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诸暨新元古代后造山铝质A型花岗岩的厘定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宇章 邢光福 +4 位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陈荣 包超民 魏乃颐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浙江诸暨道林山地区新元古代钾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组成双峰式侵入岩组合,本文讨论了它们的野外地质形态、年代学及岩石学等特征,确定钾长花岗岩属铝质花岗岩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钾长花岗岩体属典型的后造山A型花岗岩(A2型/PA型),其单... 浙江诸暨道林山地区新元古代钾长花岗岩和辉绿岩组成双峰式侵入岩组合,本文讨论了它们的野外地质形态、年代学及岩石学等特征,确定钾长花岗岩属铝质花岗岩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钾长花岗岩体属典型的后造山A型花岗岩(A2型/PA型),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816Ma,这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A型花岗岩,同时表明Rodinia超大陆已进入裂解高峰期。由于该裂解的主要时期在825Ma,我们推断华南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INIA 后造山A型花岗岩 双峰式侵入岩 新元古代 浙江诸暨
下载PDF
安徽宣城地区昆山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宇章 金敏 +3 位作者 赵丽丽 陆三明 亓华胜 谢祖军 《安徽地质》 2020年第2期81-88,104,共9页
安徽宣城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矿集区,区内广泛出露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中酸性侵入岩,其中,昆山岩体是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岩体周围分布着许多重要的铜金、铅锌、硫铁等矿床。为了探讨昆山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安徽宣城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近年来新发现的矿集区,区内广泛出露与成矿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的中酸性侵入岩,其中,昆山岩体是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岩体周围分布着许多重要的铜金、铅锌、硫铁等矿床。为了探讨昆山岩体的成因及构造意义,本文对该岩体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主要由辉石闪长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31.8±2.1)Ma,反映岩体为白垩世侵位。岩石轻稀土元素富集而重稀土元素亏损,Eu呈轻微的负异常,富集Rb、Ba、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P等高场强元素,反映其源岩可能主要为壳幔混合源,岩体是由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与起源于富集地幔的富碱玄武质岩浆混合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构造意义 昆山岩体 宣城
下载PDF
新疆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宇章 陈汉林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2年第3期179-184,共6页
根据裂变径迹定年法研究 ,南天山库车坳陷地区在晚白垩世发生构造隆升事件 ,表现为全区范围内缺失晚白垩世地层。隆升事件在区域内具有不等时性 ,介于 10 9.6~ 6 8Ma之间 ,平均隆升速率约为 4 7.6m/Ma ,构造剥蚀量为 3.2 8~ 3.93km。... 根据裂变径迹定年法研究 ,南天山库车坳陷地区在晚白垩世发生构造隆升事件 ,表现为全区范围内缺失晚白垩世地层。隆升事件在区域内具有不等时性 ,介于 10 9.6~ 6 8Ma之间 ,平均隆升速率约为 4 7.6m/Ma ,构造剥蚀量为 3.2 8~ 3.93km。隆升事件形成库车坳陷构造格局的雏形 ,从全球动力学观点来看 ,可归因于Kolist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隆升 晚白垩世 裂变径迹 库车坳陷 新疆 构造运动
下载PDF
安徽宣城地区马山埠岩体成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宇章 赵丽丽 +3 位作者 金敏 陆三明 亓华胜 谢祖军 《安徽地质》 2019年第2期81-85,97,共6页
马山埠岩体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内,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近年来,围绕该岩体矿产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发现铜山-荞麦山铜硫矿、马尾山铅锌矿等金属矿床。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马山埠岩体进行... 马山埠岩体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南陵~宣城矿集区内,主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近年来,围绕该岩体矿产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发现铜山-荞麦山铜硫矿、马尾山铅锌矿等金属矿床。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马山埠岩体进行了精确定年。岩石中含有大量岩浆成因锆石,以较高Th/U和清晰振荡结晶环带为特征。测试中13个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5.1±2.0Ma,代表了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燕山运动早期由挤压造山向岩石圈拉伸减薄阶段过渡时期的产物。结合区域研究进展和我省勘查工作情况,提出了研究区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年龄 马山埠岩体 铜硫矿床 安徽宣城
