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德震 程震锋 +2 位作者 钱国权 顾芳 朱颖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27-30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栓通注射液治...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安全性评价。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LDL-C、TC、TG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HDL-C较治疗前增加(P<0.05);实验组LDL-C、TC、TG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后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疗效 血脂水平
下载PDF
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5 位作者 袁高辉 程震锋 张川 卢孔杰 顾方方 朱颖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03-103,127,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见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每组30例。结果:通过带教后,CBL教学组见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平均为(16.2±3.1)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t=...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见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每组30例。结果:通过带教后,CBL教学组见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平均为(16.2±3.1)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t=9.16,P<0.05)。CBL教学组见习生对见习模式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增强其学习兴趣,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案例教学分析法 临床见习 带教
下载PDF
右心室选择部位起搏对左心室心肌重构的影响
3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2 位作者 袁高辉 程震峰 张川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8期1521-1522,共2页
经静脉心内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是传统起搏方式,近来有较多的研究显示,由于该起搏部位非生理性,长期可导致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为了更好地保护心功能,近年来研究采用间隔部、希氏束、右心室流出道等非心尖部位起搏,但对心功... 经静脉心内膜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是传统起搏方式,近来有较多的研究显示,由于该起搏部位非生理性,长期可导致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为了更好地保护心功能,近年来研究采用间隔部、希氏束、右心室流出道等非心尖部位起搏,但对心功能影响的结果并不一致,而且大多只观察临床的改善情况,很少研究对预后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起搏对心肌重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 左心室收缩 起搏方式 心肌重构 右心室流出道 非生理性 起搏部位 功能受损
下载PDF
心脏起搏治疗中血浆B型尿钠肽的变化
4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袁高辉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11期812-813,共2页
目的通过对43例永久起搏治疗患者手术前后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分析心脏起搏治疗对BNP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03~2005-01在本院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行心脏起搏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AAI模式3例,DDD 13例,V... 目的通过对43例永久起搏治疗患者手术前后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分析心脏起搏治疗对BNP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03~2005-01在本院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房室传导阻滞(AVB)行心脏起搏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AAI模式3例,DDD 13例,VVI 27例,并在手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BNP的水平.结果 AAI患者BNP水平无明显变化,DDD患者BNP水平轻度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44).VVI患者中不伴室房逆传者BNP水平轻度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8),VVI患者中伴室房逆传者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不仅与心室的张力有关,还与心脏的内分泌、传导顺序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心脏起搏 B型尿钠肽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经食道心脏起搏联合机械通气抢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例
5
作者 周德震 《浙江实用医学》 2002年第5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经食道心脏起捕 机械通气 抢救 病毒性心肌炎
下载PDF
三七总苷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病人血清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邵华 周德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579-1580,共2页
关键词 血清MMP-9 急性心肌梗死 三七总苷 灌注病人 再灌注心肌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心肌梗死患者 细胞异常增殖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俞海峰 周德震 +2 位作者 程震锋 韦凡平 袁高辉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5期385-386,418,共3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3例,采用rhBNP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推荐剂量组(n=32)和小剂量组(n=31),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63例,采用rhBNP治疗,随机分为常规推荐剂量组(n=32)和小剂量组(n=31),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小剂量组总有效率(90.3%),与常规推荐剂量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Dd未见明显缩小,而LVEF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1),组间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效果同常规推荐剂量治疗效果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急性
下载PDF
心脏复律除颤器联合胺碘酮对4例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袁高辉 韦凡平 +2 位作者 周德震 陆玉良 张川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35-736,共2页
关键词 胺碘酮 心肌病 缺血性 除颤器
下载PDF
诺迪康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邵华 周德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738-1738,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红景天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超滑导丝结合Seldinger技术从头静脉安装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袁高辉 韦凡平 周德震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2期1596-1596,共1页
关键词 SELDINGER技术 双腔起搏器 超滑导丝 头静脉 临床分析 安装 锁骨下静脉穿刺 发育不良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海滨 韦凡平 周德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25期3964-3964,共1页
关键词 稳心颗粒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
12
作者 陆华东 周德震 +1 位作者 张川 韦凡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 误诊 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测定血清CRP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国权 韦凡平 周德震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3期290-29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后 血清CRP 早期测定 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CRP) 急性炎症反应 急性缺血 P水平 冠心病 AMI
下载PDF
血清B型尿钠肽与心电图QRS计分在急性心肌梗死左室收缩功能及梗死面积中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钱国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0-980,共1页
关键词 心电图 计分 B型尿钠肽 QRS 左室收缩功能 梗死面积 BNP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 关系探讨
原文传递
心脏起搏器综合征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1 位作者 袁高辉 程震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器综合征(PMS)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1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因慢室率心房颤动安置心室按需型永久起搏器(VVI)的患者中,16例安置后出现 PMS 的患者为 PMS 组,18例未出现 PMS 的患者为无 PMS 组。... 目的研究心脏起搏器综合征(PMS)患者心室失同步化和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14例心房颤动患者为对照组;因慢室率心房颤动安置心室按需型永久起搏器(VVI)的患者中,16例安置后出现 PMS 的患者为 PMS 组,18例未出现 PMS 的患者为无 PMS 组。用组织多普勒影像技术测定左、右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收缩峰值速度、加速度和达峰时间。结果观察组左、右心室侧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侧壁与室间隔的收缩达峰时间间隔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右心室侧壁与室间隔的收缩达峰时间间隔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PMS 组与无 PMS 组比较,左、右心室侧壁室间隔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加速度、左室侧壁与室间隔的收缩达峰时间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右室侧壁与室间隔的收缩达峰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室失同步化是 PMS 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和左室失同步化并不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人工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功能试验
原文传递
起搏器致Bernheim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2 位作者 袁高辉 程震峰 郑跃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器 综合征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心房颤动 病理性杂音 反复胸闷 肺呼吸音 心电图示 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震锋 韦凡平 +5 位作者 陆玉良 袁高辉 张川 周德震 卢孔杰 李利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为11.6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分别占42.86%、21.43%、21.4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心脏左室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等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