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应用的调查评价
1
作者 罗波艳 聂守民 +5 位作者 王曦迎 范锁平 安翠红 王文静 周地佳 孙养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了解《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简称标准)的宣贯、实施和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和国家布病监测防控工作系统公开广泛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布病一、二、三... 目的了解《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简称标准)的宣贯、实施和使用情况以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和国家布病监测防控工作系统公开广泛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国布病一、二、三类部分流行地区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中从事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和临床诊治的卫生专业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省份(直辖市)有16个,共调查疾控机构和临床医疗机构763家,收回问卷1479份,问卷有效率为100.00%,其中调查疾控机构261家,完成问卷调查530份;调查临床医疗机构502家,完成问卷调查949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0.29±9.62)岁,学历中本科及以上占56.19%,职称以中初级职称占比最高(占34.75%),专业以临床诊断治疗为主(占48.88%),专业年限以5年以下为主(占54.02%)。1479名调查对象中,标准知晓率为88.30%(1306/1479),其中疾控机构知晓率为92.83%(492/530),临床医疗机构知晓率为85.77%(814/94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1,P<0.001);布病相关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为79.86%(1043/1306),且调查对象所在的省市级医疗机构布病相关实验室检验项目开展率最高,为88.79%(285/321),其次为县区级(87.79%,460/524)和乡镇级(64.64%,298/461)医疗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752,P<0.001)。1.35%(20/1479)认为该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标准、现行教材矛盾。通过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共收集到关于布病检验、病例诊断和宣贯培训3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论该标准是现阶段开展布病诊断工作的唯一指导性文件,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该标准,加强该标准的宣贯和培训,提高临床医疗机构对该标准的使用和掌握,提升布病检测水平和特异性,从而有效推进布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标准 跟踪评价
下载PDF
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病原学确诊及基因分型研究
2
作者 聂守民 罗波艳 +6 位作者 孙养信 范锁平 王文静 周地佳 孙杰 常文辉 安翠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发生的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为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提供支持。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及病原学培养,采用多位...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发生的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为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提供支持。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液进行血清学检测及病原学培养,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起疫情传染源为流产羊只,传播途径为经皮肤黏膜和呼吸道感染,2人感染发病。本次疫情分离得到2株羊种1型布鲁氏菌。MLST分型为ST8。MLVA分型为新型,该基因型在陕西省内首次发现。结论散养户是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首次在陕西省内报道布鲁氏菌新的MLVA基因型,丰富了陕西省布鲁氏菌的基因库,为更好的防控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布鲁氏菌 MLST MLVA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波艳 范锁平 +6 位作者 聂守民 马彩琴 安翠红 王文静 周地佳 常文辉 孙养信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构建《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修订和完善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初步建立《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布鲁氏菌病诊疗和防控领域的专家,... 目的构建《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修订和完善该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初步建立《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布鲁氏菌病诊疗和防控领域的专家,运用德尔菲法以问卷的形式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对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可获得性等进行评分,以及提出修改、增加指标的意见,据此建立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Saaty标度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两轮专家(n=10)咨询,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两轮问卷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2;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722、0.260、0.181,经检验均P<0.05。一级指标中,标准质量评价的权重最高(0.364),标准实施状况的权重最低(0.278);二级指标中,社会效益的组合权重最高(0.186),先进性的组合权重最低(0.043);三级指标中,及时确诊率的组合权重最高(0.096),与技术资料一致性的组合权重最低(0.009)。结论构建的《布鲁氏菌病诊断》(WS 269-2019)标准跟踪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减少了单一评价的缺陷,为后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诊断标准 跟踪评价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原文传递
2014-2021年陕西省507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4
作者 聂守民 罗波艳 +4 位作者 王文静 周地佳 范锁平 安翠红 孙养信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科学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自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4-2021年陕西省报告的507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学培养资料,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 目的探讨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科学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自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14-2021年陕西省报告的507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病原学培养资料,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通过Excel 2016软件汇总数据并分析,并利用ArcGIS 10.6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507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18-2021年(322例),发病高峰期为5-7月份(255例);主要分布于渭南市(129例)、榆林市(114例)和延安市(97例);职业以农民为主(415例);年龄集中在40~59岁(272例);男女性别比为3.22∶1.00(387∶120);95.46%(484/507)的病例有牛、羊密切接触史,主要为羊接触史(480例);临床症状以发热、乏力、多汗、关节肌肉疼痛多见,肝、脾、睾丸肿大少见;89.55%(454/507)的病例在急性期内得到诊断;试管凝集试验中,1∶200阳性病例最多(139例);经培养分离得到214株布鲁氏菌,出菌率为42.21%,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中羊种3型占79.91%(171/214)。结论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主要通过接触羊而感染,传染源以羊种3型布鲁氏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病原学培养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16至2019年陕西省渭南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谱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地佳 邓慧玲 +3 位作者 张玉凤 刘平定 周古翔 杜嘉仪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2016至2019年陕西省渭南市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为渭南地区HFMD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渭南市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HFMD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同时采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渭南... 目的探讨2016至2019年陕西省渭南市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谱,为渭南地区HFMD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渭南市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HFMD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同时采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渭南市中心医院和妇幼保健院门诊和住院HFMD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渭南市共收集HFMD病例25765例,其中男性14563例,女性11202例,男女比为1.30︰1;以小年龄组儿童为主,5岁以下儿童共计24941例(96.8%)。人群类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16670例(64.7%)。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2016年共报告7942例,主要集中于5~7月份和11~12月份,占全年的71.6%;2017年共报告5556例,集中于4~6月份和10~11月份,占全年的83.0%;2018年共报告6185例,集中于4~7月份和10~11月份,占全年的69.8%;2019年共报告6082例,主要集中于5~7月份和10~11月份,占全年的82.2%。渭南市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实验室确诊病例共6556例,其中2016年1675例,主要病原体为人肠道A组71型(EV71),占60.0%(1004/1675);2017年1656例,主要病原体为EV71,占53.3%(882/1656);2018年1617例,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EV),占48.2%(779/1617);2019年1608例,主要病原体为其他EV,占49.2%(791/1608)。4年重症病例共150例(5.8‰、150/25765),死亡4例(0.15‰、4/25765)。不同年份HFMD病例中病原体型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786、P<0.001)。结论渭南市2016至2019年手足口疫情有明显的时间、性别、年龄、人群及地区差异。不同年份HFMD主要病原体不同,提示需加强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