下载PDF
A型花岗岩研究进展与问题讨论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宇章 《安徽地质》 2011年第3期169-175,共7页
自"A型花岗岩"的概念提出以来,经过30年的研究,有关"A型花岗岩"的岩石类型、构造环境、岩浆来源及成因等的定义与认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A型花岗岩"有扩大化现象,不少所谓的"A型花岗岩"已... 自"A型花岗岩"的概念提出以来,经过30年的研究,有关"A型花岗岩"的岩石类型、构造环境、岩浆来源及成因等的定义与认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A型花岗岩"有扩大化现象,不少所谓的"A型花岗岩"已与A型花岗岩的原始定义相去甚远,并可能有逐渐发展为"拉张环境下形成的花岗岩都属A型花岗岩"的趋势。笔者通过资料调研和对比研究,认为"A型花岗岩"的确定需回归其原始定义,注意强调其"3A"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探讨岩浆成因及其构造指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讨论 A型花岗岩
下载PDF
南陵—宣城地区晚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周宇章 王勇生 +3 位作者 曹亮 白桥 田自强 杜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2-678,共7页
文章选择南陵—宣城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及中三叠统南陵湖组灰岩中发育的断层,利用擦痕计算应力场的方法获得了5期应力场,由老到新分别为WNW—ESE向拉张、最大压应力σ1近垂向的拉张、NW—SE向挤压、NNW—SSE向拉张及ENE—WSW向挤压。利... 文章选择南陵—宣城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及中三叠统南陵湖组灰岩中发育的断层,利用擦痕计算应力场的方法获得了5期应力场,由老到新分别为WNW—ESE向拉张、最大压应力σ1近垂向的拉张、NW—SE向挤压、NNW—SSE向拉张及ENE—WSW向挤压。利用断层面上多组擦痕的叠加关系、应力场数据自身特征以及区域构造特征,得到上述5期应力场分别对应于早白垩世早期、中期2期拉张,晚白垩世初挤压,晚白垩世—古近纪拉张及新近纪挤压。早白垩世拉张早期表现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形成的伸展背景,随后大规模岩浆活动向上侵位形成的底辟作用加强了伸展背景。研究成果对于查明矿床赋存状态及确定找矿方向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陵-宣城地区 早白垩世火山岩 三叠系灰岩 断层 应力场
下载PDF
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过程及其地质响应 被引量:59
7
作者 贾承造 陈汉林 +2 位作者 杨树锋 卢华复 周宇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15,共6页
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技术 ,并结合地质学研究方法 ,对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过程进行了研究。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约发生在 89Ma前 ,平均隆升速率为 3 7 8~ 45 3m/Ma ,是一个较缓慢的隆升过程。这一隆升过程不仅造成了库车坳陷全区缺失... 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技术 ,并结合地质学研究方法 ,对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过程进行了研究。库车坳陷晚白垩世隆升约发生在 89Ma前 ,平均隆升速率为 3 7 8~ 45 3m/Ma ,是一个较缓慢的隆升过程。这一隆升过程不仅造成了库车坳陷全区缺失晚白垩世地层 ,而且也导致了库车坳陷构造变形雏形的发育。晚白垩世的隆升事件局限在库车坳陷内部 ,没有影响到天山造山带。隆升事件的北部界限位于库车坳陷的前陆逆冲断层带中 ,界线南北的隆升差异明显 ,南部的隆升发生在晚白垩世时期 ,而北部的隆升事件发生在中新世时期。这一隆升过程在特提斯北缘的盆地群中都有表现 ,而隆升的形成是青藏高原地区Kohistan_Dras岛弧与拉萨地体在晚白垩世时期的碰撞事件远距离效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晚白垩世 裂变径迹分析 隆升过程 地质响应
下载PDF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75
8
