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期双侧全髋置换术的临床报告 被引量:35
1
作者 周勇刚 王岩 +2 位作者 王继芳 李静东 刘玉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4-1085,共2页
目的 对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 ,了解同期双侧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7年 3月~ 2 0 0 3年 1月进行的双侧髋关节置换病人中共 118例(2 36个关节 )获随访 ,将其分为 2组 ,A组为同期置换组 87例 (174个髋关... 目的 对同期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比较 ,了解同期双侧关节置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7年 3月~ 2 0 0 3年 1月进行的双侧髋关节置换病人中共 118例(2 36个关节 )获随访 ,将其分为 2组 ,A组为同期置换组 87例 (174个髋关节 ) ,B组为分期置换组 31例 (6 2个髋关节 )。对比A组与B组之间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各项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从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总出血量、总输血量、并发症及功能等多方面考虑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明显要优于分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结论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安全可行 ,与分期置换相比具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 同期 分期 输血量 临床报告 全髋关节置换 全髋置换术
下载PDF
二期翻修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周勇刚 肖逸鹏 +5 位作者 王岩 陈继营 郝立波 李静东 董纪元 林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8-810,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在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性、第二期翻修时假体的选择及异体骨植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了24例(25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9例采用灌注冲洗型占位器,16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在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性、第二期翻修时假体的选择及异体骨植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了24例(25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9例采用灌注冲洗型占位器,16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第二期重建时,16例采用生物固定髋臼,其中7例结合使用异体颗粒植骨;9例采用打压植骨技术。1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假体;8例采用远端固定非骨水泥假体,其中4例结合使用异体支撑植骨;16例采用打压植骨技术。应用x线片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3个月(3~57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7.9分,提高到最后随访时的平均86.7分,患者满意率为92%。在最后随访时没有感染复发的病例。[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临时占位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有控制感染效果好、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及术后不用灌注的优点。在第二期翻修重建时可以使用非骨水泥假体,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异体骨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二期翻修 占位器 异体植骨
下载PDF
解剖型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勇刚 王岩 +3 位作者 陈继营 李静东 董纪元 林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3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 :总结使用解剖型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解剖型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对 12 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 ,162个髋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其中 58例患者 87个髋关节进行了... 目的 :总结使用解剖型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解剖型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假体对 12 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 ,162个髋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其中 58例患者 87个髋关节进行了平均 3 7.6个月的随访 ,通过Harris评分及X线片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Harris评分的优良率达 95.3 %。X线片未见有松动和假体下沉。结论 :使用Ribbed解剖型非骨水泥固定假体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短期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骨水泥 解剖型 股骨假体 手术
下载PDF
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勇刚 王岩 +4 位作者 李静东 董纪元 陈继营 林峰 郝立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访观察本院从1997年11月~2005年6月,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其中218个患者、301个膝关节获得了满... [目的]观察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随访观察本院从1997年11月~2005年6月,使用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的效果,其中218个患者、301个膝关节获得了满意的随访,平均随访48.7个月。采用X线片及HS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SS评分从术前平均53.3分增加到术后的91.3分。活动范围从术前平均伸-9.5°.屈64.3°,到术后平均伸0°、屈97.5°。术前最大内翻角25°,最大外翻角15°;术后总外翻角为0°~10°,平均5.3°。感染2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胫骨内侧平台塌陷1例,后外侧不稳1例。其余未见有骨溶解现象。[结论]CR型活动衬垫膝关节假体不但在理论上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而且在临床上中短期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 活动衬垫
