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ZWQM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灌溉制度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始威 胡笑涛 +2 位作者 王文娥 Allan A.Andales 张亚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9,共9页
为探讨石羊河流域春小麦适宜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在该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应用模型模拟了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对春小麦... 为探讨石羊河流域春小麦适宜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在该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应用模型模拟了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对春小麦籽粒产量、灌水量、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及灌水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小,但所需灌水量有较大差异,存在节水空间;灌水上限对于灌水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产量的影响,灌水上限的降低会增加灌水次数,从而提高小麦产量;适宜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保证灌溉水尽可能多的分布于根系吸收范围内,避免浪费,达到节水目的;试验证明,通过调控灌水上限和各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综合考虑各控制因素对产量、所需灌水量及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建议该地区春小麦灌溉制度为:灌水上限选择80%田间持水量,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30 cm,拔节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60 cm,抽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50 cm,灌浆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7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作物 优化 春小麦 RZWQM模型 灌水上限 计划湿润层深度
下载PDF
交替沟灌玉米灌浆期茎流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与模型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斌 胡笑涛 +2 位作者 王文娥 马黎华 周始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3-245,共13页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同处理玉米茎流进行精准预测,为推算玉米蒸腾耗水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研究对象为夏玉米,品种为西农985。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交替沟灌高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同处理玉米茎流进行精准预测,为推算玉米蒸腾耗水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研究对象为夏玉米,品种为西农985。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交替沟灌高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1)、交替沟灌低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2)和常规沟灌处理(conventional furrow irrigation,CFI)。AFI1、AFI2每次灌水量为CFI灌水量的2/3和1/2。利用通径系数与互信息分析不同处理的影响因素与玉米茎流相关关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玉米茎流速率估算模型,以主成分回归模型为对比,对两个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1)不同处理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有所差异,影响CFI、AFI1玉米茎流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因子,影响AFI2处理玉米茎流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2)不同土层含水量对各处理茎流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研究发现10—20 cm和20—30 cm土层含水量与玉米茎流相关程度最高。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法进一步分析得出,常规处理与高水处理水平下,与茎液流变化关系最密切的土壤含水层为20—30 cm,其次是10—20 cm,低水处理水平下,最敏感的土层为10—20 cm,其次是20—30 cm;(3)根据模型误差分析与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神经网络模型RMSE、d-factor值较小,R2值达到了0.9以上,说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模型更稳定。【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茎流进行预测,对指导玉米灌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沟灌 玉米茎流 人工神经网络 分层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湿润层深度调控的稳产节水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始威 胡笑涛 +1 位作者 王文娥 张亚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25-132,共8页
局部根区水分胁迫可以调节作物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现有研究多通过调控水平方向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分布来构建适宜局部根区水分胁迫环境,而水平方向根区土壤水分分布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该文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覆... 局部根区水分胁迫可以调节作物的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现有研究多通过调控水平方向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分布来构建适宜局部根区水分胁迫环境,而水平方向根区土壤水分分布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该文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覆膜和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来实现根区土壤水分的垂向调控,分析了调控措施对不同深度土层水分、作物生长指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措施可以有效调控作物根系分布及根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调控中选用大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有效增加深层土壤内的根长密度及其分布比例,减小不同深度土层水分差异;在调控中,水分胁迫多出现于下部土层(50~100 cm),且含水量随时间在胁迫阈值上下波动,存在空间上的局部水分胁迫和时间上的干湿交替,所构建的水分胁迫环境较为理想;该调控措施亦可对灌水量及作物耗水量进行调控,能够调节作物对降雨及深层土壤水的利用,在各生育期使用较大或较小计划湿润均可以增加对非灌溉水的利用,其中,大的计划湿润层深度有利于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根区土壤水分的垂向调控也会影响干物质在各组织器官间的分配,实现增产增收。以灌溉水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来评价各调控方案节水效果,最优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方案为:地膜覆盖,灌水下限设为65%田间持水量,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30 cm,拔节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 cm,抽雄期至成熟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土壤 水分 春玉米 覆膜 水分胁迫 水分利用效率 根长密度
