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1
作者 陈光亮 周媛凤 张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与常规剂量治疗方案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或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案疗效相近,而安全性却大幅度提高。IL-1R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利纳西普、康奈单抗等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的症状,已成为第四类抗急...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与常规剂量治疗方案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或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案疗效相近,而安全性却大幅度提高。IL-1R拮抗剂阿那白滞素、利纳西普、康奈单抗等能有效缓解痛风急性期的症状,已成为第四类抗急性痛风的药物。别嘌呤醇的严重超敏反应综合征与肾功能、开始剂量、HLA-B*5801基因有关。非布司他、托匹司他、ulodesine、lesinurad、RDEA-3170、尿酸酶是近年来新型的降低尿酸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治疗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肝癌侵袭转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颖 周媛凤 胡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94-600,共7页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肝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有效指标之一。因此,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已成为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肝癌侵袭转移的中...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肝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影响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估患者预后和生存期的有效指标之一。因此,抑制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已成为肝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肝癌侵袭转移的中医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对肝癌侵袭转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药 侵袭 转移
下载PDF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敏 韩要武 +2 位作者 钱琛 张颖 周媛凤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我校2015级全日制中医临床专业242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20人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抽取我校2015级全日制中医临床专业242名本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20人为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12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考核方法。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综合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且前者及格率高于后者(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于80%的学生接受并认可形成性评价考核体系。结论: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提高了病理学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病理学 素质培养
下载PDF
病理学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与调研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敏 周媛凤 +3 位作者 张颖 叶霖 韩要武 钱琛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28-29,共2页
课程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将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并以在校300余名本科学生为对象,调研了学生对考试模式... 课程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提高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考试模式进行了改革,将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两部分,并以在校300余名本科学生为对象,调研了学生对考试模式改革的认同度、对新的考试体系的评价以及对其能力和素质培养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考核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构防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媛凤 张颖 +1 位作者 朱洁 李泽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9期1367-1370,共4页
肺血管重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的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如何阻止肺血管重构是防治COPD、减少其并发症的关键所在。文章从中西医对COPD肺血管重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等两个部分对COPD肺血管重构的防治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管重构 中西医治疗
下载PDF
腰俞、承山穴埋线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媛凤 李明 王建民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目的观察腰俞、承山穴埋线缓解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前麻醉达效后于腰俞及双侧承山穴进行穴位埋线,对照组于术毕患者双下肢感觉基本恢复后臀部肌注地佐辛5 mg。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腰俞、承山穴埋线缓解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前麻醉达效后于腰俞及双侧承山穴进行穴位埋线,对照组于术毕患者双下肢感觉基本恢复后臀部肌注地佐辛5 m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 d、2 d、首次排便后、3 d、5 d、7 d疼痛强度评分,及术后疼痛始发时间;术后7d内每日疼痛持续时间、睡眠质量及术后7 d服用止痛药曲马多的总量。结果术后第1 d、2 d及首次排便后VAS评分和术后疼痛始发时间方面,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第3 d、5 d、7 d的VAS、术后7 d内疼痛持续时间及睡眠质量和术后7 d服用曲马多用量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俞、承山穴位埋线与地佐辛臀部肌注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穴位埋线缓解疼痛疗效持续且稳定,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混合痔术后 疼痛 腰俞穴 承山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