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遵义和播州
1
作者 周必素 《当代贵州》 2024年第19期78-79,共2页
“遵义”作为遵义地域曾经的建置名称,先后各异,但“遵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如湘江河水涓涓细流于历史长河中。要说杨氏,必须说遵义,更要说播州。遵义,包括乌江西北的大部分区域,秦以前为鄨国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 “遵义”作为遵义地域曾经的建置名称,先后各异,但“遵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如湘江河水涓涓细流于历史长河中。要说杨氏,必须说遵义,更要说播州。遵义,包括乌江西北的大部分区域,秦以前为鄨国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废鄨国设鄨县。汉初以来先后属犍为郡、牂牁郡。东晋改隶平蛮郡。至隋,因中国统一,户口增多,始招慰置郡县。隋高祖开皇初,置牂州。隋炀帝改为牂柯郡,领牂柯、宾化两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统一中国 犍为郡 开皇 隋炀帝 牂柯 牂牁郡 分封制 播州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必素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民族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对民族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对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 民族精神培育 作用
下载PDF
贵州遵义的宋代石室墓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必素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80,共9页
贵州遵义的宋代石室墓,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墓内有仿木构建筑、人物、动物、花卉、家具、几何形图案等精美雕刻,与四川盆地的宋墓风格一致,是研究西南地区宋墓的重要资料。本文旨在通过对遵义地区已经发现的宋墓资料进行梳理,分析遵义宋... 贵州遵义的宋代石室墓,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墓内有仿木构建筑、人物、动物、花卉、家具、几何形图案等精美雕刻,与四川盆地的宋墓风格一致,是研究西南地区宋墓的重要资料。本文旨在通过对遵义地区已经发现的宋墓资料进行梳理,分析遵义宋墓的流布时期、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宋墓的成因以及当时四川盛行的雕刻之风对周边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遵义 宋代 石室墓
下载PDF
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必素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7,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维系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和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共存关系,在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维系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社会和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共存关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利用
下载PDF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探索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必素 陈黔珍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贵州独特、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通过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探索非物...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贵州独特、丰富的地域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通过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分析,研究环境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凤冈县何坝乡“夜郎古甸”摩崖考释
6
作者 周必素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2期72-74,共3页
"夜郎古甸"摩崖石刻位于遵义市凤冈县何坝乡康坝村长安桥,"夜郎古甸"在此地的发现绝非偶然,本文旨在结合一些文献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夜郎古甸"与古夜郎国、相关夜郎县及历史事件的关系。
关键词 夜郎古旬 摩崖石刺 考释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7
作者 周必素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94-96,共3页
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属性和工作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传承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基础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延年益寿”
8
作者 周必素 《当代贵州》 2009年第18期44-45,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延年益寿"?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的特性,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其"生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延年益寿"?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的特性,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其"生命力",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命力” 传承性 流变性
下载PDF
在发掘中发现“历史上的贵阳贵安”——贵阳贵安考古工作70年回顾
9
作者 周必素 《贵阳文史》 2023年第6期4-9,共6页