下载PDF
聚乳酸载体在组织工程骺软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周勇刚 卢世璧 +3 位作者 王继芳 王岩 王身国 贝建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2期1742-1743,共2页
目的了解聚乳酸是否可以用作骨骺软骨细胞的载体。方法采用多孔聚乳酸膜片作载体,与骨骺软骨细胞共培养,通过组织学、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载体的关系及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了解聚乳酸载体肌肉植入后分子量改变情... 目的了解聚乳酸是否可以用作骨骺软骨细胞的载体。方法采用多孔聚乳酸膜片作载体,与骨骺软骨细胞共培养,通过组织学、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载体的关系及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了解聚乳酸载体肌肉植入后分子量改变情况和局部反应。结果倒置显微镜、组织学及电镜观察均显示细胞可以在载体上生长,并且分泌基质;聚乳酸载体植入体内后分子量逐渐减少,周围异物细胞较少。结论首次成功地培养出了组织工程骺软骨;聚乳酸在体内可以不断降解,组织相容性较好;骨骺软骨细胞可以在载体上不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骺板 软骨细胞 聚乳酸 组织相容性
下载PDF
骨骺软骨细胞的培养和保存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勇刚 卢世璧 +2 位作者 王继芳 王岩 黄靖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8期1114-1115,W003,共3页
目的建立大量生产骨骺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和保存方法,为组织工程骺软骨的培养提供种子细胞。方法2周龄兔胫骨上端骨骺软骨经机械剪切和化学消化后,接种、培养及液氮冻存。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并通过蕃红花“O”染色和Ⅱ型胶原... 目的建立大量生产骨骺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和保存方法,为组织工程骺软骨的培养提供种子细胞。方法2周龄兔胫骨上端骨骺软骨经机械剪切和化学消化后,接种、培养及液氮冻存。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生物学表现,并通过蕃红花“O”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结果在体外观察到了骨骺软骨细胞从静止、增殖到肥大这个近似体内的生长过程,经多次传代后增殖能力降低,经过冻存的细胞生物学特征不变。蕃红花“O”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骨骺软骨细胞的培养和冻存方法,并证明培养出的细胞是骨骺软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骺板 软骨细胞 免疫组化 细胞冻存 细胞培养 细胞保存
下载PDF
应用解剖型骨水泥股骨假体结合冻干骨打压植骨进行髋关节翻修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勇刚 王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结合应用解剖型骨水泥股骨假体和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IBG)进行股骨翻修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作者在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髋关节翻修中,有49例在股骨翻修中应用解剖型骨水泥柄结合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技... [目的]探讨结合应用解剖型骨水泥股骨假体和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IBG)进行股骨翻修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作者在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髋关节翻修中,有49例在股骨翻修中应用解剖型骨水泥柄结合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技术,其中有36例(73%)存在严重的骨缺损(Paprosky分型ⅢB或Ⅳ)。平均随访时间为35.3个月(26~52个月)。通过Harris评分和X线片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44.6分提高到最后评估时的平均88.3分,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8%。X线片未显示有明显的股骨假体下沉。1例出现术后感染,1例出现术后脱位,感染率及脱位率均为2%,3例出现了术中股骨骨折及股骨柄穿孔,其发生率为6.1%,但这些与假体及植骨材料选择无关。[结论]使用解剖型骨水泥股骨假体结合异体冷冻干燥颗粒骨打压植骨技术,对有严重骨缺损的股骨进行翻修是可行的,并且中短期的临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还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修 全髋置换 打压植骨 解剖型股骨假体 冻干骨 骨水泥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勇刚 黄瀛 +1 位作者 毛增荣 卢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本文用Instron 1122型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2、7、21、56天的生物力学性能,描绘出应力——应变曲线,发现损伤后早期最大应力和强度明显减弱;硬度在损伤后7天增强,到21天基本恢复,而到56天又明显增强,这与横断面积... 本文用Instron 1122型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了大鼠坐骨神经钳夹伤后2、7、21、56天的生物力学性能,描绘出应力——应变曲线,发现损伤后早期最大应力和强度明显减弱;硬度在损伤后7天增强,到21天基本恢复,而到56天又明显增强,这与横断面积有关。