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Hp(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Chloride ion channel protein,CICP)及β-肌动蛋白基因在50例人胃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胃癌组...目的:研究Hp(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Chloride ion channel protein,CICP)及β-肌动蛋白基因在50例人胃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胃癌组织中Hp感染状态的关系。结果:两个基因在人胃癌组织及淋巴结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胃癌患者p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而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与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人胃癌组织中Hp的感染与氯离子通道蛋白及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上调相关(P<0.05)。结论:Hp的感染可以上调胃癌组织中氯离子通道蛋白及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检测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对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液体培养法。方法:取脑心浸液9 m L、胎牛血清1 m L、H.pylori选择剂(万古霉素、头孢磺啶、甲氧氨苄嘧啶及两性霉素B)400μL制成H.pylori液体培养基,将H.pylori接种于H.pylori液体培养...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液体培养法。方法:取脑心浸液9 m L、胎牛血清1 m L、H.pylori选择剂(万古霉素、头孢磺啶、甲氧氨苄嘧啶及两性霉素B)400μL制成H.pylori液体培养基,将H.pylori接种于H.pylori液体培养基,在厌氧罐中通过微需氧袋建立微需氧条件,于37℃振荡培养3 d,同时设立传统固体培养基培养的H.pylori作为对照;观察2种方法培养的H.pylori生长状况及H.pylori形态,比较2种方法培养的H.pylori的尿素酶、氧化酶及触酶试验结果。结果:固体培养到第3天时,H.pylori生长良好,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见透明、针尖样菌落形态;液体培养第3天时可见培养基明显浑浊,涂抹少量菌液于无抗生素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肉眼未见污染菌生长,并有透明、针尖样的菌落长出;革兰染色后,固体培养基中的H.pylori为螺旋状、海鸥状、S状弯曲菌或短杆菌;液体培养基中的H.pylori则多为螺旋短杆状、亦见部分长丝状细菌,有的互相缠绕聚集成团,有的散在分布;取两种方法培养的H.pylori菌进行尿素酶、氧化酶及触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H.pylori液体培养法,细菌生长良好,且H.pylori形态变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Hp(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Chloride ion channel protein,CICP)及β-肌动蛋白基因在50例人胃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胃癌组织中Hp感染状态的关系。结果:两个基因在人胃癌组织及淋巴结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氯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胃癌患者pTNM分期及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而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与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人胃癌组织中Hp的感染与氯离子通道蛋白及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上调相关(P<0.05)。结论:Hp的感染可以上调胃癌组织中氯离子通道蛋白及β-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检测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对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
文摘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液体培养法。方法:取脑心浸液9 m L、胎牛血清1 m L、H.pylori选择剂(万古霉素、头孢磺啶、甲氧氨苄嘧啶及两性霉素B)400μL制成H.pylori液体培养基,将H.pylori接种于H.pylori液体培养基,在厌氧罐中通过微需氧袋建立微需氧条件,于37℃振荡培养3 d,同时设立传统固体培养基培养的H.pylori作为对照;观察2种方法培养的H.pylori生长状况及H.pylori形态,比较2种方法培养的H.pylori的尿素酶、氧化酶及触酶试验结果。结果:固体培养到第3天时,H.pylori生长良好,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见透明、针尖样菌落形态;液体培养第3天时可见培养基明显浑浊,涂抹少量菌液于无抗生素的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肉眼未见污染菌生长,并有透明、针尖样的菌落长出;革兰染色后,固体培养基中的H.pylori为螺旋状、海鸥状、S状弯曲菌或短杆菌;液体培养基中的H.pylori则多为螺旋短杆状、亦见部分长丝状细菌,有的互相缠绕聚集成团,有的散在分布;取两种方法培养的H.pylori菌进行尿素酶、氧化酶及触酶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结论:成功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H.pylori液体培养法,细菌生长良好,且H.pylori形态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