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意识形态与全球化阶级关系——周小仪教授访谈录
1
作者 周雪滢 周小仪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在这篇访谈中,周小仪教授从审美与资本的勾连问题出发,指出在当今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审美是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隐秘推手,成为遮蔽全球化阶级冲突的幻象。他回顾历史,对比了中西消费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反思了传统人文主义审美观的局限... 在这篇访谈中,周小仪教授从审美与资本的勾连问题出发,指出在当今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审美是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的隐秘推手,成为遮蔽全球化阶级冲突的幻象。他回顾历史,对比了中西消费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反思了传统人文主义审美观的局限性,以批判的、否定的视角探究审美的社会问题。他归纳了詹姆逊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观点及其贡献,并指出了西方文论家对全球化阶级问题的忽视。周教授立足于中国国情与本土经验,以“甜蜜的暴力”这个表述概括了西方通过文化霸权实现财富转移——审美使不平等的交易看上去很美好,让消费者在享受审美时付出经济代价。最后,他强调审美是一种社会关系,呼吁我们关注审美与资本运作的内在机制,以此重新审视全球化阶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审美 资本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全球化 阶级关系
下载PDF
黄药眠文艺思想的内在逻辑
2
作者 周小仪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2期90-100,I0003,共12页
自2003年黄药眠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以来,黄药眠文艺思想研究在中国学界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相比于对朱光潜和李泽厚等美学家的研究,学界对黄药眠理论的当代意义仍然评价不足。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自2003年黄药眠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以来,黄药眠文艺思想研究在中国学界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相比于对朱光潜和李泽厚等美学家的研究,学界对黄药眠理论的当代意义仍然评价不足。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文化视野和理论框架。黄药眠文艺思想也不断显示出新的意义。本文从存在论、主体论和阶级论三个方面对黄药眠理论进行归纳,以期理解黄药眠文艺思想的内在逻辑。他的实践哲学、能动主体和复杂的阶级论,对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建设仍然具有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黄药眠 全球化 主体性 阶级
下载PDF
探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3
作者 周小仪 《俪人(教师)》 2015年第15期48-48,共1页
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教学呼唤生活的回归.这是我们老师一直在寻求的一种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只有让英语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发挥英语的交流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 英语教学 生活化
下载PDF
主体理论的各种话语模式及其社会根源
4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86,共15页
主体性是20世纪末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但20世纪50年代以降,人文主体性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福柯、阿尔都塞和早期拉康等发展出结构主义空白主体说;之后克里斯蒂娃、德勒兹等后结构主义者重建了生命主体。这是一种能动主体性,具有内在强... 主体性是20世纪末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但20世纪50年代以降,人文主体性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福柯、阿尔都塞和早期拉康等发展出结构主义空白主体说;之后克里斯蒂娃、德勒兹等后结构主义者重建了生命主体。这是一种能动主体性,具有内在强度和张力。巴迪欧、齐泽克和奈格里等人则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方面推进了能动主体性的发展,他们阐述了圣保罗和列宁的行动哲学,并解释了主体化过程的内在机制。本文对各种主体性话语模式的逻辑发展进行探讨,并发掘其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本文强调行动主体的阶级层面,把实践主体看作应对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和东西方文化矛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四种话语 行动 实践 阶级
原文传递
王尔德笔下的伦敦:艺术与社会的空间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小仪 唐小兵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6-81,87,共7页
王尔德笔下的伦敦:艺术与社会的空间周小仪王尔德是一个出色的城市作家。伦敦是他的诗歌和小说中经常描绘的对象。但是王尔德笔下的伦敦和以往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城市有所不同。我们找不到狄更斯式的忠实和客观的描写和淋漓尽致的细节。... 王尔德笔下的伦敦:艺术与社会的空间周小仪王尔德是一个出色的城市作家。伦敦是他的诗歌和小说中经常描绘的对象。但是王尔德笔下的伦敦和以往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城市有所不同。我们找不到狄更斯式的忠实和客观的描写和淋漓尽致的细节。王尔德更多地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道林·格雷 城市生活 塞维尔 室内空间 主体性 城市体验 闲荡者 象征主义 艺术空间
原文传递
文学性 被引量:54
6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3,共13页
关键词 文学性 意识形态 文学批评 文学理论 形式主义
原文传递
“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22
