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工人全血中铅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琳琳 李盖 +3 位作者 周婉笛 白玉萍 王茜 刘楠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1-442,共2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铅作业工人血铅含量为(352.31±128.93)μg/L。本方法检出限〈0.25μg/L,精密度〉2.90%,加标回收率为101.11%-104.50%,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可满足血铅快速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 ICP-MS 全血
原文传递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间接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园 周婉笛 +3 位作者 李亚慧 白玉萍 刘英莉 刘楠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68,71,共3页
采用焦磷酸消解试样,经过滤,将游离二氧化硅分离,利用氢氟酸溶解硅酸盐测得全硅,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分别测得消解液和滤液中的硅,间接测得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硅在0~1 000μ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的检出... 采用焦磷酸消解试样,经过滤,将游离二氧化硅分离,利用氢氟酸溶解硅酸盐测得全硅,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分别测得消解液和滤液中的硅,间接测得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硅在0~1 000μ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的检出限小于0.35μg/L,试样加标回收率在91.35%~108.16%,精密度小于3.41%。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工作场所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粉尘 游离二氧化硅
原文传递
某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英莉 孟春燕 +4 位作者 钱庆增 李亚慧 周婉笛 王宏丽 高红霞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2-606,共5页
[目的]分析某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采集该市2016年9—10月(秋季)和2016年12月—2017年1月(冬季)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其中的锑、铝、砷、铍、镉、铬、汞、... [目的]分析某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采集该市2016年9—10月(秋季)和2016年12月—2017年1月(冬季)PM_(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其中的锑、铝、砷、铍、镉、铬、汞、铅、锰、镍、硒、铊12种元素的含量。利用富集因子法和健康风险指数法对其中7种元素(镉、铅、砷、镍、锰、汞、铬)的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该市大气PM_(2.5)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秋季为铝>锰>铅>铬>砷>硒>镍>汞>锑=镉>铊>铍;冬季为铝>铅>锰>铊>铬>砷>硒>锑>汞>镉>镍>铍。除了镍和铍,其余元素的含量均为冬季>秋季。富集程度分析显示,秋冬两季PM_(2.5)中汞的富集因子均大于2,属于中度富集,2级污染。镉、铅、砷、镍、锰、铬的富集因子均小于1,无富集。致癌金属元素铬、镍、镉、砷通过呼吸途径对暴露人群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为2.73×10-9~2.02×10^(-6)。非致癌金属元素铅、汞、锰的年均超额危险度为1.20×10^(-10)~1.41×10^(-9)。7种金属元素对不同人群年均超额危险度为:成年男性1.33×10-10~2.02×10-6;成年女性1.20×10-10~1.82×10^(-6);儿童1.20×10^(-10)~1.09×10^(-6)。[结论]某市秋冬季大气PM_(2.5)中,除镍和铍外,金属元素呈现冬季>秋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金属元素 富集因子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1,3-丁二烯作业工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DNA损伤的关系
4
作者 李亚慧 刘楠 +4 位作者 郑国颖 李云 关维俊 周婉笛 刘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本研究采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m EH)、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基... 本研究采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m EH)、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的多态性,探讨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BD)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结果发现,BD暴露组和对照组彗星尾距分别为4.65(3.49-5.98)和2.38(0.82-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中具有CYP2E1基因Pst1位点c1/c2或c2/c2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距显著高于c1/c1基因型个体(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丁二烯 彗星试验 DNA损伤 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