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性酸中毒通过非中性粒细胞依赖性机制减轻严重急性细菌性肺炎诱导的肺损伤
1
作者 李响(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1,共1页
有研究报道;人工诱导的呼吸性酸中毒对非脓毒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最近爱尔兰科学家研究了严重脓毒性肺损伤时呼吸性酸中毒的作用,观察其是否由中性粒细胞介导。他们向肺内滴人大肠杆菌诱导严重急性肺损伤(ALI),通过增加CO2造成... 有研究报道;人工诱导的呼吸性酸中毒对非脓毒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最近爱尔兰科学家研究了严重脓毒性肺损伤时呼吸性酸中毒的作用,观察其是否由中性粒细胞介导。他们向肺内滴人大肠杆菌诱导严重急性肺损伤(ALI),通过增加CO2造成呼吸性酸中毒,研究其保护作用和中性粒细胞在此效应中的作用。实验1:气管内滴入内毒素[(0.5~3.0)×10cfu]产生严重ALI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性酸中毒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急性细菌性肺炎 依赖性机制 气管内滴入 减轻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能降低肠道通透性并减轻脓毒症损伤
2
作者 李响(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4-84,共1页
现阶段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仍是医疗界的重大难题。已有研究表明,环核苷酸、腺苷及其受体在免疫应答调节和限制炎症组织破坏中起中枢作用。为了验证腺苷脱氨酶1和环鸟嘌呤磷酸刺激磷酸二酯酶被抑制可能对实验性内毒素感染有益,研究者... 现阶段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仍是医疗界的重大难题。已有研究表明,环核苷酸、腺苷及其受体在免疫应答调节和限制炎症组织破坏中起中枢作用。为了验证腺苷脱氨酶1和环鸟嘌呤磷酸刺激磷酸二酯酶被抑制可能对实验性内毒素感染有益,研究者采用内毒素感染和脓毒症动物模型:24只雄性W1star大鼠静脉给予脂多糖(LPS),在120min内注入红-9-(2-羟基-3-壬基)(erytro-9)腺嘌呤或生理盐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患者 腺苷脱氨酶 肠道通透性 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 损伤 减轻 环核苷酸
原文传递
严重脓毒症中诱导bim和bid基因表达可加速凋亡过程
3
作者 李响(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6,共1页
已有研究报道,在转基因动物脓毒症模型中Bcl-2蛋白家族成员能调节淋巴细胞凋亡,并决定脓毒症动物的存活率。最近德国科研人员进行了早期严重脓毒症患者促凋亡和抗凋亡的Bcl-2蛋白家族成员基因表达的调节研究。共纳入16例严重脓毒症患... 已有研究报道,在转基因动物脓毒症模型中Bcl-2蛋白家族成员能调节淋巴细胞凋亡,并决定脓毒症动物的存活率。最近德国科研人员进行了早期严重脓毒症患者促凋亡和抗凋亡的Bcl-2蛋白家族成员基因表达的调节研究。共纳入16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并以10例重症非脓毒症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为证实凋亡加速的存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19^+淋巴细胞亚群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凋亡 严重脓毒症 基因表达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Bcl-2蛋白 BIM 非脓毒症患者 流式细胞仪检测
原文传递
高渗盐调节肠组织张力及肠内液体平衡的研究
4
作者 侯经元(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9-509,共1页
采用晶体液对严重创伤患者复苏时常引起肠组织水肿。肠水肿导致肠梗阻的机制可能是肠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水平降低。最近美国学者假设肠组织水肿发生是由一种可测定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所始发,而高渗盐能通过改变肠组织细胞内水平... 采用晶体液对严重创伤患者复苏时常引起肠组织水肿。肠水肿导致肠梗阻的机制可能是肠平滑肌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水平降低。最近美国学者假设肠组织水肿发生是由一种可测定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所始发,而高渗盐能通过改变肠组织细胞内水平调节这一信号途径。他们制备了大鼠间质性肠水肿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实验分为假手术组、肠系膜静脉高压+生理盐水组、肠系膜静脉高压+生理盐水+7.5%高渗盐组、肠系膜静脉高压+7.5%高渗盐组4例;观察肠系膜淋巴管流量和压力,以及肠内压和组织静水压,并监测容量升高继发的平滑肌张力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张力 水平调节 高渗盐 肠内 液体平衡 肠系膜淋巴管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生理盐水组
原文传递
肾功能衰竭终末期分类法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院内病死率
5
作者 侯经元(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6-496,共1页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往往伴发急性。肾损伤(AKI),是心源性因素外最常见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死亡原因。最近中国台湾学者研究了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风险、肾损伤、肾功能衰竭、肾脏无功能与肾功能衰竭终末期(RI...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往往伴发急性。肾损伤(AKI),是心源性因素外最常见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死亡原因。最近中国台湾学者研究了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风险、肾损伤、肾功能衰竭、肾脏无功能与肾功能衰竭终末期(RIFLE)分类法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纳入了121例ICU脓毒症患者,于入院时检测47项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作为候选存活率预测因子,总体院内病死率为47.90A。结果显示,RIFLE分类法与病死率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RIFLR分类、脓毒性休克和入院时器官衰竭数量是影响院内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预测因子 院内病死率 肾功能衰竭 脓毒症患者 分类法 终末期 LOGISTIC回归 脓毒性休克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循环游离DNA预测创伤后“二次炎症”打击和脓毒症发生