7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形诸文字迄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自诞生之日起它所代表的艺术独立性概念就不断成为文化论争的焦点。虽然“为艺术而艺术”作为口号在思想上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 ,但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那些与之相关的观念 ,... “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短语形诸文字迄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自诞生之日起它所代表的艺术独立性概念就不断成为文化论争的焦点。虽然“为艺术而艺术”作为口号在思想上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 ,但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那些与之相关的观念 ,如“文学性”、“纯艺术”、“形式自律”等存有幻想 ,而将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与生活方式作为泛政治化、泛商业主义的对立物加以倡导。本文追溯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口号的思想渊源和社会文化背景 ,梳理出这一观念产生与发展的来龙去脉 ,旨在说明 :“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曾经起过一定的社会作用 ,但也携带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评述几个倡导“为艺术而艺术”的主要人物时 ,本文探讨了唯美主义的意识形态性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艺术而艺术 唯美主义 “文学性” 为文 文化论争 主要人物 商品文化 口号 代表 倡导
原文传递
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王尔德的矛盾性及其社会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5-101,共7页
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王尔德的矛盾性及其社会意义周小仪长期以来,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被看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作为结合了两种不同风格和价值体系的王尔德,大概是在英国文学评论家心目中最早形... 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王尔德的矛盾性及其社会意义周小仪长期以来,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被看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作为结合了两种不同风格和价值体系的王尔德,大概是在英国文学评论家心目中最早形成的形象。1891年6月发表在英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尔德 唯美主义 消费文化 现代主义 矛盾性 艺术世界 世界博览会 消费社会 唯美主义者 商品
原文传递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小仪 童庆生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比较文学并非中性的学术研究 ,它与作者的立场和民族认同倾向密切相关。本文对 2 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之后认为 ,80年代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性”的追求正是民族认同的一部分 ,而且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 比较文学并非中性的学术研究 ,它与作者的立场和民族认同倾向密切相关。本文对 2 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之后认为 ,80年代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性”的追求正是民族认同的一部分 ,而且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种以审美为归宿的比较文学观念源于启蒙现代性的思想背景。作为人类普遍价值的“文学性”概念实际上掩盖了当今世界上东西方文化关系中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因此 ,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重新审视 ,揭示这种权力关系如何通过文化观念得以运作 ,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应该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研究 “文学性” 中国比较文学 启蒙现代性 倾向 思想背景 追求 民族认同 不平等 权力关系
原文传递
消费文化与生存美学——试论美感作为资本世界的剩余快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小仪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4,共12页
让生活成为艺术,把人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活动,以美学取代伦理学,以美育取代宗教,这一思想取向与社会实践在东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传统。近代以降,从尼采的“酒神精神”到福柯的“生存美学”,从佩特“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的口号到威廉&... 让生活成为艺术,把人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活动,以美学取代伦理学,以美育取代宗教,这一思想取向与社会实践在东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传统。近代以降,从尼采的“酒神精神”到福柯的“生存美学”,从佩特“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的口号到威廉·莫里斯“让每一个工人都成为艺术家”的社会理想,从周作人的“生活之艺术”到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从“波西米亚人”到“波波族”,从19世纪的“纨绔子”、“游荡者”到20世纪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我们面对了一个博德里拉称之为“审美泛化”的世界。这无所不在的生存美学及其内在的心理动力——审美快感与消费文化是什么关系?在当代商品社会的条件下资本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审美活动?本文以美感为中心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阐述了“代理审美”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生存美学 消费文化 批判精神 资本结构
原文传递
社会历史视野中的文学批评——伊格尔顿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小仪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共6页