作者 邢光福 陈荣 +4 位作者 杨祝良 周宇章 李龙明 姜杨 陈志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91,共15页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微弱,研究程度不高,但构造意义重要。对浙闽沿海晚白垩世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测得小雄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斑岩和石牛山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分... 东南沿海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微弱,研究程度不高,但构造意义重要。对浙闽沿海晚白垩世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测得小雄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斑岩和石牛山破火山中央侵入相正长花岗斑岩的锆石年龄分别为87.9±1.2Ma和93.8±1.3Ma;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雄组和石牛山组火山岩及其共生侵入岩类均属后造山A型花岗质岩类,它们是在东南沿海巨型白垩纪A型花岗岩带主体形成之后、岩石圈进一步强烈伸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是区域中生代最晚期的酸性火山岩浆活动产物,标志着燕山造山过程最终结束于约9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后造山A型花岗质岩类 晚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 浙闽沿海
下载PDF
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 被引量:46
9
作者 杨树锋 陈汉林 +5 位作者 程晓敢 肖安成 周宇章 卢华复 贾承造 魏国齐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 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并结合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对南天山的隆升和去顶作用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南天山在中新世早期就开始了现代天山形成的隆升事件,根据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其隆升年龄为17~25 Ma;而且此隆升事件是一快速隆升事件,隆升速率达到138.8~198.8 m/Ma.中新世南天山隆升的南部边界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北部古生代地层和南部中新生代地层之间的冲断层,而是在南部的中新生代地层中.在库车坳陷的阳霞地区,隆升的界线位于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的韧性剪切带.通过库车坳陷的新生代沉积和变形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天山中新世以来的隆升与库车坳陷的沉积和变形特征存在很好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新生代 隆升作用 去顶作用 磷灰石裂变径迹 隆升边界
下载PDF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余明刚 邢光福 +4 位作者 沈加林 陈荣 周宇章 隗合明 陶奎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83-1690,共8页
雁荡山是中国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长期以来.关于雁荡山火山岩时代及其层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并提高其科学研究程度,笔者等对雁荡山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自下而上... 雁荡山是中国第一个以中生代火山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长期以来.关于雁荡山火山岩时代及其层位归属存在争议。为了配合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建设并提高其科学研究程度,笔者等对雁荡山火山岩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自下而上3个火山地层单元的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雁荡山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97.2~105.6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经区域地层对比.确定其层位应归属永康群小平田组,这为整个浙东、乃至与闽东之间的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地层系统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SHRIMP测年 火山岩 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 浙东南
下载PDF
浙东南英安质火山岩早侏罗世锆石SHRIMP年龄的首获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11
作者 陈荣 邢光福 +3 位作者 杨祝良 周宇章 余明刚 李龙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岩极为发育,而有无中生代早期火山岩,则向无定论。本文在确认浙东南松阳毛弄煤矿一带煤系沉积下部火山岩属中生界毛弄组的基础上,测得其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80±4Ma,首次证明浙江存在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同时... 浙江中生代晚期火山岩极为发育,而有无中生代早期火山岩,则向无定论。本文在确认浙东南松阳毛弄煤矿一带煤系沉积下部火山岩属中生界毛弄组的基础上,测得其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80±4Ma,首次证明浙江存在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同时表明浙东南尚没有确切的中侏罗世晚期至晚侏罗世火山岩活动记录,而且也缺失晚侏罗世和大部分中侏罗世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测年 火山岩 毛弄组 早侏罗世 浙东南