下载PDF
基于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监测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斌 冉辉 +2 位作者 胡笑涛 王文娥 周始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为研究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与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试验设置常规沟灌处理、交替沟灌高水处理和交替沟灌低水处理,研究了3种处理玉米茎秆直径最大日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茎秆直径日增长量(daily increase,DI)与土... 为研究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与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试验设置常规沟灌处理、交替沟灌高水处理和交替沟灌低水处理,研究了3种处理玉米茎秆直径最大日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茎秆直径日增长量(daily increase,DI)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探讨了以信号强度(指标实测值与参考值的比值)诊断玉米水分状况的可行性,并通过"信噪比"结合水分敏感性对各生育期内MDS信号值(signal MDS,SIMDS)与DI信号值(signal DI,SIDI)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DS和DI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易受到气象因素影响,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响应较弱。信号强度可排除气象因素干扰,各水分处理信号值呈现出不同规律,交替沟灌玉米信号值高于常规处理信号值。不同生育期内信号强度与水分敏感性表现出显著差异,拔节期内3组处理SIDI信噪比平均值大于SIMDS,且复水后SIDI信号强度降低幅度平均值(51.44%)大于SIMDS(30.55%),因此SIDI是更适宜的拔节期水分诊断指标;抽穗期内2种指标敏感性和信噪比相差不大,SIMDS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性更好,抽穗期应选择SIMDS作为水分亏缺诊断指标。成熟期SIMDS信噪比平均值大于SIDI,复水后信号强度降低幅度平均值(65.12%)大于SIDI(52.78%),SIMDS更适宜作为玉米水分状况诊断指标。该研究可为监测交替沟灌玉米水分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析 灌溉 水分 日最大收缩量 日增长量
下载PDF
春玉米生长中期灌水量差异对其蒸发蒸腾量估算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始威 胡笑涛 +2 位作者 王文娥 冉辉 张亚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0-795,共6页
为提高旱区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精度,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灌水量对FAO-56估算作物蒸发蒸腾量精度的影响,并对估算误差进行讨论,提出使用部分根区含水量平均值用于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结果表明:FAO-56对不同灌水处理下作... 为提高旱区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精度,以石羊河流域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灌水量对FAO-56估算作物蒸发蒸腾量精度的影响,并对估算误差进行讨论,提出使用部分根区含水量平均值用于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结果表明:FAO-56对不同灌水处理下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估算精度存在较大差异,可较精确地估算低灌水处理下作物蒸发蒸腾量;随着灌水量增大,其估算精度有所降低,对高灌水处理下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估算误差达-14.13%;根区上部土层含水量与土壤水分胁迫状况关系紧密,以缓变层及以上土层含水量平均值代替整个根区含水量平均值用于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可有效改善高灌水处理下旱区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精度,亦可较为精确地估算低灌水处理下作物蒸发蒸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FAO-56 蒸发蒸腾量 土壤含水量 春玉米
下载PDF
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始威 胡笑涛 +1 位作者 王文娥 张亚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0,94,共4页
为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武威地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来实现根区土壤水分的垂向调节,研究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 为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武威地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来实现根区土壤水分的垂向调节,研究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实现对根区土壤水分分布及作物根系分布的调控,也会对土壤水的吸收、利用造成较大影响。以灌溉水利用效率为衡量指标,来评价各处理节水效果,最优调控方案为:灌水下限为65%田间持水量,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拔节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50cm,抽穗期至成熟期的计划湿润层深度为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湿润层深度 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下载PDF
种植年限对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孔隙结构及水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昊晟 马永胜 +5 位作者 胡笑涛 唐文政 陈滇豫 王文娥 周始威 杜敬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104,共11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苹果园土壤孔隙结构及其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时空转换的方法,选取渭北旱塬2 a、13 a及33 a苹果园开展土壤结构与水力特征测定,利用压汞法获取原状土壤孔隙结构特征。以20 cm及40 cm为界将果园0~100 cm土壤划分... 为研究不同种植年限对苹果园土壤孔隙结构及其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时空转换的方法,选取渭北旱塬2 a、13 a及33 a苹果园开展土壤结构与水力特征测定,利用压汞法获取原状土壤孔隙结构特征。以20 cm及40 cm为界将果园0~100 cm土壤划分为耕作表土扰动层、潜在犁底层与心土层。结果表明:渭北旱塬苹果园20~40 cm土壤容重较高、导水能力差且水分对作物有效性较低,有形成犁底层的可能,且随植果年龄增加果园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同一果园中大孔隙(>75μm)与中孔隙(30~75μm)土壤百分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土层,占比分别为7.63%~10.32%及10.94%~13.14%;微孔隙(5~30μm)土壤最大百分含量出现在心土层,占比为30.60%~47.85%;极微孔隙(0.1~5μm)与超微孔隙(<0.1μm)土壤含量最高值出现在潜在犁底层,占比分别达37.36%~52.55%及13.15%~19.08%。在频繁受到耕作扰动的表土层,2 a、13 a及33 a果园土壤之间各级孔隙占比非常接近;在不易受到耕作扰动的心土层,大孔隙与中孔隙土壤都表现出随耕作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与其大孔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超微、极微孔隙土壤含量呈正相关,饱和导水率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5~30μm微孔在土壤的导水及持水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其比表面积与田间持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其孔体积分数与饱和导水率呈显著正相关;VG模型参数n与土壤大孔隙及中孔隙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随耕作种植年限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每5 a降低0.425 g·kg^(-1),田间持水量每5 a降低0.8%cm^(3)·cm^(-3)。研究建立的土壤水力参数回归预测模型可为苹果园高效用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种植年限 土壤孔隙结构 土壤水力特征 渭北旱塬
