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凋落物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整合分析
1
作者
周岱瑒
冯继广
朱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2-538,共7页
基于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实验,获取61对土壤N_(2)O排放数据,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地评估去除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降低(-16.5%);去除根系处...
基于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实验,获取61对土壤N_(2)O排放数据,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地评估去除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降低(-16.5%);去除根系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增加(+131.6%)。凋落物和根系去除情况下,N_(2)O排放的变化与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是土壤N_(2)O排放响应植物输入降低的主要调控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有利于理解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输入的改变如何影响土壤N_(2)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
植物残体输入和去除实验
凋落物去除
根系去除
整合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期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表层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郭晓伟
张雨雪
+2 位作者
张潇
周岱瑒
孙建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89-2598,共10页
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动态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团聚体和化学成分的碳、氮组分对碳源和氮源输入的响应,对进一步揭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碳、氮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土壤不...
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动态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团聚体和化学成分的碳、氮组分对碳源和氮源输入的响应,对进一步揭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碳、氮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土壤不同碳、氮组分及其计量比对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的响应特征,本研究基于在温带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样地建立的长期(8年)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土壤不同团聚体碳、氮组分、可溶性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长期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含枝、叶和球果)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碳、活性碳及大团聚体(250~2000μm)和微团聚体(53~250μm)碳、氮组分的含量;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氮及活性碳组分的相对和绝对含量;但土壤黏粉粒(2~53μm和<2μm)碳、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各碳、氮组分比值在不同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地上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显著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性.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和数量凋落物的输入及氮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土壤不同碳、氮组分的含量,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各碳、氮组分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碳、氮组分
团聚体稳定性
凋落物质量
氮添加
温带森林
原文传递
题名
凋落物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整合分析
1
作者
周岱瑒
冯继广
朱彪
机构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2-5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31988102)资助。
文摘
基于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实验,获取61对土壤N_(2)O排放数据,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地评估去除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降低(-16.5%);去除根系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增加(+131.6%)。凋落物和根系去除情况下,N_(2)O排放的变化与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是土壤N_(2)O排放响应植物输入降低的主要调控因素。研究结果揭示了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有利于理解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输入的改变如何影响土壤N_(2)O的排放。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
植物残体输入和去除实验
凋落物去除
根系去除
整合分析
Keywords
N2O
greenhouse gases
detritus input and removal treatments(DIRT)
litter removal
root removal
meta-analysis
分类号
X14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表层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郭晓伟
张雨雪
张潇
周岱瑒
孙建新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89-25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870426,3147062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No.201810022005,201810022006)。
文摘
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动态有潜在的重要影响.了解不同团聚体和化学成分的碳、氮组分对碳源和氮源输入的响应,对进一步揭示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土壤碳、氮的响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土壤不同碳、氮组分及其计量比对土壤碳源和氮源输入变化的响应特征,本研究基于在温带油松-辽东栎混交林样地建立的长期(8年)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实验,测定和分析了土壤不同团聚体碳、氮组分、可溶性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指标.结果表明:长期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含枝、叶和球果)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碳、活性碳及大团聚体(250~2000μm)和微团聚体(53~250μm)碳、氮组分的含量;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可溶性氮及活性碳组分的相对和绝对含量;但土壤黏粉粒(2~53μm和<2μm)碳、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各碳、氮组分比值在不同处理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地上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显著增强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芳香性.这些结果表明,高质量和数量凋落物的输入及氮添加量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土壤不同碳、氮组分的含量,但并没有显著改变各碳、氮组分的比值.
关键词
土壤碳、氮组分
团聚体稳定性
凋落物质量
氮添加
温带森林
Keywords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fractions
aggregate stability
litter quality
nitrogen addition
temperature forest
分类号
X15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凋落物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整合分析
周岱瑒
冯继广
朱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期地上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对油松-辽东栎混交林表层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郭晓伟
张雨雪
张潇
周岱瑒
孙建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