6
作者 包呈梅(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263,共1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作用(NETs)是一种新发现的先天性免疫反应。NETs由循环游离DNA(cf-DNA)、组蛋白、中性粒细胞胞质衍生蛋白如蛋白酶组成。为了研究cf-DNA/NETs对多发伤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病死率的潜在预测作用,德国研究人员对45... 中性粒细胞胞外作用(NETs)是一种新发现的先天性免疫反应。NETs由循环游离DNA(cf-DNA)、组蛋白、中性粒细胞胞质衍生蛋白如蛋白酶组成。为了研究cf-DNA/NETs对多发伤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病死率的潜在预测作用,德国研究人员对45例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的血清cf-DNA/NETs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游离DNA 细胞循环 预测作用 脓毒症 创伤后 先天性免疫反应 创伤严重度评分
原文传递
失血性休克大鼠液体复苏时人工氧载体的作用
7
作者 侯经元(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1-431,共1页
经聚乙二醇(PEG)修饰的血红蛋白微囊(HbVs)是一种人工氧载体,能通过磷脂囊泡包被浓缩的血红蛋白液体。有研究发现,与输注红细胞相比,HbVs对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具有更好的复苏效果,但其循环机制包括生成和降解过程尚无研究报道... 经聚乙二醇(PEG)修饰的血红蛋白微囊(HbVs)是一种人工氧载体,能通过磷脂囊泡包被浓缩的血红蛋白液体。有研究发现,与输注红细胞相比,HbVs对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具有更好的复苏效果,但其循环机制包括生成和降解过程尚无研究报道。日本研究者最近将HbVs悬浮于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对失血性休克Wistar大鼠进行液体复苏,观察14d变化过程。将大鼠经股动脉放血50%后造成失血性休克,并随机分为HbV复苏组和自体血复苏组。结果发现:两组动物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均能迅速恢复;由于HbV聚集和髓外造血作用,HbV组出现较明显的脾肿大,14d内能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液体复苏 人工氧载体 休克大鼠 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WISTAR大鼠 血红蛋白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HBOC~201对猪严重失血合并脑外伤的复苏效果
8
作者 侯经元(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0-400,共1页
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201是人工合成的以血红蛋白结构为基础的氧载体。最近美国学者以HBOC-201对猪不可控性失血合并脑外伤的复苏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以幼猪肝撕裂伤出血复合脑外伤为模型,在75min的“入院前阶段”分别给予HBOC-201复... 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201是人工合成的以血红蛋白结构为基础的氧载体。最近美国学者以HBOC-201对猪不可控性失血合并脑外伤的复苏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以幼猪肝撕裂伤出血复合脑外伤为模型,在75min的“入院前阶段”分别给予HBOC-201复苏、乳酸林格液复苏(LR组)和不复苏处理。“入院后阶段”按需要给予输血或生理盐水并施行肝损伤修补,伤后6h处死动物,观察脑组织血流、大体标本和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效果 严重失血 脑外伤 HBOC 幼猪 血红蛋白氧载体 脑组织血流 免疫组化分析
原文传递
内毒素能介导肝生长激素受体蛋白水解减少
9
作者 包呈梅(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4-274,共1页
生长激素(GH)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代谢激素。芝加哥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发现,细胞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对可诱导的金属蛋白水解分裂方式敏感,这种方式可在细胞外产生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从而使细胞对后续的GH刺激失... 生长激素(GH)是一种重要的合成代谢激素。芝加哥科研人员通过细胞培养实验发现,细胞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对可诱导的金属蛋白水解分裂方式敏感,这种方式可在细胞外产生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HBP),从而使细胞对后续的GH刺激失敏。动物实验也发现,脓毒症和过度炎症与肝脏GH失敏有关,但其机制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 蛋白水解 肝脏 内毒素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 介导 合成代谢激素 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6活化转录激活因子3防止低血容量性循环衰竭
10
作者 包呈梅(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0-290,共1页
约半数创伤的死亡原因是低血容量性循环衰竭(HCC)。最近美国研究人员通过轻度创伤加重度失血性休克(HS)建立了大鼠HCC模型。模型伴有主动脉血流峰值骤降50%,并有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持续加重的低血压。对此过程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对... 约半数创伤的死亡原因是低血容量性循环衰竭(HCC)。最近美国研究人员通过轻度创伤加重度失血性休克(HS)建立了大鼠HCC模型。模型伴有主动脉血流峰值骤降50%,并有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持续加重的低血压。对此过程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对细胞凋亡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性 循环衰竭 转录激活因子3 白细胞介素-6 心肌细胞凋亡 重度失血性休克 活化 主动脉血流
原文传递