神经的力学性能及损伤后的力学性能改变主要与神经外膜及束膜中胶原种类和组合方式有关,而损伤后神经外膜和束膜中的胶原是通过如何具体改变来影响生物力学性能改变的,还有待子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损伤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与灌注冲洗型占位器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勇刚 张强 +8 位作者 王岩 陈继营 郝立波 李静东 董纪元 林峰 张国强 柴伟 倪明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抗生素给药方式的关节型占位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效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手术中占位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自2002年3月-2007年5月,按门诊就诊顺序共收治明确诊断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抗生素给药方式的关节型占位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效果,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手术中占位器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自2002年3月-2007年5月,按门诊就诊顺序共收治明确诊断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36例(40髋),分别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与灌注冲洗型占位器行二期翻修治疗,其中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26例(29髋),灌注冲洗型占位器10例(11髋)。记录两种占位器植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下地第1天及二期翻修术前1天髋关节功能、占位器植入次数、重建手术后最近一次随访的感染控制情况等指标。其中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及ROM(range of motion)测量,术前、术后常规摄X片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例因死亡而随访至翻修术后34个月。通过对比发现,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较灌注冲洗型占位器平均植入操作时间短(2.52±0.79 h/(3.29±0.33)h,P<0.01),术中出血量少(1208.57±275.64 ml/2131.82±596.84 ml,P<0.01),术后卧床时间短(6.14±1.98 d/45.18±6.11 d,P=0.00),住院时间短(26.00±3.27 d/53.63±3.35 d,P=0.00),占位器植入后感染控制率高(100%/81.82%,P<0.01);而下地第1天两组平均Harris评分相似(56.85±9.61/56.41±6.31),屈伸ROM结果类似(75.31°±6.34°/76.09°±5.49°),翻修术前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组平均Harris评分更高(86.78±7.49/80.35±6.37,P<0.05),屈伸ROM差别也不显著(95.16°±4.47°/97.35°±6.22°)。结论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抗生素骨水泥型占位器较灌注冲洗型占位器具有植入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下地后功能更好及无需长期灌注冲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二期翻修 占位器
下载PDF
金属与金属相关节的人工髋关节的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勇刚 王岩 +1 位作者 何登伟 刘芙进 《当代医学》 2001年第10期68-70,共3页
人工髋关节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引起的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由于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同时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金属与金属相(MOM)假体的推出,使人们的兴趣又转移到了MOM假体上来。其磨损率明显降低,是普通人工... 人工髋关节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引起的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由于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同时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金属与金属相(MOM)假体的推出,使人们的兴趣又转移到了MOM假体上来。其磨损率明显降低,是普通人工关节的1/100。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资料显示第二代MOM假体的磨损率非常低,令人满意。另外目前尚无材料可以证明MOM假体有钴或铬毒性和致癌性,但需要长期随访。通过人们不断对MOM假体的改进MOM势必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工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磨损颗粒 金属 金属相 松动 骨溶解 人工髋关节
下载PDF
原位定量评价组织工程研究中细胞生长状态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勇刚 卢世璧 +4 位作者 王继芳 王岩 黄靖香 李楠 周春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0期1427-1428,W002,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能原位定量评定细胞在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上生长情况的方法。方法采用CFDA-AM和PI双染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用平均荧光强度代表细胞数量,对组织工程骺软骨中骨骺软骨细胞在聚乳酸载体上1、2及3周时的死活细胞数量进... 目的探讨一种能原位定量评定细胞在高分子聚合物载体上生长情况的方法。方法采用CFDA-AM和PI双染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用平均荧光强度代表细胞数量,对组织工程骺软骨中骨骺软骨细胞在聚乳酸载体上1、2及3周时的死活细胞数量进行评价。结果骨骺软骨细胞在聚乳酸载体上的530nm的平均荧光强度随时间逐渐增加,而603nm的荧光强度在第2周时有所增加,而到第3周时则无明显增加。与细胞在载体上重量增加的结果一致。结论首次采用的原位定量检测载体上死活细胞的方法是可行的,解决了在不透明载体上即不影响细胞和载体结构,而可以原位快速定量评定细胞生长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定量评价 细胞生长 组织工程 荧光双染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软骨细胞 聚乳酸
下载PDF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骨缺损重建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勇刚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数量的增加、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国产低质量假体的大量使用,以及接受手术患者的逐渐年轻化,全髋关节翻修数量也迅速增加。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技术复杂、操作困难而情况多变的手术[1-2]... 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数量的增加、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国产低质量假体的大量使用,以及接受手术患者的逐渐年轻化,全髋关节翻修数量也迅速增加。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技术复杂、操作困难而情况多变的手术[1-2]。在翻修中,面临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是对严重骨缺损的处理和重建,股骨翻修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股骨翻修的方法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 骨缺损 治疗