下载PDF
成矿预测:从二维到三维 被引量:14
12
作者 袁峰 张明明 +5 位作者 李晓晖 葛粲 陆三明 李建设 周宇章 兰学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63-3874,共12页
随着矿产资源勘探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已从定性发展至定量,从二维拓展到三维。近十年来,随着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推进,三维成矿预测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也已逐步走向成熟。本文总... 随着矿产资源勘探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矿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已从定性发展至定量,从二维拓展到三维。近十年来,随着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推进,三维成矿预测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也已逐步走向成熟。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二维成矿预测研究的现状,同时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三维成矿预测方法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做了系统总结和分析。目前,国内外多个地区已相继开展了三维成矿预测工作,并成功圈定多个深部找矿靶区,相关成果为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未来三维成矿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相较于传统的二维成矿预测,三维成矿预测往往受限于三维预测信息的缺乏。如何更好的挖掘二维数据在深度方向的指示能力,将二维数据推演至三维环境,利用数值模拟、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数据挖掘、充分发挥已有数据的内蕴信息将在未来推动三维成矿预测理论的深入发展,提高三维成矿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实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三维 数值模拟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浙东白垩纪北漳和梁弄花岗岩体及其暗色岩石包体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荣 邢光福 +2 位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周宇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75,共12页
浙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在岩性上分为三类: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对后两类花岗岩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前一类,尤其是二长花岗岩的研究还较薄弱。选择浙东具代表性的北漳和梁弄二长花岗岩体及其所含暗色岩石包体,以... 浙东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在岩性上分为三类:花岗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对后两类花岗岩已有较多研究,但对前一类,尤其是二长花岗岩的研究还较薄弱。选择浙东具代表性的北漳和梁弄二长花岗岩体及其所含暗色岩石包体,以及共生的石英闪长岩类,通过系统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对比研究,提出浙东二长花岗岩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演化系列,暗色岩石包体是由花岗质岩浆在深部析离出的镁铁质微粒包体(MME),成分特征类似于石英闪长岩,说明三者具内在成因联系,均与俯冲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岩石包体 北漳和梁弄花岗岩体 白垩纪 浙东
下载PDF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火山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余明刚 邢光福 +4 位作者 沈加林 陈荣 周宇章 隗合明 陶奎元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主体为一白垩纪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复活破火山,由4个火山岩性段和1个中央侵入体构成,经历了4期喷发、2次塌陷、1次侵入、现代地貌形成等共8个演化阶段。火山岩为以流纹质和粗面英安质为主的高钾钙...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主体为一白垩纪火山岩浆活动形成的复活破火山,由4个火山岩性段和1个中央侵入体构成,经历了4期喷发、2次塌陷、1次侵入、现代地貌形成等共8个演化阶段。火山岩为以流纹质和粗面英安质为主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组合,中央侵入体为橄榄安粗岩系列石英正长斑岩,它们的A/CNK值集中在0.9~1.2之间,为铝饱和或铝过饱和类型。