贵州考古工作发端于1953年,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而贵州最先启动的考古工作,正是在今天的贵安新区开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贵阳的考古工作是与贵州考古工作同步启动的。贵阳贵安考古历程1953年1月,根据西南区文化行政会议“关于调整本... 贵州考古工作发端于1953年,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而贵州最先启动的考古工作,正是在今天的贵安新区开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贵阳的考古工作是与贵州考古工作同步启动的。贵阳贵安考古历程1953年1月,根据西南区文化行政会议“关于调整本区各省人民科学馆的决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启动 贵州考古 考古历程 西南区 贵安新区 科学馆 贵阳
下载PDF
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必素 《贵州文史丛刊》 1998年第1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类型 西南地区 嘉陵江中下游 新石器时代遗址 时代文化 地理环境 文化因素 大溪文化 长江沿岸地区
下载PDF
遵义新蒲村杨氏“土司”墓地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必素 彭万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一、背景 由于贵州遵义市中桥水库工程建设,2012年8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中桥水库工程淹没区进行了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有8处文物点处在水库水淹区内,其中杨烈墓和挨河墓最为重要,杨烈墓早在1982年便被贵州省人民政府... 一、背景 由于贵州遵义市中桥水库工程建设,2012年8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中桥水库工程淹没区进行了文物调查和勘探工作,确认有8处文物点处在水库水淹区内,其中杨烈墓和挨河墓最为重要,杨烈墓早在1982年便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考古队进驻新蒲,率先对杨烈夫妇墓(M1)和挨河墓(M2)展开发掘,确认了挨河墓实际上是明初播州土司杨铿夫妇之墓,并获得了有关杨价墓埋藏的重要线索。鉴于此处是播州杨氏土司重要的家族墓地,除了暴露于地表的两组土司夫妇墓葬外,很有可能还有别的重要遗迹,我们于是对已经发掘的两组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考古调查和钻探,又有了新的重要发现。除不同时期的土司墓园建筑遗址和相关遗址外,更重要的是发现了未被盗掘的南宋末期播州“土司”杨价夫妇墓(M3),揭示了一系列先前所不知的重要埋藏现象,出土了一批重要的文物。现在,室内考古清理工作和修复工作还在进行中,先将新蒲村杨氏“土司”墓地的主要考古收获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墓地 遵义市 土司 杨氏 文物考古研究所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调查 水库工程
下载PDF
播州“杨保”名称含义再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必素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播州 杨氏 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黔记》 “子” 土著居民 统治地位 家内奴隶 宋元时期 土著民族
下载PDF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必素 彭万 赵小帆 《大众考古》 2014年第9期16-17,98,共3页
杨价墓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村官坟,经过考古发掘确定,这是一座带墓道、双室并列的大型土坑木椁墓,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后端双室并列。目前,在女室头箱出土了狮纽银执壶、金杯、金盘等7件金银器;男室头箱出土了32件金银器和1件玉器(单耳... 杨价墓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村官坟,经过考古发掘确定,这是一座带墓道、双室并列的大型土坑木椁墓,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后端双室并列。目前,在女室头箱出土了狮纽银执壶、金杯、金盘等7件金银器;男室头箱出土了32件金银器和1件玉器(单耳杯)。男室棺椁之间还出土了鎏金双鱼银洗、烛台、温碗、执壶等,左侧棺椁间出土了环首金柄铁剑(带金鞘)、木胎银皮盾和弓箭,棺前还有3件漆木板不明器物。鉴于棺木严重腐烂只剩漆皮以及器物情况复杂且破损严重的状况,为了考古信息资料的完整、系统性和出土文物的安全,现已将两棺一并套箱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器 执壶 木椁墓 蒲杨 贵州遵义 考古发掘 环首 双室 皮盾 温碗
下载PDF
考古遗存反映的贵州历史进程
14
作者 周必素 张合荣 《贵州文史丛刊》 2022年第3期95-101,共7页
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古人类栖息的天然家园,三十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不少地方保存着文化遗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贵州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 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古人类栖息的天然家园,三十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不少地方保存着文化遗存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贵州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唐代考古、宋元明清考古和土司考古、民族考古、岩画考古、冶金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存,构建起了贵州历史的年代框架,生动展示了贵州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存 贵州历史进程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土司遗存考古研究回顾
15
作者 周必素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6-20,共5页
