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F和PGPR单独或“跨界”互作促进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秦敬泽 秦泽峰 +4 位作者 倪刚 谢沐希 周大朴 王光州 张俊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4-1366,共13页
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对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提高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促进作物“以种适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 盐碱地改良和利用对拓展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际微生物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在提高作物抗盐碱胁迫能力,促进作物“以种适地”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均为重要的根际有益微生物,能显著提高植物耐盐性。本文分别总结了AMF和PGPR提高植物抗盐能力的相关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梳理了两者协同提高植物耐盐的机制,包括提高养分效率、调节激素内稳态、提高植物诱导抗性以及调控转录因子表达等,最后提出了基于两者跨界组合的改良方向。旨在充分理解盐胁迫条件下微生物耐盐促生的作用机制,为充分挖掘微生物资源潜力和发展生物技术治理盐碱地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化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植物耐盐性
下载PDF
羧甲基化灵芝多糖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亚巍 陈丽红 +4 位作者 韩丽琴 周大朴 刘盼 金瑛 朱文赫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羧甲基化灵芝多糖(CM-GLP)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灵芝多糖(GLP)组、CM-GLP组、尼莫地平组,每组20只。GLP组腹腔注射GLP 40 mg/(kg·d),CM-GL... 目的探讨羧甲基化灵芝多糖(CM-GLP)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灵芝多糖(GLP)组、CM-GLP组、尼莫地平组,每组20只。GLP组腹腔注射GLP 40 mg/(kg·d),CM-GLP组腹腔注射CM-GLP 40 mg/(kg·d),尼莫地平组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用药均为1次/d,连续注射7 d。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后采用干湿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表达以及NF-κB、TNF-α、IL-1、IL-6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GLP组、CM-GLP组及尼莫地平组均低于模型组,且CM-GLP组及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降低更明显(P均<0.01)。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MDA表达及NF-κB、TNF-α、IL-1、IL-6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SOD活性及HSP-70、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GLP组、CM-GLP组、尼莫地平组脑组织含水量、MDA、NF-κB、TNF-α、IL-1、IL-6表达均低于模型组,SOD活性及HSP-70、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且CM-GLP组及尼莫地平组变化更明显(P<0.05或<0.01)。结论 CM-GLP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HSP70/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再灌注后继发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灵芝多糖 羧甲基化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利用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翁凌胤 栾冬冬 +3 位作者 周大朴 郭庆港 王光州 张俊伶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7-857,共11页
作物健康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粮食安全。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提升作物健康水平,但长期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安全风险,亟需创制高效且环境友好的绿色投入品。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根际微生物组... 作物健康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及粮食安全。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提升作物健康水平,但长期过度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产品安全风险,亟需创制高效且环境友好的绿色投入品。作为植物的第二基因组,根际微生物组与作物健康密切相关,明确核心功能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以及植物-微生物的相互关系是深入挖掘有益微生物潜力、保证和维持作物健康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的异质性和复杂性,激发土著微生物发挥功能仍存在一定限制。合成菌群是人为地将两种或多种具有不同分类和遗传特征及功能特性的微生物进行组合,因菌群兼具多样性及稳定性的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体健康、环境治理和工业生产等领域,在促进作物健康方面也具备巨大潜力。本文阐释了合成菌群的概念及研究现状,解析了菌群构建原则及方法,并从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抗胁迫能力等方面总结了合成菌群促进作物健康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利用合成菌群提升作物健康水平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菌群 作物健康 微生物生态 合成生物学 生物肥料
原文传递
“阿堵”这个詞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大朴 《江汉论坛》 1962年第2期46-47,共2页
“阿堵”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俗語。它的意义和用法都跟现代汉語的“这”相同,是一个指示代詞。南朝接近口語的著作中常用这个詞,如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語》《文学篇》說:“殷中軍見佛經,云:‘理亦应阿堵上。’”“阿堵”等于現在的“这”字。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淮南 刘义庆 江南 章炳麟 底筒 南方方言 两周金文 用法 南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