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新术式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孟云 汤丽 董德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所采用的新术式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术前及术后精心、科学、全面的护理。术后随访1年以上,并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行肘关节功...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所采用的新术式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进行术前及术后精心、科学、全面的护理。术后随访1年以上,并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法行肘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总优良率达98%,无肘内翻畸形,无继发尺神经损伤。结论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新术式术后及时跟进并革新护理方式。能有效避免其可能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新术式 护理
下载PDF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在下肢复杂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汤丽 王利侠 +2 位作者 周孟云 魏翠 李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下肢复杂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复杂性下肢严重毁损伤行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奇偶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VSD法处理创...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下肢复杂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复杂性下肢严重毁损伤行负压引流治疗的患者按入院奇偶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VSD法处理创面,对照组用磺胺嘧啶银霜均匀涂抹局部。比较两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植皮存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VSD治疗能缩短复杂创面的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术后疼痛,提高植皮存活质量,是处理复杂创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负压吸引 复杂性创面 创面愈合时间 疼痛 植皮存活质量
下载PDF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与救治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德胜 周孟云 +1 位作者 李晨 冯胜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6期2010-2011,共2页
临床上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前皮试是防止其肌肉注射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一项必要措施,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常见为皮试局部皮丘、红肿及瘙痒,罕见有严重过敏反应并导致休克者,我科2010年12月末救治1例破伤风皮试致过敏性休克患者,... 临床上破伤风抗毒素肌肉注射前皮试是防止其肌肉注射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一项必要措施,皮试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常见为皮试局部皮丘、红肿及瘙痒,罕见有严重过敏反应并导致休克者,我科2010年12月末救治1例破伤风皮试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抗毒素 皮试过敏 休克 救治
下载PDF
骨科罹患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术前不行规范抗凝直接手术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董德胜 张松黎 +2 位作者 陈明志 周文婷 周孟云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4期653-655,共3页
目的 探讨骨科下肢手术术前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术前不行特定周期的规范抗凝治疗,而是预防血栓的同时直接手术是否可行。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5年来,收治141例下肢手术术前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住院期间检测血栓向近端扩展... 目的 探讨骨科下肢手术术前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术前不行特定周期的规范抗凝治疗,而是预防血栓的同时直接手术是否可行。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回顾分析5年来,收治141例下肢手术术前合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住院期间检测血栓向近端扩展、肺栓塞、抗凝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血栓向近端扩展、肺栓塞、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P=0.569)。两组住院时间存在差异(P=0.00)。结论 (1)手术时机应根据疾病本身及患者自身情况而定,术前无需特定时期的抗凝治疗。(2)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危险性并不等同急性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前无需预防性下腔静脉滤网置入。(3)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个性化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静脉血栓 下肢手术 骨科 抗凝
下载PDF
品管圈在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汤丽 胡丹 +2 位作者 周孟云 魏翠 杨芬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4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骨科患者意外拔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科室开...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骨科患者意外拔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均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应用到骨科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有利于减少骨科患者意外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骨科 非计划性拔管
下载PDF
足底动静脉泵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莉侠 汤丽 +2 位作者 汤勇 周孟云 魏翠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835-836,共2页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实验组应用足底动静脉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伤后7 d内患肢肿胀和...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预防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髋部骨折手术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按摩,实验组应用足底动静脉泵。结果实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伤后7 d内患肢肿胀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足底动静脉泵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动静脉泵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部骨折
下载PDF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有效防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孟云 刘大龙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2期232-232,共1页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市政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然而近年来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还需要有效的解决路面的水损害问题。主要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市政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然而近年来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还需要有效的解决路面的水损害问题。主要介绍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成因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沥青路面 水损害
下载PDF
道路桥梁设计中的隐患及解决措施分析
8