中国西南地区是元明时期实行土司制度管理的最主要区域,留下了丰富的土司遗存。土司遗存考古工作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初在宋元明考古或民族学视野下开展。2010年开始为配合“中国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工作才置于“土司... 中国西南地区是元明时期实行土司制度管理的最主要区域,留下了丰富的土司遗存。土司遗存考古工作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最初在宋元明考古或民族学视野下开展。2010年开始为配合“中国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考古工作才置于“土司考古”视野下推进,并取得重大突破。这些遗存的发现对研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对该类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遗存 考古发现 研究历程
下载PDF
一部贯通古今的思辨之作
16
作者 周必素 《贵阳文史》 2022年第6期94-96,共3页
大约十四年前,我还在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任职时,便有幸读到过首版全一册的《贵州历史笔记》。当时还很年轻的我,与作者范同寿先生仅仅只是初识,并无任何交往。这部书也仅是我个人的若干藏书之一,只想有暇时慢慢翻阅。不料... 大约十四年前,我还在贵州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任职时,便有幸读到过首版全一册的《贵州历史笔记》。当时还很年轻的我,与作者范同寿先生仅仅只是初识,并无任何交往。这部书也仅是我个人的若干藏书之一,只想有暇时慢慢翻阅。不料开卷以后,我一下就被书中那种挥洒自如的叙述、严谨深遂的思辨所吸引,竟一气读完,脑海中还不断结合贵州历史与考古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考古发掘 贯通古今 思辨 历史笔记 藏书 贵州历史 贵州省
下载PDF
杨铿夫妇合葬墓发掘记 追寻宋明播州土司的足迹
17
作者 周必素 彭万 《大众考古》 2014年第7期40-46,共7页
遵义,旧属播州,公元9~17世纪(晚唐~清前期)为杨氏所据,从杨端入播至末代土司杨应共传27代30世。之前经过几代贵州考古人的努力,30位土司中已有7位找到墓葬,分别是杨粲(13世)、杨文(15世)、杨异(22世)、杨纲(24世)、杨... 遵义,旧属播州,公元9~17世纪(晚唐~清前期)为杨氏所据,从杨端入播至末代土司杨应共传27代30世。之前经过几代贵州考古人的努力,30位土司中已有7位找到墓葬,分别是杨粲(13世)、杨文(15世)、杨异(22世)、杨纲(24世)、杨辉(25世)、杨爱(26世)、杨烈(29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司 播州 宋明 17世纪 清前期 晚唐
下载PDF
贵州省文化馆 “文化馆藏品价值的当代阐释”座谈会专家发言摘要
18
作者 谢彬如 吴建伟 +8 位作者 罗运琪 余未人 王良范 朱伟华 周必素 龙耀宏 杨培德 刘雍 殷树成 《群文天地(贵州)》 2020年第3期25-28,共4页
2020年6月13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由贵州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文化馆、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主办的"文化馆藏品价值的当代阐释"座谈会在贵州美术馆如期举办。座谈会由贵州省文化馆馆长陆勇昌主持,并邀请了省内知名... 2020年6月13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由贵州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贵州省文化馆、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主办的"文化馆藏品价值的当代阐释"座谈会在贵州美术馆如期举办。座谈会由贵州省文化馆馆长陆勇昌主持,并邀请了省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有贵州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正厅级)谢彬如、省文联原副主席余未人、贵州省文化厅机关党委原书记罗运琪、贵州省文化厅原副巡视员吴建伟、贵州大学王良范教授、贵州民族大学龙耀宏教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言摘要 厅机关党委 贵州民族大学 文化馆 正厅级 馆藏品 当代阐释
下载PDF
大松山墓群:一部埋藏在地下的黔中千年史书
19
作者 周必素 《新华文摘》 2024年第2期68-69,共2页
1家族墓地到公共墓地的转变与延续。大松山墓群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迄今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历史时期墓群,体现了从家族墓地到公共墓地的巨大转变。墓群年代脉络清晰,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发展进程,堪称一部埋藏于地下的... 1家族墓地到公共墓地的转变与延续。大松山墓群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迄今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历史时期墓群,体现了从家族墓地到公共墓地的巨大转变。墓群年代脉络清晰,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发展进程,堪称一部埋藏于地下的两晋南朝至明朝的“黔中通史”。大松山墓群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为两晋南朝和隋唐时期,共有墓葬155座,主要散布于大松山水库周围的斜坡地带,依山势排列,三两成群,墓向不一,表现为小聚集家族墓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墓地 家族墓地 两晋南朝 延续时间 墓群 水库周围 斜坡地带 黔中地区
原文传递
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必素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9-207,共9页
播州杨氏,是贵州四大土司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在播州世袭统治达724年。遵义地域内发现的规模宏大、构筑精致的杨氏土司墓葬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播州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材料的分析。探讨其墓室结构、墓葬雕刻、... 播州杨氏,是贵州四大土司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在播州世袭统治达724年。遵义地域内发现的规模宏大、构筑精致的杨氏土司墓葬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播州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材料的分析。探讨其墓室结构、墓葬雕刻、出土器物和地面祭祀建筑等方面的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而了解当时的埋葬习俗与丧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 杨氏土司 墓葬 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