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δEu值为0.11~0.32,表明岩浆经历了以斜长石为主的强烈结晶分异作用;火山岩(87Sr/86Sr)i为0.7079~0.7161,εNd(t)为-6.90^-7.70,中央侵入体石英正长斑岩(87Sr/86Sr)i为0.7086~0.7098,εNd(t)为-7.10^-7.68,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不同阶段分异演化的产物,物质来源主要为陆壳,但也有地幔物质参与。它们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不是典型的岛弧或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而是活动大陆边缘靠板内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背景 岩浆成因 破火山 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基于GEOROC大数据分析地壳厚度地球化学指标 被引量:5
15
作者 葛粲 汪方跃 +6 位作者 李永东 李晓晖 李修钰 周宇章 袁峰 李建设 陆三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79-3188,共10页
前人研究认为,火山岩中部分地球化学指标与岩浆弧地壳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通过统计主量元素K2O、Ca O和Na2O指标及微量元素Ce/Y、Sm/Yb、Dy/Yb、Sr/Y、La/Yb指标与地壳厚度之间关系,约束地质史上某些区域的地壳厚度发展和变化... 前人研究认为,火山岩中部分地球化学指标与岩浆弧地壳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通过统计主量元素K2O、Ca O和Na2O指标及微量元素Ce/Y、Sm/Yb、Dy/Yb、Sr/Y、La/Yb指标与地壳厚度之间关系,约束地质史上某些区域的地壳厚度发展和变化。本文基于GEOROC数据库,以Si O2含量57%和火山岩年龄23Ma为界,将全球火山岩数据分成年轻-壳源(> 57%,<23Ma)、年轻-幔源(<57%,<23Ma)、古老-壳源(> 57%,> 23Ma)和古老-幔源(<57%,> 23Ma)四个数据集,并通过核函数估计方法获得了各个地球化学指标与地壳厚度的归一化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图。本文统计结果表明,年轻-幔源火山岩中的K2O含量分布与壳源火山岩呈现指数正相关关系、Ca O含量分布于地壳厚度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年轻-壳源火山岩中Ce/Y、La/Yb和Sm/Yb与现今地壳厚度有指数正相关关系。由以上5种地化指标建立的回归方程确定系数R2均大于0. 7,可以认为相关关系显著。本文认为幔源岩浆在穿透地壳到达地表过程中,地壳厚度控制了富K壳源物质进入地幔熔体和富Ca矿物结晶分异过程,导致了火山岩中K2O和Ca O含量的相关变化;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壳源岩浆,不同深度压力控制了残留相矿物比例,导致Ce/Y、La/Yb和Sm/Yb体现出与地壳厚度的相关性。本文建立的回归函数是基于大量数据概率密度分布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由于离群数据普遍存在,回溯历史地壳厚度变化需要大量数据统计支撑,否则难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地壳厚度 地化指标 核函数估计 归一化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下载PDF
江西田里片岩构造解析及其对华南元古代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16
作者 周宇章 《安徽地质》 2018年第4期241-246,253,共7页
田里位于华夏、扬子板块拼合处,主体岩性为中元古代高绿片岩相副变质岩,其蕴含丰富构造信息,反映了两大板块的构造运动过程。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工作,对片岩内褶皱、面理、线理等构造进行了解析,区分出其中主要发育四期构造:(1)紧闭线... 田里位于华夏、扬子板块拼合处,主体岩性为中元古代高绿片岩相副变质岩,其蕴含丰富构造信息,反映了两大板块的构造运动过程。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工作,对片岩内褶皱、面理、线理等构造进行了解析,区分出其中主要发育四期构造:(1)紧闭线形褶皱;(2)"Z"型柔流褶皱;(3)"S"型剪切褶皱;(4)宽缓褶皱。结合前人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片岩中主期构造发生于四堡造山期,与全球Rodinia超大陆汇聚有关,而中生代构造事件对本区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片岩 元古代 田里 华南
下载PDF
基于数据密度确定分布区域的方法:以TAS图解分析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葛粲 顾海欧 +3 位作者 汪方跃 李修钰 周宇章 袁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0-1253,共14页
为了客观地确定数据点投图后分布的主要区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密度确定数据主要分布区域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分布,并可以作为数据清洗的预处理手段。本文基于GEOROC大数据.以全碱对硅(TAS)图解为例,... 为了客观地确定数据点投图后分布的主要区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密度确定数据主要分布区域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数据分布,并可以作为数据清洗的预处理手段。本文基于GEOROC大数据.以全碱对硅(TAS)图解为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通过提取GEOROC数据库中与TAS图解相关的岩石样本中SiO2、Na2O、K2O和烧失量含量数据,通过数据常规清洗和归算,最终获得24个种类合计13.3万条有效数据。通过数据投点、分区统计和提取80%数据的分布区域,验证了24种岩石样品与TAS图解的吻合程度。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发现,有6类岩石的数据分布与TAS图解定义区域基本一致,18类岩石的数据分布与TAS图解定义区域有系统性偏差。大数据研究证明了TAS图解的不足之处,利用全碱和SiO2作为指标,难以实现提升总体分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分布区域提取 密度分布 TAS图解