下载PDF
金属与金属相关节的人工髋关节的发展
13
作者 周勇刚 王岩 +1 位作者 何登伟 刘芙进 《当代医学》 2001年第11期-,共3页
人工髋关节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引起的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由于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同时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金属与金属相(MOM)假体的推出,使人们的兴趣又转移到了MOM假体上来.其磨损率明显降低,是普通人工关节... 人工髋关节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引起的骨溶解导致假体松动.由于认识到了上述问题,同时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代金属与金属相(MOM)假体的推出,使人们的兴趣又转移到了MOM假体上来.其磨损率明显降低,是普通人工关节的1/100.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资料显示第二代MOM假体的磨损率非常低,令人满意.另外目前尚无材料可以证明MOM假体有钴或铬毒性和致癌性,但需要长期随访.通过人们不断对MOM假体的改进,MoM势必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工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磨损颗粒 金属与金属相 松动 骨溶解
下载PDF
软骨细胞移植的载体与软骨组织工程学进展
14
作者 周勇刚 卢世璧 王继芳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10期42-44,12,共4页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组织工程软骨和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两个细胞载体的发展方向加以阐述。同时对各种细胞载体进行客观的评价。为组织工程软骨研究提供有益的新... 本文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组织工程软骨和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从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两个细胞载体的发展方向加以阐述。同时对各种细胞载体进行客观的评价。为组织工程软骨研究提供有益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组织工程 软骨细胞移植 细胞载体
下载PDF
生化检查对人工髋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储诚兵 王继芳 +3 位作者 王岩 卢士壁 周勇刚 蔡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评价翻修术前生化检查对人工髋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5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以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诊断标准对人工髋关节感染进行诊断,并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沉和CRP... 目的评价翻修术前生化检查对人工髋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5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以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诊断标准对人工髋关节感染进行诊断,并与“金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沉和CRP诊断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57.89%、68.42%,特异度分别为85.71%、88.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7.93%、48.1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94.92%,准确度分别为20.00、18.62,Youden指数分别为0.44、0.57。结论血沉和CRP作为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前的常规检查,对人工髋关节感染的诊断具有筛选价值;两者结合起互补作用,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查 血沉 C-反应蛋白 诊断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翻修
下载PDF
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置换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立波 王岩 +3 位作者 周勇刚 李静东 唐佩福 王继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总结髋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技术重建骨缺损的病例,分析临床及X线片结果,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共4例5髋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重建感染的髋关节,平均随访14.... [目的]总结髋置换后感染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技术重建骨缺损的病例,分析临床及X线片结果,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共4例5髋采用异体骨嵌压植骨重建感染的髋关节,平均随访14.5个月,对临床结果进行Harris评分,并对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截至最后1次随访,所有病人均无感染迹象。Harris评分术前平均25.75分,术后平均82.75分,平均改善57分,肢体长度平均矫正3.1cm,术后优良率为50%。所有病例正侧位X线片上均未见假体移位、下沉,无透光线,股骨侧无股骨距处骨吸收。3例病人发生并发症,包括股骨假体穿出、脱位和外展肌无力。[结论]在髋置换感染的二期翻修中采用异体骨植骨重建是一种比较安全和可行的方法,能够获得较满意的感染控制结果和功能结果,但是该方法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长期的学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 骨重建 髋关节置换 翻修 二期 Harris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髋关节感染 X线片 植骨技术 临床结果 肢体长度 假体移位 股骨假体 感染控制 技术要求 学习过程 髋置换 平均 骨缺损 安全性 无感染 优良率 正侧位 骨吸收
下载PDF
局麻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66
17