本文概述了伊格尔顿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 ,特别是他对文学、文学批评、美学和民族文化诸观念的基本看法。伊格尔顿从文学等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 ,指出文学、文学批评和美学从来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它们的社会功能决定了... 本文概述了伊格尔顿文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 ,特别是他对文学、文学批评、美学和民族文化诸观念的基本看法。伊格尔顿从文学等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 ,指出文学、文学批评和美学从来都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它们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它们的存在形态。任何把文学和审美对象理解为纯粹客体的普遍主义思想都是这种意识形态功能的表现形式。近年来伊格尔顿对民族问题的关注以及他对爱尔兰文化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揭示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 ,对于我们第三世界学者理解自己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发展中的位置不无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理论 文学理论研究 纯粹 美学 审美对象 弱势文化 发展轨迹 伊格尔顿 普遍主义 社会历史
原文传递
莎乐美之吻:唯美主义、消费主义与中国启蒙现代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小仪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1年第2期67-89,共23页
《莎乐美》表现了唯美主义注重当前的时间观念,鄙视灵魂的非理性主义,推崇肉体的感性至上思想,是英国文学中反启蒙、反现代性的艺术作品。《莎乐美》在中国上海的传播与接受,象征地表达了商品文化中物化的逻辑。在郭沫若和田汉那里... 《莎乐美》表现了唯美主义注重当前的时间观念,鄙视灵魂的非理性主义,推崇肉体的感性至上思想,是英国文学中反启蒙、反现代性的艺术作品。《莎乐美》在中国上海的传播与接受,象征地表达了商品文化中物化的逻辑。在郭沫若和田汉那里,唯美主义背后的商品关系和感觉的物化现象被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所替代。《莎乐美》体现的颓废主义瞬间观念被“再生”的现代性时间观念所置换。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莎乐美成为一个反抗传统的启蒙主义艺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乐美》 唯美主义 颓废主义 反抗 中国现代文学 反现代性 英国文学 物化 肉体 启蒙现代性
原文传递
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现代性认同与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小仪 申丹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本文分析了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性的关系。1980年代中国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广泛兴趣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对形式主叉文论和审美批评的热情肯定中,除了表现出对当时流行已久的政治批评的反走向之外,我们还可... 本文分析了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性的关系。1980年代中国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广泛兴趣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对形式主叉文论和审美批评的热情肯定中,除了表现出对当时流行已久的政治批评的反走向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对普世主义的追求。作为西方特有的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观念,就是以普遍性面目进入中国的。把形式主义当作普世真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克服中国知识分子认同现代性所带来的自我分裂状况,但与此同时叉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本土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近来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对现代性认同的各种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形式主义 现代性 认同 反思
原文传递
消费文化与日本艺术在西方的传播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11,共7页
消费文化与日本艺术在西方的传播周小仪一、东方艺术作为唯美主义者的艺术理想西方对日本和其它东方国家的发现可以追溯到马可·波罗时代。据说马可·波罗曾说过中国人和日本人用黄金构建他们的屋顶。不过现代西方对日本的兴趣... 消费文化与日本艺术在西方的传播周小仪一、东方艺术作为唯美主义者的艺术理想西方对日本和其它东方国家的发现可以追溯到马可·波罗时代。据说马可·波罗曾说过中国人和日本人用黄金构建他们的屋顶。不过现代西方对日本的兴趣,或西方学者所说的“日本时代的到来”,①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日本 唯美主义者 东方艺术 王尔德 东方主义 惠斯特 形式美 博览会 艺术家
原文传递
从形式回到历史——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小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79,共11页
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批评领域最瞩目的成就就是形式主义取代了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从方法论上讲 ,形式主义批评模式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文学文本自身 ,关注其审美与艺术的特征 ,使文学批评更加专业化。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历史批评 ... 20世纪上半叶英美文学批评领域最瞩目的成就就是形式主义取代了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从方法论上讲 ,形式主义批评模式把人的注意力引向文学文本自身 ,关注其审美与艺术的特征 ,使文学批评更加专业化。文化批评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历史批评 ,但并不是传统社会历史批评的简单重复。文化批评扬弃而非抛弃了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 ,因而提倡从形式层面而非内容层面回归社会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文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 文学批评 形式主义 社会历史批评
原文传递