下载PDF
华南前寒武系基底变质杂岩高温高压下的波速特征及地壳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谢窦克 周宇章 +1 位作者 张开毕 邢光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目前,华南地区通过数条地学大断面在内的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已经获得了大量深部地壳结构的信息,然而对其基底岩石的物理性质研究程度还不够.为此,我们选择华南地区扬子克拉通和华夏陆块具代表性的不同深度地壳岩石,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弹性... 目前,华南地区通过数条地学大断面在内的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已经获得了大量深部地壳结构的信息,然而对其基底岩石的物理性质研究程度还不够.为此,我们选择华南地区扬子克拉通和华夏陆块具代表性的不同深度地壳岩石,对其进行高温高压弹性波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大构造单元基底的岩石波速差异较大,从而认为两者物质组成迥异,地壳结构完全不同.进而初步建立了扬子克拉通与华夏陆块各自的地壳结构模型,认为扬子克拉通具有多层结构的结晶基底,华夏陆块具三层结构但没有结晶基底,这一模型重新构建了华南的地壳结构,对华南深部地质研究和构造格局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杂岩 弹性波速特征 高温 高压 前寒武 华南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的三维成矿预测定量指标体系建立方法研究——以宁芜盆地钟姑矿田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明明 沈乐 +3 位作者 廖宝胜 李晓晖 袁峰 周宇章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00-1313,共14页
大数据思维是直接从数据人手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减少甚至完全屏蔽人为因素干扰,让数据说话。以往三维成矿预测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多采用经验分析法,以地质模型和先验知识指导控矿特征变量取值,其准确性易受到人为影响。本文... 大数据思维是直接从数据人手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其本质是减少甚至完全屏蔽人为因素干扰,让数据说话。以往三维成矿预测中指标体系的建立多采用经验分析法,以地质模型和先验知识指导控矿特征变量取值,其准确性易受到人为影响。本文基于大数据思维,使用数据驱动方法对三维成矿预测中的找矿指标体系进行探索性研究,在钟姑矿田选择4个大中型典型矿床,直接采用三维空间分析方法对地层和岩体的控矿地质体进行特征分析,通过计算Z轴方向三维距离场、分析岩体顶面隆起凹陷程度形态因素,确定各控矿要素与矿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获取定量指标。本研究改变了以往主观经验指导找矿的思路,尝试采用空间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客观数据分析提出找矿指标,提高了找矿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此方法得到的定量指标体系可直接参与三维找矿预测模型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三维成矿预测 空间数据挖掘 定量指标体系 钟姑矿田
下载PDF
华南前寒武系基底变质杂岩和中-新生代地幔岩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窦克 邢光福 +2 位作者 陆志刚 陈荣 周宇章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5-204,共30页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 对华南前寒武系变质岩浆杂岩稀有气体He、Ne、Ar和Xe的系统研究表明:扬子克拉通基底为含高3He的下地壳"原始岩石层",(3He/4He)×10-6比值为2.8~4.6;而华夏板块基底变质岩浆杂岩则是在缺乏3He、低(3He/4He)×10-8比值(3.15~17.7)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大陆中-上地壳变质岩浆杂岩层,反映出两者基底性质迥然不同。华南中-新生代爆破岩筒He同位素组成相反,相对稳定的扬子克拉通(3He/4He)×10-8比值仅0.18~4.22,而郯庐—四会—吴川断裂以东,中-新生代活动地块(太平洋构造域)(3He/4He)×10-8比值高达3.7~20.5。He同位素表明郯庐—四会—吴川断裂带为切割深至地幔的边界深大断裂,是扬子克拉通与华夏板块间的边界且控制了燕山期火山—侵入岩浆向西扩展。Ar同位素组成表明华南大陆中-新生代地幔形成接近"均一"的地幔组份。136Xe/130Xe—129Xe/130Xe相关组份表明它们具有地幔柱岩石同位素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同位素 下地壳“原始岩石层” 基底变质杂岩 中-新生代地幔岩 四会-吴川断裂 扬子克拉通 华夏板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