Toll样受体的配体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信号途径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11
作者 包呈梅(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8-248,共1页
肠缺血是危重病患者发生脓毒症和器官衰竭的机制之一。有报道显示,Toll样受体(TLRs)参与介导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最近台湾研究人员证明TLR4的配体内毒素脂多糖(LPS)可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转导... 肠缺血是危重病患者发生脓毒症和器官衰竭的机制之一。有报道显示,Toll样受体(TLRs)参与介导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最近台湾研究人员证明TLR4的配体内毒素脂多糖(LPS)可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转导减轻肠I/R损伤。研究人员在野生型(WT)小鼠及Tnfrsf1α(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α)小鼠饮用水中加入口服抗生素喂养4周,减少肠道固有菌群。并于第3周在饮水中添加LPS(10g/L),以激活TLRs。取肠黏膜组织检测TLR4蛋白、细胞凋亡蛋白酶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及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测定。然后造成小鼠肠道30min缺血及30min再灌注处理,并测定肠道通透性及肠黏膜脂质过氧化反应、谷胱甘肽(GsH)水平、核转录因子-kB(NF-kB)与激活蛋白-1(AP-1)DNA结合能力以及凋亡基因、TNF-α和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结果发现,肠道悉生菌群的减少使肠黏膜caspase-3活性增加,肠绒毛细胞凋亡,TLR4表达下降。而LPS可增加TLR4的表达,减少肠绒毛的凋亡。肠道共生菌群的减少使I/R后小鼠肠道通透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GSH水平下降;LPS可使I/R后小鼠肠道通透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下降,GSH水平增加;肠道共生菌群的减少使I/R后wT小鼠肠黏膜NF—KB与AP一1DNA结合能力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增加,凋亡基因、TNF-αmRNA表达减少;但减少肠道共生菌群和LPS处理对Tnfrsfla小鼠无作用。这些结果表明,肠道共生菌群可诱导TLR4的表达,减少肠黏膜细胞凋亡;减少肠道共生菌群将增加I/R对肠道的损伤。LPS可减少I/R后肠道渗透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GSH水平,但在Tnfrsf1α小鼠LPS并未起到对I/R后肠道损害及对NF—KB活性的防御作用。因此研究者认为,TLR配体能通过TNF—α信号转导起到减轻肠系膜I/R损伤对肠道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TOLL样受体 肠缺血 caspase-3活性 TNF-ΑMRNA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减轻
原文传递
严重创伤后树突状细胞基因表达模式改变与全身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的关系
12
作者 包呈梅(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8-248,共1页
树突状细胞(DCs)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创伤和脓毒症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德国研究人员对10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创伤严重度评分(35.4±10.6)分],DCs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与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 树突状细胞(DCs)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创伤和脓毒症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德国研究人员对10例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创伤严重度评分(35.4±10.6)分],DCs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与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分别从外周血单核细胞和全血中浓缩获得高纯度DCs(纯度〉95%),从中提取总RNA。将目标cDNAs和对照样本cDNA(从单核细胞株SIGM5获得)共杂交,测定780个炎症因子相关转录产物。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提取的DCs中20个转录产物水平上调,但全血中提取的DCsmRNA未见上调。这些转录产物包括编码DCs的关键效应分子如编码脂肪氧化酶5和相应的白细胞三烯4受体的转录产物,它们调节DCs移行、过继性免疫反应及气道炎症。CD74、CXCL4或血小板因子Ⅳ等因子也上调。另外,抗凋亡、细胞内信号转导(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和介质分泌相关的基因也被上调。研究者认为,转录产物的上调提示创伤改变了DCs的寿命和信号转导功能;DCs介导的免疫反应效应分子如趋化因子和脂质介质在严重创伤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 基因表达模式 树突状细胞 创伤后 器官损伤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外周血单核细胞 细胞内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采用不同评分系统预测严重脓毒症早期目标性治疗患者的病死率
13
作者 包呈梅(编译) 周国勇(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263,共1页
生理学评分系统常用于预测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急诊科脓毒症病死率(MEDS)、死亡概率模型(MPMⅡ0)4种评分系统对接受早期... 生理学评分系统常用于预测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应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Ⅱ)、急诊科脓毒症病死率(MEDS)、死亡概率模型(MPMⅡ0)4种评分系统对接受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急诊患者病死率进行了预测,从而评价其差异及校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 严重脓毒症 系统预测 病死率 目标性治疗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 APACHE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