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不仅在叙事学领域具有创新意义,对于文学理论本身,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思考,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双重叙事结构中的"隐性进程"作为中介,有效地连接了文本和社会,成为文学与现... 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不仅在叙事学领域具有创新意义,对于文学理论本身,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思考,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双重叙事结构中的"隐性进程"作为中介,有效地连接了文本和社会,成为文学与现实这个二元对立之间至关重要的第三项。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为当代社会学美学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与阿多诺和詹姆逊关于形式即社会性的理论相得益彰。同时,这种三元阐释模式也具有令人瞩目的批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叙事进程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隐性进程 中介 阐释模式
原文传递
作者、主体的能动性与剩余快感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7,共10页
本文探讨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作者概念的发展演变,对古代的代言人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浪漫主义的天才作者、19世纪的面具观念、20世纪的非个人化诗学、结构主义的空白主体论、巴特的"作者之死"、福柯的作者历史建构以... 本文探讨了古希腊以来西方作者概念的发展演变,对古代的代言人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浪漫主义的天才作者、19世纪的面具观念、20世纪的非个人化诗学、结构主义的空白主体论、巴特的"作者之死"、福柯的作者历史建构以及当代学者关于作者回归的讨论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后结构主义主体概念忽视了人的感性的一面,而重新认识作者的要点就在于不在场的主体仍然有其能动性。这一视角使作者回到直觉、审美、快感等个体感性的范畴,但与浪漫主义不同的是,作者是以代理人的方式体验快感与审美要素的。虽然作者被再一次生命化,但这种快感和修辞是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作者仅仅是与他者的关系的转喻,写作是一种更为广义的生活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主体性 剩余快感
原文传递
批评理论之兴衰与全球化资本主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81,共8页
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的现状与未来如何?所谓“理论之死”有哪些社会历史原因?本文在简要回顾近年来学界对理论“终结”的讨论之后对批评理论与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本文涉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批评理论在... 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的现状与未来如何?所谓“理论之死”有哪些社会历史原因?本文在简要回顾近年来学界对理论“终结”的讨论之后对批评理论与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本文涉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迅猛发展起来的批评理论在西方和中国的社会作用与象征意义,认为:以批判资本主义体制为主流、以颠覆现代性的基本假设为特征、具有浓厚激进色彩的批评理论,特别是近年来流行于欧美和中国的文化理论,只是对体制的必要补充。本文以中国对批评理论的接受与运用为实例,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概念化并阐述了这一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理论 现代主义 全球化
原文传递
中产阶级审美幻象与全球化阶级冲突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小仪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16,共16页
目前我国流行的中产阶级审美品味和生活方式构成了一种特别的生活艺术化境界、一个拉康式的幻象空间。这一具有审美特征的社会空间不仅使中产阶级个人作为主体得以构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彻底压抑了那个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流行的中产阶级审美品味和生活方式构成了一种特别的生活艺术化境界、一个拉康式的幻象空间。这一具有审美特征的社会空间不仅使中产阶级个人作为主体得以构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彻底压抑了那个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至关重要的、不可调和的阶级对抗。这一中产阶级幻象,用巴里巴尔和马舍雷的术语说,是对阶级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它遮蔽、抚平了阶级冲突或拉康所谓"实在界"的入侵,从而编织出一幅中产阶级生活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并成为一个普世的、超族群的、超阶级的并吸引劳动者的梦想。由于全球化和当代资本的超时空运作,它实际是一种使金融资本的暴力得以柔性化的美学修辞。从理论上说,中产阶级并非实体,而是以幻象为表现形式的资本扩张的转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全球化 幻象
原文传递
“典型论”作为文化实践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小仪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1,共9页
典型论从1940年代引进中国之后在文艺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主导了我国1950-1970年代的文学批评。我们过去对于典型论及其政治化所带来的弊端有过清醒的认识,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对这一理论的社会意义可以有新的... 典型论从1940年代引进中国之后在文艺界产生重大影响,并主导了我国1950-1970年代的文学批评。我们过去对于典型论及其政治化所带来的弊端有过清醒的认识,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从东西方关系的角度对这一理论的社会意义可以有新的理解。本文对典型论重新进行了理论梳理和评价,认为它是一种塑造历史文化主体性的学术努力,而不仅仅是一种批评方法。中国的典型论及其批评实践是一种思想立场、文化实践,以及对西方现代性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性 主体性 阶级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