作者 周孟云 《华东科技(综合)》 2021年第3期151-151,共1页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为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工程。并且在现阶段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对道路桥梁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道路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隐患,...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为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工程。并且在现阶段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加大的背景下,对道路桥梁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道路桥梁设计中存在的隐患,并探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提出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设计质量和效率,避免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充分发挥道路基础设施的作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桥梁 隐患 成因
下载PDF
BIM技术在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9
作者 周孟云 《华东科技(综合)》 2021年第2期153-153,共1页
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道路设计的整体要求,在设计过程当中,也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对其思想进行创新,通过优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道路设计需求,促进工程质量的发展。BIM 技术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并且在道路设计当... 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了道路设计的整体要求,在设计过程当中,也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对其思想进行创新,通过优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道路设计需求,促进工程质量的发展。BIM 技术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并且在道路设计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道路设计 优化
下载PDF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秀萍 董德胜 周孟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根据抢救休克的"损伤控制复苏(DCR)"新理念,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针对105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在新理念下的急救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抢救,仅在急诊室出现1例死亡,后送住... 目的根据抢救休克的"损伤控制复苏(DCR)"新理念,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针对105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在新理念下的急救护理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抢救,仅在急诊室出现1例死亡,后送住院继续治疗中也仅有5例死亡。结论针对低血量性休克,本科及时更新急救复苏理念,改进护理措施,进行规范化、程序化及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争取在创伤后"黄金1h"内完成各项急救护理工作,极大地缩短了手术前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急救 护理 损伤控制复苏
下载PDF
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
11
作者 周孟云 邓资群 董德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7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骨科2022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 目的:分析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骨科2022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的智能化随访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MT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M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在中医体质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技术运用、中医辅助疗法运用、中医功能康复训练等能力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体质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技术运用、中医辅助疗法运用、中医功能康复训练等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帮助患者提升远期康复效果,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及肌肉力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医康复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 智能化随访 应用
原文传递
杭州地区猫杯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孟云 陈利苹 +1 位作者 宋家升 杨倩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ms, FCV)是引起猫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呈世界性分布,常在猫群中爆发流行。为了解我国FCV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态学特征,本研究对杭州地区收集的48份疑似FCV感染病料,进行了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以及基...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ms, FCV)是引起猫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呈世界性分布,常在猫群中爆发流行。为了解我国FCV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态学特征,本研究对杭州地区收集的48份疑似FCV感染病料,进行了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以及基于VP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RT-PCR鉴定的结果显示,有32份病料可判为阳性;这32份病料接种的F81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VP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32株分离毒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69.2%~99%,氨基酸同源性为82.1%~99.9%。与国外分离株相比,32株分离株同国内分离株的同源性更高。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32株分离株有12株与国内分离株遗传关系较近,15株与英国株遗传关系较近,别外4株与多国分离株形成独立分支。对VP1 D-E区的B细胞线性表位分析发现,D区和conE区的2个表位比较保守,而5′HRV区的表位存在较大变异。尽管32个毒株分离于同一地区和相近的时间段,主要抗原VP1基因差异仍然较大,多数达20%~30%不等。以上结果表明,FCV在杭州地区广泛流行,且呈现明显的遗传多样性,给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和疫苗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 分离鉴定 VP1基因 系统发育树 B细胞线性表位
原文传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黏液SIgA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永恒 周孟云 +2 位作者 李昱辰 刘朋 杨倩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9,共10页
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黏液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特异性SIgA的ELISA方法,从而评价PEDV黏膜免疫水平。首先将PEDV的S1D基因(534~789 aa)克隆至质粒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其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 旨在建立一种检测黏液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特异性SIgA的ELISA方法,从而评价PEDV黏膜免疫水平。首先将PEDV的S1D基因(534~789 aa)克隆至质粒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其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验证蛋白大小为32 ku,且具有抗原活性。再以8 mol/L尿素变性蛋白,经纯化、梯度复性后作为包被抗原蛋白,通过优化条件初步建立检测鼻腔和口腔黏液中PEDV特异性SIg A抗体的间接ELISA,并确定其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2μg/m L;鼻腔黏液最佳稀释度为1∶1,最佳封闭液为50 g/L脱脂乳;口腔黏液最佳稀释度为1∶2,最佳封闭液为30 g/L BSA;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度均为1∶2 000。最后应用该方法分别检测了84份已免疫猪的口腔、鼻腔黏液,其结果与以纯化的PEDV包被的间接ELISA相比,符合率达到95.2%。本研究中建立的检测黏液中PEDV特异性SIgA的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这为评价PEDV黏膜免疫水平提供了依据和检测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黏液 SIGA S1D基因 间接ELIS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