作者 刘玉杰 周勇刚 李众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9-530,共2页
本文对 2 6 0例 (2 96个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局麻下选择性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进行了总结。OA关节镜下的病理改变包括滑膜组织增生肥厚、股骨髁及髌骨应力区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裸露和半月板磨损等。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包括刨削增... 本文对 2 6 0例 (2 96个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OA)局麻下选择性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进行了总结。OA关节镜下的病理改变包括滑膜组织增生肥厚、股骨髁及髌骨应力区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裸露和半月板磨损等。关节镜下选择性清理包括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组织、清理关节软骨剥脱区创面和软骨碎片、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和磨削骨性阻挡。影响疗效的因素有高龄、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关节严重退变、膝内外翻畸形力线改变等。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的关节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 ,可有效的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缓病程的发展。术后优良率达 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关节镜检查 局部麻醉 滑膜炎 膝关节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窦道形成原因的分析——行保留假体清创术应慎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郝立波 周勇刚 +2 位作者 王岩 李静东 王继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88-891,共4页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窦道形成的原因 ,从而对保留假体清创术的有效性、益处和危害加以探讨。方法 :分析 3 6例 3 7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窦道形成与感染类型 (是否为混合感染 )、感染分期、保留假体清创之间的...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窦道形成的原因 ,从而对保留假体清创术的有效性、益处和危害加以探讨。方法 :分析 3 6例 3 7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窦道形成与感染类型 (是否为混合感染 )、感染分期、保留假体清创之间的关系。结果 :3 6例病人中共 2 7例 2 8髋有窦道形成 ,窦道形成病人混合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窦道的病人 ,窦道形成与感染分期之间无明显的关系 ,16例曾行保留假体清创的病人中有 15例 16髋在清创后形成窦道 ,统计分析显示窦道形成与保留假体清创有直接联系。结论 :不适当的保留假体清创很容易导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窦道形成 ,影响感染的治疗 ,应慎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窦道 清创
下载PDF
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贾金鹏 周勇刚 +5 位作者 王岩 李静东 林峰 刘玉杰 董纪元 蔡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探讨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6月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骨折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88髋关节术中发生股骨骨折29例,发生率4.93%.采用Malory分... [目的]探讨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6月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出现骨折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88髋关节术中发生股骨骨折29例,发生率4.93%.采用Malory分型,其中Ⅰ型骨折22例,Ⅱ型骨折6例,Ⅲ型骨折1例.术中固定的28例骨折,除1例外其余27例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结论]股骨近端解剖结构的异常、假体型号选择不当、过分追求假体与股骨皮质紧密区的过分紧密配合、骨质疏松等是造成首次全髋置换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对于稳定的Ⅰ型骨折和Ⅱ型骨折行钢丝环扎术即可达到稳定假体和骨折的目的,对于合并骨质疏松、不稳定的骨折可行异体骨板支撑植骨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股骨骨折 术中 置换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治疗方法 原因分析 平均愈合时间
下载PDF
临时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静东 郝立波 +3 位作者 王岩 周勇刚 唐佩福 王继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报告本院近年来采用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初步经验,探讨感染二期翻修中占位器的选择。[方法]采用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治疗的8例9髋感染病例,术后每隔3个月随访1次,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目的]报告本院近年来采用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初步经验,探讨感染二期翻修中占位器的选择。[方法]采用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治疗的8例9髋感染病例,术后每隔3个月随访1次,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3~22)个月,髋关节翻修重建病人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2.4(65~98)分,较治疗前平均改善48.8分,感染控制率为87.5%。术后功能优良率为60%。[结论]LinkR○感染治疗型临时假体作为一种感染治疗中翻修间期使用的占位器,在感染控制和功能结果方面,能达到其他占位器的水平。在使用这种占位器的同时应用灌注冲洗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感染治疗 假体 初步应用 Harris评分 Link 髋关节翻修 治疗型 初步经验 术后感染 感染病例 随访时间 术后功能 感染控制 灌注冲洗 占位 平均 治疗前 控制率 优良率 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