辅助性T细胞9(Th9)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支气管炎患儿9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FOXP3 mRNA、MUC5AC mRNA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Th9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比较两组FOXP3 mRNA、MUC5AC mRNA、IL-9水平及Th9细胞比例,分析支气管炎患儿FOXP3 mRNA、MUC5AC mRNA及Th9细胞比例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FOXP3 mRNA、MUC5AC mRNA与Th9细胞因子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FOXP3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MUC5AC mRNA、IL-9水平及Th9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炎患儿FOXP3 mRNA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MUC5AC mRNA、Th9细胞比例、IL-9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支气管炎患儿FOXP3 mRNA与Th9细胞比例、IL-9呈负相关,MUC5AC mRNA与Th9细胞比例、IL-9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将体质、病情程度控制后,FOXP3 mRNA低表达及FOXP3 mRNA、IL-9高表达及Th9细胞比例升高为喘息发作危险因素(P<0.05)。结论支气管炎患儿FOXP3 mRNA、MUC5AC mRNA均异常表达,可能是Th9细胞因子高表达的重要因素,共同参与小儿支气管炎发病及病情进展,且各指标异常表达均为喘息发作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炎 叉状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黏蛋白5AC 辅助性T细胞9 喘息发作
下载PDF
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7
作者 成佳文 周兴棉 +2 位作者 冯娇 陈光营 杨青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研究前些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将其中的一半作为实验的对照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杭感染及吸氧常规治疗,那另外的一半除去对照组该服用的药物外... 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研究前些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将其中的一半作为实验的对照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杭感染及吸氧常规治疗,那另外的一半除去对照组该服用的药物外再加用匹多莫德颗粒剂作为观察组[1],对比两组的症状轻重、前后治疗效果以及感染的情况等信息。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然后治疗前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对照组的平均感染时间高于观察组的,观察组在经过治疗停药后低于治疗前感染的次数,总体来说,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了16.28%为93.02%,这样的差异十分小显著,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在进行常规的疗程之下再加以匹多莫德颗粒进行辅助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能更好的起到治疗作用,使得感染的次数降低,感染时间缩短,疗效十分显著,具有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 反复感染 小儿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