下载PDF
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和滴头流量下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及其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白雪儿 艾一丹 +4 位作者 杨昊晟 格宇轩 邢正 胡笑涛 周始威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78,共6页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体水分分布。【方法】开展单点源入渗试验,探究了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和滴头流量对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及湿润体内含水率分布的影响。【结果】灌溉结束24 h后,湿润体内的含水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湿润体...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体水分分布。【方法】开展单点源入渗试验,探究了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和滴头流量对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及湿润体内含水率分布的影响。【结果】灌溉结束24 h后,湿润体内的含水率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湿润体体积基本保持稳定;随灌水及再分布时间增加,湿润体宽深比逐渐降低,再分布过程中,宽深比随初始含水率减小而增大,随滴灌流量减小而减小;各处理湿润体体积与入渗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灌水结束24 h后,各处理实际湿润体积均已超出计划湿润体积;计划湿润体内含水率60%θFC^80%θFC区间占比随初始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滴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余各区间占比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相同滴头流量下,50%θFC初始含水率处理超出计划湿润体的体积最少。【结论】再分布后的湿润体体积主要受灌水量的影响,可以选择较小的初始含水率及较大的滴头流量以提高湿润体内水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含水率 再分布 湿润体 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灌水定额下冬灌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武光 胡笑涛 +2 位作者 周始威 王文娥 冉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0,58,共5页
为探讨不同灌水定额下冬灌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冬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作用时间及作用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冬灌定额会造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大定额冬灌灌水可更大幅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这是冬灌的直接效... 为探讨不同灌水定额下冬灌效应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确定冬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作用时间及作用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冬灌定额会造成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差异,大定额冬灌灌水可更大幅度提高土壤水分含量,这是冬灌的直接效应。在没有降雨等其他外部水分补充情况下,冬灌水在冬灌后75~85 d消耗殆尽,直接效应结束。冬灌的间接效应体现在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上,冬灌定额对冬小麦根系分布与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而株高对冬灌水量不敏感。不同冬灌定额下冬小麦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冬灌定额的增大会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造成水资源浪费。以水分利用效率作为衡量冬灌定额适宜性的指标,建议关中地区冬小麦冬灌水量为4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灌灌水量 土壤水分 有效性 产量
下载PDF
基于HYDRUS模型筛选滴灌模式下适宜灌水上下限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昊晟 艾一丹 +4 位作者 格宇轩 邢正 白雪儿 胡笑涛 周始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开展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和不同滴头流量的沙壤土室内滴灌试验,率定了土壤水动力学参数,验证了HYDRUS模型的适用性;利用HYDRUS模型模拟不同灌水上下限点源滴灌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分析了不同灌水上下限对实际湿润体与计划湿润体间差异... 通过开展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和不同滴头流量的沙壤土室内滴灌试验,率定了土壤水动力学参数,验证了HYDRUS模型的适用性;利用HYDRUS模型模拟不同灌水上下限点源滴灌土壤水分运移过程,分析了不同灌水上下限对实际湿润体与计划湿润体间差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田间持水量为灌水上限时,实际土壤湿润体体积均大于计划湿润体体积,较小的灌水下限有利于将灌溉水控制在计划湿润体内;以50%θFC、60%θFC及70%θFC为灌水下限时控制实际湿润体体积对应的灌水上限分别为81%θFC、85%θFC及86.5%θFC。经模拟验证,适宜灌水上下限滴灌结束时,没有灌溉水分运移到计划湿润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湿润体 HYDRUS 灌水上限 灌水下限
下载PDF
1987-2016年石羊河流域太阳辐射及气温变化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丹玥 杨志鹏 +4 位作者 徐灿 张紫淇 刘耿 周始威 胡笑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72,共8页
【目的】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对西北春玉米生产的影响。【方法】通过全局组合方法,基于30 a历史气象资料,将每年生育期内的气象因子分为日平均气温(Ti)、日太阳辐射(Si)及其余气象因子(Xi)3个独立的时间序列,第i年气象资料可看作集合[Ti,... 【目的】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对西北春玉米生产的影响。【方法】通过全局组合方法,基于30 a历史气象资料,将每年生育期内的气象因子分为日平均气温(Ti)、日太阳辐射(Si)及其余气象因子(Xi)3个独立的时间序列,第i年气象资料可看作集合[Ti,Si,Xi],然后分别对集合[Ti,(X,S)i]及[Si,(X,T)i]中的因子进行年际组合,进而生成1800个气候情景,借助RZWQM2模型对各情景下的作物潜在产量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石羊河流域1987-2016年春玉米生育期内(5-9月)平均日太阳辐射、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及日均气温的年际变化趋势。【结果】①生育期内平均日最高、最低及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0.04、0.14、0.09℃/a。②生育期内日太阳辐射在14.6~17.4 MJ/(m^2·d)间波动,变化趋势不明显。③1987-2016年该地区春玉米潜在产量(不含水分)在7261~11248 kg/hm^2波动变化,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2002年左右。【结论】气温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导因子,气温的持续性升高已造成潜在产量的降低,其中,日最高气温对潜在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ZWQM2模型 春玉米 太阳辐射 气温 潜在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